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迁都郑州的理由_高天流云的价值成长_百度空间

二、郑州市是我国最理想的迁都场所
中原是河南省的古称,是我国古代九州的中心。郑州市位于中原的核心位置,郑州市所辖地区和开封市以西的约一万平方公里的区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心”地带。因此迁都中原实际上就是迁都在这个区域内(为方便于论述,下面将中原的这个区域通称为郑州市)。将来我国政府迁都郑州市,把郑州市作为最理想的迁都场所,是因为郑州市不仅是我国的“国土中心”,而且也可能是亚洲的“洲域中心”。郑州市在我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历史位置和战略位置比北京、西安等地更为重要、更为优越。
(一)、郑州市是我国的“国土中心”
国土中心是一个国家疆域内自然地理要素和社会历史文化等因素的综合选择中心,是举国公认的自然和社会要素中心。有人形象地把我国国土比喻为一只昂首挺立、栩栩如生的大公鸡,郑州市是这只五彩斑斓大公鸡的心脏,京津秦位于这只大公鸡的咽喉。
地理的要素主要包括位置、地形、气候、交通、信息、地震、农业、水源、能源,这些要素是选择首都必不可少的条件。下面将这些要素按其重要性进行排序。
陆地交通枢纽
郑州市是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郑州不仅是纵贯南北的京广铁路和横贯东西的欧亚大陆桥东段陇海铁路之枢纽,是我国铁路中心和{zd0}的编组站,而且以郑州为起点可以向全国发出数十条铁路干线,这些干线以最短捷的路径串联和并联了全国所有的自然资源、能源、工农业地带、城市和人口——
向北不仅通过“京津秦咽喉地带”串联了我国的重工业基地东北,而且向北经山西蒙古联接俄罗斯远东地区;向西因为关中平原的沟通,串联了地广人稀的大西北、中亚和发达的欧洲;向南可发出两条干线纵贯中南,并直接联系东南亚。由于向西和向南铁路的联系,从而把自然资源极为丰富的西南融于一体;向东可以直接联接整个华东,特别是对于长江三角洲的联系。
这些干线及其它一些平行的干线构成了全国铁路网的分布特征。我国陆地交通要道大致成多重的“田”字形分布,并且有数条铁路干线间接地构成“田”字形的对角线。郑州市坐落在“田”字形的中心,郑州是我国未来陆地交通{zd0}最重要的“十字路口”。
例如,每天从郑州向我国陆地上其它三十一个省会(省、自治区、直辖市首府所在地,包括香港和拉萨)各自发出并返回一次列车,其铁路总长度比北京向其它三十一个省会要缩短16956公里,比西安缩短9206公里,比武汉(武昌)缩短8884公里。每天从郑州向我国陆地上三十一个省会(包括香港和拉萨)各自发出并返回一次班车,其公路总长度比北京向其它三十一个省会要缩短17684公里,比西安要缩短5968公里,比武汉缩短2190公里。计算结果证明,在全国所有的大型城市中,唯独只有郑州连接全国各大城市的距离为最短。因此它最为节省交通费用,最为缩短运输时间,如果郑州现在有北京这样大的交通运输规模,每年至少要比北京节省运输费用数十亿元。
从郑州升空的飞机飞往全国各大城市的航线也无不具有此种特征。虽然没有现成的资料可以计算,郑州向其它所有省会的航线比北京向其它所有省会的航线缩短的距离是多少?但是可以证明,郑州连接其它任何一个省会的航线距离为最短,因此也最节省时间和费用。
此外,郑州直接联系我国东南沿海各大港口城市的条件也很优越。它直接连接上海和香港,比北京连接上海和香港缩短距离1157公里;它直接连接连云港,两市相距572公里,高速列车一个半小时就能到达。连云港不仅是大西北最近便的出海门户,而且是连接欧亚大陆陆地交通最近便的起至点。因此有人把未来的连云港美其名曰“亚洲的鹿特丹”,虽然有点夸张,但是连云港的地位和作用必将越来越得到加强,而郑州以连云港作为最近便的出海门户,岂不美哉?
