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二铵需求基本停滞,企业在国内市场的订单已经寥寥,目前国内报价没有太大意义,出口窗口期已经打开,企业集港量逐渐增多,出口陆续有签单。不少国内生产厂家分为两个阵营,一个是不接国内散单,一门心思做出口;一个是知道自身规模小,不跟着趟出口的“浑水”,专心做淡储,只做国内市场。不管是做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立夏后的磷铵市场,还是有些冷。
出口已陷被动
年初开始执行的淡季出口低关税政策,的确为我国淡季出口开了个好头,但是真正的窗口期开始了,我国却陷入了被动局面。印度近期公布了与我国采购二铵的协议价格,到岸价在440美元/吨左右,折合出厂价仅在2200元/吨左右。与今年春耕主流价格2500-2700元/吨来说,出口价竟如此之低。与印度的谈判,可谓是一波三折,企业步步退让,所谓的联盟也在逐渐瓦解。议价的过程是对方在掌控,只要还在成本线之上,国内企业基本都松口了。造成这种局势的原因何在?2014年宏观经济继续延续危机后期的发展特征,面临更加大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因素影响。我国在这种环境影响下依然面临严峻的外部经济形势考验,在资金获得、市场占有和基础设施建设上仍有很多不确定性。国内方面,供应的速度已远远超过了需求的增长,现在又想通过出口消化产能,以刺激国内需求,继续扩产投资……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就一直在说“过剩”、“洗牌”,却一直没有动静。而我国二铵出口价格从550美元/吨一路滑落,到现在离岸价徘徊在400美元/吨。宏观环境固然影响,但细看来,还是我国生产企业疯狂占据资源导致底牌尽失、话语权沦丧的结果。
我国磷肥每年过剩量在500万吨左右,所以必须保证每年出口量在400万吨左右保持供需的平衡,印度作为我国主要的磷肥进口大国,每年从中国的进口量占总量的60%左右。虽然淡季关税降低有助于淡季出口,但是印度进口时间大多集中在第2-4季度,所以还是在中国出口窗口期内。这对我国出口来说是一个巨大压力,压力就体现在议价上。原因是,就算印度每年需求量在500万吨左右,但是即便是减少50%从中国的进口量,也可以从周边国家处获得。像中东、沙特等产能正逐渐扩大,生产成本也不比我国高。
内销压力重重
印度在进口方面不止中国一个选择,人家存了好几个“备胎”在跟我们生产厂家讨价还价,意思就是,这个价格你不卖我就找别人,反正有人卖我。中国企业看着港口堆的满满的货,根本没退路,只能答应。出口不好过,做内销的就好了吗?磷铵价格日渐透明,窗口期出口如果实现低价保量,那冬储期间国内经销商拿货必然压价:一是在供应过剩的状况下,货源充足;二是出口能低价,国内也能拿低价。如果窗口期低价仍未保住量,那冬储市场更加难以提价,能保本出货已属不易。
笔者点评
出口窗口期即将打开,企业出口签单订单及集港量陆续增多,今年出口政策放宽,但由于我国二铵产能过剩格局短时间难以改变,出口量可期,但出口价格难有起伏,预测今年出口价格与去年持平。国内产能丝毫没有减少,需求也没有增多,在国际国内都陷入迷局的时候,磷铵涨价无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