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寻求绿色崛起与快速发展的双赢

市委书记卫星:寻求绿色崛起与快速发展的双赢

     2013国际茶业大会、第八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交易会、第十三届中国普洱茶节(简称“两会一节”)在普洱隆重举行,国际茶业xx人士云集普洱。会议期间,国际茶业委员会将“世界茶源”称号正式授予普洱市,结束了国内外的世界茶源地之争。
  普洱市与普洱茶获得了国际xx认可,普洱市委书记卫星的以节会经济促进普洱绿色发展的构想,初结硕果。
  不过,卫星同时坦言,普洱作为云南桥头堡战略中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要实现绿色生态崛起,建设国际精品城市,还必须咬紧牙关,xx诱惑,跳出以环境、资源换取GDP增长的怪圈,寻求绿色崛起与快速发展的双赢之路。
 

将普洱建成不落幕的茶业博览会

  记者:恭喜普洱,恭喜卫星书记!“两会一节”非常成功,普洱的国际化努力结出硕果,被认定为“世界茶源”。
  卫星:首先,谨向人民网长期以来给予普洱的关心、xx表示由衷的感谢!我也是一个人民网的忠实“网友”,只要有时间,我都会上人民网逛逛。所以,我们是老朋友了。能在普洱和老朋友见面,自然就感到格外的亲切和高兴。
  今年5月25日至27日在普洱市举办的“两会一节”已圆满落下帷幕。活动期间,来自世界32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名中外嘉宾,包括茶界{lx}、政界要员、专家学者、茶企代表和新闻界朋友齐聚普洱,共商世界茶业发展大计,共同分享了一场国际元素与普洱元素联袂上演的茶文化盛宴。
  国际茶业大会自2005年起,陆续在中国举办了四届,已成为我国茶业行业通往国际的一张响亮名片。前四届的举办城市,是杭州、长沙、成都等三个省会城市,普洱是中国{dy}个举办国际茶业大会的非省会城市。我们非常珍惜这次机会,把国际盛会的举办作为推动普洱茶和普洱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和平台,作为普洱扩大对外开放,大力宣传“世界茶源、中国茶城、普洱茶都”的一次重要契机。
  国内外许多地区一直宣称自己是茶的源头、茶的故乡。在这次大会上,国际茶业委员会将“世界茶源”称号授予了普洱市,正式明确普洱才是“世界茶源”,彻底结束了各方的争论。
  我认为,这个称号是名副其实的。普洱人民与茶结缘已有三、四千年的历史,其中,有文字记载的茶树栽培和利用历史就有1800多年。
  专家考证后得出的结论:在普洱发现的距今3540万年的景谷宽叶木兰化石,是全世界{wy}的宽叶木兰植物群分布区;镇沅县千家寨2700余年野生古茶树群落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zd0}规模的野生古茶树群落;澜沧县邦崴千余年过渡型古茶树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wy}古老的过渡型古茶树;澜沧县景迈芒景千年万亩古茶园是目前国内所发现面积{zd0}、历史最长、保存最完整的栽培型古茶园。
  专家认为,普洱不但茶树类型齐全,而且构成了从茶树的野生过渡到人工栽培,完整的人类发现、利用、驯化茶树的文明序列,是名副其实的“古茶树博览园”,中国乃至世界茶树资源的重要宝库,世界茶树原生地中心地带。这次国际茶业委员会将“世界茶源”称号授予了普洱市,是实至名归。
  记者:据说您有个设想,就是通过节会,探讨普洱绿色生态发展。
