砼的物理力学性能- 特种建筑材料制造商的日志- 网易博客

砼的物理力学性能

砼的物理力学性能

   一、砼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

试件从养护地点取出后,应尽快试验,试验按下列步骤进行。

    1.先将试件擦干净,检查外观。试件尺寸测量xx至1毫米,据此计算承压面积。如实测尺寸与公称尺寸之差不超过1毫米,可按公称尺寸进行计算。

试件承压面的不平度应为每100毫米不超过0.05毫米。承压面与相邻面的不垂直度不超过±1度。

2.将试件安放在试验机的下压板上,试件的承压面应与成型时顶面垂直。试件的中心应与下压板中心对准,开动试验机,当上压板与试件接近时,调正球座,使接触均衡。

3.对试件连续均匀地加荷,加荷速度为:砼强度等级低于C30时,取每秒0.3-0.5兆帕;砼强度等级等于或高于C30时,取每秒0.5-0.8兆帕。当试件接近破坏而开始迅速变形时,停止调整试验机油门,直至试件破坏。然后记录破坏荷载。

    二、砼轴心抗压强度试验

试件从养护地点取出后应及时进行试验,试验按下列步骤进行。

1.先将试件擦拭干净,测量尺寸,并检查其外观。

试件尺寸测量xx至1毫米,并据此计算试件的承压面积。如实测尺寸与公称尺寸之差不超过1毫米,可按公称尺寸计算。

试件承压面的不平度应为每100毫米不超过0.05毫米。承压面与相邻面的不垂直度不超过±1度。

2. 将试件直立放置在试验机的下压板上,试件的轴心与压力机下压板中心对准,开动试验机,当上压板与试件接近时,调正球座,使接触均衡。

试件的试验应连续而均匀地加荷,其速度应为:砼强度等级低于C30时,取每秒0.3-0.5兆帕;强度高于或等于C30时,取每秒0.5-0.8兆帕。当试件接近破坏而开始迅速变形时,停止调整试验机油门,直至试件破坏。然后记录破坏荷载。

三、砼抗折强度试验

    试件从养护地点取出后,应及时进行试验,试验前,试件应保持与原养护地点相似的干湿状态。砼抗折强度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先将试件擦拭干净,量测尺寸,并检查其外观。

试件尺寸测量xx至1毫米,并据此尺寸进行计算。

试件不得有明显缺损。在跨中1/3梁的受拉区内,不得有表面直径超过7毫米并深度超过2毫米的孔洞。试件承压区及支承区接触线的不平度应为每100毫米不超过0.05 毫米。

    2.按下图的要求调整支承架及压头的位置,其所有间距尺寸偏差不应大于±1毫米。

将试件在试验机的支座上放稳对中,承压面应选择试件成型时的侧面。开动

试验机,当加压头与试件快接近时。调整加压头及支座,使接触均衡。如压头及支座均不能前后倾斜,则各接触不良之处应予以垫平。

试件的试验应连续而均匀地加荷,其加荷速度应为:砼强度等级低于C30

时,取每秒钟0.02-0.05兆帕;强度等级高于或等于C30时,取每秒钟0.05-0.08兆帕。当试件接近破坏时,应停止调整油门,直至试件破坏,记录破坏荷裁及破坏位置。

    四、砼劈裂抗拉强度试验

试件从养护地点取出后,应及时进行试验。试验前,试件应保持与原养护地

点相似的干湿状态。试验按下列步骤进行。

1、先将试件擦拭干净,测量尺寸,检查外观,并在试件中部划线定出劈裂

面的位置。劈裂面应与试件成型时的顶面垂直。

试件尺寸测量xx至1毫米,并据此计算试件的劈裂面的面积。如实测尺寸

与公称尺寸之差不超1毫米可按公称尺寸计算。

试件承压区的不平度应为每100毫米不超过0.05毫米,承压线与相邻面的

不垂直度应不超过±1度。

2、将试件放在试验机下压板的中心位置,在上、下压板与试件之间垫以园

弧垫条及垫层各一条,垫条应与成型时顶面垂直如下图。为了保证上、下垫条对准及提高试验效率,可以把垫条安装在定位架上使用。

    开动试验机,当上压板与试件接近时,调整球座,使接触均衡。

    试件的试验应连续而均匀地加荷,加荷速度应为:砼强度等级低于C30时,

取每秒钟0.02—0.05兆帕;强度等级高于或等于C30时,取每秒钟0.05—0.08兆帕。当试件接近破坏时,应停止调整试验机油门,直至试验破坏,然后记下破坏荷载。

