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一期文化系因60年代初北京大学对昌平雪山遗址进行的考古发掘而得名,是当时北京地区发现的时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迄今已有三十余载了。由于种种原因,雪山一期文化的材料发表的并不全面,北京地区主要有昌平雪山遗址和房山镇江营遗址,近年邻近省区也陆续发表了一些同类材料。本文拟根据目前所掌握业已发表的材料,试着对雪山一期文化作一回顾、分期研究,进而探寻其源流。
一、雪山遗址与雪山一期文化
1、雪山遗址的发现与考古工作
雪山遗址位于北京市昌平县城西4公里处,村东南为冲积平原,村北有一条时令小河,转弯流经村东,与虎峪沟水汇合后注入北沙河。村西北有一座马鞍形的小山丘,这就是雪山。遗址在雪山山丘以南、古河道以西的一片缓坡上,于1960年在村东修铁路时发现1981年北京市文物工作队对该遗址重新进行调查与钻探工作,搞清遗址范围东西长约1200米、南北宽约800余米,新石器时代文化堆积主要分布在村东和村西两处。
1961年,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在此作实习发掘,首次在北京地区揭示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堆积层。发掘结果认定遗址史前时代遗存代表三个时期的文化:{dy}期文化与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有密切的联系,第二期文化属于中原龙山文化类型,第三期文化为夏家店下层文化。其中{dy}期文化叠压在第三期文化之下。1982年至1983年春季,北京市文物工作队在村东和村西进行发掘,发掘面积700余平方米。此次发掘获得的材料表明,该遗址存在新石器时代、夏家店下层文化、西周和战国四个时期的文化堆积。发掘者根据第1地点内发现的灰沟H16打破灰坑H17的地层关系及其出土的两组文化面貌不同的陶器,将雪山遗址新石器时代文化分为两期:以H17出土陶器为代表,是为雪山一期遗存;以H16出土陶器为代表,属雪山二期遗存。
2、雪山遗址出土的雪山一期文化遗存
(1)1961年发掘出土的陶器有侈口鼓腹双耳罐(原文称敞口陶罐)和泥质红陶敛口钵(原文称红陶钵,陶胎中含贝粉,实即云母粉),两件器物分别高24厘米和7.8厘米(图一)。
(2)1982-1983年春季,共发现灰坑9个,平面形状分圆形和椭圆形两种。圆形灰坑剖面坑壁较直,平底,作筒状;椭圆形灰坑剖面多数呈锅底形。第Ⅰ地点的H17是一椭圆形灰坑,直径180-230cm,坑东北部坑壁下面有一片红烧土地面,连同坑壁一部分均有火烧的痕迹。烧土面范围在70-80cm左右,厚为3-5cm,周围有几块烧石和一件完整的陶罐,坑内未发现柱洞。第Ⅱ地点内发现一些灰坑有带草棍痕迹、且尚有一定平面的红烧土块,推测可能是建房时的草拌泥墙面。
出土的陶器以夹砂褐陶为主,其次是一种掺贝粉(实即云母粉)的泥质红陶,纯泥质陶很少。陶质多较疏松。陶色深浅不一,在一件器物上,褐陶多数是红褐相间或灰褐相间;掺贝粉的泥质往往是黑红相间。除一件陶罐上有几组不规则的划纹、有的罐底有编织席纹痕迹外,其余全部是素面陶,并且有的陶罐表面经过压光。出有红胎黑彩陶片。器形有罐、钵、壶、盆、豆以及纺轮。罐可分为用作炊器的侈口鼓腹双耳罐(原文称敞口罐,高约28厘米;图二,7)和用作水器的小口直领鼓腹双耳罐(原文称小口直领罐,高约30厘米;图二,1)。
出土的石器有斧、凿、刀、磨棒、环、镞等。制法基本上以磨制为主,不同工具磨制程度并不相同,如石斧一般制作较粗糙,以打制和琢制为主,然后稍加磨制而成;石刀和石环则通体磨光;石凿则使用了磨切技术。
二、镇江营遗址与雪山一期文化
1、镇江营遗址的发现与考古工作
