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马彦平)最近,有关转基因作物的推广问题再度引起热议。如果转基因作物大范围推广,对农资的影响可能是农药用量的改变,但化肥用量短期内变化不大。这是记者通过采访得到的结论。
“筛选富含养分高效利用内源基因的优势作物品种,将外源基因导入植物体来实现作物的抗虫、抗病、抗除草剂等是当下国内分子生物学领域的主要工作,其中具有抗虫、抗病、抗除草剂功能的转基因水稻、棉花、大豆等作物大田已具备了产业化的条件。而以养分高效吸收为目的的转基因作物在国内几乎没有,当前还只限于优势基因的科研筛选和导入试验阶段。”这是记者从多位转基因专家那里获得的消息。他们表示,抗虫、抗病、抗除草剂等转基因作物的种植能显著减少农药用量,但通过种植转基因作物减少化肥用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据了解,作为一项保障粮食安全的先进技术,近年来国内转基因作物科研乃至产业化发展速度很快。目前批准商业化生产的转基因作物有延长贮藏期的番茄、抗虫棉、抗病毒甜椒、花色改变的牵牛花、抗病毒木瓜等。2009年5月,在11年的努力之后,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张启发团队研究的两种转基因水稻也取得了国家颁发的安全证书,用于饲料的转植酸酶玉米也取得了安全证书。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教授姜存仓说,与普通作物相比,目前已顺利投产的转基因作物普遍具有抗虫、抗病等优良特性,随着这些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一定程度上可减少农药的喷洒次数,降低农药需求量。以养分高效(如氮高效、磷高效、钾高效、硼高效)为目的的转基因作物目前还在实验室优势基因筛选和盆栽、试验田试验阶段,商业化生产还有很远的距离。
孟山都公司大中华区王姓经理告诉记者,当前国内的转基因作物,主要指的就是抗虫、抗除草剂等作物,其中bt抗虫棉已经实现了大规模商业化种植,在减少农药用量方面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至于养分高效吸收的转基因作物国内目前没有,有些科研单位已经筛选到了养分高效的基因,但是将这样的内源基因转入到作物体后,能否表达出养分高效的特性来,科研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更别说产业化种植。
姜存仓告诉记者,华中农业大学多个研究课题组都在做磷高效、钾高效、硼高效的优势作物基因筛选,但离产业化之路还很长。“养分高效吸收的转基因作物一定程度上能带来化肥的减量,但为时尚远。”
(责任编辑:吕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