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源位于洛南县北部境内,距县城百十华里。洛源是洛河上游的两大支流的交汇处,以此当地人又叫它两岔河,它靠北边的一条涓涓支流源自龙潭,它是南北走向,是人们公认的洛河发源地。西边的一条细流较短,呈东西走向,人叫它木岔口。两条河流在两岔口合并成一条,从而形成三个方向的水路,在美丽而富饶的这三水岔口居住着一些人家;在逶迤连绵的秦岭腹地,镶嵌着一个钟灵毓秀的古镇(古称兴隆镇)。山水间有粮田千亩,田园中阡陌纵横,隐约中可见江南村镇的影子,这便是名扬四境的洛源镇。
洛源镇海拔1350米,枕凭秦岭地势高耸,东南低缓。毗邻渭华,襟带保安。坡差巨大,沟壑纵横。境内气候凉爽湿润,雨量充足。地表均为黑色泌沙的土壤。当地属于高寒山区,盛产大豆,洋芋。这里山川秀美,风光旖旎。物产丰富,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洛源既是一块神奇的藏龙卧虎之地,又曾是一块英雄用武的战场。
一个人初临乍到异地,感觉往往灵敏。由永丰而上行数里,翻越梁塬。翻小丘,沿洛河,一路溯流而上,过眉底、保安、便走进了洛源,一种神秘感油然而生。境内万山逶迤,峰峦叠嶂。洛河环绕,山光陆离。怪石嶙峋,溪流涓涓,树木葱郁,风景如画。其所不同者,河谷狭隘而曲折,山峦高峻而巍峨使也。人行谷中,移步换景,愈见别致。乃至峰回路转,整个山谷曲折幽深,忽隐忽现,奇幻迷离。忽见两峰相夹,天空出奇的窄,眼界惊奇的小,溪水潺潺地流,山泉淙淙地响;不闻鸟声喧,难见人踪影。倾情陶醉中,常有石桥小巧玲珑,叠相映现,千姿百态。溪流里波光鳞鳞,山影如倒映水中。顺河谷向前走了一段路,恍惚中忽闻鸡犬相鸣,继而笑语喧哗,正疑是不是走进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懵懂中不知何处觅路时,荒芜的草丛中悄然现出一条小道,循径而行,却又豁然开朗,忽见浣衣xx嬉戏,顿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
山间的羊肠小道越走越下狭窄,峡谷越来越陡峭,曲折通幽,沿河而上。徒步走了四十分钟后。水路合一,随溪而上,靠左拐过一大弯,在崇山峻岭的山腰中环抱中,依偎着一泓墨绿色的潭水,此潭深不见底,为洛河之源头,所以叫“洛源龙潭”。
走进龙潭,远远地就听见丘壑雷鸣,涛声如怒。瀑布冲激深潭的音韵声声不绝于耳。无数白练从悬崖峭壁上飞泻而下,大有“飞流直下三千尺”之感。这里寒气逼人,白雾缭绕,白云如带。游人到此,恍如身临仙宫一般。你倘若站在高处俯瞰潭面,泉在林中飞,树在水中生。瀑布丝涤飞舞,碧绿荡漾,波澜壮阔,气势非凡。洒落在两侧的长满苔藓的岩石和墨绿色的树丛中,飘飘忽忽,上下浮动,如烟如雾。偶然有一只老鹰从潭北翩翩而来,悠然长鸣,穿梭云雾中向南而去,然后销声匿迹。如果风平浪静的时候,潭面如镜,光鉴可人。这时你远望山中的倒影,恰如白色的银盘里放着如干墨陀螺一样美丽。
关于龙潭,相传来自上古时期。相传在4000年前的上古时期,这里是一个茂密、风景{jj0}的藏龙卧虎之地。据《黄帝录》记载,轩辕黄帝临于元扈山之阁,与大司马容光,史官仓颉等一百多人在此观看滚滚东流的洛河美景,轩辕帝问:“河之源,在何处”。不偏不倚在这时,一只金凤凰翩跹而来,落在轩辕黄帝的东边,口衔一个华丽的玉匣子,黄帝命人打开一看,里面装的是黄帝巡视各地的旅游行踪图。黄帝抬头一看,金凤又向北飞去,黄帝便加快兵马穷追不舍,{zh1}来到龙潭,面对龙潭的美景,黄帝不由自主地说:“真乃是蓬莱仙境呀!”这龙潭究竟多深,至今是迷。传说,从前有个人叫刘海,在家乡遭遇遭荒时,逃难来到龙潭附近开荒种地。一年春天的上午,刘海正到山边去挖地,忽见龙潭边坐着一位美若天仙的女子,在潭里沐浴,等刘海快到她身旁时,这位仙女纵身一跳,只听见扑通一声,一头跳进潭里。憨厚老实的刘海大吃一惊,在潭边整整等候了半个月,仍不见仙女出来。