镇江营遗址位于北京市房山西南35公里处的镇江营村北的高台地上,高出河床10余米,北拒马河从台地东侧流过。1959年全国文物普查时即发现,时代定在商周时期,面积有数万平方米。1986年调查时其平面已缩至近似椭圆形,南北长约220米,东西宽约140米,中间有一条清末开采石头后遗下的大沟,遗址总面积为两万多平方米。1986年调查的重要成果是在此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遗存,由此北京市文物研究所成立拒马河考古队在此进行了五年的连续发掘。发掘出的大量考古资料表明,遗址时代从新石器时代早期延续至战国时期,其中新石器时代遗存共分为四期:{dy}期遗存为镇江营一期文化,属于新石器时代早期;第二期遗存为后冈一期文化,第三期遗存为雪山一期文化,属于新石时代中晚期;第四期遗存为雪山二期文化,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
2、镇江营遗址的雪山一期文化遗存
这批材料发表相对较全。遗址地层厚约20cm,灰坑深30-100cm,一般为棕红色土(稍泛黑),含较多的烧土块,密度大,有光泽,质地坚硬。
遗迹只发现有16个灰坑,平面分为不规则形、圆形、椭圆形和方形四种;剖面分锅底形和直壁平底两种。遗物数量不多,分陶器与石器两类。
(1)陶器多数为夹云母红褐陶,其次为灰陶、褐陶,有极少的细泥红陶、灰陶和黑陶。器表基本是素面磨光,个别细泥陶饰有红彩。器形有夹云母罐、夹云母钵和细泥钵。以平底器为主。
夹云母陶罐出土数量最多,主要有三种:侈口鼓腹双桥耳罐、直口筒腹双板耳罐和侈口高领鼓腹广肩罐(原文称为A型罐、B型罐和C型罐),三者之中以直口筒腹双板耳罐数量最多。
侈口鼓腹双桥耳罐:FZH1389∶1,夹云母及细砂,红褐色,个别处呈灰色。泥条盘筑。器表经过打磨,上部较光滑,鼓腹下部表面有磨损痕迹。口沿部分约占整体的1/4高。口沿部分及底部的器壁较厚,鼓腹部分的器壁较薄,腹径{zd0}处器壁最薄,应是整个罐
图1
1961年雪山遗址出土器物。
图2
1982-1983年雪山遗址出土器物。
1982-1983年雪山遗址出土器物:做成后为求得{zd0}容积而从内向外拍打修整所致。口径19.6cm,高20.7cm。直口筒腹双板耳罐:FZH1038:1,夹粗云母红褐陶。因口部略小于腹部而在口下外侧形成一周凹槽。腹壁于板耳处折收。口径30.8cm,高29.6cm。FZT0807:3,夹云母粉,似有细砂,红褐陶。因口部略小于腹部而在口下外侧形成一周凹槽。器表光滑,似经打磨。口径23cm,残高6.4cm。FZT0807:4,夹粗云母褐陶。口下器壁上未见凹槽。残高7.6cm。侈口高领鼓腹广肩罐:只发现口肩残片,FZH70:4,夹云母粉,含少量大颗粒,红褐陶。圆唇,肩颈相接处形成一周凹槽。口径15.6cm,残高8cm。FZH617:1,夹粗云母红褐陶。圆唇,唇外侧有一条凸弦纹,肩颈相接处形成一周凹槽。泥条盘筑,内壁留有十分清晰的泥条痕迹。口径15.6cm,残高7.6cm。敛口钵:圆唇,素面,底部残。505:40,夹云母粉红褐陶。泥条盘筑。圆肩。口径16cm,残高6.4cm。FZH1038:4,夹云母粉及粗砂粒红褐陶,陶色较暗。浅腹。表面较光滑。口径25.6cm,残高7.6cm。过滤器:FZH505:39,腹部残片。夹云母粉黑褐陶。鼓腹,外表素面光滑,内壁划有横多竖少的刻槽。残高4.7cm。泥质(含细泥)陶出土量较少,仅见敛口钵一种器形。67:9,细泥红陶,尖唇,折腹。表面磨光,口部表面有一道横向红彩,每隔6-7cm有一道竖向红彩。口径12.6cm,残高5.5cm。1108:5,细泥灰陶。泥条盘筑。圆唇,圆肩,腹斜收。表面光滑细腻。口径24cm,残高8.8cm。
(2)石器的出土量较少,器形有磨制的石斧、打制的刮削器等。
石斧:701:11,上部残。黄白色。通体磨光,器形规整。长方形,剖面长方形,单面弧形刃。上端残存一两面钻磨的孔。残长7.3cm,最宽4.9cm,刃宽4.4cm(图三)。