  卫星:普洱既是一个地名,又是一个产品品牌。普洱市, 普洱茶,没有任何一个地域和地方品牌结合得像普洱这么xx,结合得天人合一。普洱茶已经成为普洱的名片。这次“两会一节”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提升了这张名片的效应,为历久弥新的普洱茶走出国门、名扬天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节会经济是一种新兴产业经济。作为一种注意力经济,以节会为载体的节会经济将会成为推动普洱绿色发展的重要力量,成为展示普洱、推介普洱的重要窗口和平台,成为培育普洱经济新增长极的重要引擎,成为提升普洱城市品牌和影响力的重要途径。今后,我们将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交易会和中国普洱茶节打造成像青岛国际啤酒节一样的国际知名盛会。
  这次“两会一节”的成功举办,让世界的目光聚焦普洱。在为普洱赢得荣誉的同时,xxx、广视觉地向世界宣传推介了普洱,营销了普洱品牌,初步探索了一条以节会经济促进普洱绿色发展的新路子。与会的国内外嘉宾和新闻媒体好评如潮,大家普遍认为,这是一次增进友谊、交流合作、共谋发展的盛会,是一次精彩纷呈、商机无限、多方共赢的盛会,也是一次寻梦普洱、共享普洱、体验普洱的盛会。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许嘉璐、全国政协原副主席白立忱对“两会一节”作了高度评价;应邀前来参加活动的老挝副总理宋沙瓦·凌沙瓦留下了受到亲人般关怀的肺腑感言;国际茶业委员会主席迈克·本斯顿在景迈山申遗签字活动结束后表示,普洱有保存这么完好的古茶园,他非常希望申遗能够成功,让景迈山古茶园成为世界茶业的瑰宝,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许多中外嘉宾虽然只在普洱呆了短短的几天,却已经钟情于普洱、喜欢上了普洱。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只要到普洱的人都会深情的、忘情的珍视普洱、留恋普洱。普洱的生态文化、茶文化、民族文化已深深印在他们的心中。  
  记者:普洱茶业要真正走向国际,就要将普洱打造成为不落幕的国际茶业博览会。
  卫星:普洱能不能成为不落幕的茶业博览会,我看关键是我们能不能做好茶业这篇大文章。
  如何做呢?我到普洱工作以来,反复强调一个观点,就是要树立普洱在普洱茶产业的中心和xx地位,要做普洱茶的首席发言人,对普洱茶我们要有{jd1}的话语权。以我们的质量认定标准指导全国普洱茶的质量标准,市场对普洱茶质量的认定以我们为标准,我们所有的品牌是{zh0}的普洱茶品牌。
  这就需要我们要用绿色生态、安全健康的理念,构建普洱茶产业发展的标准化生产、科技支撑、品牌营销、技术服务、市场流通五大支撑体系。
  质量是普洱茶的生命,要把普洱茶打造成为{sjj}的健康饮品,确保产品质量安全是{wy}的途径。必须加强生态茶园基地建设,从源头上确保普洱茶产品质量,真正做到基地建设规模化,产地周边环境无害化,生产加工标准化,市场营销品牌化,质量管理全程跟踪化,生产经营产业化。
  同时,通过文化扬名,活动造势,将茶产业和茶文化很好结合起来,把普洱茶打造成地标品牌和国家的地理标志。用文化来催生茶叶的市场,以市场来提升人气,以人气来汇聚财气。
  记者:您这么一说,我感觉普洱是要复兴茶马古道。
  卫星:茶马古道就是一条开放之道、文明传播之道、交流合作之道。普洱虽然身处内陆,但从未封闭自守,茶马古道就是普洱和世界文明对话的开始。
  普洱是茶马古道的源头。兴于唐宋,盛于明清的茶马古道,就是从普洱出发,向北、西、南方向延伸,接内地、达京城、通邻国,以至延伸到欧洲大陆。茶马古道是世界上通行里程最长的古代商路,被后人称作是中国西南大地上一条进行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和传播中国古代文明的国际通道,也是民族迁徙的走廊、佛教东渐之路和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大动脉。
  千百年来,满怀走向世界愿望的普洱人民,不畏艰难险阻地走在这条古道上,并世代薪火相传,积淀形成了今天包容、自信、团结、拼搏的普洱精神。
  我坚信,只要我们大力弘扬普洱精神,做足、做够、做透普洱茶与健康、普洱茶与食品、普洱茶文化与休闲度假养生融合的大文章,我们xx有信心、有能力把普洱打造成为不落幕的茶业博览会。

