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沈阳4月27日专电(记者陈梦阳)尽管已过去十几天,沈阳鼓风机集团的工人杨建华提起自己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事情依然感到有些难以置信,他成为沈阳市{dy}位获此殊荣的技术工人。“这在以前是做梦也想不到的事情。”杨建华说。
按照惯例,从1990年开始颁发的国务院特殊津贴只向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科技人员以及社会文化等领域的专门人才发放。而在不久前公布的2008年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名单上,不少技术工人赫然在目。在3997名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中,有400名技术工人,占总数的1/10,这些人都是各自岗位上的技术能手。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一位官员表示,这是中国政府首次将高技能人才纳入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选拔范围,并且今后将成为制度。
“国务院把特殊津贴颁给一线工人,不仅是对高技能人才的肯定,而且凸显了技术人才在转型升级中的重要作用。”绍兴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马立远这样评价。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技术工人在中国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受到重视。创造了经济奇迹的中国被誉为“世界工厂”,由此带动的对技术工人的巨大需求甚至造成“技工荒”,即使在技术工人资源非常丰富的老工业基地辽宁省,高级技工仍然是供不应求。沈阳市对高级技工的求人倍率超过了2,即2个以上的岗位需求才有一个高级技工可供选择。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经济、政治环境的变化,技术工人在社会上的地位也走出了一个波浪形轨迹。从新中国成立起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工人在中国是一个让人自豪的职业。今年56岁的杨建华参加工作已经40年了,“穿着洗得发白的工作服,心里特自豪,就连亲戚朋友也觉得脸上有光”。
然而,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许多国有企业由于不适应市场竞争、技术和管理上落后、历史包袱重等多种原因而陷入不景气,许多技术工人因此下岗、失业,这种情况在上世纪末达到顶峰,那时的“工人”是一个容易让人产生同情甚至令人心酸的名词。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国有企业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新型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完善以及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技术工人的地位迅速提高。很多技术工人甚至比厂里的中层管理人员挣得还多。不仅如此,工人地位的提高使到工厂当工人成为许多大学毕业生乐于接受的选择。
“没有一个强大的技术工人队伍,企业就不会有竞争力。”沈阳鼓风机集团工会主席邓长辉说,去年,这个企业实现产值88亿元人民币,并在近年填补了多项中国石化装备的空白。
被厂里聘为首席工人专家的杨建华,现在的月收入约6000元,并享受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的待遇。“没有国家经济的发达,哪有企业的好日子,更不用说工人的地位了。”他说,“做好一名技术工人让我感到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