镇江营遗址中发现的与雪山一期文化遗存相关的主要地层关系有如下三组:
T1612:H67→H69→H71(H67、H69属于雪山一期文化,H71属于镇江营一期文化)
T1106:H1038→6层(H1038属于雪山一期文化,6层属于后冈一期文化)
T1401:H1388→H1389→H1390(H1388属于雪山二期文化,H1389属于雪山二期文化,H1390属于后冈一期文化)
可见,在本遗址中雪山一期文化叠压在后冈一期文化之上,又被雪山二期(龙山时期)文化所叠压。其代表器物如侈口鼓腹双桥耳罐、侈口高领鼓腹广肩罐和泥质红陶彩陶钵均可见于北京昌平的雪山一期文化。所不同的是,雪山遗址出土的小口高领广肩罐是泥质陶,而镇江营遗址出土的侈口高领鼓腹广肩罐是夹云母褐陶。陶质不同,应是地区的区别,是所用陶土所致。镇江营遗址的雪山一期文化中的直口筒腹双板耳罐是雪山遗址所未见的。
在雪山遗址中,雪山一期文化是叠压在雪山三期、即夏家店下层文化之下的,其二期龙山文化未与一期发生直接关系。在镇江营遗址发现的龙山文化、雪山一期文化、后冈一期文化的叠压关系,直接确定了后冈一期文化、雪山一期文化、龙山文化这三种文化在本地区的早晚关系。
3北福地第二期遗存
遗迹只见灰坑一种,圆形锅底状,口径1-2米,深0.5米。
遗物以陶器为主,陶钵为泥质陶外,余皆为夹细云母末的黄褐陶,以素面最多,彩陶数量很少。器形有罐、钵等。
罐为侈口、鼓腹。H14:6,口沿部分较长,腹侧附桥状耳一对,薄胎。口径16cm。H14:3,口沿部分较短。口径14cm。
钵分敛口与敞口两种。敛口钵,H14:2,折腹,内外表皆涂红衣,多已脱落。14:7,饰紫彩水波纹。敞口钵,H14:4,圆唇,斜腹,红褐色,内壁较光滑(图四)。
综观镇江营遗址、雪山遗址和北福地遗址的雪山一期文化中主要陶器,仍很难把握其基本源流,而且由于存在于北京地区的、被雪山一期文化所叠压的以圜底器为主要器形的后冈一期文化绝不会是以平底器为主的雪山一期文化的源头,使得我们将探寻的目光转向东北方的另一条大河——辽河地区。
图3
镇江营遗址出土器物。
1A型罐(FZH1389:1)2-7B型罐(FZH1038:1、FZH1038:2、FZH1038:3、FZT0807:4、FZT0807:3、FZT1108:1)
8罐底(FZT0807:2) 9-11
C型罐(FZH617:2、FZH70:4、FZH617:1) 12D型罐(FZH70:6) 13过滤器(FZH505:39)
14、15、17-19钵(FZH1038:4、FZH505:40、FZH67:9、FZT1108:5、FZT1108:6)
16杯(FZH1385:2) 20石斧(FZH701:11)
(5、12、17、193/10,13、16、203/5,余3/20。未注明质地者为陶器)
三、辽西地区的小河沿文化
1小河沿文化的发现及其文化内涵
1973年配合沙通铁路工程,在敖汉旗小河沿公社白斯朗营子大队南台地遗址进行了发掘,获得一批较为完整、有着特殊文化面貌的考古资料,后来命名为小河沿文化。这处遗址位于白斯朗营子西南{dy}级台地上,台地高出老哈河河床20-25米。遗址东西长242米、南北宽85米,总面积约两万平方米。文化层较薄,一般在30-50cm,包含两个不同时代的文化遗物,早期的是新石器时代遗存,即小河沿文化;晚期的是青铜时代的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存。
遗存中发现小河沿文化遗迹有房址和灰坑。1、房址4座,皆为半地穴式建筑,可分为两种。{dy}种圆形双室,以F4为代表,东西长310cm、南北宽270cm,由一大一小两间屋子构成。大屋内有圆形灶址,有五块石头摆在中央,地面平整坚硬,经过夯打。小屋以一条夯土隔梁与大屋相隔,发现有双耳罐、器座和带孔圆形石器等。第二种椭圆形房址,以F8为代表,东西长300cm、南北宽258cm,口小底大,中间的灶址处有直径60cm的红烧土面,它的东西侧各有一个柱洞。屋内发现有两块石磨盘和一件完整的陶罐。2、灰坑8个,一般口大底小,剖面呈锅底状,平面有圆形和椭圆形两种。
