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认为,汽车工业向小型化、节能化、电动化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大力发展电动汽车符合我国能源战略。但是,我国电动汽车的发展依然存在不少技术瓶颈,电动汽车的普及依然任重道远。
电动汽车从发展方向上分为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我国汽车行业在三种技术方向上都做了探索。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在日前召开的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三届二次会员大会上透露,我国已基本掌握了纯电动汽车整车动力系统的匹配与集成设计、整车控制技术,样车的动力性和能耗水平与国外相当。
但是,我国纯电动汽车的发展也存在多方面的问题:整车产品在续驶里程、可靠性和工程化上仍落后于国外先进产品;电池的安全性、可靠性、使用寿命等还不能满足整车要求;电机、电池所需部分部件、材料需进口,同时控制器基础硬件、芯片、高速CAN网关和信号处理放大部件等也依赖进口;电动附件还没有成熟的产品可用,成本高并依赖进口。
董扬认为,总体来说,我国纯电动汽车的发展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差距还是很大的。不过,即便在国外,受电池技术发展所限,纯电动汽车大规模进入市场也为时尚早。国外近期攻关重点仍集中在提高电池性能、降低成本方面。
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则要快得多,据了解,我国一汽、东风、长安和奇瑞等企业已完成了中、轻和微度混合动力乘用车,以及中度混合动力客车等多种车型的样车开发,其中混合动力客车在国内多个城市进行了示范运行,并成为北京奥运会服务用车。部分产品已开始进行产业化推广。
董扬认为,我国已掌握了混合动力汽车整车的开发技术,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种结构形式和多种混合度的技术方案,基本突破了国外专利限制;动力电池和电机的技术性能取得了较大进展,已部分满足了整车要求。
但是,我国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尚存在三大问题:一是多数产品尚处于样车阶段,未经过多轮验证研究,未达到系统优化和批量生产要求;二是产业链尚不完整,关键原材料和电力电子元器件依赖进口;三是整车和零部件工程化不足,产品处于产业化初期,成本较高。虽然我国混合动力汽车与国际{lx1}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但是与纯电动汽车相比,混合动力汽车更具有产业化推广的基础和相对优势。
而在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方面,“十一五”期间,我国基本建立了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体系,在整车集成技术、动力平台的成熟性、整车的可靠性方面有了新的提高,主要技术指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当,部分样车进行了示范运行。
但是,我国在燃料电池和发动机等核心技术上与国外存在较大的差距且进展缓慢。另外,示范运行的规模较小,储氢和氢能源基础设施等问题尚未解决,产品的可靠性和成本离实用化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发展电动汽车已是汽车界人士的共识。不过,业内专家普遍认为,在突破电池技术瓶颈、大幅降低电动汽车成本以前,传统汽车依然会是汽车产业的主流。据世界知名咨询公司罗兰·贝格公司预测,2020年以前,汽车动力系统仍是传统内燃机占据主导地位,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份额会在25%以下。
已投稿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