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发现清初“迁界”石刻

晋江首次发现清初“迁界”石刻
对研究清郑两军交战历史有价值

  ■本报记者 董瑞婷 王家煜
  本报讯 前日,晋江镇古厝村村民陈荣春拿着镰刀来到前石脚的地瓜地里,除去掩盖着石头的杂草,不一会,石头的表面露出四个字:“奉旨迁界”。

  紧跟陈荣春后面的晋江市工作人员粘良图上前仔细一端详:没错,这就是清顺治年间树立的“迁界”界碑。粘良图说,这是晋江首次发现“迁界”界碑,对于研究清初清郑两军的交战历史很有价值。

  常在石下玩不知石上是何字

  陈荣春说,他小时候常在这块石刻旁玩耍,当时,就发现石上有刻字,但却不知何意,因此也没有放在心上。日前,他偶然得知这四个字是清初“迁界”时留下来的,赶紧和有关单位联系。

  看到文物专家进地瓜地,路过村民也好奇来围观。一位年轻人好奇地喊道:“我以前也在这里玩,怎么就没有看到石头上有字!”这也难怪,距今已有300多年的石刻,没留意,还真看不出来石头上有字。

  据一些年长的村民们介绍,以前石块旁边还有一条小路,是村民们上山农作的主要通道;现在小路已是杂草丛生,难以辨认。

  昔日生死线 如今繁华道

  “除了小路,应该还有一条深沟。”粘良图向村民打听。

  “有呀,距离这个石碑不到1000米的地方以前是有一条深沟,从马坪通到湾,不过后来被填掉了。村子距离大海有15公里左右。”陈荣春等村民说。

  “这就对了!”粘良图高兴地说,古厝村距离海边约有15公里,正好与史书记载“迁界”范围是离海30里相符。在当时,石刻只是一块“警示牌”,清廷为了杜绝沿海居民入海,还挖深沟作为“界线”,并派兵巡视。据悉,清廷法令是:“敢出界者杀无赦”。而如今,站在石刻边上望向当时的“界外”,看到的是熙熙攘攘繁华的永和街。

  为防郑军 百姓流离失所

  为什么清初会有“迁界”这样一段历史呢?粘良图说,1661年郑成功收复的同年,清廷认为郑成功能够多次在沿海袭击清军,是因为沿海人民支持和接济了郑成功。为了断绝沿海居民与郑成功的联系,因此颁布了迁界令。

  据了解,当时“迁界”的范围相当广,几乎涵盖的沿区,北起辽东,南到闽粤,共有六个省。由于是当时的主战场,迁界政策执行得特别严。“迁界”这种以极其蛮横的驱赶手段,给沿海地区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了苦难,许多家庭因此流离失所。特别是当时迁徙的时间规定得非常短促,一般是三天,过期派官兵驱赶,“界内”的房屋、土地等也都全部遭到焚毁或废弃。后来“复界”后,闽南的沿海居民就地取材,利用“迁界”被破坏的建筑废弃材料,创造出“出砖入石”的建筑风格。

  据悉,清廷“迁界”历时二十多年,1683年,施琅统一台湾后,为“复界”创造了先决条件。1684年清廷才废除了禁海、迁界的政策。
本篇内容来自〖安海论坛〗:,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