遗物分为陶器和石器两类。
陶器有罐、豆、器座、钵、盘、猪狗头饰及纺轮等(原文称有瓮、尊,笔者认为均是罐类),夹砂陶占98.4%,泥质陶仅占1.6%,其中又以夹砂褐陶最多,夹砂红陶次之,夹砂灰陶较少,夹云母和贝壳羼和料的仅发现一件大型陶罐,泥质陶也只发现几片碎片。彩陶也都是夹砂的。
夹砂褐陶主要是直口筒形罐(原文作敞口平底筒形瓮),制作粗糙,器形不规整,里壁磨光,器一表施拍印的菱形细绳纹和斜方格纹,器底有编织纹。口大底小,沿下有一周附加堆纹。H16:1,口径约30cm、高约34cm。
夹砂红陶分为侈口双耳鼓腹罐和直领鼓腹广肩罐。侈口双耳鼓腹罐,H16:2,表面刷有一层红陶衣,口径36cm,高30cm。F2:16,器表刷有一层红陶衣,在红地上画黑彩,内外施彩。口沿部分稍高。口径30cm,残高8cm(图五)。
彩陶尊,F4:1,口沿部分相当高,占整体的一半以上。内外施彩,器表刷有一层白陶衣,在白衣上绘红彩,以黑彩勾边。花纹分为三组,靠近底部无花纹。口径27cm,高28cm。直领鼓腹广肩罐,器壁薄,陶土中羼有云母和贝壳粉,耳部有席纹,F4:2,口径18cm,腹径42cm,高42cm。与F4:1相配套的还有一件彩陶器座,F:3,侈口,束腰,下口稍大于上口,高13.8cm(图六)。
图6
石器包括砍砸器、斧、锛、铲、刀、圆形有孔石器、磨盘、石杵和细石器。
2、其它几处小河沿文化遗址
(1)石羊石虎山墓葬1960年6月,昭乌达盟文物工作站在新惠镇北1公里、孟克河西岸的石羊石虎山上清理了一座墓葬。墓葬为长方形土坑墓,墓口与墓室上部大部被毁,在清理时墓口长1.5m、宽0.65m、残深0.5m、底宽0.5m。葬式为仰身葬,仅存有头骨与四肢骨,头向20°。清理时发现随葬的陶器、石器、蚌器等31件,大部分完整。
陶器的陶质分细泥红陶和夹砂黑陶,素面居多,仅一件作黑色陶衣、红色彩绘,两件饰有划纹。容器类均带有器耳。器形有双口壶(高约17cm)、敛口鼓腹钵(原文分为罐与钵,分别高16cm和7.5cm)、侈口鼓腹罐(原文称盂,完整者高10cm)。其中侈口鼓腹罐数量最多,完整者器型较小,用泥条盘制。口沿部分的高度明显超过腹部,小平底,腹两侧有两竖耳(图七)。
图4
北福地出土器物。
图5
小河沿文化陶器。
(2)石棚山墓葬
1977年夏在昭乌达盟翁牛特旗的石棚山上发现一处保存比较完好的原始社会氏族墓地。墓地位于海拔1000余米的石棚山顶部东、南两面的向阳坡上,南北长80米、东西宽110米。正当赤峰县与翁牛特旗的交界处,东南距赤峰市约30公里。发掘工作历时一个半月,揭露面积5000余平方米,共清理墓葬77座。
整个墓地中墓葬排列密集,并遵循一定的规律,作东西或南北纵横排列。墓坑分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和竖穴土洞墓两种形制。根据墓葬分布位置和头向的不同,可分为三区,分别位于墓地东北部的山顶上、墓地南侧和墓地西侧。
此次发掘的77座墓葬中单人土坑墓64座、合葬墓3座、无头骨墓4座、无骨架墓4座、儿童墓2座。多数墓为头东脚西仰身屈肢葬,少数墓头向西。3座合葬墓都是二人脚相对,头向相反,下肢屈而相互交错,经鉴定的M28为成年男女合葬墓。无头骨墓在死者头骨的位置均扣一件陶罐,无骨架墓只见随葬器物而没有发现骨架。多数墓底发现有桦树皮,有的尸骨上发现有树枝。在所有的墓葬中均有随葬品,多者20余件,少者3-4件。男性墓中多随葬有石铲、骨刀、石镞;女性墓中多随葬纺轮、骨针、骨锥、装饰品等。男性墓死者胸前多佩带项环,而女性墓死者上肢骨多带臂环,头部多见蚌珠和发夹。
墓内随葬陶器多置于死者头部左、右或脚下,而无骨架墓的随葬品则放在墓坑中央。随葬陶器的组合有两种:一种是罐、豆、壶;一种是罐、豆、钵。罐和豆比较普遍,几乎每座墓都有。