郑州是未来的“南水北调”中路输水线的中心。长江三峡工程峻工以后,随着中路输水线的沟通,将为郑州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水源和电力,这要比北京节省一半的输送费用。
无论是在天空还是在地上的交通运输,从郑州出发通往四方,都以{zd0}限度提高运输效益,减少能耗、减少运输时间,从而提高运输效益,足以证明郑州市是我国地理位置的“中心城市”,然而要发挥中心城市的功能,只有迁都郑州市,才能使中心城市的功能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
情报信息灵通
郑州处在全国能够迅速获得信息的重要位置上,郑州不仅是我国东南沿海向西部内地输出高技术和制成品的必由之路,也是西部内地和中亚向东部运送原材料的枢纽,而且还是南北进行物资技术交流的xxxx。因此郑州不仅能够从全国准确及时地悉获各种信息,而且通过自身的融炼,立即向全国发出反馈的信号,效益百倍地对全国进行指导,这就是中心城市所独有的功能。
例如,小王想乘火车从甲城省会到乙城省会,以两城最短的铁路为径,必经郑州的概率为45%,必经北京的概率为20%。多次计算证明,必经郑州的概率为全国之冠。
可见,郑州是我国xx的能够从全国获得信息的{zd0}集市。如果其它条件相等,从郑州获得信息的数量应该是北京的两倍,尤其是它能从我国南方的经济中心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较快地获得信息,就更加重了它在全国的重要性。此外,郑州还可以通过建设国际航空港,从世界各地获得信息。
因此,郑州信息十分灵通,从长远利益考虑,可以作为全国信息控制的中心。
地质地基稳定
我国是地球上地震活动最频繁,分布最广泛的地区之一。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上记载了上百次的大地震,给中华民族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死亡人口达到二十四万,为二十世纪地震死亡人口之最。在三百年前的1679年,北京也发生了八级以上的大地震;1556年的“关中大地震”也在八级以上,这次大地震创造了我国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地震死亡人口的{zg}记录。
之所以北京西安等地都发生过大地震,是因为这两个地区都处在地震分布带上,地质构造极不稳定,每到一个周期,就要将运动聚集在内部的能量释放出来,因此,将来也决不会避免,何况当今世界上人们还根本不可能对地震发生的时间作出最准确的预测和制定xxx的防范措施。
为了避免地震对首都造成的破坏,在不久的将来,中国政府不得不考虑迁都郑州市。
根据我国地震带的分布情况,郑州市不在我国的地震带上,从已有的历史资料看,郑州市没有发生过一次大地震。实际上,郑州市是华北平原地区难以找到的不能发生破坏性大地震的理想型的大城市。
同北京一样,□□□的首都东京也在地震带上,为避免地震造成的破坏,□□□政府曾多次辩论迁都之事,但终因没有理想之地而难以决断。
地形位置适宜
郑州市位于华北平原西部,在黄河下游南岸的黄河冲积扇的西角,属于淮河流域。它的最北面是东北—西南走向的太行山脉;西南部是断落隆起的秦岭山地,秦岭是我国南北地理的分水岭;东部和南部是一望无际的黄淮平原。这一带的地形,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错综交替,秦岭山地向东蜿蜒伸展,豫西山地群山起伏,黄河切穿秦岭山地和黄土高原冲出山口,画面壮观,景象万千。既可一饱眼福急流澎湃的黄河小浪底,又欲身临其境风景如画的“嵩山公园”,惊叹世间奇景“地上悬河”,处处别具风味,令人神往,使人陶醉。
郑州市地势西高东低,西部的巩县、荥阳、登封、密县大部分为低丘和山地,东南部的郑州、中牟、新郑及开封以西主要为平原和平地,平原和平地占60%,丘陵和山地占40%。
郑州大致在北纬35°和东径114°交会附近,属于东八区,和北京同属一个时区。东八区是我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北纬35°是我国陆地纬度的平均值。
气候温暖湿润
郑州市气候温和,属于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温暖有风沙,夏季炎热雨丰沛,秋季晴朗日照足,冬季寒冷雨雪少。
