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地栽嫁接套盆法(转载)_雪域飞荷的Space_百度空间
       花大必叶足,叶大靠根多。这是花卉的生长规律。若想获得超大花朵就必需依靠和培育发达的根系来达到叶茂花硕,而单靠水肥等常规管理是不易打破菊花本身的生理特性。实践中,我们了解到菊花的根系是有一定的周期限制,超过百日的菊花根系将逐渐减退其生命力,虽然菊花的叶片越多越大能够制造出更多的养份,开出更大的花。但是,菊叶生长一但超过百日,其制造养份的功能也将随之逐渐减退,甚至消耗其养份。总之,要想得到特大的花朵,只有打破常规才能实现。
      实践中发现,苣蒿(一年生菊科植物)具有粗生快长,健壮高大等优势,它的根系比菊花大10倍,根面积可达十米左右,在肥力充足的条件下其茎干粗如向日葵,直径可达3cm以上,其叶长可达30cm、宽26cm,60日苗龄株高可达40cm、叶片35枚以上。近几年来,我们利用苣蒿特有的优势对独本菊进行了嫁接试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其具体试验过程如下:
       一.不同蒿种做砧的试验: 菊花品种“八弘晴姿”. 单位:cm.
           蒿种    共试株    成活株    接穗高度   最长叶   {zd0}花
            青蒿      10           10           45.5         17          33.1
           黄蒿      10            8           40.2          10.5       27.4
            苣蒿      10           10          43            21         43.2
       通过以上三种蒿种实验说明,苣蒿有{jd1}的优势,并且从中发现,黄蒿和青蒿因木质部形成较快、较早,所以嫁接的适宜时期较短,时间性强。相应的嫁接高度难以相同,给以后的支盆工作带来不便,更有叶面积小茎杆细等问题。
      二.菊花嫁接目的是利用蒿砧的强大根系来吸收更多的营养,前期主要利用砧叶制造出的营养供应接穗的生长发育。其中,嫁接部位的高矮直接影响到接穗的发育,如:高接后升殖生长较早,低接后营养生长较旺。这些虽然在果树上早被利用,但在草本植物方面尚无验证。为此,我们针对菊花进行了不同嫁接高度的试验,得出的结论如下:菊花品种“高原之云”,单位:cm.
         嫁接高度    8月8日接穗高    10月30日接穗高     {zd0}叶       花径
             10                 13                         27             14×12        25
              20                  16                         32             20×14        36
            30                17                          33              21×14        35
            50                 14                          28              15×19          27
       从上表可知,草本与木本植物嫁接有所不同,低接没有出现营养生长旺盛的情况。经分析,嫁接部位偏低,其砧木营养条件相对较差,难以满足接穗生长的需要;而嫁接部位偏高,砧木容易出现老化,造成砧穗之间供需失调,并给日后套盆高压带来不便;综上所述,其{zj0}嫁接部位以20-30cm为适宜。
       三.俗话说“节气不由人”,这是人们长期以来从农业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由于菊花本身生长周期短(自扦插至开花约120-180天),我们根据生产需要,针对苣蒿播种、菊花嫁接的{zj0}时间进行了不同的试验和筛选,其结果如下: 菊花品种“八弘晴姿”.单位:cm.
