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博帕尔事件——历史上最严重的工业污染_洪色中国RED CHINA [TM] & 刻 ...
博帕尔事件发生于1984年12月3日凌晨,中央邦的市(Bhopal)美国联合碳化物(Union Carbide)属下的联合碳化物(印度)有限公司(UCIL),设于博帕尔贫民区附近一所农药厂发生氰化物(Methyl Isocyanate)泄漏事件。当时有二千多名博帕尔贫民区居民即时丧命,后来更有两万人死于这次灾难,二十多世博帕尔居民因而{yj}残废,现时当地居民的患癌率及儿童夭折率,仍然因这些灾难远比其他印度城市为高。该事件被认为史上最严重的之一。

        1984年12月2日午夜到12月3日凌晨,印度博帕尔市,大地笼罩在一片黑暗之中,人们还沉浸在美好的梦乡里。没有任何警告,没有任何征兆,一片“雾气”在博帕尔市上空蔓延,很快,方圆40平方公里以内50万人的居住区已整个儿被“雾气”形成的云雾笼罩了。人们睡梦中惊醒并开始咳嗽,呼吸困难,眼睛被灼伤。许多人在奔跑逃命时倒地身亡,还有一些人死在医院里,众多的受害者挤满了医院,医生却对有毒物质的性质一无所知。

多年后,有人这样写道:“每当回想起博帕尔时,我就禁不住要记起这样的画面:每分钟都有中毒者死去,他们的尸体被一个压一个地堆砌在一起,然后放到卡车上,运往火葬场和墓地;他们的坟幕成排堆列;尸体在落日的余辉中被火化;鸡、犬、牛、羊也无一幸免,尸体横七竖八地倒在没有人烟的街道上;街上的房门都没上锁,却不知主人何时才能回来;存活下的人已惊吓得目瞪口呆,甚至无法表达心中的苦痛;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恐惧的气氛和死尸的恶臭。这是我对灾难头几天的印象,至今仍不能磨灭。”

混乱,从最一开始就是灾难的一部分。那时,Swaral Puri任博帕尔xx局局长,他回忆说:“1947年印度分治惨案发生的时候,我并不在场。但是,我听说了那个故事:人们只是惊惶的四处逃命。我在博帕尔看到的这一幕着实可以和那时候的那种惊慌混乱相比了。”

  “空气中弥漫着剧毒气体。虽然实际上人们都是朝相反的方向跑的。但是我还是跑向杀虫剂厂。大概是晚上12点左右我到了工厂,我问那里的工作人员泄漏的是什么气体,用什么方法可以xx。但是他们没有回答我的任何问题。直到凌晨三点的时候,才有人从工厂来到xx局告诉我那种泄漏的气体是异氰酸钾(MIC)。我从日常记录薄上撕下来一张纸,把这几个字写在上面。我现在还保存着这张纸,留作纪念。”

到灾难发生的第三天,统计数据显示,中毒死亡人数已达8000人,受伤人数达 500,000人。事件还造成122例的流产和死产,77名新生儿出生不久后死去,9名婴儿畸形。到19年后的今天为止,死亡人数已升至20,000人。成为迄今为止世界上最严重的中毒事件。

到底是什么气体能够含有如此剧毒,导致如此惨重之后果?一连串的证据表明,这个事件跟美国联合碳化公司印度公司设在博帕尔市的一个杀虫剂工厂有关。

  危险是在灾难发生的前{yt}的下午产生的。在例行日常保养的过程中,由于该厂维修工人的失误导致了水突然流入到装有MIC气体的储藏罐内,生成了一种极其危险的不稳定的混合物。其实,储藏罐内的MIC气体储量本身就值得怀疑。“MIC是一种化学过渡态物质,每个人都知道储藏它意味着要面临很大的危险。所以没有人敢管理大量的MIC气体,也没有人敢长时间的储藏它”。事发当晚负责交接班工作的 Shakeel Quereshi说,现在他在印度法庭因刑事犯罪而被指控。他说,“公司在管理这种放射性气体的时候太过于自负了,它从来没有真正的担心这种气体有可能引发的一系列的问题。”而据调查,事实是,当时公司在杀虫剂销售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于是尽力削减安全措施方面的开支。在常规检查的过程中出现险情时,杀虫剂厂的重要安全系统或者发生了故障或者被关闭了。

  

 而且,在事发之后,该工厂仍没有尽到向市民提供逃生信息的责任;他们对市民的生命有着惊人的漠视。尽管向xx报告情况花了三个小时的时间,工厂的管理者仍有足够的时间把所有的工人转移到安全地带。“没有一个从工厂逃出来的人死亡,原因之一就是他们都被告知要朝相反的方向跑,逃离城市,并且用蘸水的湿布保持眼睛的湿润”,Quereshi说。但是当灾难迫近的时候,公司却没有对当地居民做出任何警告,当致使气体(包括异氰酸甲酯、氰化氢和其他毒气)从储藏罐中泄漏出来的时候,他们没有给予博帕尔市民最基本的建议——不要惊慌,要待在家里并保持眼睛湿润。更为雪上加霜的是公司迅速决定把灾难的严重性和影响故意说得轻微些,想以此来挽回形象。灾难过后的几天,联合碳化公司的健康、安全和环境事务的负责人捷克森布朗宁仍旧把这种气体描述为“仅仅是一种强催泪瓦斯”。甚至在灾难的即时后果— —几千人死亡,更多人将一生被病魔缠绕——被公布后,公司还是继续着相同的做法。据悉,当时这个工厂泄漏了40吨的剧毒气体。

