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_独傲_新浪博客
 自动变速器是通过各种液压多片离合器和制动闸限制或接通行星齿轮组中的某些齿轮得到不同的传动比的。所以换挡品质的好坏与这些离合器和制动器有直接关系。根据汽车挡次的不同,出于成本考虑,经济型车的自动变速器的控制机构通常被设计得很简单。如图:

上图为自动变速器中最常用的制动机构。它通过制动带来限制行星齿轮的运动。制动带在杠杆的推动下能迅速包紧被制动的齿轮或轴,从而产生强大的制动力达到限制行星齿轮运动的目的。杠杆是直接被顶杆推动的,顶杆的动力又来自液压。所以行星齿轮的制动xx由液压来决定。这种制动带式的设计,结构非常简单,成本也很低,常用于经济型车的自动变速器当中。但由于制动带制动非常唐突,制动力来得很猛,所以换挡震动相对较大。在高挡车中很少用这种设计。高挡车中用得较多的是多片离合器式制动设计。如下图:

上图是奥迪A4的自动变速器。绿色圆筐中的部分就是多片离合器式的行星齿轮制动机构。采用这种设计的自动变速箱能获得很好的换挡品质,换挡时动作非常柔和几乎感觉不到震动和换挡冲击,但制造维护成本很高。

     早期的自动变速器通常都是机械控制的,最多只有少量电子系统作为辅助。机械式的自动变速器液压油路结构复杂,成本高,而且耐用性差,需要经常维护,维修费用也高得出奇。现代自动变速器基本上已经采用了电液一体化的设计,其实不单变速器是这样,现在很多自动化设计都是采用的电液一体化设计。所谓电液一体化,就是指用电子方式控制液压油路。这样就省去了各种复杂的液压控制阀和控制管路,直接用电磁阀取代液压阀。电磁阀{zd0}的好处就是布置方便,可靠性和响应速度高。我们xx可以想象,是布置复杂的液压回路容易一些还是布置电线容易一些?答案当然是后者。电液一体化变速控制,除了上述优点以外,还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控制方法更加智能化。因为电磁阀是直接与行车电脑相连的,电脑可以很容易的根据汽车的各种状态调整控制方式。不象纯液压控制那样,控制模式是固定不变的。所以在很多配备了电液一体化式的自动变速器的车上,有经济模式,运动模式,雪地模式可供选择。在经济模式下,电脑控制变速器在低转速换挡达到省油的目的;在运动模式下电脑控制变速器在高转速换挡发挥发动机的动力性能;在雪地模式下,电脑控制自动变速器直接用2挡起步,避免因轮胎打滑而失控。所以,这种电液控制的自动变速器给人的感觉就是非常智能化,非常听话。而这所有的控制模式只需要修改电脑程序就能实现,硬件方面不需要做任何改动,所以成本比传统自动变速器更低,性能却更高。
当然,在使用自动变速器时也有很多有别与手动变速器的地方。首先,自动变速器和手动变速器都有空挡(也就是N挡)。但自动变速器的N挡与手动变速器的N挡是xx不一样的。手动变速器挂入N挡以后,同步器将齿轮与轴的动力分开,xx切断的动力传输;自动变速器挂N挡以后,动力并没有分开,而是解除了所有离合器和制动器对行星齿轮的约束,行星齿轮全部转动,但不传输动力(这是行星齿轮的特性)。因此,自动变速器挂N挡以后,并不代表发动机的动力被切断,而仅仅只是行星齿轮的动力传输不出去而已。如果在高速行驶时把自动变速器挂入N挡溜车,则会造成润滑油压降低,润滑跟不上而行星齿轮又在相对高速旋转,所以很容易把齿轮烧坏。还有一点就是在短暂停车时不要经常把变速杆从D挡切入N挡,因为自动变速器是通过液压推动各个离合器的分离结合以及制动器的束缚来实现换挡的,空挡亦如此。所以频繁的切如N挡会使各个离合器和制动器的工作强度和磨损增大,减少自动变速器的使用寿命。其实大可放心,在设计自动变速器的时候工程师们就考虑到了停车问题,其实在D挡上短时间停车是xx不会对变速器有坏影响的,虽然车已停住发动机仍在转动,但带速时的微弱能量xx能被液力变矩器吸收,从而达到平衡。除非是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停车,才会使液力变矩器的油温升高。
郑重声明:资讯 【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_独傲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