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鹿肉生产与食用保健_集安珻花鹿_百度空间

    鹿肉生产是养鹿界的热门话题,引起众多人的xx。特别是在鹿茸市场低落时期,人们把目光转向了鹿肉,似乎在鹿业迷途中看到了鹿肉的商机。近几年有数篇文章论述了鹿肉的营养价值和鹿肉生产的重要意义,对鹿肉生产寄予重望。这里仅就鹿肉生产的现状、问题及如何生产鹿肉与同道们讨论。

    1 鹿肉生产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1 鹿肉生产规模小,市场狭窄

    中国的鹿肉生产是伴随养鹿业的发展而发展的,由于家养鹿一直在野生动物保护的阴影下,20世纪的鹿肉生产xx于砍茸鹿和老、弱、淘汰鹿,数量很少,而且是局部消化,并未真正进入市场。

    1997年鹿场转轨,国有鹿场解体,引发了私营养鹿的大发展,一些老、弱、病鹿随鹿倒全国旅游,甚至一些病死鹿胴体也进入餐桌。2004年湖南养鹿炸骗案事发、养鹿业进入低谷至今,鹿肉生产才真正开始。

    北方的鹿肉主要销往广东、上海等南方各省市,虽然数量不多,但商机看好;所以,敦化敖东药业由新西兰进口赤鹿,黑龙江大庄园建立鹿肉生产线,某些鹿肉生产厂也由陆天屠宰变成室内屠宰,但仍然没形成规模,还是小打小闹。鹿肉市场也十分窄小,xx于部分地区,价格也不平衡,有的地区鹿肉价与牛、羊肉价格持平,有的地区却高于牛、羊肉价格数倍甚至数十倍。看来鹿肉走到广大民众的餐桌还需要相当的时日。

    1.2 鹿肉生产不规范

    新西兰的鹿肉加工厂虽然规模不大,但设备精良、自动化水平高,而且与牛、羊肉分开加工,以保持鹿肉野味的纯正。中国的鹿肉加工是作坊式的,小门小户,还不如农村杀猪。农村杀猪是把猪放在案子上,开腔破肚;而鹿肉生产是在地上剥皮,讲究点的是将鹿吊起来,设备不xx,无防蝇措施,卫生条件极差。

    食品生产{zd0}的问题是卫生,卫生检疫是{dy}道防线;而鹿肉生产很少检疫,一些结核病、魏氏梭菌病、坏死杆菌病病死鹿也生产鹿肉,甚至有的尸体还稍有腐败。说来也奇怪,若干年来,这类鹿肉竟未出现任何问题。过去未出现问题,不等于将来不出现问题,这是令人担忧的事。

    1.3 吃鹿肉尚未形成习惯

    我国考古发现了大量的鹿骨化石和鹿骨化石工具等,说明鹿肉是先民们的重要食物。商周之后鹿肉成了权贵们的享受,其原因可能是鹿类的减少,使得吃鹿肉成了品野味、尝新鲜的饮食活动,在广大民众中尚未形成习惯。例如汉民族不吃猪肉、内蒙及新疆的少数民族不吃牛羊肉就馋,但不吃鹿肉却没这个感觉。这对鹿肉消费是种不利的影响。

    1.4 对鹿肉的保健认识不足

    现在人们吃鹿肉仍然停留在品野味、尝新鲜的阶段,并未意识到鹿肉的保健作用。鹿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是优于牛、羊、猪肉的。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鹿肉“温,xx。补中xx,强五脏,补虚瘦弱,调血脉”。还说:“鹿一身皆宜人。或煮,或蒸,或脯,同酒食之良。大抵鹿为仙兽,纯阳多寿之物,能通督脉,又食良草,故其肉、角有益无损”。实际上鹿肉不管怎样吃,吃后喝生水,都不会拉肚子。若干年来,尽管鹿肉加工欠卫生,生产鹿肉的鹿欠健康,但吃鹿肉的人却没有任何不良反应,说明鹿肉具有特殊的保健功力。

    2002年在敦化全国鹿业会议期间,辽宁某鹿场王场长和笔者说,他的一位邻居73岁,续后老伴37岁,房事很勤,571次,不到2年便腰酸腿软、步覆艰难。王场长将砍茸鹿的鹿排送给他,让他煮汤,半年下来,那位邻居便恢复了健康,王场长还说,这是事实,这绝不是在编故事。我想这类事例并不只一个,只是我们没有总结宣传而已。