          播种       嫁接高度     嫁接时间     株高     叶片数     花径
         3月20日      20          6月3日        62         47          42
        4月5日       20           6月13日      56          44          45
        4月25日      20            6月27日      49        36          46
        4月30日       20           7月4日       42        32          46
       从上表可知,苣蒿播种宜在4月下旬,而菊花嫁接6月下旬较好。
        四.培育接穗:
        在冬初挖取菊花脚芽长约5-7cm,扦插在花盆或阳畦上,用沙土和普通培养土按各半,株行距10×5cm,插穗入土3cm,一次性浇透水,以后每日少量喷水一次,喷水量勿需过大,要保持叶片湿而不渍。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可促成扦插脚芽提早成活,利于缓苗。脚芽成活后无论盆栽或畦栽,都应当注意通风见光,冬季棚内温度应保持在0℃以上,{zh0}不要超过10℃,低温越冬的菊苗有利于来年春季生长健壮,并可防止日后菊花假蕾的发生。4月上旬可将菊苗移栽到花盆或阳畦上。在移栽前一周用1‰的尿素溶液进行叶面喷肥,以利苗壮易活。如果移栽时苗高超过15cm需摘心,并且每10天浇施一次1000倍的磷酸二铵溶液。以后每当菊苗长高10cm时应摘心一次,待6月初{zh1}一次摘心时,再长出的新枝留待嫁接(接穗)之用。
       五.培养砧木:
       苣蒿4月下旬播种,播前需深翻土地,每分地施有机肥一方,过磷酸钙10kg或磷酸二铵2.5kg;整地做畦,畦宽一米,长可酌情而定,然后浇透水,2、3天后进行浅耕松土,精细平整,按每畦2拢开1cm深的小沟,行距60cm。将种子撒播在小沟内,用锄耙摊平。每天喷水一次,约10天后蒿苗出土,苗出齐后要及时间苗,待蒿苗出齐5片叶后定植。定植时株距一尺,定植后要进行中耕,一般需3、4次。当苗高10cm时追肥一次,每株50g,撒在苗株的四周约10cm处,随后浇水;过1-2天再浇一次。以后中耕不要太深,以浅耕为宜。
       如盆栽菊蒿,可用浸盆法播种育苗。当蒿苗长出2、3枚真叶时,沾土坨栽入4寸盆内,用普通培养土栽培。当苗高10cm时换入大盆,用加肥培养土培养,并且每10天追施一次500倍尿素溶液,其长势可等同于地栽。盆栽只是经常需要浇水,与地栽相比,管理上较为费时费事。
      六.嫁接:
      经试验,嫁接在6月25日左右,蒿苗高约30cm时较好。嫁接时,首先切掉顶端5-7cm,随后视茎心老嫩程度而定。如果翠绿而不见茎心时即太嫩,看到茎心呈白色时又太老,以略见茎心而不见白色时最适宜。如果太嫩可相隔{yt}后再将蒿茎断面切去1cm左右,然后进行嫁接。如果茎心已呈白色时{zh0}不要马上进行嫁接,这种情况{zh0}的办法是,待蒿苗生出分枝时,选留一个靠近基部的健壮枝条,余者全部抹掉。当分枝长到理想高度时再进行嫁接,而且这种方法对接穗的生长无任何影响。
       接穗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菊花今后的生长,所以要严格筛选出那些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无分枝现象,并且是经过两次以上的摘心打顶的菊花顶芽。只有这样的顶芽才可避免菊花早期封顶和假蕾的发生。嫁接时,取接穗长5-7cm,下端两侧削去一面略厚的楔形,到口长约1.5cm,力求每个削面要一刀削成才能做到削面平整、砧穗接触面大,并将接穗上较大叶片切去一半,以减少水份的消耗。接穗削好后,将其含在口中,用嘴唇轻轻夹住,以防水份蒸发较快。在蒿砧上选用大筋突起的部位自上而下纵切2cm刀口,其横向刀口深达蒿砧断面直径2/3左右,不要将蒿茎断面全部切开,这样即利于伤口愈合,又便于操作。然后用左手握住砧木上部,拇指和食指轻轻用力将砧木刀口张开,右手将接穗缓缓插入刀口,对好形成层,松手使砧木夹住接穗,用长50cm、宽0.5cm的地膜带将其缠绕两圈,并用长宽3×7cm的塑料薄膜盖住砧木顶部断面,并将薄膜向下收拢,继续用地膜带将整个嫁接部位缠满、缠住。接好后将下部蒿叶想上拢起并包好接穗,用细绳拢紧,可为接穗起到保温遮阳的作用。大约7-10天即可愈合,这时解开蒿叶,等到接穗开始生长后再解开上面的绑扎物,整个嫁接过程宣告结束。