    五、砼抗冻性能试验

    砼抗冻性能试验一般可用慢冻法,对于抗冻性要求较高的砼应采用块冻法。

    1、慢冻法砼抗冻性能试验

    慢冻法砼抗冻性能试验应按下列规定进行:

    (1)如无特殊要求,试件应在28天龄期时进行冻融试验。试验前四天应把冻融试件从养护地点取出,进行外观检查,随后放在15—20℃水中浸泡,浸泡时水面至少应高出试件顶面20毫米,冻融试件浸泡四天后进行冻融试验。对比试件应保留在标准养护室内,直到完成冻融循环后,与抗冻试件同时试压。

    (2)浸泡完毕后,取出试件,用湿布擦除表面水分,称重,按编号置入框篮后即可放入冷冻箱(室)开始冻融试验。在箱(室)内,框篮应架空。试件与框篮接触处应垫以垫条,并保证至少留有20毫米的空隙。框篮中各试件之间至少保持50毫米的空隙。

    (3)抗冻试验冻结时温度应保持在-15—-20℃。试件在箱内温度到达-20℃时放入,装完试件如温度有较大升高,则以温度重新降至-15℃时起算冻结时间。每次从装完试件到重新降至-15℃所需时间不应超过2小时,冷冻箱(室)内温度均以其中心处温度为准。

    (4)每次循环中试件的冻结时间应按其尺寸而定,对100×100×100毫米及150×150×150毫米试件的冻结时间不应小于4小时,对200×200×200毫米试件不应小于6小时。

    如果在冷冻箱(室)内同时进行不同规格尺寸试件的冻结试验,其冻结时间应按{zd0}尺寸试件考虑。

    (5)冻结试验结束后,试件即可取出并应立即放入能使水温保持在15—20℃的水槽中进行融化。此时,槽中水面应至少高出试件表面20毫米,试件在水中融化的时间不应小于4小时。融化完毕即为该次冻融循环结束,取出试件送入冷冻箱(室)进行下一次循环试验。

    (6)应经常对冻融试件进行外观检查。发现有严重破坏时应进行称重,如试件的平均失重率超过5%,即可停止其冻融循环试验。

    (7)砼试件达到规定的冻融循环次数后,即进行抗压强度试验。抗压强度试验前应称重并进行外观检查,详细记录试件表面破损,裂缝及边角缺损情况。

    如果试件表面破损严重,则应用石膏找平后再进行试压。

(8)在冻融过程中,如因故需中断试验,为避完失水和影响强度,应将冻融试件移入标准养护室保存,直至恢复冻融试验为止。并应将故障原因及暂停时间在试验结果中注明。

    2、快冻法砼抗冻性能试验

    快冻法砼抗冻性能试验应按下列规定进行:

    (1)如无特殊需求,试件应在28天龄期时开始冻融试验。冻融试验前四天应把试件从养护地点取出,进行外观检查,然后在温度为15—20℃的水中浸泡(包括测温试件),浸泡时水面至少应高出试件顶面20毫米,试件浸泡四天后进行冻融试验。

    (2)浸泡完毕后,取出试件,用湿布擦除表面水分,称重,并按GBJ82—85第四章规定测定横向基频的初始值。

    (3)将试件放入试件盒内,为了使试件受温均衡,并xx试件周围因水分结冰引起的附加压力,试件的侧面与底部应垫放适当宽度与厚度的橡胶板。在整个试验过程中,盒内水位高度应始终保持高出试件顶面5毫米左右。

    (4)把试件盒放入冻融箱内。其中装有测温试件的试件盒应放在冻融箱的中心位置。此进即可开始冻融循环。

    (5)冻融循环过程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每次冻融循环应在2—4小时内完成,其中用于融化时间不得小于整个冻结时间的1/4。

    b. 在冻结和融化终了时,试件中心温度应分别控制在-17±2℃和8±2℃。

    c. 每块试件从6℃降至-15℃所用的时间不得少于冻结时间的1/2。每块试件从-15℃升至6℃所用时间也不得少于整个融化时间的1/2,试件内外温度差不宜超过28℃。

