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胜: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特色之路

    龙胜各族自治县位于广西东北部,地处湘、桂两省边界,全县辖7乡3镇,119个行政村,行政区域面积2538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87.2%,是一个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县。龙胜县境内居住着苗、瑶、侗、壮、汉等民族,总人口16.7万,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7%。龙胜各族自治县于195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是中南地区最早成立的少数民族自治县。

    龙胜是一个少数民族山区县,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人口文化、科技素质不高,经济总量小等因素,民族经济发展相对缓慢。近年来,龙胜县找准了一条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以矿产、水电、旅游、山区农林等资源优势为根本支撑的,可持续发展的特色经济之路。

 

    1、矿业是龙胜立县之本,需要加强规划。

    以矿产加工为主的工业是龙胜工业的特色和优势,更是强县的基础。龙胜县滑石储量初步探明1714万吨,保有储量约1059万吨,单矿山储量居全国第二,广西{dy},滑石矿山主要分布在龙胜县的三门镇内,平等乡仅有一小部分。滑石具有良好的耐热、滑润、抗酸碱、绝缘及对油类有强烈的吸附性等优良特性。被广泛用于造纸、化工、医药、军工、陶瓷、油漆、橡胶等工业部门,龙胜县滑石以不含石棉等有害物质的品质饮誉全球。滑石工业一直是龙胜的主要经济支柱,占全县财政收入的一半以上。

    目前,龙胜县滑石行业共有5家规模以上滑石加工企业、23家小型滑石加工厂、5个小型矿山。以龙广滑石开发有限公司、华美龙广滑石开发有限公司、桂广滑石开发有限公司为xxxx,三大公司都是集滑石开采、加工、运输、销售为一体的综合型中型企业,拥有成熟的地质、测量、采矿、加工、化验、机械等矿山技术人员队伍,每个企业的年生产能力15万吨以上。近些年来,龙胜县还诞生不少以滑石角料为原料的中小型加工企业,他们提高滑石产业利用率,延长了滑石产业链条。但是,这些加工型企业收到原材料限制,无法实现企业做大做强。

    另外,龙胜县新兴的“红碧玉”矿石加工业发展潜力较大,发展前景可观,是龙胜又一特色矿产优势。围绕着龙胜“红碧玉”的开发,该县提出了要严格控制开发量的3家企业已经开始正常生产,并推出了一批“红碧玉”的工艺精品,在打造“‘国礼’精品。

    因此,笔者建议:龙胜县在进一步做大做强以矿产加工为主的工业经济过程中,需要加快编制优势产业发展规划,按照“控制采量,调优结构,提高效益,永续利用”的原则,集中力量发展矿产优势产业,着力抓紧产品结构调整,推进产品升级换代,提高产品效益。培育发展规模大、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加工企业。如2009年年初,龙胜县三家主要滑石骨干企业在出口订单减少的情况下,联合开辟了国内市场,严格控制了原矿销售,坚持走深加工、精加工的路子,使滑石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利用,确保了滑石产品的价格稳中有升。同时,龙胜县还应加大以滑石为重点的矿产业改造,使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利用。着力抓好矿山改造,降低成本,延长矿山服务年限,增强发展后劲。龙胜的滑石资源是特色优质资源,滑石工业要向深加工和终端产品方向发展,滑石企业要组团发展,发展相关配套性、提高资源利用率的产业、企业值得鼓励和提倡。

 

    2、水电是龙胜强县之基,需要合理引导。

    龙胜山高水陡,河溪密布,水力资源十分丰富,水能理论蕴藏量48万千瓦,可开发装机容量38万千瓦,目前已建成电站61座,总装机容量17万千瓦,在建电站17个,总装机15万千瓦,水电产业已经跃升为龙胜仅次于滑石工业的又一支柱产业。

    从水电开发前景来看,龙胜县水电资源能开发的都基本开发或正在开发,已无多大的潜力可挖。当前,该县水电产业需要强力推进在建电站工程顺利进行,争取早日竣工投产;要做好国有电站的技术改造工作,加强已建成运行电站的生产管理;要协调好电能输送上网及电价问题,使水电发挥{zd0}的经济效益;另外,龙胜还应有计划在瓢里、三门等乡镇地承接低污染、高效益染的能耗工业,消化丰水期的电力,保持全县工业经济的持续发展。

    笔者认为,龙胜县发展水电产业必须处理好以下三大关系:一是要正确处理水电开发与农民利益的关系,尽量避免由此而引发的涉及农田灌溉等方面的纠纷;二是要处理好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缺电是短期现象,切忌一哄而上;三是要加强电力的生产、输送和使用的协调,促进节约用电和企业效益双赢的产业结构调整。

 

    3、旅游是龙胜兴县之路,需要突出特色。

    龙胜是大桂林旅游圈中的一朵奇葩,有堪称“天下一绝”的龙脊梯田景区、被誉为“人间瑶池”的龙胜温泉、被称做“动植物王国”的花坪{gjj}自然保护区以及多姿多彩、原汁原味的少数民族风情,又是红军长征经过的{dy}个少数民族聚居区,这些都是龙胜独特的旅游优势2008年,龙胜县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壮大旅游产业,全年兴旺红火。共接待游客100.27万人次,同比增长26%,其中接待国内游客83.05万人次,同比增长32%;旅游总收入61098万元,同比增长53%。

