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繁复的生命恋歌——痖弦《红玉米》赏析2(邵艳丽_oldkingli_新浪博客

  《红玉米》的开头是这样咏叹的:宣统那年的风吹着/吹着那串红玉米宣统那年这个时间名词很刺目,为什么必须是宣统那年的风呢?宣统那年 到底是哪一年呢?这自然而然就把我们带入到了老中国的历史现场中去了。讲到宣统,自然就要先从清朝的也是中国的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说起。爱新觉罗·溥仪(公元1906-1967年),道光皇帝曾孙,醇亲王载沣长子。光绪34年(190810月,光绪、慈禧在两天中相继死去。半个月后,溥仪在太和殿即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宣统。然而,宣统的年号没有保持多久,在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912212,隆裕太后被迫代溥仪颁布了《退位诏书》,宣统帝退位,宣告了清王朝的灭亡,整个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帝制时代彻底终结了。在诗人那里,在《红玉米》中,帝制是和整个北方的忧郁相偶合的。 宣统那年的风吹着那串红玉米红玉米就在屋檐下挂着,好像整个北方的忧郁/都挂在那儿。在这里,所有的时间都已经凝固了,定格在那个老中国的屋檐下。这些衰败的意象,在诗人记忆的深层里埋藏,就像琥珀里的凝结。诗人对于故园的记忆被生生截断在老中国的某一个时刻里,那个横截面,有着的是xx褪色的生动和呆滞。虽然诗人生在民国20年,辛亥革命成功已经那么久了,宣统也已经退位那么久了,宣统那年的风却依然在他的记忆中吹着,吹过整个北方的忧郁。
  一切好像就在眼前,一切好像也从未曾改变过:犹似一些逃学的下午/雪使私塾先生的戒尺冷了/表姊的驴儿就拴在桑树下面//犹似唢呐吹起/道士们喃喃着 /祖父的亡灵到京城去还没有回来//犹似叫哥哥的葫芦儿藏在棉袍里/一点点凄凉,一点点温暖/以及铜环滚过岗子/遥见外婆家的荞麦田/便哭了红玉米,那么刺目而坚硬,冷冽而怆然,却是在血脉里隐藏着的虚无的暖。这些记忆里反复纠缠着的生命片断,在一次次地进入到当下的意识中,突破理智的阀阈,倔强着微笑,赧然着哭泣。里面那么多的亲人的面影,逐一浮现:私塾先生”“表姊”“祖父”“外婆,还有每一个镜头里暗藏着的。他们彼此操着自己的道具走上场来,为演出一幕幕的独角戏,戒尺”“驴儿”“亡灵”“荞麦田,这些事物都有着自己的灵性,冷暖的意绪。当诗人这个主角由背后出现,听着叫哥哥在棉袍里面凄凉而温暖的鸣叫声或长或短;他在快乐地将铜环滚过山岗时,忘情地哭了!亲人的距离已经遥遥在望了!一切竟可以那么触手可及!仿佛从来都没有远离,犹似一些冬日的下午,洁白的大雪飘过北方的乡村,一群逃学的孩子在先生的戒尺下颤抖,这一切也都在一个美丽的少女的眼神里漾着暖暖的春情……
  
  是的,就是这样子的啊!就是那种红玉米/挂着,久久地/在屋檐底下/宣统那年的风吹着,这些永未褪色的记忆,忠实于他的主人,就像他的主人忠实于相隔 万里的故乡,忠实于生育过他、养育过他的大地。它属于乡村,属于北方,属于沉实的宿命。诗人用非常坚定的语气强调着,红玉米是存在的,是有的,一直有的,它就在屋檐下就是那种红玉米,虽然你们xx懂得/那样的红玉米/它挂在那儿的姿态/和它的颜色/我底南方出生的女儿也不懂得/凡尔哈仑也 不懂得。没有经历过那些生命场景的人,是永远无法懂得的,永远无法想象红玉米悬挂的姿态和它的颜色。而时间和空间是无法回溯的,是无法真实重现的; 一个人的经验,也无法被第二个人去感知,哪怕是诗人的女儿,或者他内在的灵魂的新生出的那一部分。比利时的现代派诗人凡尔哈仑,对于中国新诗的发生起到过 重要的作用,这里,凡尔哈仑应该指代诗人自己,也就是痖弦到台湾后的那个自己。就是在他自己的身体内部,那不同类型的生命经验依然是歧异的、冲突 的、难以调和的。在这里,诗人突出了红玉米的姿态,它是一直挂着的,风吹着的。整首诗里,字出现了六次,那种悬浮的形态,没有根和边,头朝 下,在北风的吹拂下晃荡的姿态,就是诗人漂泊天涯、浪荡无根的写照。然而,它的颜色是红的,是暖的,是未曾冷却的热血燃着的火焰。