把普洱打造成{sjj}精品城市

  记者:把普洱市建设成{sjj}的精品,是普洱的一个目标。普洱为何设立这样一个目标?
  卫星:建设{sjj}精品城市,既是推动普洱走向世界、融入世界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普洱城市化进程,完善城市体系,构建城市美好家园的一个目标定位。
  这个目标定位包含两层意思:从外延来看,建设{sjj}精品城市,目的就是要提高普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把普洱打造成为中国xx、世界闻名、世人瞩目的城市;从内涵来看,建设{sjj}精品城市,就是要全面提升普洱的物质文明、社会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的和谐程度,把普洱打造成为布局科学合理、功能协调完善、特色鲜明、品位品质较高的生态城市、园林城市、宜居城市。
  记者:普洱怎样努力打造{sjj}精品城市呢?
  卫星:我觉得,所谓{sjj}精品城市,就是一个能穿越历史,传承千年的城市,也一定是用人文积淀、自然禀赋、精品建造等特色元素塑造和支撑的城市。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城不在大,有特则名。正如法国的波尔多、普罗旺斯,瑞士的卢塞恩等,这些城市之所以能成为{sjj}精品城市,不在于大,也不在于强,xx是以特色立市,以特色扬名。普洱打造{sjj}精品城市,关键在于打造独具一格的城市特色。
  记者:怎样保证普洱的城市特色?
  卫星:普洱要打造{sjj}精品城市,首先是要做好规划。规划要高起点、管长远,想到你想不到为止。规划不是计划,计划是规划的分解,是规划的落实。要跳出普洱看普洱,站在全国甚至世界高度看普洱,充分了解世界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普洱。这个规划要有个性,体现差异化,彰显普洱独特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特色,要管100年、200年,要管更长远。过去我们已经有了一些设想,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接下来我们还要聘请一批了解普洱、热爱普洱、尊重普洱的国际知名规划大师,帮助完善和提升规划。
  其次,要突出生态宜居、休闲度假、康体养生的城市功能定位。把生态环境作为城市规划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将环保的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的各个方面,使城市规划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可持续。围绕“水”和“绿”这两个字,做好、做足、做透文章。人是城市之本,史是城市之根,水是城市之魂。要通过大力实施城市景观水系工程,形成 “山、水、城、湖”于一体、满城山水满城绿的城市特色。要加快森林普洱建设,丰富城市的生命本色,让城市的公园真正变成“绿肺”,街道变成“绿网”,河道变成“绿脉”,庭院变成“绿韵”。让森林掩隐我们的城市,让鲜花四季常开,布满每一个角落。水好、绿化好的城市,肯定是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普洱有优美的人居环境、洁净的饮水、清新的空气、干净的土地、安全的食品,这些都是打造世界精品城市的必备要素。
  第三,要突出城市空间的视觉美。把自然美和几何美很好结合起来,运用好比例、节奏、对比、协调、对称、平衡、稳定等因素,各种街区的尺寸、城市建筑体的外形、绿化树种的选择、不同功能街区绿化树种植间距等,让普洱成为视觉美的盛宴。
  第四,要突出人性化的城市服务功能,包括便捷的交通、通讯、网络和{yl}的金融、教育、医疗、娱乐等服务,处处体现“家”的温馨。
  总之,在我心中,普洱要打造的{sjj}精品城市,是一座四季常青的绿色之城、雅致有序的洁净之城、文明礼仪的微笑之城、涌动财富的繁荣之城、共建共享的智慧之城。她应该而且必须让人既有视觉的留恋,也有情感的体验;既有文化的繁荣,也有财富的涌流,成为世人寻梦、融入自然、拥抱健康、安放心灵、栖息家居、自由徜徉的理想之地。
  当然,要把普洱打造成为这样的城市,要走的路还很长,要做的工作也还很多。如果把它比喻作万里长征,那么,我们只是刚刚迈出了{dy}步。但我坚信,只要心中有梦想,就有了努力的方向;只要我们脚踏实地的走下去,在不远的将来,这个梦想一定能够变成现实。

建设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

  记者: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是云南省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战略获得国家认可后,普洱市在桥头堡建设中的身份。您作为普洱的新书记,对这一定位如何看?如果进一步强化这一定位,普洱还需要做什么?强化什么?
  卫星:我觉得这一定位体现了普洱在云南桥头堡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国家、省和社会各界对普洱坚持走“生态立市、绿色发展”道路的充分肯定和支持。我们建设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根本目的是让绿色发展成为普洱永恒主题,绿色经济成为主流,绿色产业成为主体,绿色企业成为主力,把普洱打造成为绿色产业集聚、绿色企业汇聚、绿色发展红利普惠的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
  我们提出建设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构想,主要是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顺应世界绿色发展的时代潮流和边疆各族人民过上美好幸福生活的新期待;二是着眼发挥普洱生态优越、资源富集、区位独特等优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三是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明确赋予普洱建设重要的“特色生物产业、清洁能源、林产业和休闲度假基地”的任务。国务院文件直接点题普洱绿色发展,这在普洱发展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我们提出建设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正是对国家寄予普洱绿色发展厚望的积极回应。
  我认为这样的定位既是精准和高远的,也是颇具全局性和战略性的。不但充分凸显了普洱的优势和潜力,也指明了普洱面向未来的正确发展方向。
  记者:普洱上下对这一定位认识一致吗?
  卫星:我到普洱工作以后,有的同志建议,上报国家发改委的报告提法应为“国家绿色经济试验区”,还有的同志认为应叫“国家绿色经济示范区”。我对他们讲,叫试验示范区比较好。试验是个过程,示范是肯定,是个结果。试验时我们可以向国家争取项目、争取资金、争取政策,借助国家的力量加快建设进程;示范是建设有了成果后,为全国其他地区绿色经济发展提供好的经验和做法,成为全国的样板性工程。
  在中央有关部委和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配合下,普洱建设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国务院总理xxx作出重要批示:支持地方立足自身优势,积极发展绿色经济;普洱建设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已正式列入《国务院滇西扶贫规划纲要》;国家发改委深入普洱调研形成的《关于云南省普洱市发展绿色经济情况的调研报告》已上报国务院,明确建议国务院支持普洱市建设国家绿色经济试验区,出台指导意见;云南省人民政府在普洱召开了推进绿色经济发展专题工作会议,全力支持普洱建设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并向国务院上报了“关于请求国务院批准普洱建设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的请示”。国家发改委已同意普洱建设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普洱建设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正从构想一步步变成实践,展示了美好的前景。
  记者:接下来的重点是?
  卫星: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沿着建设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的思路、步骤和目标,坚持以先试求先行,以先行求先进,以先进创特色。重点在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实施存量经济绿色化改造、强化绿色经济增量构建、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推动全社会绿色发展、创新绿色发展体制机制等方面大胆实践和探索。
  力争通过5至10年的努力,把普洱建设成云南低碳经济试点核心区、西南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国家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宝库、特色生物产业聚集区、绿色工业示范区、绿色经济总部园区、绿色产品贸易集散地和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成为云南乃至全国绿色发展的典范。

