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某些官们_客家歌哥_新浪博客

上海的官们,您们是否该引咎自责?

――从上海查出三聚氰胺,被隐瞒8个月事件谈起

            上海 丘峰

2010年01月05日 03:41,,2009年的{zh1}{yt},上海的乳品有限公司因涉嫌生产、销售三聚氰胺超过国家标准的乳制品,被监管部门依法查处。

这则消息让人们感到恐惧,三聚氰胺竟然出现在国际大都市上海!简直不可思议!

更不可思议的是,堂堂的大上海有关领导,竟然隐瞒上海市民真相达8个月之久!

据报载:国家质检总局在2009年4月29日下发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等地质监局的《关于上海质监局查处上海熊猫乳品有限公司违法生产伪劣乳制品情况的通报》,就是说,上海有关领导早在8个月前就获悉了这情况。

换言之,上海市领导早在8个月前就知道了发生在上海毒奶事件,却不让上海市民知道,隐瞒了8个月,让市民,尤其是儿童继续吃毒奶,置老百姓的生命于不顾。

我认为,作为公民有知情权,有不吃毒奶权,而上海的官员却为什么不让老百姓拥有这种权?

这件事情非同小可。小而言之,是愚弄老百姓,大而言之,是对老百姓的生命不尊重,或者说有草菅人命之虞,不是吗?

上海市有关领导人,尤其是那些故意隐瞒的官员,您们能推卸责任吗?

尊敬的上海市某些领导,当您在台上大做报告要老百姓“广受益”的时候,当您到基层慰问老百姓的时候,当您大做亲民举动的时候,您心里不感到受到良心责备吗?当平民百姓看到您在大作报告时候,您知道他们对您会作何感想,作何评论吗?

我以为,如果您们感到良心过不去的话,就该引咎辞职,最少,该引咎自责!不是吗!

2010年1月5日晚于上海,并附上有关报道

 

上海熊猫乳品8个月前已查出三聚氰胺:一直对公众保密

2010年01月05日 03:41【 】 【】

杨颢 上海报道

2009年的{zh1}{yt},来自上海市食品安全联席会议办公室的消息,让“三聚氰胺”的字眼再次拨动了公众的神经:一家位于上海的乳品有限公司因涉嫌生产、销售三聚氰胺超过国家标准的乳制品,被监管部门依法查处。

此时已经距离发生在2008年9月的全国性的三聚氰胺事件一年有余,中国乳业已经全面复苏。由中经产业景气指数研究中心和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联合发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前三季度,国内乳品产量累计高达1423万吨,同比增长3.42%,乳业产品销售率整体超过95%,行业景气指数为95.5点,距离{zg}点仅差4.5点。

然而,这家名为上海熊猫乳品有限公司(下称“上海熊猫”)的企业却让外界再次感受到三聚氰胺幽灵飘荡的丝丝寒意。就在20多天前,位于陕西的金桥乳业有限公司也被查出5.25吨问题奶粉,其中11袋275公斤奶粉三聚氰胺超标。

记者了解到,此次问题依然出现在奶源上,而且可能是使用了当年的遗留有毒奶源。业内专家王丁棉介绍,一批当时处于生产与终端之间的中间领域的问题奶粉并没有被给予足够的监管,这令人对此次事态的范围是否会进一步扩大抱有疑虑。

据本报记者了解,对于上海熊猫乳品问题的查处,早在2009年4月已经进行,但在之后长达8个月的时间内,一直处于对公众“保密”状态。

对此,此前负责调查此事的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宣传部人士表示,一切情况说明,均要以此前政府的新闻稿为参考。但记者在新闻稿中也并未看到对于延迟通知的任何解释。

在熊猫乳品被曝光的第二天,也是2010年新年的{dy}天,全国许多手机用户都收到了一条来自三鹿等22家奶制品责任企业对问题奶粉事件的道歉短信。短信中写道:“决心以此为戒,杜绝不合格产品,诚恳接受社会监督。”

行业乱局重新抬头

无论是上海熊猫还是陕西金桥,被查出的问题产品,均是使用了此前被查出含有三聚氰胺的奶源所致。

根据陕西方面公布的信息,金桥乳业的问题奶源来自在2008年10月复检时,将不合格样品偷梁换柱后,一直存放在库房中,并在去年再度拿出使用。而上海熊猫也是使用回收炼乳,但来源不明。

“这说明在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之后,对于一大批流通在市场上的问题产品的监控仍存在空白。”王丁棉告诉记者,早在去年6月,曾有一饲料商向他透露,自己从一奶粉经销商手中购买了六七万吨三聚氰胺严重超标的奶粉,准备用作饲料。当时,王丁棉给他的警告是,“小心坐牢”。

在王丁棉看来,政府有关部门对于一批当时处于生产与终端之间的中间领域的问题奶粉并没有给予足够的监管,包括问题产品从企业售出后,卖给了谁,并没有真正跟进落实下去。而这一空白,也直接导致了金桥和上海熊猫事件的发生。

事实上,在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中,曾被公众所质疑的一个地方在于,回收的近万吨的三鹿奶粉如何销毁、销毁途径,大部分没有xx公开的信息。也有多位网友发帖询问,三鹿之外的涉嫌三聚氰胺的乳品企业,为何听到的是召回信息,却惟独没有销毁公告。

此前,包括王丁棉在内的业内人士的另一个担忧是,目前紧俏的奶源问题不得到解决,赜跋煳蠢慈橐档陌踩

乳业的复苏、企业的扩建,正带动对于奶源新一轮的争夺。

事实上,上海熊猫与陕西金桥事发于中国奶业整体复苏之际,或非偶然,“一旦竞争加剧,奶源重新紧俏缺,就容易有企业铤而走险。尤其是不掌握奶源的小企业。”王丁棉忧心忡忡,“这种状况下,最不能大意的就是质量检测。奶源一旦紧缺,就会加水,或者添加其他什么物质;另一方面,企业因为抢奶,则可能会对产品的质量尺度放宽。”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上海的某些官们_客家歌哥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