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赶一碗头脑

这一大碗黄汤糊糊里,用上了黄芪、煨面、藕片、羊肉(通常是腰窝肉三大块)、山药(山西人称山药为“长山药”,以区别已被其称为“山药蛋”的土豆。“长山药” 之名,使土豆看上去还真像是山药所下之蛋)、黄酒、酒糟以及羊尾油,进食时,佐以腌韭菜、烧卖、“帽盒” (一种烤制的中空面饼)或饺子。“头脑”名气大,外地人必尝,但结果,却大都像外省的火车开进了当年阎锡山统治下的山西,宽车遭遇了窄轨。

这次在饭店里等座吃“头脑”,被罚站20分钟后,终于有5人起身离座,桌上留下吃剩之“头脑”5大碗,有4碗基本没动。邻座的本地人说:“刚才那5个,都是北京人。”听这位“老西儿”的语气,那5个北京人,其实乃是5个北京猿人。

“头脑不适应”的另一个后果,是新客人一坐下,面前就放着几碗完好如初的“头脑”,该不该收拾?服务员一时似也难以判断。

“头脑”吃不来,盖因那一碗看上去应是厚味之物,其实是既不入味也不出味,大有分子厨艺的意思(用山西话说“分子厨艺”,听起来更像是“疯子厨艺”)。在北方人吃来,那是一锅忘了放盐也不上调料的涮羊肉;在南方人吃来,则像是发酵到一半就被迫中止的酒酿;就连那肥白的羊肉,也是兀自肥白,萧然物外。此刻,那一小碟腌制过的韭菜,简直就成了救命稻草。

作为食物的“头脑”一词,其实从明xx始就鬼头鬼脑地潜伏在小说里了,产地亦不独山西。《水浒》第五十回已有“李小二,人丛里撇了雷横,自出外面赶碗头脑去了”之语,《金瓶梅词话》里就更多,第七十一回西门庆住在何千户家,早饭就包括“一盏肉圆子馄饨鸡蛋头脑汤”;第七十二回西门庆 “吃了头脑酒起身同往郊外送侯巡抚去了”。第九十八回,陈经济留宿韩爱姐房中,“约饭时才起来。王六儿安排些鸡子肉圆子,做了个头脑,与他扶头”。也就是说,“头脑”可以是汤,也可以是酒,但汤是汤药,酒是药酒。明朱国桢《涌幢小品》:“凡冬月客到,以肉及杂味置大碗中,注热酒递客,名曰头脑酒,盖以避寒风也。考旧制,自冬至后至立春,殿前将军甲士皆赐头脑酒。”

各种版本的“头脑”都是带着酒劲的。《金瓶梅词话》第七十回写西门庆赴京朝见,午门谢恩出来,内府何太监说:“天气寒冷,拿个小盏来,没什么肴,亵渎大人,且吃个头脑儿罢。”西门庆道:“老太监承赐,学生领下。只是出去还要贝官拜部,若吃得面红,不成道理。”太原人一大早赶完“头脑”之后,浑身上下暖洋洋地高高兴兴上班去,会否有酒驾之虞?而昔阳版的“头脑”,更是把黄酒换成白酒的。当然,每年白露过后,饭店里要是没“头脑”,山西人民就会不高兴了。

Tags: ,

发表评论

您需要才能发表评论

郑重声明:资讯 【» 赶一碗头脑】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