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力图通过各种贸易政策"压出口"来降顺差。
继7月1日大规模下调出口退税率之后,接下来正在酝酿的政策包括:加工贸易政策调整、进口鼓励产品目录制定,以及更多的出口退税和出口关税调整。
但迄今为止,在外贸政策大幅调整、人民币持续升值的情况下,中国出口数据依然一路狂飙:6月,中国外贸顺差高达269.1亿美元,带动上半年外贸顺差冲高至1125.3亿美元,大大超过去年同期614.5亿美元的规模。
在新贸易条件下,中国外贸的整体情况和企业如何应对转型,本报拟推出系列调查报道。
7月11日,在停滞了近一个月之后,青岛森诺特进出口公司经理时亮终于做成了一单生意:出口500吨三聚氰胺。他觉得这是一个好的势头。
自6月初传言政府将调整化工产品的出口退税以来,国内所有大型化工企业皆停止对外报价,导致了相当一批外贸公司陷入困顿。但是随着7月1日出口退税政策的公布实施,和欧洲夏季休假期的结束,时亮说,"估计7月下旬开始,出口就会逐渐恢复到原先的规模。"
在中国北方外贸重镇青岛,尽管该市外经贸局统计称,有86%的企业和53.6%的出口额受到退税调整的影响,但是外经贸局计划财务处处长徐政华向本报记者表示,青岛全年的外贸形势并不会受此影响,出口退税调整可能会短期内造成外贸企业经营波动,但却无法从根本上达到"减顺差"的目的。
越调越高的出口
徐政华作出这一判断的理由是:在过去十余年间形成的"中国制造"力量过于强大,暂时无法被越南等新兴国家替代,因此即使退税调整增加了企业出口成本,企业仍然可以通过提价等一系列措施渡过难关。
在青岛,即发进出口有限公司受此次下调退税影响{zd0},涉及其主打的针织服装2006年出口额高达2.67亿美元。但是即发公司出口部门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企业在7月1日之前的老合同上损失比较多,但是此后的合同企业都会做价格调整。
事实上,自今年3月以来,中国绝大部分的服装出口公司为了避免出口退税下调的风险,都已经做出过一次以上的价格上调。
"现在国内的企业希望三聚氰胺可以提价,而国际买家不愿接受太高的调整,所以双方还是僵持阶段,"时亮说,但他对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议价能力有充分的信心。2005年,这个行业曾经开打过一场静悄悄的"贸易战"——国际买家联手停止中国采购,以逼迫工厂下调价格。几个月的对峙后,中国的供货商们取得了胜利,毕竟,中国是三聚氰胺全球{zd0}的产地之一,一旦中国供应量下降,全球价格也将随之上扬。
国外替代能力的不足,和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地位,令部分接受出口退税调整的产品,出口量保持稳定增幅,同时价格提升,反而在出口总额上取得了"越调越高"的效果。
这种优势在一些"两高一资"的商品上表现尤为突出,最明显的例子是,去年9月14日,142个税号的钢材的出口退税率从11%降至8%。并未影响中国钢材今年上半年出口的猛涨。
多家外贸公司皆向本报表示,产品价格和出口量取决于国际市场行情,而非出口退税率,只要国际市场需求不减,中国出口的强劲势头就仍将持续。
企业看淡冲击
而另一方面,中国国内过剩的产能,也很难让企业放弃国际市场。良木股份有限公司是青岛{zd0}的家具出口企业,产品{bfb}出口,2006年出口总额超过6亿元人民币。尽管公司信息部经理贺必东承认家具生产行业利润微薄,大部分企业净利润率不足2%,不过,他称,在家具退税率从13%降到11%后,良木股份不会提价,而是选择进一步压缩成本来消化损失。
徐政华说,木制家具因为利润微薄,可能会是一个受冲击较大的行业,他建议,企业可以转而生产一些国家鼓励,没有下调出口退税率的产品。
但是贺必东表示,企业肯定会开发一些新产品,但不会根据国家商品出口退税目录进行选择,而会视国际市场需求而定,良木股份也肯定不会放弃全出口的方向。
另外一些企业根本感受不到这次震动全国外贸界的冲击,"出口退税下调两个点对于我们没有什么影响。"生产游戏机的青岛三美电机贸易科科长滕以智轻松地说,凭借主要依靠加工贸易的生产方式,三美电机躲过一劫。
按照目前中国实行的加工贸易政策,进口料件皆为保税,只有国产料件和加工增值部分需要缴纳增值税后申请退税。2006年,中国加工贸易顺差1889亿美元,超出了1775亿美元的贸易顺差总额。但是一直被认为是中国顺差高企主要原因的加工贸易企业,反而成为受出口退税率影响最小的一环。这也成为出口退税调整无法调低顺差的另一个原因。
{zx1}的消息是,政府已经决心对加工贸易开刀,堵住这一政策漏洞。
治顺差需要多种措施
即使加工贸易和出口退税双管齐下,但中国的顺差仍然不可能在短期内下降,在这一判断上,徐政华与北京一些学者的看法不谋而合。
此前,商务部政研室副主任王子先曾表示,单纯的贸易政策调整对出口影响不会太大。即使在"两高一资"、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扎堆的青岛,单纯调整出口退税,也无法有效影响顺差。
但财政部已经明确表示,7月1日的出口退税调整是为了"抑制外贸出口的过快增长,缓解我国外贸顺差过大带来的突出矛盾"。因此有消息称,如果下半年出口增速不出现明显回落,国家可能继续对进出口税收做小幅调整。
不过,一位商务部研究院的专家表示,出口退税并非如外界所说,是中国政府提供给出口企业的额外补贴。事实上,出口环节中退还企业此前缴纳的增值税,是国际贸易中避免在生产地和消费地重复征税的一贯做法,为各国所通用,并且世界其他国家基本都实行"全征全退"的标准,因此中国政府频繁调低出口退税率,是给出口企业增加税负成本的一种手段,已经让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处于竞争的不利起点。
外经贸部门希望的做法是,政府在劳工待遇、节能环保标准上出台更加严格的规定,以此增加出口企业成本。"这样可能比单一的贸易措施更为有效,同时也有利于社会和产业发展。"徐政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