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台联政协委员:应发挥鸡足山对两岸宗教文化交流作用– 基督教新闻博客

Published on 2009年10月21日

佛教在线云南讯 “台湾文化的根在大陆,台湾佛教文化的根也在大陆,佛教可以说是连接两岸的重要桥梁之一,我们应该更好地发挥鸡足山佛教圣地在两岸宗教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促进两岸的文化交流。”2010年1月23日召开的云南省“两会”上来自云南省台联的政协委员如是表示。

鸡足山位于云南宾川县西北隅,距昆明四百公里,是中国五大佛教名山之一,东南亚xx佛教圣地,中国汉传藏传佛教交汇地和世界佛教禅宗发源地。相传,鸡足山是释迦牟尼弟子迦叶的“道场”,远古时期有迦叶开山“抱金褴袈裟,携舍利佛牙,入定鸡足山,辟华首门为华化道场”的传说。山上的佛教建筑始于唐,继于宋、元,盛于明、清。鸡足山寺院中最负盛名、保存{zh0}的寺是祝圣寺,它是清代高僧虚云大师得到慈禧资助而建盖的,光绪皇帝赐名为“护国祝圣禅寺”。

近年来,台湾佛教人士和信众来鸡足山进香的越来越多。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台湾比丘尼道兴法师就曾在台北化缘集资四百万元,修复鸡足山佛塔寺。2007年11月,台湾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大师访问云南,提议鸡足山与佛光山结为佛教友好山,这一倡议得到了云南省佛教协会及佛教人士的肯定。2009年7月,鸡足山佛教参访团应台湾佛光山常住的邀请,赴台湾佛光山及其在台北等地的别院、大学进行参观考察。

该委员说,虽然云南、台湾两地佛教人士的民间交往逐年增多,但相对云南所拥有的佛教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两地宗教文化交流的规模、层次都比较低。他建议,为更好地发挥鸡足山佛教圣地在海峡两岸宗教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云南省应积极打造鸡足山佛教圣地品牌,通过举办两岸佛教论坛等活动,加强与台湾佛教界的交流,以共同弘扬佛教文化来加强对一个中国的认同感。

同时,提升云南佛教界的管理水平,提升佛教文化品味,有助于营造佛教文化氛围,更好地增强鸡足山的“软实力”。在打造鸡足山佛教名山的同时也要尊重佛教传统,保持“独立、开放、包容、随缘”的原则。

去年以来,两岸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新局面日趋形成,在此基础上滇台经贸往来也进入历史{zh0}时期。2004年以来,每年来滇旅游台胞达30万人次以上,2009年1至10月,来滇旅游达33.36万人次,台湾已成为云南省境外主要的旅游客源市场之一。


招呼

一个男生去洗澡的路上碰到同班的一个女生,觉得应当打个招呼,可又似乎没什么话好说的,却冒出一句:澡堂里人多吗?

郑重声明:资讯 【云南台联政协委员:应发挥鸡足山对两岸宗教文化交流作用– 基督教新闻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