石棚山墓地出土陶器200余件,主要有罐、豆、壶、钵、碗、盆、高足杯、器座、勺形器、尊等十多种器形。其中豆形器很发达,豆盘有敛口式、折腹盆式、杯式等;壶类形式多样,有鸟形壶、双体连通壶等;彩陶有壶、豆、钵等。彩陶花纹以三角形与平行直线相结合、半圆形与平行直线相结合、三角形与直线相结合,构成各种几何花纹图案。
罐分鼓腹罐(原文称折口罐)和直筒罐两种。鼓腹罐:M55:5,短颈,鼓腹,圆唇外折,平底,肩部绘五组回字花纹,花纹之间填六只长腿大耳动物图案。高约17cm。另有一件较小的鼓腹罐(M36:1)带有单耳,耳部塑造一只翘尾小狗,腹部绘有三角形与半圆形相结合组成的花纹图案带。高约6cm。直筒罐:M52:1,直筒斜腹,靠近口沿处施一对小横耳。器表周身刻画一幅完整的原始图画。高约10cm。
高柄涂朱镂孔豆:M74:3,泥质黑陶磨光,敛口、曲腹,柄部有三个三角形镂孔,豆盘外壁涂朱。高约14cm。
高足杯:M19:3,夹砂红陶,深腹,矮足,器壁外壁涂红陶衣。高约13cm(图八)。
墓葬中普遍随葬有生产工具,57座墓中出土有140余件。石器有精磨的穿孔石铲、斧、锛、凿和打制的斧、凹底三角形石镞以及石片石器、刮削器、尖状器、六面体石核等。在这些生产工具中最富有特点的是嵌细石器的石刃骨刀,用黑色胶状物将打制好的4件石片固定在骨柄凹槽内,9座墓中共出土13件。
通过将辽宁、内蒙古地区的小河沿文化的主要陶器和北京、河北地区的雪山一期文化的主要陶器进行比较,不难发现两者既有相同的方面,又有所区别,但相同方面所占比重更大些。相同表明两者属于同一考古学文化,区别则表现为同一考古学文化的不同发展阶段。北京、河北地区雪山一期文化的直口筒腹罐与侈口鼓腹双耳罐明显是来自于南台地的同类器物,其中镇江营H1389:1在下腹部有明显的磨损痕迹,应当有器座类与之匹配,显然和南台地F4:1为与器座配套而在下部不施彩绘相同。
由于雪山一期文化一名的出现要早于小河沿文化,根据考古学文化命名的原则,笔者认为还是将此一考古学文化称为雪山一期文化为宜。
此外,在内蒙古林西县白音长汗遗址也发现有雪山一期文化的遗物B11。
图6
小河沿文化彩陶器。
图7
石羊石虎山墓葬出土陶器。
图8
石棚山墓葬出土陶器。
河北容城午方新石器时代遗址中虽然有的器物与雪山一期文化的器物较相似B12,但无疑是处在大司空文化的范围内,至多可以讲雪山一期文化的影响曾波及至此。
四、器物分组
雪山一期文化主要器物有侈口鼓腹双耳陶罐、直口筒腹陶罐、敛口陶钵、陶豆、石斧、石凿、复合石刃工具、石环。其中侈口鼓腹双耳陶罐、直口筒腹陶罐和敛口陶钵是雪山一期文化的典型器物。
通过对这三种典型器物进行排队比较,可将雪山一期文化从早至晚分成如下七组:
{dy}组,南台地H16,侈口鼓腹双耳罐与直口筒腹罐共存。侈口鼓腹双耳罐口沿部分的高度仅占整体高度的1/8,直口筒腹罐口外侧有一周附加堆纹。
第二组,镇江营T0807,直口筒腹罐口外侧有凹槽者与无凹槽者共存,腹上部附横向板耳。
第三组,以镇江营H1038为代表,包括镇江营T1108、H67和石棚山M52,直口筒腹罐口外侧均有凹槽、腹上部附横向板耳;同出有桥耳。钵有直口与敛口两种。
第四组,北福地H14,侈口鼓腹罐口沿高矮者共存,不见直口筒腹罐。钵有敞口与敛口两种。
第五组,以雪山H17为代表,包括镇江营H1389和南台地F2,侈口鼓腹双耳罐口沿高度占整体高度的1/4,鼓腹程度变大。
第六组,雪山1961年发掘,侈口鼓腹双耳罐口沿高度占整体高度的1/2,钵为敛口。
第七组,以南台地F4为代表,包括石羊石虎山墓,侈口鼓腹双耳罐口沿高度明显超过整体高度的1/2,钵为敛口。
这七组基本代表了雪山一期文化从早至晚的发展过程,主要器物由直口筒腹罐与侈口鼓腹罐共存至仅存至直口筒腹罐消失,侈口鼓腹罐口沿高度由矮变高。
五、雪山一期文化的分布范围
