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钙补钙要适可而止_郭静广州博客_新浪博客

                                   缺钙补钙要适可而止

 

                       调查数据显示:六成市民担心补钙过量

 

    广东科技报讯(记者 郭静 通讯员 梅枚 李紫薇)有人说“全人类普遍面临着缺钙的问题”。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副主任药师刘春霞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不是“有人说”,而是实际情况确实如此。

 

钙摄入量低致国人普遍缺钙

 

刘春霞告诉记者,人类普遍缺钙,有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人体本身不能产生钙,只能从饮食中摄取,由于食物结构的差异和吸收性的差异,导致整个人类对钙的普遍的、程度不同的缺乏。国外研究显示,仅在美国,1/2的成年妇女缺钙,1/3的10岁以下儿童和2/3的60岁以上老人缺钙。在中国,由于人们的主要食物是谷类,而谷类食物中钙含量很低,所以中国人缺钙的现象是很普通而且很严重。据调查表明,我国人均日钙摄入含量很低,中国人均日缺钙量高达250mg---350mg。因此,中国人缺钙现象很普遍而且很严重。其次,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人体内钙在不断地丢失。专家估计,人在20-35岁之间是钙平衡期。在20岁以前是钙增长期,35岁以后是钙丢失期,钙丢失的速度逐年加快,平均每年的丢失速度大约是1%。

 

36.81%的人不知身体缺钙

      

据广州某知名网站两个月前进行的 “补钙产品消费习惯调查”数据显示,在收集到的2736份有效样本中,36.81%的被调查者表示并不知道缺钙时的身体症状。这个数据意味着近四成的人无法自主了解自己是否缺钙,从而埋下由缺钙而引起重大疾病的隐患。那么,我们该如何才能了解自己身体缺钙呢?刘春霞介绍说,一般来说,我们除了可以去医院做血钙含量测定,还可以通过对比以下缺钙症状来大致判断身体状况:对普通成年人而言,缺钙最主要的症状是下肢的抽筋,以及腿软、疲倦乏力、易感冒、易过敏等;对婴幼儿而言,夜惊、盗汗、厌食偏食等都是缺钙的症状;而孕产妇如出现小腿痉挛、腰酸腿疼、关节疼痛、浮肿等症状就要去医院检查一下自己是否缺钙了;老年人的缺钙症状较为明显,最常见是骨质疏松、易骨折等。

 

37.25%人最怕骨质疏松上身

 

对于缺钙,人们最害怕的{zj2}后果是什么?调查数据显示,37.25%网友担心骨质疏松。刘春霞指出,随着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症已成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并呈逐年上升及年轻化的趋势。受xxxx的影响,女性又会多发于男性。骨质疏松症让人防不胜防的地方还在于,它以一种“静悄悄”的形式,让人的骨量慢慢的减少,骨结构逐渐退化,{zh1}导致骨骼变形、骨折等严重后果。刘春霞提醒,当身体出现腰背疼痛无力偶发剧痛,腿脚抽筋偶发半夜疼痛加剧,背部渐渐弯曲,身高变矮等症状时,要及时到医院就医提防骨质疏松袭击。

 

60%的人担心补钙过量

 

据刘春霞介绍,根据2736位被调查者提供的数据中可以看到,有60%的网友在补钙的过程中“担心因过量而产生的不良后果”。此外,也有人质疑“补钙过量”这个说法的准确性,认为人体对钙的吸收能力不足以让体内钙量超过可承受范围。“事实上,虽然“补钙过量”并非服用钙剂的常见不良反应,但“过量”这个现象是的确存在的。”刘春霞认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讲究适可而止。通常情况下,补钙过量会出现呕吐、头晕、全身浮肿、厌食恶心等症状,严重的甚至导致高钙血尿。要避免补钙过量,则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补钙方式,能食补的则尽量不要药补,同时不要盲目跟风,以为补钙是一种时尚健康方式而滥服补钙产品。

 

仅26.39%表示对补钙产品满意

 

对于市面上眼花缭乱的各种补钙产品,消费者的满意度不容乐观。仅有26.39%的被调查者表示“满意”或“比较满意”,63.19%的大多数消费者表示“一般”,10.42%的消费者明确表示“不满意”。 刘春霞表示,市面上的补钙产品多种多样,涉及了药品、保健品和特别添加钙的食品。尤其是加钙食品和保健品在广告上投入颇大,它们的“非药”身份和给消费者“日常饮食保健”的心理暗示成功的抢夺了补钙产品市场。然而,由于缺乏行业标准,产品质量良莠不齐,这是降低消费者对补钙产品满意度的因素之一;其次,消费者在购买补钙产品前没有充分了解自己身体情况,没有挑选对适合自己的补钙产品,导致得不到应有的效果甚至适得其反,这是满意度普遍低下的原因之二。“一般来说,具有严格规范和xx作用的补钙药品,是医院医生给老百姓推荐的补钙产品{sx},但民众对药品始终抱有“副作用大”和“是药三分毒”的负面心理,认为保健品和食品xxx。其实,不管是药品还是保健品,只要是钙剂,就难以避免钙对人体的不良反应,而药品相对保健品而言,由于经过临床检验以及具有规范的标准,更值得信赖也xxx。”刘春霞说。

 

 葆健康要科学补钙才是上策

 

           刘春霞指出,中国人要科学补钙才是上策。建议在选择补钙产品时,①增加自己的保健知识,正确认识补钙,不要盲目听信广告和某些钙品的夸大宣传。②尽量通过改善饮食结构,达到从xx食品中获取足量钙的目的。在家庭日常的食物中,含钙较多的有牛奶、奶酪、鸡蛋、豆制品、海带、紫菜、虾皮、芝麻、山楂、海鱼、蔬菜等,特别是牛奶,每100克鲜牛奶含钙120毫克,如果每人每天喝奶250克,便能提供钙300毫克;每天喝牛奶500克,便能供给600毫克的钙;再加上膳食中其它食物供给的300毫克左右的钙,便能xx满足人体对钙的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在食用这些含钙丰富的食品时,应避免过多食用含磷酸盐、草酸、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以免影响钙的吸收。③钙品并非越贵越好,应根据自身需要选用。此外,补钙也不能过量。因为每次服用元素钙超过200毫克时,就会降低吸收率。④老年人缺钙应通过改善饮食结构和服用钙产品两方面来加强摄入量,而儿童补钙则应以食补为主。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缺钙补钙要适可而止_郭静广州博客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