    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76%的龙胜各族自治县居住着苗、瑶、侗、壮等少数民族,民族风情浓郁。该县还加强了旅游节庆活动的营销,切实办好民族文化旅游节。该县相继举办了泗水乡红衣节,乐江乡侗族大歌节,平等乡鼓楼文化节,江底乡盘王节,马堤乡、伟江乡苗族跳香节,和平乡晒衣节、扁担节,宝赠、地灵的侗族长桌宴等民间节庆活动。龙胜县通过活动造势,扩大影响力和提高知名度,提高民族文化的知名度和游客美誉度。目前,一大批“一村一个品牌、一寨一种模式”的民族旅游村寨(如古壮寨+壮族风情的金竹寨游、侗族大歌+寨主文化展示的银水侗寨游、梯田观赏+壮族风情体验的平安壮寨游、瑶女长发展示+红瑶风情表演的黄洛瑶寨游、生态水果+农家乐的坳背壮寨游,等等),正在成为龙胜旅游新的亮点。

    在我看来,龙胜要围绕打造“中国旅游强县”的目标,加大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整合力度。优化旅游产业结构,构建多元旅游体系,打好“民族风情牌、自然风光牌、生态观光牌、人文景观牌、红色旅游牌”,大力发展苗、瑶、侗、壮等民族风情为主与秀美山水相结合的观光、度假、休养、体验民族风情等旅游业。特别是要坚持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并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充分整合和科学开发生态旅游资源,充分展示龙胜特有的山水文化和民族文化。打造风光旅游品牌和民族风情旅游品牌,大力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着力构筑民族文化旅游强县。

 

   4、林业是龙胜活县之源,需要因地制宜。

    龙胜山地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87.2%。上个世纪90年代初,龙胜实现粮食基本自足以后,就提出了“半分田饱肚,九分山增收致富”的口号,要把龙胜建设成为绿色银行。如今,龙胜的森林覆盖率由1987年的46.8%提高到现在的76%,但是由于林种结构不够合理,老百姓并没从九分山上得到多少经济效益。“山”的优势还没有真正发挥出来,除了杉木林、柑橘种植形成一定规模,给老百姓带来了一定经济效益外,还没有其他规模较大、经济效益较好的优质林种。

    龙胜要做大做强“山”的文章,就必须调整林种结构,在巩固杉木、柑橘种植的基础上,要通过采取奖励政策进行引导,大力发展适合龙胜山区气候和土质特点的毛竹、“三木”药材、油茶等经济效益前景广阔的林种,使之成为山区群众的主要经济来源。据当地领导介绍,2009年,龙胜多渠道筹集的4000多万元惠农资金,已经全面落实了扶持项目和内容,还将2200万元惠农资金发放到了项目建设点和群众手中。目前,全县农林发展的重点项目,毛竹扩种和低改、油茶种植正在有声有色地进行着。

 

    5、新城是龙胜扩县之需,需要加快进度。

    龙胜县城是个坐落于绿水青山之间的袖珍山城,县城现有常住人口1.8万人、流动人口1.2万人。但县城的建城面积仅1.2平方公里,县城已经非常拥挤,而且缺乏民族特色,不适应民族文化大县的旅游发展需要。为加快少数民族山区小城镇建设步伐,打造具有国际旅游休养、民族特色产品加工等功能的小山城,该县决定开发建设县城桑江北区。

    桑江北区规划面积约120万平方米,建设项目为民族旅游经济区、特色手工业区、特色居民区、行政办公区、文化教育区等五个分区。{dy}期工程开发建设面积达60万平方米。在建筑风貌设计上,以龙胜吊脚楼为基本元素,建筑既体现龙胜桂北民居特色,又具有时代特点。目前,五个分区组团的“三通一平”工作已基本完成,民族商贸城、汽车站等19项重大建设项目正在顺利施工中。县城桑江北岸新区已按照规划进行了开发,目前征地拆迁工作已经完成,重大项目建设及土地平整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据了解,龙胜桑江北区一期(2009年-2011年)建设工程计划投资8亿元,到10月31日止,已完成投资2.4亿元,新区建设的框架基本形成,2010年和2011年的建设项目已经落实75%。据了解,桑江北区建设将展现苗族、瑶族、侗族、壮族等龙胜主体少数民族的建筑元素,着力构建民族风情浓郁,集游览、娱乐、休闲功能于一体的特色小山城,吸引中外游客。

    在我看来,龙胜的土地资源非常宝贵,要充分合理地利用每一寸土地。龙胜县城建设要精细小巧,县城桑江北区的建设要依山就势建山城,实行梯级开发,显山露水,建筑风格要突出桂北少数民族山区民居的特色。县城的建设还需要围绕“开发新城区,完善旧城区,强化功能配套,提高承载能力”的要求,一方面要加快新区开发建设的步伐,把县城新区开发作为自治县2011年60周年大庆献礼工程。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旧城区的功能,加强旧城区的管理,巩固全国文明县城成果。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龙胜: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特色之路】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