    1.5 鹿肉烹饪技术欠精良

    日本学者大泰可纪之(1985)在文章中说阿拉斯加的烹饪技术书,在鹿肉栏内介绍了鹿肉烹饪种类:鹿肝、舌等内脏28种,汤18种,红烧()20种,鹿排20种,炖17种,鹿筋15种,香肠5种,夹心点心5种,合计116种。我国的鹿肉烹饪是由牛、羊、猪肉烹饪技术移植过来的,缺乏独特的烹饪技术。好多人认为鹿肉并不特别好吃,其实是鹿肉的独特风味没有加工出来。

    当然,鹿肉本身有两大不足,一是颜色较深,二是有种不同于牛、羊肉的腥膻味。实际上鹿肉的脱膻、变颜色不是没有办法,而是人们不愿去做。如鹿肉氽丸子就是白色的,所以鹿肉的烹饪技术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发掘。

    1.6 鹿肉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据魏海军报导(2008),新西兰存栏鹿170余万只,2006年出口鹿皮约45万余张。估计每年宰鹿45万余只。中国鹿的总存栏数虽无准确数,估计60余万只,而且分散到全国各地;因此,鹿肉生产的主要问题是鹿源没那么多,又难以集中。记得20世纪80年代德国欲进口我国鹿肉,—开口就是300吨,中国没有那么多的鹿,生产不出那么多的鹿肉,只好作罢。

    此外,鹿肉生产卫生问题、标准问题也应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2 如何发展鹿肉生产

2.1 培育茸肉兼用或肉用品种

培育茸肉兼用鹿或肉用鹿品种,这也是呼喊多年的事。其实这是个很艰难的工作,没有几十年、几代人和大协作是完不成的。在过去20几年的时间内,中国培育出那么多梅花鹿和马鹿品种,人们误认为鹿的育种工作很简单,殊不知那些品种是行业本位主义的产物,他们离真正的品种标准相差甚远。茸肉兼用鹿、肉用鹿的培育需要相当的基础鹿群,需要长远规划和细致的操作方案,需要多年连续不间断地工作,需要认真地选留与淘汰等工作。

    我国秦川肉牛新品系的培育,建国初期就已开始,20世纪50年代以丘怀为队长对秦川牛进行了全面调查,60年代制定了秦川牛的育种方案和种牛标准,80年代引进国际先进的选种技术,例如综合指数选择、总性能指数及{zj0}线性无偏估计法等,并制定了一系列的奖励政策和选育措施。例如同质选配和异质选配同时进行、选择优秀种公牛、制定种公牛登记办法、用同龄同期比转法和总性能指数法鉴定后裔牛、建立品系等。历时半个世纪,于1998年培育成功,总头数达80万头。

    茸肉兼用鹿或肉用鹿的培育难度比秦川牛难度还要大,特别是现在,鹿业在患“无头症”、一盘散沙的情况下,其育种更是难上加难。有人养了百十只鹿,扬言要培育肉用鹿品种,岂不是笑话?

    2.2 杂交产肉

    目前比较现实的办法是利用杂交生产鹿肉。不论梅花鹿与马鹿杂交还是马鹿与梅花鹿杂交,其F1代都比梅花鹿体重重1倍以上,而且杂种鹿生活力强,耐粗饲,生病少,好饲养。由于杂种并不是100%表现出杂种优势,对低产的F1代公鹿和母鹿一律肉用。有人曾用F1母鹿通过回交或级进杂交获得高产鹿,若干年的实践表明,其结果并不令人满意。F1母鹿肉用,对于保护梅花鹿的基因不被污染也实属必要。

    2.3 家庭养鹿生产鹿肉

    这里所说的家庭养鹿不是指养鹿专业户,而是其养鹿如同农民养猪、养羊一样,几只鹿,挟个小圈或带上笼头系养。鹿的采食量与羊差不多,效益比羊好,如果能普及,相信中国的鹿茸、鹿肉生产将会出现一个暂新的局面。

      转自《中国鹿业》2009年第二期       作者:赵世臻(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郑重声明:资讯 【关于鹿肉生产与食用保健_集安珻花鹿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