关于雪山一期文化的分布范围,目前仅从掌握的资料看,是遍布于辽河以西、昭乌达盟境内,向南到河北中北部(包括北京地区在内)地区。从器物分组情况可看出这一范围不是始终如一的,而是动态的。雪山一期文化在辽西地区的存在时间比河北中北部要长久,这里是雪山一期文化的发源地和终结地。河北中北部地区则是由于文化扩张的原因而一度处于雪山一期文化的范围内。同时河北中北部地区还受到中原同时期文化的影响而与辽西的雪山一期文化稍有区别。具体讲就是大司空文化的影响,表现在这里的彩陶(镇江营H67、北福地H14)是不施陶衣的,这明显不同于南台地等处的彩绘陶器。
六、文化源流与相对年代
雪山一期文化中某些因素,可以从红山文化中找到渊源关系。如南台地H16的直口筒腹罐,与属于红山文化的敖汉旗四山遗址的筒形罐极其相似(图九);F4的彩陶器座在形制上接近四山遗址的素面器座(图十)。因此,雪山一期文化很可能是继承了红山文化的某些因素而发展起来的。另据内蒙古魏坚与曹建恩先生的看法,辽西地区的雪山一期文化中敛口曲腹钵是受庙子沟文化的影响而产生的,辽西地区的雪山一期文化中侈口鼓腹罐也应来源于庙子沟文化,辽西地区的雪山一期文化是在继承红山文化主导因素的基础上,接受了来自庙子沟文化和大汶口文化的影响而形成的。笔者同意上述观点。从夏家店下层文化的某些器形观察,有的实为从雪山一期文化演变而来,如南台地夏家店下层文化中的陶盆与雪山一期文化的陶盘极相似,而前者的折腹盆明显与后者的侈口鼓腹罐的{zh1}形式相仿(图十一)。因此,雪山一期文化应当是夏家店下层文化的直接源头。当然,目前从雪
图9
筒形罐。
图10
器座。
图11
南台地夏家店下层文化陶盆(上)与折腹盆(下)。
图12
镇江营遗址出土龙山时期陶曲腹盆。
山文化到夏家店下层文化早期之间还是有缺环的。同时在北京地区雪山一期文化结束后出现的属于中原龙山时期的雪山二期文化,在其中同样包含着雪山一期文化的因素,如曲腹盆就与雪山一期文化的侈口鼓腹罐的{zh1}形式相仿(图十二)。
石棚山墓地出土的彩陶钵,与河北省武安县赵窑出土的彩陶钵,器形和花纹极为相似,雪山一期文化与大汶口文化在文化面貌上,有着多方面的内在联系和一致性。这不仅表现在某些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及彩陶花纹的相同或相似上,而且两地的先民们有着某些共同的生活习俗和葬俗以及象征文明和发展的原始图象文字符号。
南台地的地层关系证明,雪山一期文化晚于红山文化而早于夏家店下层文化。镇江营遗址的地层关系表明雪山一期文化叠压在后冈一期文化之上,又被雪山二期(龙山时期)文化所叠压。这同样证明雪山一期文化的存在时间在不同地区是不同的。
目前,学术界对辽西地区的雪山一期文化(小河沿文化)与晚期红山文化的关系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前者直接承自后者;另一种认为前者可能出现于后者灭亡之前,两者有过一段并行时期。笔者倾向于后一种认识。这样参考牛河梁Z1的碳十四数据,经树轮校正为距今5000±130年,说明红山文化晚期的年代下限可晚至距今5000年左右,即辽西地区的雪山一期文化的上限可能距今在5000年以上。
从雪山一期文化与相邻地区原始文化的关系可以认识到,不同地域里形成的各种类型的新石器文化,由于来源和发展不同,在相同或不同时期,它们之间所反映出来的某些共性是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个性则是由于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的不同,所形成的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土生土长文化。
(来源:北京文博·北京市文物局网站;作者王策、王清林为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馆长、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副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