       七.套盆高压:
       嫁接成活后,当接穗高约10cm左右时,将7寸花盆的底孔扩大成3×8cm。用报纸将蒿叶向上收拢,然后一手握苗,一手持盆,使整个菊株由花盆底孔穿出,并将花盆放置地上。当菊苗长到15cm以上时,用砖将花盆支起,使嫁接处落在花盆底部,并在嫁接口以上1cm处,用刀片切断菊茎深约一半,将刀锋由下向上削去约2cm长短,促使菊茎在盆土里生根。5天后,去掉下部3片菊叶,用瓦片盖住花盆底孔,填入普通培养土,勿需加入底肥,只需浇透水即可。
       八.日常管理:
     立秋前后,每月向苣蒿根部浇施两次500倍液尿素和500倍液磷酸二铵,两者交替施用,并且3-5天浇水一次。由于此时正值北方雨季,平时浇水不宜过多,盆土只需保持湿润即可。也不宜过多追肥,以防烂根和茎腐病的发生。因嫁接菊花生长旺盛,分枝较多,7月中旬还应当拨心一次,以防假蕾的发生。
      8月中、下旬开始进行叶面追肥,用500倍磷酸二氢钾和500倍尿素溶液交替喷施,每隔5天一次,至花蕾透色时止。及时摘蕾定蕾,当花蕾绿豆大小时即应陆续摘除多余花蕾(早晨剥蕾较好)。
      10月下旬,菊花盆内已长满根系,此时可由盆底铲断砧木,经缓苗后即可供观赏或出售。
       九.病虫害防治:
       低温高湿时,苣蒿容易感染白粉病,要时刻注意观察,及早发现,及时防治,可用500倍液多菌灵或500倍液甲基托布津喷施叶面(背),每隔5天一次,连喷三次可控制病情。
    高温多雨季节,菊花容易感染斑枯病(黑斑病、褐斑病),病菌借风雨传播,视病情可用75%百菌清6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每隔10-15天喷施一次,连喷2-3次可取得良好防效。
     主要虫害--蚜虫,可采用“蚜虱净”处理,效果很好。
       十.品种选择:
      秋菊大部份品种采用嫁接套盆法栽培均可收到良好效果。其中,“八弘晴姿、紫带风飘、长风万里、岸的赤星”等品种,花径可达45cm;“久米庭、国华求福、黄石公、高原之云、国华初樱、金创云、泉乡冲天、久米诚、天地一色”等品种,花径可达35cm,极具特色。
       十一.株高控制:
       菊花的高矮不仅直接关系到其审美价值,而且也影响到其花径的大小。控高可采取以下方法:
      1.前期生长应控制其浇水量,上午浇少量水,下午或傍晚不宜浇水。
       2.待7月下旬至8月上旬时,当菊苗尚未形成木质化时,用刀片将其靠近基部嫁接口附近的茎干削去长1cm左右,深约茎粗的一半,矮化效果明显,缓苗后更加粗壮。
      3.利用xx控高一般采用B9矮化,效果很好。B9通常在菊苗高约15cm时开始使用,其浓度为600倍水溶液,每隔10天喷施一次(早晨或傍晚喷施),喷时力求均匀,叶面湿而不滴为准。喷施时{zh0}不要与其他化肥、农药混合施用,以免产生药害。喷后六小时以内需补喷,其浓度减小为1000倍为宜。8月25日以后花芽开始形成,这时xx不能再喷到生长点上,以免影响花蕾发育,花期延迟,甚至花蕾畸形。
     十二.预防畸形蕾:
      1.摘蕾过程中一次性贪多 ,造成创面多、损耗大,甚至包括轻微的挤压,无形中都会对幼蕾造成一定的伤害。此外,花茎的一侧如果受到严重伤害,也会对上面的花蕾造成一定的影响。
     2.花芽分化期间,应停止施肥,以免花期受到延迟,花芽受到影响。
       3.花蕾养护期间,严禁各种农药、肥料频繁甚至混合喷施。病虫害防治,应从苗期开始,以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
       4.短日照处理期间,要防止受到棚内高温的影响;并且不能过早结束遮光时日,以防花芽受到影响,造成花蕾畸形。


郑重声明:资讯 【菊花地栽嫁接套盆法(转载)_雪域飞荷的Space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