心理学资料二_桑老师_新浪博客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答: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主动性,建构性,将学习区分为初级学习和高级学习,主张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及知识结构的网络化,倡导改变教学脱离实际情况的情景教学,这些观点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学习的本质,揭示学生学习的规律,深化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有积极的意义。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
1)关于学习过程:学习是由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来信息,而是主动地进行选择加工;学习者从不同背景,角度出发,在教师和他人的协助下,通过独特的信息加工建构自己的知识的意义过程。这是个人建构过程,建构对现实世界的意义,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学习过程的理解方面,与传统认知学习理论相比,更强调这个过程的独特性与双向建构性。
2)学习结果:与传统认知派学习理论不同,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结果是围绕关键概念建构起来的网络结构的知识。关键概念是结构性知识,网络的其它方面是非结构性知识。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学习结果既包括结构性知识,也包括非结构性知识,这是高级学习的结果。
3)建构主义者以其对学习的理解为基础,提出了自己的教学理论。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认为,教育者有明确的知识目标,指导和协助学生按自己的情况对新知识进行建构活动,{zh1}建立起关于知识的意义。
4)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提出促进教学的四个条件:
a)学习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主体的作用,教师的作用只在于协助学生建构意义;
b)学习情景要与实际情景相符合; 
c)注重协作学习,结构不良领域的学习适合用师徒式传授,强调学生与学生的讨论,互相学习;
d)注重教学环境的设计,要为教育者提供充分的教育资源。
简言之,主体,情景,协作和资源是建构主义提出的促进教学的条件。
5)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根据对学习的理解提出了三种主要的教学方法:随机通达教学;情景教学与自上而下的设计(抛锚学习);支架式教学。
四:评述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答:道德发展是个体获得是非观念的过程,并以此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行为。道德发展开始的比较早,并持续一生。最早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是由皮亚杰提出的,后经柯尔伯格继承和发展,成为迄今为止最有影响的一种品德形成与发展的理论。他们认为,个体道德发展主要是道德认知的发展,这个发展过程像智慧发展一样,是其自身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不断结构化的过程。
柯尔伯格用两难故事对儿童道德判断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发展了皮亚杰的思想(儿童道德发展的两阶段理论:从他律到自律)。柯尔伯格认为,道德认知是对是非,善恶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并集中表现在道德判断上。他认为,儿童的道德成熟首先是其道德判断上的成熟,然后是与道德判断相一致的道德行为上的成熟,因此,他以道德判断的发展为指标将个体的道德发展划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
(一)前习俗水平:大约出现在幼儿园及小学低年级阶段。该时期的特征是,儿童遵守规范,但尚未形成自己的主见,着眼于人物行为的具体结果与关心自身的利害。这个时期又分为两个阶段:(a)惩罚和服从的定向阶段。(b)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定向阶段。
(二)习俗的水平:这是在小学中年级以上出现的,一直到青年乃至成年。这时期的特征是,个人认识到团体的行为规范,进而接受并付诸实践。这时期又可分为两个阶段:(a)人际协调的定向阶段。(b)维护xx或秩序的定向阶段。
(三)后习俗水平: 这个阶段已经发展到超越现实道德规范的约束,达到xx自律的境界。年龄上至少是青年期人格成熟之后,才能达到这一境界。这个水平是理想的境界,成人也只有少数人达到。这一时期也可分为:(a)社会契约定向阶段。(b)普遍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
柯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发展的先后顺序是固定不变的,这与儿童的思维发展有关,但具体到每个人时,时间有早有迟,这与文化背景,社会交往有关。要促进儿童道德的发展,必须让他们不断接触环境和道德两难问题,以利于讨论和展开道德推理的练习。
柯尔伯格的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它是xxx的道德发展理论。
不足:
1)科尔伯格的观点过于狭隘;成人的道德决定一般反映了其对真正的、实际性的问进行的考虑。
2)个体在要求做出道德决定和采取道德行动的情景中的反应,反映了他们所处的文化背景。