 

  在诗的末尾,出现了很奇特的一段,犹似现在/我已老迈/在记忆的屋檐下/红玉米挂着/一九五八年的风吹着/红玉米挂着。为什么说是奇特的,仍然要回到 时间上来看。这首诗的{zh1}有明确的写作日期——“19571219。出生于1932年的痖弦,在写作《红玉米》时,只有25岁,正年轻,而在诗中却说犹似现在/我已老迈,这是{dy}个矛盾;本诗明明写于1957年的岁末,却说一九五八年的风吹着,这是第二个矛盾。这样的悖论其实很容易理解, 首先,这里的老迈指的是记忆,而非诗人本身。时间本无所谓新旧,记忆也无所谓年老或者年轻。只是因为感觉,感觉到日益遥远,难以捉摸。诗人之所以使用 如此多的言辞去强调一切都还在,都不会变色,是因为他已经意识到了一切都在慢慢褪色,在慢慢远离。因为新的生活正在到来,在冲淡过往的日子留下的黑白的底片。比如南方的背景,脱了乡土的根性,新出生的女儿和在自己灵魂里闪现的凡尔哈仑;这一切和北方的屋檐下的红玉米是多么格格不入啊!那些记忆虽然 深入骨髓,是个体生命的最为原始的生命密码,但是,它能够一直都那么鲜明而不朽吗?诗歌的{zh1}一节,表面看起来是和{dy}节、第二节遥遥相对,然而表达的情 绪却是天壤之别。前面的部分非常有力、坚定;后面的部分显得迟缓、无奈。诗的{zh1}三行是一个内嵌的结构:红玉米挂着/一九五八年的风吹着/红玉米挂 。在这里,两个红玉米挂着,把一九五八年的风吹着一句包拢起来。一九五八年,那是尚未到来的明天啊,是即将要发生的不可预测的将来,是有 风吹的。无论到哪个时刻,只要生命一息尚存,就会有风一直吹着。然而,红玉米呢,它会一直挂着吗?谁又能说得清楚?谁敢这么肯定呢?谁有能力预测这未知的命运呢?
  痖弦的这首《红玉米》,在整个结构上有着很强的伪装性。乍看起来,好像是对称的形态,有着旧体诗的复沓之美,时间也好像在这样的复沓之中反复回环。然而, 仔细去品味,却可以清晰看到内部呈现的裂纹。诗人用那么顽强的口气反复建筑起一个梦幻的大厦,却在{zh1}一句轻轻地把它xx了,原来一切只是建筑在沙地上,是那么松软和不可靠,是无法信任的,是不牢固的。在一种看似封闭的结构里,那些异质化因素的忽然出现,就像在一堆纸里迸现了火星,一座大堤有了细微的漏洞。它在{zh1}的收紧中松弛,在满心的欢喜里啜泣。这样的作品,其繁复之处,不在于轻易地相信或失望,不在于欢欣或者悲怆,而在于把生命的一场大戏蕴含的所有的细节和大转折指给人看,从容而淡定,淡定而仓皇,仓皇而迷惘,迷惘而希望,汇聚成了一曲繁复的生命恋歌,在幽远的时空中凄美地吟唱。
  (责任编辑:吕晓东)
  作者简介:邵艳丽,辽宁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

郑重声明:资讯 【一曲繁复的生命恋歌——痖弦《红玉米》赏析2(邵艳丽_oldkingli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