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散文习作:远去的火神_蒋守福_新浪博客

远去的火神

 

蒋守福

 

 



 

每年的正月初七,老家的村人们都会如期举行一场盛大的活动——送火神。在老人们眼中,送火神可不是一项简单的活动,它更多的是代表了村人对平安度过新年的期盼。

火神在给人间带来恩惠的同时,也借由火灾、病人发烧、小儿梦魇来惩罚报复不尊重他的人。单是一个火灾,其破坏力便非同一般。水灾、旱灾之后总会留下些什么,可是一场大火足以烧光所有的家当,让人变成一无所有的穷鬼。曾听村里头单身多年的郜叔忆及往年,“就那一场没来得及扑灭的大火,让我穷到现在。房子没了,辛辛苦苦累了这么多年,连个老婆都没娶上。”

所以,趋吉避凶的送火神活动便成了村人们格外重视的“活计”。

这天傍晚的时候,吃完饭的大人便会站到村子的高处,数着田里的空地上耀来耀去的火光。老人们常说,谁家送了火神,来年家中就不会失火,如果谁能看到七点火神,新一年里就不会害眼病。

不过,我们小孩子可不“迷恋”这些复杂的寓意。因为送火神是男孩子的事情,所以我们都期待着正月初七快点到来,然后痛痛快快地“疯”一把。

送火神的火把可是有讲究的,就像厨子下锅的调料,棍子、稻草样样都不能少。

还记得有一年在墙角找棍子,原先那道布满绿叶的墙只剩下爬墙虎干瘪的尸身。平时没怎么仔细看,这个时候突然发现上面竟然还有很多奇奇怪怪的涂鸦。想想更小的时候那些令父母“深恶痛绝”的“荒唐事儿”,顿生亲切之感。

小时候,稻草可是乡民烧火做法的“宝贝儿”。有时自家找不到稻草,邻家的人又比较“吝啬”,就只能“偷”了。记得隔壁一位大婶做饭时没柴火了,便让自家的孩子去院外的稻草垛上拽几把回来。可谁曾想:这垛稻草的主人下地回来时看到那些新拽的痕迹,心里头那个疼啊,于是绕着整个村子骂了一通。晚上的时候便听见邻家的大婶责骂自家的孩子:“你这个小屁孩,叫你拽,你拽得不要那么明显。你想把整垛稻草都搬回家是吧?我呸,那个骂人的臭婆娘,小心你那张嘴!”不过,第二天,隔壁的大婶又和昨天那个“骂人的臭婆娘”一起去集市上买菜了,昨天的事就像烟筒里冒出的烟,被风吹得四零八落了。

所以,找不到稻草的男孩子也只好去“偷”。时间长了,便掌握了一些技巧,比方说要把手伸进去,从里面慢慢地掏出来,再把外面的盖住,可不能明目张胆拽外面的。

男孩子们找好棍子,弄些稻草,再捆扎成草把,这就成了火把,也就是所谓的火神了。有时候我们也会扎得很长,或者提前扎完藏好,等到了正月初七的时候再拿出来。这{yt},村子里所有未满12岁的男孩子都会聚集在一起,拿上绑好的火把,开始送“火神”之前的“热身运动”。天刚黑,早就按捺不住的孩子们便叫嚷着,大人帮忙点着草把后,他们便飞快地冲出村子。孩子们一路笑着、闹着,好不热闹地把火神送到村外。

有的孩子为了火势燃烧得凶猛些,会在草把上泼了些煤油。有些孩子为了做到“震天动地”的效果,还会在草把中放入鞭炮。火苗引燃鞭炮,那出其不意的“嘭”的爆响声先是把正“兢兢业业”跑着的孩子吓得一愣,随后大家又都哈哈地笑着,更增添了几分热闹劲儿。还记得有一次,邻家的阿伟拿破旧的自行车轮胎当火把,燃起后,他便开始转来转去。那圈熊熊燃烧的火让在场的所有男孩子艳羡得不得了,那时的阿伟别提有多得意了。可是,一个不小心,那别出新意的火把打到了阿伟下巴,留下一道黑黑的印痕,直到现在仍未褪去。不过阿伟倒也不在意,还常常乐此不疲地跟自己的老婆孩子“炫耀”当年的凤光劲儿。

因为那个时候的小孩子比较多,聚集在一起就如同一个大xx。几十个、几百个火把同时点燃后向着同一个方向跑去的场景别提有多热闹了。

长大后,由于年龄的限制,我们这拨人已经不再参加送火神的活动。最近这些年,越来越多的孩子长大了,新出生的孩子却越来越少了,送火神的队伍也日渐稀啦了。{zh1},我到外地求学、工作,似乎远离了家乡年复一年的送火神风俗,那些曾经让人肆无忌惮疯闹的记忆也被光怪陆离的城市影像侵占殆尽。

现今的很多村人有了文化,觉得“送火神是迷信”,对这项活动的参与热情也渐渐变淡,人们更喜欢窝在家里看令人眼花缭乱的电视。那些零零散散的送火神的孩子们不再成群结队,没有人再去围着火把叫嚷喧闹,一路上火把经过所留下的痕迹显得那样寂寥。有时看到正往火把里扔鞭炮的小朋友,就像小时候那瓶被稀释多次而逐渐变淡的黑墨水,望着早已烧完的火把,以及那些意犹未尽的孩子们,也只能遥想往日了。

 

2010-1-11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2010年散文习作:远去的火神_蒋守福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