3)他使用的研究个体品德的道德两难问题,对他的多数研究对象来说,可能没有具体意义;而且他的抽样限于男性,从而忽视了女性具有明显差异的道德推理形式。
五:为了解释测验的分数,你需要知道那些统计概念?测验会产生哪些类型的分数?(教育心理学446页)
答:(一)必须理解下面这些基本的统计概念:
1     次数分布和次数分布图。测验中得到的数值有时用次数分布来表示,即每一分数水平上或分数区间内的学生得分的个数或所占比例的一种数量化表示。标准化测验的分数也能够用图来表示。
2     集中量数:要评估学生,除了要了解各种分数的分布外,还应知道一些典型的分数,集中量数就表明了总体中最典型的数值或分数。有三种主要的集中量数:平均数,中数和众数。
3     离散趋势的度量:当分数分布范围比较广时,对分数之间的差异的解释要比分数紧紧地围绕在平均数周围容易。经常使用的离散量是:全距和标准差。
4     正态分布:在正态分布中,绝大部分数据集中在数据分布的平均数周围。分数正态分布的形态是对称的,一半分数低于平均数,一半分数高于平均数。如果一个标准化测验的分数属于正态分布,分布中大约有68%的分数在平均数加减一个标准差范围之内,大约有95%的分数在平均数加减两个标准差范围内。
(二)测验产生的分数的类型:
1)原始分数:测验产生的{dy}种分数是原始分数。这些分数就是学生正确回答的xx数的估计值。
2)百分位分数和百分等级分数:百分位分数就是次数分布中相对于某个特定百分点的原始分数。百分等级分数指出原始数据在常模团体中的相对位置,百分等级越小,原始数据在分布中的相对地位越低,百分等级越大,原始数据在常模团体中的位置越高。
3)真分数:对观测分数和真分数这两种不同类型的分数进行区分是有用的。观测分数是一个人在测验中实际得到的分数。真分数是一种构想。我们无法知道一个人的真分数是多少,因为没有人能够无数次地参加某一测验。然而,我们可以估计某个人的观测分数在多大程度上与他的真分数接近。教师和测验研发人员使用置信区间这个概念,来确定一个人的真分数可能出现的范围。
4)标准分数:也称Z分数,是将原始分数转化成以标准差为单位的分数。标准分数规定,其平均数为零,标准差为一。
5)年级等价分数:这是一个与常模样本比较后所得到的年级等价成绩量数。例如:一个三年级第二个月的学生具备了五年级六个月学生的数学程度,他的年级等价分数就是五年六个月。
在解释一组测验数据时,要用到许多统计量,包括:次数分布,相对次数分布量,累计次数分布量;集中量,(平均数,中数和众数)和离散量(全距,标准差和方差)。测验中产生了不同类型的分数,原始分数,标准分数,百分等级,年级等价成绩等。我们能够对真分数和观测分数之间的差别作出区分,但是对真分数的值,只能使用置信区间和测量的标准误作出估计。
六:如何评估标准化测验的公平性和质量
 标准化测验是指有许多人参加的,通常是在全国范围内举行的,建立了适当的内容和分数比较标准的,按照同一程序实施和评分的一种测量工具。它与一般测验相比,有以下几个优点:首先,标准化测验具有较高的质量。它的效度、信度都较高,增加了测验的客观性,所得的结果较为真实。评估标准化测验的公平性和质量应该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  样本的代表性:测验的编制者永远不能够穷尽总体中的所有成员来建构测验。他必须使用一个样本,即总体中的一部分来达到满意的预测效果。代表性样本应该是在抽样时考虑到总体中有关特征分布情况的那种样本。
(二)信度:信度是指测验结果的一致性。测量信度有几种不同的方法,每种方法都基于一致性的不同方面:重测信度;复本信度;分半信度;评分者信度。
由于测定信度的方法不同,标准化测验的信度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影响测验结果信度的因素:平均看来,较长的测验提供的测量结果要比较短的测验更可靠些。影响测验结果的第二个因素是:在被评估的结构方面,被测个体间所存在的差异。就测量的结构来说,来自于许多人的测量结果要比少数人的测量结果更可靠一些。
(三)效度:指的是一个测验所提供的结果,在多大程度上与预期的目的相符合。试测验效度的类型包括:预测效度;内容效度;构想效度和实证效度。效度是相对的而非{jd1}的。
在标准化测验中,要使测验达到真正的公平:
1     要xx测验偏见。为了减少或xx测验偏见,施测前应该请专家仔细阅读测验xx。
2      考虑参加测验的人们具有不同的文化和社会经济背景。在解释个人测量结果的差异时,应考虑到个人的文化背景对于他参加测验的预备性。
评定标准化测验的公平性和质量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对测验进行评估时,应该确认:测验是否真的能够预测出它所要预测的东西;测验是否适合于将要参加考试的那些学生。为了对测验的恰当性进行评估,必须理解将要应用测验结果的那个总体,以及用于构建测验的那个样本(样本由群体的成员组成)。应该说标准化测验的目标,内容和学生水平相适应时,测验才是有效的。
(七) 以实例说明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学习行为朝向一定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学生有了强烈的学习动机,学习才有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把“要我学习”的被动局面变成“我要学习”的主动局面。学习动机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需要)构成: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
(二)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
1)内部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在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时,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和维持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求知欲和好奇心是内部动机最为核心的部分。   
 