郑州地处我国中纬度地带,气候比较温和,四季较为分明,具有明显的大陆性气候特征。年平均温度14℃,一月气温平均-0.1℃; 七月平均气温26.9℃,气候的年较差、日较差均较大。
由于郑州所处的纬度比北京低5°,加上地形对郑州的夏季气候具有明显的疏散性和传递性,所以郑州的气候条件比北京要适宜。同北京相比,郑州冬季时间较短,气温相对较高;夏季两市平均气温相差不大。北京一月平均气温为-4.8℃,比郑州低4.7℃。七月平均气温26.1℃,比郑州低0.8℃;年平均气温12℃,比郑州低2℃;无霜期200天,比郑州少近一个月;北京市在冬春季遭遇风沙次数比郑州市频繁,而且强度明显要比郑州市高。
当然首都最理想的气候特征是全年不冷不热,四季如春;不干不湿,风沙极小,在我国只有昆明比较接近。郑州同这种理想型的气候相差很远,但由于它比北京更接近于理想型的气候特征,因此郑州比北京在气候的要求上更适宜于建都。
农业历史悠久
适宜的气候,宽阔的平原,丰富的地下水源,为郑州市农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这里是我国开发最早的农业区。
解放前,河南省水旱灾害不断,黄河多次决口改道泛滥,黄淮平原风沙、内涝、沼泽、盐碱交加,特别是“黄泛区”,使河南的农业一直不很景气。
解放后,经过大力改造、治理,河南的面貌为之一新,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主要农产品小麦、大豆、棉花、烟叶、花生及各种暖温带林果和畜产品增长较快。但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需要长时间xx,需要人们用勤劳的双手改变过去,创造美好的未来。
虽然郑州市的农业生产不比北京、西安充满生机活力,但是,郑州地处中原,是我国南北交通要道,祖国四面八方的物资汇集这里,人们的生活用品,特别是食物,可以较快获得,比北京要便利。例如郑州居民所必需的粮食、蔬菜、鲜果等食品,需要南方补给的部分,比北京要节省三分之一的运费。
水能物资丰富
郑州市位于我国能够便利获得淡水、能源、主要物资原料和制成品的{zy}越的位置上。它的周围有丰富的淡水、能源和主要物资原料。郑州市北临黄河,东属黄淮平原,黄河水、地下水资源十分丰富。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纽工程平均每年可增加供水四十亿立方米;南水北调中路输水线全线贯通后,华北平原如遇春雨。郑州市位于中路输水线的中心,是我国现在和将来华北地区淡水供应最丰富,利用最方便的地区之一。
北京市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在永定河的冲积扇上。永定河、官厅水库、密云水库和地下水,平均每年可向北京市供水四十亿立方米。但是北京市人口太多规模过大,淡水用量大,且需求每天都在增加,淡水不足是北京市目前主要的社会问题之一。虽然南水北调于二OO八年调入北京,但是不能保证这些淡水就能永远解决北京市的淡水供应,况且,向北京市调水成本之高、浪费土地之多根本无法和郑州市相比。
西安市位于关中平原,虽然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但是大量开采地下水资源会出现地基下沉、水循环不良、水质变坏等一系列环境问题。渭河水资源虽然丰富,可是泥沙含量大,周围又不能建设水库,一时尚难充分利用。而向西安大量调水几乎不可能,因此西安市淡水资源供应是一个长期的难题。
郑州市周围有便于利用的丰富的煤炭、石油、水力和电力能源。河南省煤炭资源比较丰富,年产量1.4亿吨,仅次于山西,居全国第二位,煤炭供过于求,年外调量为几千万吨。煤田几乎遍布全省,主要有平顶山、义马、焦作等,这三大煤田同郑州的直线距离都不足二百公里,有铁路和公路相连,交通运输十分便利,这些煤矿都可以建成大型坑口电站,尤其是郑州矿务局,煤炭产量已经超过一千多万吨。河南省也是我国石油资源的重要基地,原油产量八百五十万吨,居全国第四位,其中六百万吨调入外地,而河南省的原油加工能力十分有限。主要油田中南阳油田开采较早,中原油田是我国{zd0}的油田之一,年产量近六百万吨。河南省水力资源也很丰富,在我国华北地区得天独厚。河南位于黄河从我国第二阶梯的黄土高原冲入第三阶梯的黄淮平原,落差二百多米,蕴藏着上百亿千瓦时的水能资源。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是华北地区{zd0}的水电站,年发电量为51亿千瓦时,同三门峡、丹江口、三峡水电站和为数众多的火力发电站并网联结,形成负荷巨大的富余的电力网,郑州何愁无电可用?
