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收藏的老唱片

                    我收藏的老唱片

    我收藏有一些老唱片,既有木质的,也有塑料薄膜的。说起这些唱片来,还真是有些来历。

    那是在学大寨的年代。当时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推行“八字头上一口塘”的水利建设策略,每个公社、生产大队乃至生产队,只要有呈“八字”的山垅,就要在垅头上修一口塘蓄水。所以每到冬季,就轰轰烈烈地开展“水利大会战”,各生产队抽调劳力集中到修塘修水库的工地去参加“会战”,打“人民战争”。

    我由于xx开始失去了继续读书的机会,回乡务农了,多次参加了这样的“会战”;又由于我是回乡的“知青”,能说会唱,而且还会写写画画,所以往往是到了水利工地后没几天就被“指挥部”发现,调到宣传部门搞宣传。

    在我们公社修“水坑水库”时,我就抽调到了指挥部,和另外一个青年管广播站。说是广播站,其实只是在水库大坝旁边的山头上搭一个棚,安上扩音器等设备和几个大喇叭,从开工到收工,{yt}播出上十个小时。内容无非是当时的报纸、文件、临时采写的工地上的好人好事以及指挥部的一些决定和命令。间歇的时候就播出一些歌曲和音乐。

    那时的设备不如现在,根本没有什么电脑啊、MP3啊、CD碟片啊什么的,只有一台破电唱机,几张唱片。唱片有木质大盘面的,主要是样板戏;还有当时是新颖的塑料薄膜的,盘面较小,主要是当时流行的歌曲,如《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绣金匾》《歌唱祖国》《大生产》等革命歌曲。

       底下是唱片《沙家浜》的包装袋。

       

      这是样板戏《沙家浜》的唱片,其中三角符号内的33又三分之一是转速。

      

    有时候,电压不足,我们就还得用手来帮忙转,使之不至于由于速度太慢而唱得变调,依依呀呀的难听。

    记得那时工地上好人好事很多,我经常要到大坝上或挖泥的工地上去采访,然后就回到广播站工棚里编写稿件。有时是短小的报道,有时遇到事迹较典型,就编成快板:

       

          打竹板,向前看,

          大坝高高耸云端。

          大干快干拼命干,

          作出贡献当好汉。

 

          当好汉,不停步,

          好汉就是xxx。

          打着赤膊担双担,

          革命劲头就是足。

    或用《大生产》的曲调编词临时演唱:

          同志们那么嗬嗨,

          鼓干劲那么嗬嗨,

          学习那xxx西里里里擦啦啦啦啦索罗罗罗嗨,

          担双担那么嗬嗨。

 

          修水库那么嗬嗨,

          出大力那么嗬嗨,

          革命加拼命西里里里擦啦啦啦啦索罗罗罗嗨,

          夺胜利那么嗬嗨。

    只要我的快板或现编的歌曲在广播喇叭里一响,工地上就会顿时掀起一个高潮,民工们往往挑着土或石块,一溜长队,一个“噢呵呵……”的长啸,队伍就冲上来了,气氛很是热闹。现在回想起来,还是很有意思的。那时虽然物质生活非常贫乏,大家都吃得很差,甚至吃不饱,但是那种干劲却是那么容易被鼓动起来!现在物质生活丰富了,却很难有那种激情了。是什么原因?大概是缺少了某种信仰、缺少了某种凝聚力了吧。

    

郑重声明:资讯 【我收藏的老唱片】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