他想可能是水太幽深了出不来,于是他急忙跑回家用镰刀割藤条,一连割了三个月,捆了三十框的藤条。他把那些藤条背到龙潭边,在藤条的头上系好一块大石头,往潭里用力一仍,一捆接一捆,直到把那三十框的藤条丢弃在潭里,也没有挨到潭底,谁也不知道这潭有多深,至今无人丈量。洛河源头从古至今钟灵毓秀,蕴涵着五千年仓颉文化而扬名世界。龙潭的翠碧很醉人,因为她深蕴着民族文化的源泉。这块翡翠翠碧在山中,更翠碧在世世代代的百姓心中。这里曾有着仓颉所造的二十八个文字的摩崖石刻,早年这字还依稀可辨,经自然风化和人为破坏现已荡然无存。据此推算,仓颉沿洛河造字当确有其事。史书书记载:“仓颉登阳虚之山,临于元扈洛之水,灵龟负书,丹甲青文,仓帝受之,遂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迹、山川、指掌而创文字。”仓颉在阳虚山下有石刻手书二十八字迹,历代遍载典籍,凡过往洛境的达官贵人,文客显士,无不瞻仰圣迹,拓印字形以示风雅。虽经寒暑代迁,星移物换,其迹犹存。后不幸原字被毁于火,不好辨认。清道光年间,知县王森文从民间征得了拓印真本,又摹勒石,建碑树于阳虚山下许家庙村。其碑高1.6米,宽0.65米,长方形,正面题为“龟凤呈瑞”,下大书“仓颉授书处”,背面额为“阳虚鸟迹”,下书二十八字。它正是仓颉造字的信证实物,此碑现存于洛南博物馆。
秦岭北麓腹地的洛源镇,出产的驰名古今的土特产品----豆腐干。洛源豆腐干早在数百年前的明清时代就久负盛名,曾被清皇选为御膳贡品,并随当年商贾走俏南北各地。听耄耋的老者说当年红军走洛南时,人民曾用豆腐干支援红军作战。豆腐干远近闻名,而洛南豆腐以洛源产的为上乘。相传有几百年历史,就在川口村一带至今还有人经八,九辈操持此项活计的老户。而且其制作方法一直保持着最古老的制作方法:用石磨磨浆,陈浆点卤、小块滤布包豆脑挤压成形,xx晾晒而成。营养可与肉、蛋、鱼相媲美。豆腐干为好这般招人喜欢呢?主要是洛河源头龙潭的水质好。又是洛河的发源地,水从秦岭的千山万壑中过滤出,自然净极、源头的水不受污染。加上大豆生长时间长,日照时间长,营养价值极高。而且制作精细,风格独具,做法其独到之处,首先用上好的黄豆用石磨拉成半粒子大小的豆饼,剥去黄色的外皮。用水侵泡4至6小时后,必须汲取龙潭之水,用沸水泼浆煞沫,过滤后煮熟,然后分成三次徐徐点浆而成。豆腐点成后用20公分小块滤布若干个,将豆腐逐个包成规格是5ⅹ5ⅹ2公分的方块,每五十块为一板压干,包一板压一板,直把锅里豆腐舀干包完为止。包好的豆腐不能曝晒,只能是阴干。晾一次七八天,用淡盐水卤一次,卤过以后再晾,晾过以后再卤,如此反复炮制三、四次方才罢休。晾干的豆腐干色泽呈黄褐色,质感细腻耐嚼。有双筷薄厚,以青藤条穿连,五十块为一串。食用时只需用刀切成薄丝片,点几滴酱醋即可下箸就酒见方的豆。豆腐干不老不嫩恰到好处,咬一口,满口生津。浑身的毛孔都向外散发着香气。香爽油咸,柔劲适口,若拌上蒜泥、芥末、葱段、韭花、麻油等佐料,更是入口鲜美,回味无穷。如今洛南人出外访友、行礼办事都以豆腐干向亲友馈赠,如果外地人来洛南能得到几串豆腐干为荣为傲。近几年来。洛源豆腐干成了餐桌上一道别具地方特色的美味.。
洛源糍粑是当地的又一种名吃。我在洛源街上转悠,看到一小伙抡着木榔用力捶打一种东西,走进一看,他告诉我将蒸熟的优质洋芋捶打成模糊壮的碎末。他告诉我一直将洋芋打到起亮发泡,颤活活的。榔头举起时糍粑扯成起数尺丈。打好的糍粑盛进碗里,色泽白嫩,好像豆腐脑一样,调上汁就可食用。入口的感觉是凉爽、滑溜溜的、香喷喷的,酸辣可口。吃时应该像漏鱼鱼一样呼囵咽下最有韵味,不用咀嚼,系当地一种特色食品。
此刻我彷佛听到赞洛南的快板:“说洛南,赞洛南,洛河源头在洛源,如丝如带好逶迤。养育英杰千千万,流芳百世美名传。”来此旅游观光者与日剧增,络绎不绝。有诗云
:“山势峥嵘水急流,画屏春暖鸳鸯梦。龙归沧海几千年,马去蓬山云烟送;古往今来事已非,青山绿水鱼樵弄。美景良辰春复秋,一声牧笛背横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