北京市及其周围煤炭资源和石油资源丰富。大型煤田有京西煤田和开滦煤田;大型油田有华北油田,还用管道从东北输入;电力主要依靠火力发电,附近电厂密集,功率大,但是需求量更大,加上浪费严重,电力供应普遍比较紧张,必须从外地输入。
西安市周围有较为丰富的煤炭资源,主要煤田为铜川煤田和韩城煤田,超大型煤田如神木煤田距离较远,铁路和公路的距离都在五百公里以上。煤炭的供应不如郑州方便,和北京差不多。西安市石油储量不足,现在开采和利用的油田有延长油田和甘肃的长庆油田,原油产量都比较小,可是陕北高原却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西安在天然气资源的利用上比北京要方便。
郑州市周围不仅有丰富的物资原料,而且通过便捷的交通运输获得所需物资原料和制成品的位置非常优越。郑州市周围主要的农产品有棉花、烟叶、花生、大豆等;重要矿物质有铁、铝土、铜、金、银、耐火粘土、溶剂灰岩等。与此相适应,河南的原材料工业和轻工业比较有名,郑州市氧化铝产量占全国一半以上,洛阳铜加工厂是全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中心之一,安阳钢厂是一个大型钢铁企业,许昌的烟草加工工业闻名遐迩,郑州为全国主要的棉纺织工业基地之一。
此外,一些河南产量较小,用量较大的原料和制成品,需要利用全国甚至国际市场进行平衡、互相调节,大部分要从南方进货,由于郑州位于我国的“国土中心“,交通运输便利,在获得原料和成品方面比北京、西安更能缩短距离、节省时间,减少费用,降低成本。
当然,一个地区不可能一切东西一应俱全,所需的大部分都需要相互补给,互取长短,因此发达的交通运输、适中的地理位置可{zd0}限度地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益,所以一个地区资源是否丰富,既要看这个地区的资源储量和现状,尤其要考虑这个地区从外地获得所需资源时的成本是否{zd1},运输效益是否{zg}。
总而言之,无论在淡水资源、能源资源,还是在主要物资原料、产成品供给的丰富性和方便性方面,郑州比北京优越,而北京比西安优越。
(二)安全的军事重镇
郑州市扼我国南北和东西军事要塞,是中原进攻关中和关中夺取中原一统天下的必由之道,素有“雄峙中枢、控制险要”之称,因此郑州历来就是一座军事重镇。上起西周初期,周公东征首开管国(今郑州),而后平定各诸候,收复了中央政权;秦朝末年,陈胜派吴广指挥大军进攻秦的军事重镇荥阳;楚汉相争,刘帮、韩信统领大军进攻项羽xx,成皋荥阳之战,项羽xx溃不成军;三国时期,曹操在官渡(今郑州市中牟北)击败袁绍,逐步统一了北方;隋朝末年,瓦岗军在荥阳大败张须陀xx;下至元朝末年,李自成和各路义军首领在荥阳商讨突围对策,此后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而今要在郑州市发生国内战争的情景可能将一去xx复返了,剩下只是概率极小且趋于零的世界大战,相对北京而言,郑州是一座比较安全的城市。由于郑州市是我国地理位置的中心城市,它的四周有许多大城市阻击着敌人的进攻,从而减轻了对郑州市的威胁,因此郑州市是一座比较安全的军事重镇。
恰恰相反,由于北京位于我国地理的“咽喉”地带,扼祖国东北与内地交通要塞,地理位置也很重要。但是由于我国咽喉地带比较细长,西北—东南方向的地面距离较短,防守的军事力量必不很强大。北京市同渤海的最近距离只有一百公里,和蒙古最近距离为五百公里。在战争中,战线太短,就难以进行有效的战术阻击和实施攻守平衡的战略防御,敌人军事力量的威胁相对强大,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火烧圆明园,清朝顿时一片混乱。因此北京在对外常规战争中,是一座比较危险的城市。特别是它要阻击从蒙古高原和渤海湾侵袭的军事力量的强大攻势,北京一定首当其冲。
现代战争分为常规战争和高科技战争,常规战争往往是军士和武器短兵相接,攻城列地,高科技战争不见军士和武器,目标瞬间毁于一旦,是一种彻底进行摧毁的战斗。在高科技战争中,中国几乎没有一个地方是安全的,即使我国也象美国一样建立了导弹防御体系,其防御效果可能事倍功半。因为敌对国家同我国相邻太近,我们防不胜防。现代战争中(特别是同强国),如果是毁灭性的战斗,那么中国的任何一个地方都无安全性可言;只有被占领时演变成常规战争,安全性的问题才能突显出来。
由此可见,在现代战争中,北京的安全性最差,郑州次之,西安兰州xxx。军事上的重要性和安全性是选择首都必不可少的条件。
(三)文化古城和古都中心