寻求绿色崛起与快速发展的双赢

  记者:做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生态式发展方式,意味着速度又上不来,如何解决绿色崛起与快速发展之间的矛盾?
  卫星:这个问题提得很好。
  普洱近年来又好又快发展的事实,以及今后绿色发展的实践都将充分证明,快速发展和绿色崛起并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两者博弈可以实现双赢。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开启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崭新时代。“美丽中国”既体现科学发展的和谐之美,又为我们指明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美好愿景。云南省委书记秦光荣强调,美丽云南是美丽中国的窗口,建设美丽云南,既要打造发展的云南、富裕的云南,又要更加鲜明地坚持“宁可牺牲一点发展速度,也要守住良好的生态环境”的理念,绝不能以牺牲环境、破坏生态为代价换取一时的发展。云南省省长李纪恒指出,云南要突出绿色发展,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给子孙后代留下天朗气清、地绿水净的生态宜居幸福家园,构筑西南生态安全屏障。
  普洱市作为云南版图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在美丽云南建设中首当其冲、积极作为,加快建设美丽普洱。建设美丽普洱,产业是基础、是关键,要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支撑美丽普洱建设;建设美丽普洱,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是根本、是核心,要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总之,对普洱来说,发展是{dy}要务,保护是{dy}政绩。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决定着普洱的前途和未来。
  国内外很多地方的发展实践告诉我们,经济的高速发展、资源的过度开发,往往与环境污染成正比关系。普洱作为云南乃至全国自然生态{zh0}、资源环境{zy}、绿色发展潜力{zd0},但经济欠发达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之一,如何解决绿色崛起与快速发展之间的矛盾,是个很现实的困难和问题。
  记者:怎么理解生态红利之说?
  卫星:在生态文明成为全人类共同愿景的今天,良好的生态、清新的空气、干净的水土、安全的产品,以及集约高效生产空间、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构成了生态红利,并成为吸引各种要素聚集的强大磁力,产生了巨大效应。我到普洱工作以后,一直强调一个观点,普洱只要绿色GDP,而不要带血的GDP。我们宁可减少一点资源开发利用,牺牲一点发展速度,也要守住良好的生态环境,决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再恢复的老路和边发展边污染、边污染边治理的歪路。要给子孙后代留下天朗气清、地绿水净的生态宜居幸福家园,让世世代代普洱人民共享生态红利。我们坚持把环境优先和生态效益作为产业选择的根本前提,坚决对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产业说“不”!
  记者:这意味着,普洱将很多能带来短期高效益的企业排除掉了。
  卫星:确实如此。
  在招商引资方面,我们设立了很高的门槛,坚持好中选优、优中选强,招强商优商好商大商良商。
  招商引资项目用三个标准来衡量:一是要看税收贡献率,给当地能带来多少税收;二是要看环评,环保要过关,不能是淘汰落后的企业、污染型企业;三是要看能带来多少就业,能给老百姓带来多少实惠,能连成多少产业链。
  我始终坚信:绿色生态的普洱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随着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建设的深入推进,普洱将在快速发展和绿色崛起方面开辟新的路径,并努力为同类地区发展作出示范。(人民网记者:马捷)

△市委书记卫星在拉祜村寨调研。(本报记者:王承吉  摄)

郑重声明:资讯 【卫星:寻求绿色崛起与快速发展的双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