“创设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因而在学生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从而使其注意力、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以达到智力活动的{zj0}状态,富有情趣地把学生引入学习的情境,引发学生探求知识奥秘和愿望。

例如:老师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先提问:“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是什么?”当学生轻松回答后,教师再问:“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是否也有类似的规律呢?”有的学生可能受前者的影响回答:“个位是369、的数能被3整除。”是这样吗?同学们一试,象13232956等都不能社被3整除,显然这不是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这时,教师凭借已有知识推出一些是3的倍数,然后确定其中一个数,调换各数位上的数字,如135换位置后为531153315351。让学生检验换位置后的各个数还是不是3的倍数,学生经过检查惊奇地发现它们仍然是3的倍数。“那么这里边有什么奥秘呢?”不等教师提问,学生自己便会积极思考起来,急于想找到答案的好奇心,产生跃跃欲试的主体探索意识,诱发出了强烈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这时展开新课教学,就能使教学效果较佳。
   
设定适合的目标,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鼓励学生自我强化。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别情况,设置适合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都能获得成功体验,提高自我效能水平,并且形成进一步的学习动机。与此同时,要鼓励学生对自己学习的成功结果进行自我奖励和强化
 
利用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新颖性,吸引学生的兴趣。
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与不断变化更新的教学方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内在的学习动机。
   
利用原有的内部学习动机,使之向不同的学习情境发生迁移。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不仅一般的知识技能可以迁移,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样是可以迁移的。在学生还没有对某种学习产生内部学习动机之前,教师可以积极利用学生原有的其他方面学习的内部动机,因势利导地使之迁移到新的学习活动中去。
2     外部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
 
进行学习目的教育,使学生正确认识学习的社会意义,是培养学生长远的间接的学习动机的最重要的措施。
 
提供清楚的,具体的,及时地学习结果反馈信息。及时提供有关学生的成绩信息,让学生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会产生相当大的激励作用。
 
合理运用外部奖励。外部奖励运用不当,很可能会引起意想不到的负面效果。因此,教师在运用外部奖励时,应持谨慎的态度。对那些已有内部动机的活动{zh0}不要轻易运用物质奖励,只有对那些缺乏内部动机的活动予以物质奖励才可能产生积极的激励作用。
 