郑州是我国的一座历史文化古城。它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三千五百年的商朝就已经形成城市。郑州市郊区的登封、荥阳、新郑都是我国奴隶社会最xx的古都。阳城(今登封县东)在距今四千年前的夏朝已经是夏王朝的都城;嚣(今荥阳东北)在距今三千五百年前就已经是商王朝的都城;管(今郑州)是西周初期诸候国管国的都城;郑(今新郑)是我国战国时期韩国的都城。
公元559年南北朝时期的北周,定名郑州。自秦朝以来,荥阳作为战略重镇被载入我国各个朝代的史册。
在现代,震惊中外的“二七”大□□□就发生在这里,为郑州的现代史增添了光辉的一页。
河南是中华民族文明历史的摇篮,它有我国古代最悠久的历史。中华民族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从这里产生、发展、繁荣,并且逐渐扩展于陕西,曾一度出现“豫陕轮治”中国长达两千年的局面。至元朝,我国古代文化中心转移到北京,才使我国古代文化源远流传下来。形成了我国具有深厚民族风格的现代文化。
我国古代的文明文化分布区域变化规律如下:
{dy}阶段:我国原始社会的文化分散于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几个集中点,时间长达一百多万年。
第二阶段:夏朝和商朝的文化大都集中于河南境内的黄河两岸,时间长达一千年,郑州是这些集中点的几何中心。
夏王朝(前二十一至前十六世纪)的首都,相传始建于阳城(今河南登封东),以后播迁于安邑(今山西夏县),帝丘(今河南濮阳南),原(今河南济原西),考丘(今河南开封东),西河(今河南汤阴东)等。
商王朝(前十六至前十一世纪)的首都,传说始建于毫(今山东曹县南),以后播迁于嚣(今河南荥阳东北),相(今河南内黄南),刑(今河南温县东),庇(今山东郓城北),奄(今河南安阳西),朝歌(今河南淇县)等地。
第三阶段:自西周开始到元朝以前(除非东晋和南宋)各个朝代的首都不是陕西的西安(或咸阳),就是河南的洛阳(或开封)。因此这段时间我国的古代文化被“豫陕轮治”,时间长达两千年。
安史之乱以前是中华民族最辉煌、最强大、最自豪、最光荣的繁荣盛世。
第四阶段:元明清的文化集中于北京,明朝后期逐渐被南方所取代。
第五阶段:我国的现代文化集中于东部沿海。
第六阶段:二十一世纪,随着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广泛开发,中华民族的文化将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地扩展,并且在2050年之后,将在全国范围内达到平衡、协调和稳定。同原始社会一样,这个阶段将是无限漫长的。
由此可见,我国古代的文化及其未来的发展从分散趋于集中,又从集中走向均衡,在这一过程中,河南起到了明显的桥梁作用。在中原(包括陕西)的首都代表着中华民族文明历史最光辉灿烂的时期,是值得骄傲和可歌可泣的。北京南京和杭州代表了中华民族文明的衰败、落后,代表了中华民族受压迫、受奴役、受屈辱和受摧残,元朝和清朝的首都虽在北京,但这是蒙古族和满族强加给中国人民头上的,只有一百多万人口的两个少数民族却安然无恙地统治了几亿大汉民族几百年,这不是屈辱是什么?而明朝选择北京作为首都,是为拒抗北方少数民族势力入侵中国的军事考虑,是不得己而为之,是懦弱的表现。
在我国古代文化变迁过程中,曾先后出现了近二百个古都,其中三分之一集中于河南,以洛阳、开封和安阳最为xx。事实上,我国的古都,大约三分之二高度密集于西安、洛阳、开封以东一线及其周围,郑州在这个“古都”带的中心。历史资料证明,郑州市所处的位置是我国从古代到现在所有古都的几何位置中心,也是我国七大古都(包括安阳)无容置辩的中心。
河南素称“中原”,为古九州之中心,现在也是我国地理综合要素的中心,是我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郑州是河南省的省会,为河南省之中心,是一座文化古城和我国所有古都的几何中心,而北京、西安虽为文化古城,但北京太偏北了,西安太偏西了。
总之,由于郑州在地理的各种要素和战略位置及历史文化等方面比北京、西安具有综合的更为优越性。因此郑州是我国最理想的迁都场所,而北京、西安不应作为现代文明社会之首都。
三、 迁都郑州实现了我国首都主要职能的综合{zy}化
首都是一个国家的政治中心,它的主要职能如下:
(一) 首都的主要职能是对国家进行高效的管理和统治