    (6)试件一般应每隔25次循环作一次横向基频测量。测量前应将试件表面浮渣清洗干净,擦去表面积水,并检查其外部损伤及重量损失。横向基频的测量方法及步骤应按GBJ82—85第四章规定进行。测完后,应即把试件掉一个头重新装入试件盒内。试件的测量,称量及外观检查应尽量迅速,以免水份损失。

    (7)为保持试件在冷液中冻结时温度稳定均衡,当有一部分试件停冻取出时,应另用试件填充空位。

    如冻融循环因故中断,试件应保持在冻结状态下,并{zh0}能将试件保存在原容器内用冰块围住。如无这一可能,则应将试件在潮湿状态下用防水材料包裹,加以密封,并存放在-17±2℃的冷冻室或冰箱中。

    试件处在融解状态下的时间不宜超过两个循环。特殊情况下,超过两个循环周期的次数,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只允许1—2次。

(8)冻融到达以下三种情况之一即可停止试验。

    a. 已达到300次循环;

    b. 相对动弹性模量下降到60%以下;

    c. 重量损失率达5%。

六、砼抗渗试验

砼抗渗性能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试件养护至试验前{yt}取出,将表面凉干,然后在其侧面涂一层熔化的密封材料,随即在螺旋或其它加压装置上,将试件压入经烘箱预热过的试件套中,稍冷却后,即可解除压力,连同试件套装在抗渗仪上进行试验。

2、试验从水压为0.1兆帕开始。以后每隔8小时增加水压0.1 兆帕,并且要随时注意观察试件端面的渗水情况。

3、当六个试件中有三个试件端面呈有渗水现象时,即可停止试验,记下当时的水压。

4、在试验过程中,如发现水从试件周边渗出,则应停止试验,重新密封。

七、砼碳化试验

试件一般应在28天龄期进行碳化,采用掺合料的砼可根据其特性决定碳化前的养护龄期。碳化试件宜采用标准养护。但应在试验前两天从标准养护室取出。然后在60℃温度下烘48小时,经烘干处理后的试件,除留下一个或相对的两个侧面外,其余表面应用加热的石腊予以密封。在侧面上顺长度方向用铅笔以10毫米间距画出平行线,以预定碳化深度的测点。

砼碳化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将处理过的试件放入碳化箱内的铁架上,各试件经受碳化的表面之间的间距至少应不少于50毫米。

2、将碳化箱盖严密封。密封可采用机械办法或油封,但不得采用水封以免影响箱内的温度调节。开动箱内气体对流装置,徐徐充入二氧化碳,并测定箱内二氧化碳浓度,逐步调节二氧化碳的流量,使箱内二氧化碳浓度保持在20±3%。在整个试验期间可用去湿装置或放入硅胶,使箱内的相对湿度控制在70±5%的范围内。碳化试验应在20±5℃的温度下进行。

3、每隔一定时期对箱内的二氧化碳浓度,温度及湿度作一次测定。一般在{dy}、二天每隔两个小时测定一次,以后每隔4小时测定一次。并根据所测得的二氧化碳浓度随时调节其流量。去湿用的硅胶应经常更换。

4、碳化到了3、7、14及28天时,各取出试件,破型以测定其碳化深度。棱柱体试件在压力试验机上用劈裂法从一端开始破型。每次切除的厚度约为试件宽度的一半,用石腊将破型后试件的切断面封好,存放入箱内继续碳化,直到下一个试验期。如采用立方体试件,则在试件中部劈开。立方体试件只作一次检验,劈开后不再放回碳化箱重复使用。5、将切除所得的试件部分刮去断面上残存的粉末,随即喷上(或滴上)浓度为1%的酚酞酒精溶液(含20%的蒸镏水)。经30秒钟后,按原先标划的每10毫米一个测量点用钢板尺分别测出两侧面各点的碳化深度。如果测点处的碳化分界线上刚好嵌有粗骨料颗粒,则可取该颗粒两侧处碳化深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点的深度值。碳化深度测量xx至1毫米。

郑重声明:资讯 【砼的物理力学性能- 特种建筑材料制造商的日志- 网易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