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书籍介绍_lsocandy_百度空间
心理学不会学了立即就足以对付别人的锐利,可细微之处却无处不在.
就拿孩子的教育吧,所有孩子都会在幼儿园阶段学会骂人,回家里就拿家里人开练,你就该就明白是孩童的逆反心理,就不要表现出来对这件事在意,你们越是生气、他就越有成就感;你们越是重复他骂人的话去唠叨他,他就印象越深、越有成就感。可以偶尔狠批一顿后,平时的时间在他说粗话时当他是透明,这样他就感到没趣了。   心理学书籍中,特意也提到了儿童这一心理:说儿童期逆反和反叛心理严重,其中的一个表现就是说脏话,是通过违反秩序和大人对着干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逆反。但如果一听其骂人就气得不能自抑、很认真地与孩子赌气,甚至长时间与孩子争吵的话,发火不说,还不断地重复孩子骂人的话语,这样记忆强化的结果,使得孩子粗口成为痼疾。     人们间文化素质的区别就在于学习能力,和处理事务能力。大学的本身不会教给我们任何应用性的东西,其实只是给了我们一种自信和基本能力--这种基本能力就是对未知知识的兴趣和自学能力。同样拿孩子的教育来说, 我不认为与一个自己爱的人认真地生气有何必要,何况还只是一个孩子,我们所达到的最终教育孩子的结果不是为了惩罚孩子,也不是为了自己出口气,而是为了帮助其纠正恶习。难道我们就没有平静下来的修养和采用智慧的素质去认真处理问题?   所以那些文化程度很低的人总是以很粗暴的方式对待孩童,从而在身教言行的粗鲁中去影响孩子的性格和认知。   一个充满了智慧和儒雅的家庭,与一个草率粗俗环境中的孩子的心理健康能力是截然不同的,鸡窝里是飞不出金凤凰的。

心理学书籍介绍:
一。心理学导论及普通心理学入门书籍:
1。《心理学与生活》
   这是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采用的,也{zlx}的的心理学导论或普通心理学的{sx}入门书,写得生动活泼、通俗易懂,非专业人士都可以看懂。理查德·格里格与津巴多合著。
     本书的{zd0}特点就是书中大量穿插着心理学实验的内容和丰富多样的图表及心理学测验,使人们在读起来非常翔实可信也饶有趣味,显得那种浓汁收汁的厚醇的多汁多味、行文没有普通教科书的生涩感。


2。麦尔斯的《心理学》
     与上一本一样,都是{zh0}的入门心理学导论书籍,之所以买这本书,就是因为看到了老麦写的《社会心理学》,那本书不仅写得有趣、信息量也很大。 猜想这本书同一个作者,也会同样风格。果不其然。不过在原来《社会心理学》中的那些随意夸夸其谈的发挥,从电影到生活琐事的联想发挥,在这本《心理学》中似乎收了很多,没有了原来任意潇洒的浩瀚劲,叙述正规了些。
     很多网站上留言说这本书纸质怎样怎样差劲,当初也就是因为这样留言才没买,后来在书城看到样本,觉得纸质与其它的书来比也差不多,也没见到怎样差劲。差劲的只是其中的图片部分,因为图表部分可以重新制作,而图片部分因为原书是彩色印在铜版纸上的,现在翻印成黑白色又印刷在普通的纸张上,所以很多图片有点模糊不清,有些影响观赏效果,但这些图片只是正文的锦上添花,如果全部采取彩印的话恐怕价格至少要翻倍了。没办法,价格与效果只能取平衡了。


3。《心理学导论》
     轻工出版社出了一系列的心理学书籍都不错,这本书在国内好像影响比麦尔斯的还大,刚拿到,粗看了一下,觉得论述的正统性比前二者要清晰,虽然同样是案例丰富,在陈述上偏正统,符合用惯了国内教材的逻辑习惯、受那些想对考试有帮助的专业学生的青睐。粗看的印象,这本书xx可以与前两本媲美,非专业的学习,只是想以一种散漫放松心态去了解心理学的读者,似乎《心理学与生活》和迈尔斯《心理学》的叙述方式更轻松一点;如果你想正襟危坐的传统习惯当作一门学问去研究心理学的话,这本书正合适。     三本导论书都无需专业知识、都可以很轻松地阅读。



4。《心理学的邀请》
     这本书的书名其实翻译的有问题,我认为应该译为《心理学之邀》或是《心理学之门》,这才是作者的本意。这本书虽然也是心理学导论书籍,但不像前三本那么详细把主要心理学分支都讲述,而是取其中与人类直接有关的话题,这本书更加通俗有趣,读起来更像一本科普书或是生活指导的书籍,但它没有包括普通心理学的的很多方面,如社会心理学等,仅仅作为心理学导论或是普通心理学的指导书籍的话,还不够全。
     以前总以为《社会心理学》相对应的就是《人格心理学》,一个讲社会、一个讲个体,其实这种想当然的理解很不全面,首先《人格心理学》只是从个体来说的一个方面,其他还有认知、发展等角度的内容,所以说如果真想找一本《社会心理学》相对应互补的{zh0}的书籍恰是这本《心理学的邀请》,这两本书的搭配正好符合最初的理想。
  