首都对国家管理和统治的有效性原理是衡量首都所在地是否合理的主要标准。它的主要特点是首都连接全国所有地理要素特别是连接大中城市的铁路、航线的距离为最短,而且地理位置比较适中,尽可能是全国所有大中城市的几何中心。
郑州不仅连接全国所有大中城市的铁路、航空线的距离为最短,而且靠近全国大中城市的几何位置中心,地理位置非常适中,交通十分便利,因此在郑州可以从全国各地准确、及时、快速地获得各种信息,并且立即向全国发出反馈的信号,效益百倍地对全国进行管理和统治。
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首都能够对本国进行高效的管理和统治。而北京就不能对全国进行高效的管理和统治。
(二) 首都的职能是既要促进落后地区的开发改造和建设,促进落后地区的繁荣富强,又要使更多的人因此而得到实惠
现阶段,我国中西部广大地区比较落后,自然资源比较丰富,有待于集中力量进行全面开发。
河南省是我国中部经济最落后、人口最多的大省,人均收入不到山东省的三分之二,国民生产总值只有山东省的三分之二,经济总量在我国排列第六位。况且人口太多,资源有限,投资又少,难以改变落后的面貌。
如果迁都郑州市,在未来四十年的时间里将使中原及陇海线净增一万亿美元的投资,为河南及陇海地区提供上千万个就业机会,每年净增几千亿元的国民收入,使河南的经济规模进入全国四强。
河南人口稠密,人口基数大,迁都中原可以使中原一亿人口得到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实惠;相反,如果把首都建在一个人口较少、自然条件较差的边远地区,虽然投入相同的资金,但是因此而获得利益的人口很少,从而建都的整体社会效益就很低。
只有迁都郑州,才能加速中西部广大地区,特别是河南省的开发、改造和建设,才能加速我国陇海沿线和西部地区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才能加速我国生产力布局的比较均衡和合理。
迁都西安虽然能够促进我国西部地区特别是关中平原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但是获得利益的人口较少,只有中原的四分之一,因此迁都西安的社会总体效益比较低。
(三) 首都的职能在于有效地保护自然资源、治理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和改善城市环境
只有迁都郑州市,才能加速人们对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和西部广大地区干旱、内涝、风沙、盐碱、水土流失等日益恶化的环境的均衡治理,使人们一心一意地根治黄河水患灾害,较快地改善我国黄河流域和西部广大地区的自然环境。
(四) 首都的职能在于有效地保障自身安全和国家安全
{dy}、 在战争中特别是在对外战争中,首都首先要能保卫自身安全,才能指挥全国军事力量进行战略防御和反攻。因此首都必须在战略位置上比较安全。
第二、 为确保首都和国家安全,首都要尽量避免建在地震带上。
第三、 为避免水患对国家造成的灾难,首都应该尽量建在能避免水患的安全地带。郑州市区地面标高110米,比花园口黄河水位标高97米高出十多米,因此郑州市能够避免黄河的水患。而且由于黄河上建有小浪底和三门峡水库,因此黄河发生水患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由于郑州可以避免战争、地震和水患灾害,因此郑州对国家的安全更有保障。
(五) 首都的职能在于同国际间进行方便的联系
随着“欧亚大陆桥”的开辟,郑州到连云港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的建成,以及开辟一系列国际航线,将大大地方便了同国际间进行的联系,把中国和世界融成一个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
由此可见,迁都不仅使首都能够效益百倍地对全国进行管理和统治,而且加速我国陇海沿线和西部广大地区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加速我国经济中心向中西部地区的移动,有效地改善黄河流域和西部的自然环境,并且更加保障国家安全。此外,它还同国际间进行方便的联系。因此迁都郑州无疑实现了首都主要职能的综合{zy}化。
四、迁都的{zj0}方案是建设郑州姊妹城