事发后的救助也不能说是成功的,当时{wy}一所参加救治的省级医院是海密达医院。该医院的Satpathy医生对20,000具受难者的尸体进行了尸体解剖,结果表明 “从气体中毒者的尸体中我们可以找到至少27种有害的化学物质,而这些化学物质只可能来源于他们所吸入的有毒气体。然而,公司却没有提供任何信息说明该气体含有这些化学成分。” 这位医生说,“即使在今天也没有人知道正确xxMIC气体中毒的方法”,“由于公司处理这种气体已经有数十年的时间了,联合碳化公司有责任向公众和医疗组织建议xxMIC气体中毒的一系列措施。但是我们没有收到任何由该公司提供的关于xx措施的信息。”公司的调查信息,包括1963年和1970年在美国卡内基美隆大学进行的调查信息,都被视为“商业秘密”而一直没有公开。

  幸存者也并不是幸运者,大多数的幸存者都注定要面临早逝的悲惨命运,他们的肺部损坏无法修复,失去了工作能力,只有最微薄的救济金。而这些遗留下来的有毒的化学物质正影响着他们的后代的健康。

  灾难对社会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受害者日渐衰弱枯萎,然而联合碳化和他的印度子公司-联合碳化印度有限公司所受的影响却是最小的。总赔偿金只有4.7亿美元,与美孚石油公司迄今为止为1989年阿拉斯加瓦尔迪兹石油漏油事件所付的50 亿美元惩罚性赔偿金来比真是九牛一毛。尽管美孚石油公司仍在向地方法院要求权利——试图减少损失赔偿的数量——但是他们已付的赔偿金就已大大超过了联合碳化为博帕尔案件所支付的任何一项赔款。在阿拉斯加事件中没有一个人死亡,然而在博帕尔事件却有20,000人死亡。美孚公司为清洗每一只被石油污染的水獭花费940 美元;而在博帕尔,那些被灾难夺取生命的人收到的人均赔偿金才有500美元,几乎不足以支付五年的最基本的医疗费用。几年后联合炭化被美国陶氏化学公司购并,成为世界上{zd0}的化学联合企业,这个企业仍然从联合碳化的资产中收益,然而却拒绝为以前的过失承担责任。Sam Smolik,陶氏化学公司的环境、健康和安全副决裁的话曾经被广为引用“……1984年发生的可怕的博帕尔悲剧为我们所有从事化学工业的人士敲响了警

钟……”但是,博帕尔人民却没有看到这警钟带来的任何效果!

  灾难给人们,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的人们以惨痛的教训和深刻的警示。20世纪后半期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发达国家打着种种美妙的旗号到第三世界寻找发财机会,很多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工业,都被转移到了第三世界。他们的投资给第三世界带来一定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在环境、健康等方面给第三世界国家带来了种种不良后果甚至博帕尔这样的灾难。有些国家,甚至把自己的垃圾甚至核废料“出口”给不发达国家。这告诉人们,引进外资不能盲目,不仅要看到当前的利益,更要xx其对社会造成的各种影响。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拒绝类似联合炭化这样的企业入境,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当然,自己国家的工业也同样要注意这样的问题。随着化学工业和核工业的发展,我们尤其要时时警惕,不能再出现造成重大伤亡的剧毒气体泻漏事件。

  事件的化学问题

  这次灾难泄漏的化学物质,称为异氰酸甲酯(Methyl Isocyanate),是一种氰化物,一旦遇水会产生强烈的化学反应。

  

根据事件的报告,这次有水渗入载有异氰酸甲酯的储藏罐内,令罐内产生极大的压力,{zh1}导致罐壁无法抵受压力,罐内的化学物质泄漏至博帕尔市的上空。

  法律问题

  在灾难发生后,死难者的代表分别向印度和美国法院提出赔偿诉讼。{zh1}由印度政府,代表死难者向印度{zg}法院提出赔偿要求,{zh1}裁定美国联合碳化物集团、以及联合碳化物(印度)有限公司,需要赔偿4亿7千万美元。由印度政府成立基金,分配给各死难者。

  但官司仍未完结,现时美国纽约的法院,仍然处理美国联合碳化物一切法律责任的继承者兼母公司,美国陶氏化工是否有责任为博帕尔灾难进行善后工作。

       2004年12月3日,事件的20周年,英国广播公司播出访问片段,一名声称陶氏化工的代表宣布公司愿意清理灾难现场和赔偿死伤者。(影像:[1])播出后陶氏化工的股价在23分钟内下跌4.2%,市值约20亿美元。陶氏化工立即发表声明指该名受访者与公司毫无关系。BBC发出更正并播出道歉声明。该名受访者原来是恶作剧组织The Yes Man的成员。该组织于2002年曾冒认陶氏化工设立网站解释博帕尔事件经过。2004年,BBC一名监制向假冒的网站发出电邮,邀请接受访问,The Yes Man的成员欣然答允。该组织表示他们这样做是为了向大众展示企业如何能够为事件作出补偿,以及为事件争取曝光,因为该次灾难已渐被淡忘。



郑重声明:资讯 【[转]博帕尔事件——历史上最严重的工业污染_洪色中国RED CHINA [TM] & 刻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