二。心理学主要分支:
5。《社会心理学》
   我一直有个错误想法是《社会心理学》与我们生活直接关系不大,看了以后会觉得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任何社会及他人都会对个体的习惯、行为有着显著的制约和影响,那些从众、说服、偏见和吸引都是社会心理学中非常有意思的话题,那些人与人的沟通、误解、冲突等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更经常遇到的问题。   麦尔斯这本是自己{zx0}看的心理学书籍,也就是看了这本书才激发自己系统研究一下心理学的兴趣,这本书就其有趣性是所有里面{zh0}的一种。



6。伯格《人格心理学》
     伯格看到的这本《人格心理学》很多地方都很推崇,其实就《人格心理学》这课目来说就不可避免地牵涉到佛洛伊德、荣格和菲洛姆等流派的理论,很容易绕在理论中而让人感到乏味,可伯格这本确实写得生动而阿案例丰富,看来一门学科,什么样的人去写,是由截然不同的效果,可以把这样一个枯燥的主题,写得这么生动盎然,这就是个体间带来的知识教授度的差异。
  



7。《认知心理学》
     本来在买那本《生理心理学》时,觉得可能会有点枯燥,认知心理学是讲述人类的:注意、知觉、意识、记忆、知识组织、语言、思维、问题解决和决策、以及创造性、人类智力和人工智能,认知心理学与我们生活的每一方面都密切些,因该更有趣和通俗些。     可买回来后却发现《生理心理学》反倒容易看进去,而这本《认知心理学》应该是本篇所列的书目中算是最枯燥的一个。   就如当初认为与个体有关的《人格心理学》就一定比《社会心理学》更实用、更有趣,实际上,没有比,麦尔斯那本《社会心理学》更贴近我们生活的本身,更饶有兴趣能让人一口气通读下去了。


8。《生理心理学》
     这本书整合了神经科学和生理心理学的{zx1}研究成果,绍了生理心理学的起源、研究方法、感知觉系统、睡眠、生殖、情绪及心理障碍等各个方面的知识。这本书专业性较强,一般普通的兴趣爱好者,如果没有一定的自学习惯的话,不一定能通读下去。个人认为普通爱好者读{dy}部分的导论性书籍加上社会心理学那本,就足够了,从不知道心理学到读到那些,这其中的收获颇丰。但如果在看完那些心理学导论的基础上想进一步收获,再看第二类专业领域的分支心理学,觉得有点不值,因为花的时间、耐心和精力成倍增加,而获得新知识、新收获的回报率反倒低。
     如果自己还有其他社会科目没有涉及的话,倒是建议学一些其他领域的入门书籍,要比继续深入钻研心理学下去人生收获回报率更多,毕竟我们学习知识是为了开阔眼界、是为了实用和知识横向贯穿起来,而不是那一些很深的理论去炫耀之母目的,所以投入产出的划算比是首要该考虑的因素。


9。费尔德曼《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的发生、发展过程和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它研究的是:人的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到衰老的过程中心理的发生和发展。一个人出生的时候是否有心理?他的心理是怎样发生的?在儿童、少年、青年、成年、老年等各个年龄阶段中又是怎样发展变化的?它是按照什么规律发展变化的?这些发展变化在人的生活和发育上具有怎样的意义?……所有这些,都是研究个体心理发展所必须阐明的问题。
     很多的发展心理学都是研究人类的某个阶段,而费尔德曼的这本研究的是从怀孕那一刻到死亡,从身体上、认知上、社会上,以及人格上的人类发展的整体概观。  




10。《异常心理学》



三。心理学类的补充书籍:

11。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
     以前总是对心理学有种怀疑心理,认为对人心理这些东西是最难估摸和揣测的,但自从看了这本书后,才发觉很多心理学的结论都是有科学的心理学实验而得之的,尽管推论过程中不乏主管色彩,但实验的事实还是非常有科学根据的。



12。实验心理学—通过实例入门
     此书与同类的实验心理学相比是它不是一本说教的理论书籍,而是一步一步通过实验来阐述问题,特别可以与《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那本书放在一起对比看,会很有意义。
   这本书不难读懂,但重点是教学生如何做实验设计,所以一般的兴趣读者不建议读这本。



13。《心理学的故事——源起与演变》
按人物和流派为章节的讲述心理学历史的通俗书籍。



郑重声明:资讯 【心理学书籍介绍_lsocandy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