现在郑州市区所处位置本来是我国首都最理想的选址,但这个位置已经被郑州市各种设施占领,在城区要将这些设施大规模地拆迁,其成本太高,而且建设余地太小,不利于形成一个别具风格、环境优美、创造新型的政治中心,如果改在郑州市郊区(即和郑州市区连成一体)建设首都,其结果必然是郑州市城区人口规模最终会超出一千多万,规模过于庞大就会造成环境污染、土地价格昂贵等一系列问题,尤如画蛇添足,别扭万分。只有将新首都建在郑州市东南四五十公里处的平原地区,才能更好地满足大部分需要。
首先,可以确定,在郑州市的东面、西面和南面选择地址都有缺陷。西面荥阳太过狭小,地界不开阔;南面新郑市的西面是山地,地界也不开阔。西面和南面不仅会限制首都的发展,而且还可能会对“中路输水线”的水质形成污染。至于东面的中牟县,地势太低,黄河永远是一个不太大的威胁,太靠近黄河使新首都向北扩展的余地受到限制。
其次,在郑州市东南四五十公里处选址有诸多优势:一是这里平原广阔,发展余地很大;二是这里地面标高100m以上,黄河水患不会影响;三是这里全是农村,没有一个县城,地价低廉,能有效降低迁都的成本;四是这里比较靠近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五是不会形成环境污染,郑州市和首都的环境分割治理,不会相互污染。
那么,新首都的名称应该叫什么?答案是“孙中山”市。原因是孙中山是中国历史上一个{swql}的伟人,他是中国旧民主主义(资产阶级)□□□的先驱,他领导中国人民xx了满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在中国人民心中扎下了根,他{zx0}主张联俄、联共、扶助工农以及后来演变为民族、民生、民权的三民主义,不仅是中国近代思想的巨大创造,而且现在非常有利于和平统一。孙中山先生为中国人民无限崇敬和爱戴,他是一个和平和自由的象征,是中国人民名符其实的国父。孙中山这个名称气势非凡,可比华盛顿,胜过莫斯科,还能体现新首都在我国的中心位置和地理多山的特点。
五、2011—2021是我国迁都的{zj0}时期
迁都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关系到子孙万代的切身利益,当然应该谨慎从事,必须尽早倡导全民辩论,及早组织专家进行可行性研究,广泛地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科学地进行民主决策,完整地制定实施方案,合理地确定迁都时间。在可行的时间内迁都应该是越快越好,越早越好。那么,什么时候才是我国迁都最理想的时期?在2010年及以后的十几年。为什么?
首先,把迁都时间选择在2030年以后不太合理。2030年以后,我国的现代化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处于成熟型的经济类型,全中国范围内的生产力布局已经相对平衡和稳定。即使生产力布局非常不合理,想要通过迁都来协调,改变这种既成事实的不合理状态,将千难万难。这同我国的改革一样,如果推迟二十年再进行,困难就会更大,问题就会更多,也同人类自身的成长过程相似,小时候不改掉坏毛病,长大后积习难改。所以迁都不能拖延太早,更不能听从外国专家的建议,等到中国实现现代化之后再迁都,中国的现代化在2050年之后才可能实现,因此迁都将遥遥无期。
及早迁都能够使新首都尽快地调节、平衡全国的生产力布局,使全国科学文化基本趋于合理。
迁都郑州不仅使河南省能够进入全国经济四强,使河南经济跨上一个大台阶,而且尽快在我国中部地区形成一条新兴的工业带。陇海地区是我国经济的“真空地带”,同我国长江中下游、京津唐和山东等地相比确实比较落后,显得十分不协调、不合理。如果迁都郑州市,将形成一条“郑连经济带”,不仅填补了我国经济的真空地带,而且同长江中下游和环渤海经济区平行并列,使我国生产力和科学文化布局更为平衡,更为合理。
其次,2010年以后,我国经济的战略重点将逐步转移到对中西部广大地区进行开发、改造和建设上来,及早迁都无疑加速这一进程,推迟迁都必将阻碍这一进程,使我国中西部丰富的自然资源、能源得不到较快开发利用,将严重制约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使中西部裹足不前。我国经济战略远景规划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dy}阶段:1990—2020年建成中国东部沿海万里绿色工业长城,这里也是投资重点。其过程大致从南向北顺序推进,从珠三角到长三角,从长三角到环渤海。
