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镜台

临镜台

雍容



在我收集的首饰中,这支簪子并不是最贵的,却{jd1}是我压箱底的东西之一。个人认为其做工应该达到官器水准了。可以说,它一度成了我古代首饰的审美标准。看到它,便仿如看见了《红楼梦》里让人眼花缭乱的首饰描写。从见到的{dy}眼起,已不由认定,古代上好的首饰就应该是这样的,累丝镶宝,华丽繁复,层层叠叠,只一放出来璀灿夺目,摄人魂魄。

这件首饰,为雍容华贵做出了{zj0}的诠释。

从首饰形制来看,这支簪子的制作年代算得上久远。关于断代,我也请教了几位资历较深的藏家。有人说到明代晚期,有人说到清代初期。若是糊凃点,笼统的归到明末清初亦无不可,虽然个人更倾向于清代早期。

这不能怪我们不严谨。如今市面上的旧银首饰,以清代晚期到民国为主,更早一些的首饰相对少见。在老银圈里,明以前的饰物甚至都已划归“高古”。

明代早期的首饰似乎更为古拙厚重,到中晚期才见绮丽之风。清代禀承这种精致细腻的风格,并将之发挥到了{jz}。这支簪子便来自于那个时代,银丝经过填、掐、垒等工艺,形成繁复的花饰,再搭配宝石画龙点睛,叶片上添加点翠,又加一段风情,流光溢彩。虽然时光逝去,褪去了旧时娇艳,却不难看出它旧日的高贵气韵。

请原谅我词汇的贫乏,只能反复用一些苍白的辞句表达对它的赞美。对这种美到{jz}的物品,我反而什么都形容不出来了。无论已把玩过多少次,面对它时依旧会有初见时的惊心动魄。所以,还是让我闭上嘴,静静的欣赏这件杰作吧。诸君若是理解张生猛见莺莺时的惊艳,想必也会理解我此时的痴狂。

再加两张图

2


镜台



既然这个系列名为“临镜台”,似乎应该有个点题的东西。现在我所展示的这件银盒其实是个粉盒,上面镶了镜子,或者说玻璃(因已照不出人了),勉强算成镜台亦无不可。

初时看到,觉得盒子花纹清晰精致,磨损自然,是开门的老东西。古玩里的开门取“开门见山”之义,是指一眼可以判定新老的东西。再往下又见盒上款记是方九霞——这乃是旧上海极有名的银楼。虽说我买东西并不重视款记,也忍不住立时头脑发热,不管不顾的竞拍。{zh1}以为数不少的孔方兄阵亡作为代价,将其拿下。

拿到手上,自不免喜上眉梢,兴高采烈的把玩良久。然新鲜劲过去,却有些疑问涌上心头。一是盒上花卉部分工艺甚精,但盒盖上人物开脸却显得有些粗糙;二是背后款记痕迹嫌浅,且字迹拙劣,竟似涂鸦一般。按理说既然是名楼,其款记不是应该更精良方正么?这款记,怎么倒有些山寨的味道了?

犹豫了一阵,决定将盒子图片发至群里讨论。群中高手如云,倒是都不曾嘲笑我这傻大胆的菜鸟,反而兴致勃勃的讨论起来。盒子是开门的老东西,这一点大家都没有疑议,那个款记倒是引起了大家探讨的兴趣。

款记很弱,这是公认了的。但为什么这个款记会这么弱,却是众说纷纭。有人说方九霞是名楼,且款记素来圆润,不该是这样的;有人说同是名楼的杨庆和,其款记上的字也是歪歪扭扭的,所以名楼的款也不一定都是方整周正;有人说,这会不会是年头很早的东西,所以款记才成这样?还有人说,莫不是匠人偷懒,让徒弟代劳了?可马上有人反驳,打款的都是同样的钢模,也不需要这么多技巧,师傅与徒弟打不出这样天差地别的字来。

我说,这是外销的银器,也许人家想老外不会看这么精细,随便唬弄一下就算了,所以马马虎虎的打了三个字。{zh1}有人说,莫不是这本是当年的假冒xx?我不由乐了,说,原来山寨的传统古已有之。

虽然没有定论,但至少可以确认是老件,我放心许多,于是又忙起自己的事情。谁知过了一阵,又碰上一位藏友在群里显摆自己收来的藏品——收到好东西放到群里共享乃是群中传统,居然也是一件方九霞的外销银壶。壶的款记是上·方九霞,虽然多了个上字表明其海上银楼的身份,但是那方九霞三字歪歪斜斜,与我的银盒如出一折。

那位藏友功底深厚,收来的东西当不会错,于是有人提到了我的银盒,并把银盒图片给那位藏友看了。那人说,这盒子是大开门,不过年代可能晚一点,到民国中晚期,没问题。其后又有藏友陆续发了一些旧银楼的款记,至此已基本确认此盒不是山寨,讨论欢快的告一段落。

不管是唬弄老外还是银楼的师傅偷懒,款记弱都是事实,我因此阿Q的想,这也算是此银盒别具一格之处吧。

郑重声明:资讯 【临镜台】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