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黄埔走进剑桥的台湾火箭专家——唐君铂_华申留学王卫平_新浪博客

由黄埔走进剑桥的台湾火箭专家——唐君铂

                                                                                                                                    

  唐君铂(1907—?),字贻清,鸡山村人(今珠海唐家鸡山)。父唐斗禄,生有四子,唐君铂排行第四。幼时在武汉读书,后考入清华大学,1931年5月1日,考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为黄埔军校第九期学员。毕业后入航空系统,1932年夏赴英国深造,先后毕业于剑桥大学工学院、英国皇家工兵学校。1938年回国后分配到国民革命军陆军服役,任职于国民政府工兵学校,并任军统局黔阳训练班教官。抗战后期,赴美国陆海空军联合作战参谋训练班受训,参加了八年抗日战争。1948年2月,唐君铂被委任“总统府参军处少将参军”,兼国防部《军事杂志》社社长。同年5月升为中将参军。

1945年,美国相继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中华民国总统蒋介石萌发出制造原子弹的雄心。1946年6月,国民党政府悄悄成立了“原子能研究委员会”。并军政部派遣青年科学家到美国学习{zx1}的原子物理科技,学成回国再参与原子弹计划。尔后,国共战局愈来愈不利于国民党,{zh1}被迫退守台湾,军政部派遣赴美留学的那批青年科学家,在兵荒马乱的战争年代也星散海内外。但蒋介石依然不忘核武研制。在这种背景下, 1949年,唐君铂辞职赴美深造,专攻火箭研制技术。1956年4月回台湾后任“国防部”常务次长,1958年参与军事科技工作,成为台湾主要火箭科技专家之一,并兼任“总统府”顾问。

但1964年10月大陆{dy}颗原子弹试爆成功,使台当局极为震惊。蒋介石下决心发展军事科研,成立“石门科学研究院筹备处”,唐君铂出任筹备主任。1965年7月1日,筹备处从台北市区搬到“石门营区”,全称也改为“中山科学研究院筹备处”。1969年7月1日,“中山科学研究院筹备处”正式改名为“中山科学研究院”,唐君铂任副院长,是技术方面的具体负责人,多次前往各国,秘密高薪遴聘高级顾问,低调住进“中科院”的外籍人员官舍,协助原子弹研发。

1975年,蒋介石去世。而后几年,美国为推动与大陆关系正常化,从尼克松政府时期逐步调整原先暗助与放任台湾发展核武的政策。1978年,由4名美国核武技术专家组成的一个工作小组飞抵台北。这群美国专家由美国驻台北“大使馆”掌管情报的领事李文带领,浩浩荡荡驱车前往“中山科学院”核能研究所,强行拆除神秘的“新新计划”设施(包括核子装备及一批已精炼完成的浓缩铀)。唐君铂呕心沥血十余年的台湾火箭事业毁于一旦。

1981年,唐君铂选为中国国民党“中委”委员、候补委员,“国防部”供应司令部中将司令。1988年7月,被聘为“中央评议会”委员等。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由黄埔走进剑桥的台湾火箭专家——唐君铂_华申留学王卫平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