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医界{wy}一位中科院院士,先后荣获首届立夫国际中医药学术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首届中医药国际贡献奖、吴阶平医学奖等殊荣,他主持的“血瘀证与xx化瘀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但他前进的脚步从未稍有停歇,他就是我国中西医结合的奠基人与开拓者之一的陈可冀。 会通:中医西医和谐结合 1949年8月,福州解放,那时的陈可冀刚19岁,他站在街道一旁的人群中目睹解放军进城,心情xx激动。 就在同年,他考入福建医学院,开始了5年的西医学习生涯。学业优秀的他毕业后留校任内科助教,兼福建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住院医师。照此发展,陈可冀日后会成为一名优秀的西医大夫,但他的人生轨迹却在不经意间发生了变化。 1955年12月,根据xxx主席“成立中医研究院”和“派好的西医学习中医”的指示,中国中医研究院在北京成立。1956年4月,陈可冀奉调来京学习中医,他报到时遇见了xx老中医冉雪峰,后来并成为素有“南冉(雪峰)北张(锡纯)”之称的冉老的“关门弟子”。 陈可冀跟冉老学习中医,把脉施治,随诊抄方,历时两年半,打下了很好的中医基础。 1958年,陈可冀跟随冉老诊治了华侨{lx}陈嘉庚因“头风痼疾”服用乌头过量引发的疾病。陈嘉庚先生热爱中医,因xx自服《验方新编》中“乌头验方”,共抓了两剂药,原方是将药研末,每次服用一钱,家属却误以为是煎服,两剂同煎服用,乌头量达两钱,以致中毒。冉老与陈可冀赶到陈嘉庚卧室时,看到他好像喝醉一样,说自己像坐在船上。冉老用扶正xx的方法医治,并随着病情的变化对xx过程中方药进行加减进退,最终将陈嘉庚先生xx。 在冉老和其他名中医的xx下,陈可冀积累了丰富的中医临床经验。学西医出身的他,愈发对中医产生浓厚兴趣。为了提高疗效,他也有意识地将中西医和谐结合。他曾说,千条万条,疗效是{dy}条,中医西医都是为了治病救人。 创新:xx化瘀,中医显神通优效 陈可冀尝试中西医的结合选择了从心血管疾病开始突破。与他共事多年、相交甚深的名中医郭士魁给他很大的帮助。 他说,曾有位冠心病人,他每周约用100片硝酸甘油,但心绞痛仍控制不住。郭士魁用xx化瘀方药xx了10天左右,就使其药量减到每周10-20片,而且心绞痛不再复发。“中医的优异疗效,让我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早在1958年,陈可冀就和xx老中医赵锡武教授、郭士魁研究员等人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脏血管疾病研究所协作,研究中医药xx高血压和冠心病。研究过程中,陈可冀发现肥胖的人患高血压和心脏病的较多。他想,素食的人是否患病率较低一些呢? 在他的倡议下,1963年心血管病研究室人员对北京年龄在63岁以上、素食史达17-72年的僧尼进行研究,结果证明长期过分严格素食可导致膳食不平衡,最终形成内源性脂质代谢障碍,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并未显著降低。 在多年研究积累的基础上,陈可冀等三代中医专家历经40余年,终于揭示出血瘀证的科学内涵、基本xx规律与作用原理,而且在临床方面,xx了以中医xx化瘀法xx冠心病、以xx化瘀防治介入xx后冠脉再狭窄及心绞痛复发等,此外课题组还研制成功xx化瘀xx心脑血管病中药新药30余种,其中有10多种已获准临床应用。 拓荒:将宫廷秘方还之于民 解放后,中国{dy}历史档案馆存有清代宫廷医案及其他医药档案资料的数量非常可观,其中包括皇帝、后妃、太监、王公大臣等的原始诊病记录,有不少为当年封存,不为世人所知。1956年4月陈可冀刚来北京时去故宫游览,看到这些原始医案放在玻璃柜里,非常惊讶并充满兴趣,他敏锐地意识到这些资料很宝贵,曾多次“光顾”,再三玩味,每次都久久不愿离去。 1980年他倡议对清宫医药档案进行整理,经过领导批准,陈可冀主持并与中国{dy}历史档案馆合作开始整理三万多件档案,前后一共出了七本书,将几乎被人遗忘的宫廷秘方还之于民。 在整理清代医案的过程中,陈可冀发掘出了很多宝贵的中医遗产。例如清朝最为长寿的乾隆皇帝,很喜欢运动,经常出去打围,也十分注意补益养生,其中晚年经常服用一种名为“蟠桃丸”的xx。陈可冀研究发现,这种xx可xx自由基,保持身体平衡,有很好的xxxx功效。慈禧太后很注意保养,一些史料记载年近古稀的她看起来只有50多岁,这跟注重保养很有关系。她每天吃三等人参,每日一钱,后来也服用西洋参,此外,她用香发散洗头,还使用沤子方美白。清宫xx的八仙糕由茯苓、莲子、芡实、扁豆、苡仁、藕粉、山药、人参等组成,能xx老年人脾虚, 改善小肠吸收功能,疗效显著;又如御制平安丹,以前袁世凯用它来奖励战士,经过临床研究,发现它能防治晕车晕船,这个发现得到了航天部门的重视。 如今,年近八旬的陈可冀仍然过着忙碌的生活,科研,看病,带学生,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几十年如一日,他像一个xx停歇的探路人。在他眼里,过往的一切都已成为历史,他的目光始终向着远方。他说,人生有涯而事业无涯,以有涯对无涯,苦益大、功益大、乐益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