正确运用表扬与批评。教师在运用表扬与批评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与个别差异,做到客观,公正,全面,恰到好处,既要赏罚分明,又要以理服人,这样才能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以及基于该期望的反馈,对于激发和挫伤学生的热情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对学生的影响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教师的积极期望和反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励学生和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营造适度紧张的竞赛或竞争气氛,调动学生的好胜心。
教师应该使用多种方法激励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要重视内部动机的重要价值,因为具有强烈内在动机的学生往往能够成就一番大事业。同时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己,表现出对学习的热爱和激情,这样学生也会以你为榜样,提高自己的学习动机和绩效。
(八)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讨论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以及如何锻炼和培养问题解决的能力:
答:问题解决一般是指在问题情境中超越过去所学原理的简单运用而产生一个解决方案。当常规和自动化的反应不适应当前的情景时,问题解决就发生了。在解决问题中,需要把掌握的简单原理(包括概念)重新组合,以适用于当前情景。可见,问题解决是一种高级形式的学习。 
(一)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
1)问题情境:是指个人所面临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的知识结构所形成的差异。一般地说,刺激模式与个人的认知结构的差异越大,问题就越难解决。相反,刺激模式与个人的认知结构越接近,问题越容易解决。例如:(自己的工作经验或体会)
2)定势:是由心理操作形成的模式所引起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也就是人们在过去经验的影响下,解决问题的倾向性。问题解决过程中,如果以前曾采取某种想法解决某类问题时,多次获得成功,以后凡是遇到同类问题时,也会重复采取同样的想法。在问题解决中,定势有是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例如:问一个人:“由两个1组成的{zd0}数字是多少?”答“11”。
又问:“由三个1组成的{zd0}数字是多少?”答:“111”。再问“由四个1组成的{zd0}数字是多少?”答:“1111”。第三个回答是错误的,因为1111次方要比1111大得多。这是由思维定势引起的。当定势与解决问题的思路不一致时,就会阻碍问题的解决,降低问题解决的效率。为克服定势对于问题解决的消极影响,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小学教育阶段,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3)功能固着: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性称为功能固着。在实际生活中,问题能否解决有时取决于能否将物体变通使用。对善于解决难题的人,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其{zd0}特征就是能突破功能固着,针对需要,恰当地改变物体固有的功能,善择手段以达到目的。
4)知识经验:解决问题必须具有相应得知识经验,只有依据有关的知识才能为问题的解决确定方向,选择途径和方法。一般来说,知识经验越多,解决问题越容易,但是知识经验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充分条件。
此外,智慧水平,动机强度,认知策略,个性特征等也会影响问题的解决。
(二)  锻炼和培养问题解决的能力:在教学实际中,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xx可以结合各门学科的内容来训练和提高。
1)培养学生主动质疑和解决问题的内在动机。要培养学生敢于否定、善不罢休的习惯,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问题无穷尽的研究兴趣,善于给问题留尾巴,为学生设计新的问题的空间,鼓励和引导学生产生分歧,激烈争辩,并通过课外的阅读,大量收集资料,调查研究等科学的方法,来寻找问题的正确答案,从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问题的难度要适当:教师为学生提供的问题空间要在学生的现有知识结构范围之内的事物,才能引发学生探索问题的好奇心,也能提高学生的成就感。
3)帮助学生正确表征问题: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对问题有正确的理解,抽取与问题情境中相关的信息,对问题进行恰当的表征。
4)帮助学生养成分析问题的习惯:当学生遇到问题情境时,鼓励学生利用现有的知识结构分析问题和认识问题的本质特征,并搜集正确的资料,提出可能的假设进行检验,{zh1}得出正确的结论。
5)指导学生善于从记忆中提取信息。教师应该鼓励和帮助学生利用以前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解决新问题。
6)训练学生陈述自己的假设及其步骤。教师要创设良好环境,引导学生善于暴露问题解决时是如何进行思考的过程,即使学生对某个问题的解决是正确的,也要让他说说是怎样得出正确结论的,这对学生学会解决是大有好处的。
作为教师,首先要相信学生能学会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为学生创设一些问题情景后,要放手让他们独立自主地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不要过多干涉包办。另外,要相信学生会从错误和考验中学会选择,取舍和适应,因为有些时候,使学生相信自己是解决问题的能手,就能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动方式,能不断增长学生的智慧。
郑重声明:资讯 【心理学资料二_桑老师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