第二阶段:2000—2035年,基本建成中国“中部五千里工业长城”,包括举世闻名的两大工程,长江三峡工程将在2008年建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在2005—2015年开通。
第三阶段:2010—2050年建成中国西部生态环保经济长廊。最宏伟浩大的工程有:西南地区水力资源的开发利用,西线南水北调和引印度河水入南疆,西北地区太阳能和风能的开发、沙漠化等环境问题的治理,西部交通网络的贯通,使我国地域宽广的西部地区基本现代化。
再次,及早迁都可以尽快实现首都主要职能的{zy}化。及早迁都能够使新首都尽快地对全国进行高效的管理和统治,尽快地对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进行有效的治理和调节,更加保障国家安全。
第四,迁都工程浩大,需要投入巨资。在十年时间里,中央政府需要投资1000亿元,但在2010年以后,中央政府每年投资100亿元应该没有任何问题。而大部分资金需要民间来完成,只要符合新首都的城市总体规划,有组织有程序的加以引导,新首都许多行业均可由私人资本(包括港澳台)和跨国公司来完成。多渠道的资金来源和建设方式的多样性,是解决迁都需要巨额资金的{zh0}方法。
第五,2010年后迁都,可能符合我国的和平统一进程。如果我国在2020年前后和平统一,统一之后的新政府将在新首都为国家和人民服务,不仅是一种巧合,而且十分美好。
第六,2011年10月10日,是辛亥□□□诞辰100周年,2021年7月1日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辰100周年,因此这十年是我国迁都最吉祥如意的日子。新首都象征我国自由、民主、团结、和睦、统一、繁荣和富强。
由此可见,虽然迁都需要巨额资金,但是2010年后我国国力xx可以承受。如果拖延至2025年后迁都,新首都就不能尽快地实现我国首都职能的综合{zy}化,不利于我国生产力布局趋于合理。只有在2011年开始迁都,才符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规划,符合祖国统一进程和人民心愿。
随着“欧亚大陆桥”的开辟,连云港深水码头的建成,“中路输水线”的贯通,南北和东西高速铁路线的建设,郑州在全国“地域中心”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据估计,2020年前后,我国将实现和平统一,将在世界政坛上崛起和强大,以及为了彻底解决北京的各种矛盾和实现首都主要职能的综合{zy}化,迫切要求我国政府努力寻求一个象征和平、团结、民主、自由、繁荣昌盛新时代的首都。因此,当三峡工程竣工后,南水北调中路输水线迅速凿通,迁都郑州的论证也已经提上议事日程,只有让这关系子孙万代切身利益的巨大工程早日在人民大众中广泛传播,家喻户晓,才能在几年后为进行可行性论证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一定会赢得全国各族人民的热烈拥护和大力支持。
中华民族有世界上最悠久的迁都史,早在四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开始频繁迁都。我国不仅是世界上古都最多的国家,而且迁都的次数在世界上xxxx。在迁都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不少挫折。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邑,遭到了王宫贵族的坚决反对;明成祖迁都北京,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同样也有人反对。现在我国要迁都遇到的阻力一定会更大。
如前所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巴西、澳大利亚、巴基斯坦、坦桑尼亚、缅甸,由于要分散特大城市职能和促进落后地区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以及安全方面的考虑而迁都。德国由于要促进东部地区经济社会的飞跃,尽快缩小东西差距,改善东部地区的环境,弘扬德国优秀的历史文化,因此德国政府将首都迁住古都柏林,但在迁都之前,德国公民和议会进行了{swql}、世人皆知的最激烈的大辩论。哈萨克斯坦的首都阿垃木图,位于该国东南一隅,太靠近边界而无发展前景,因此选择迁都中北部开阔平坦的草原是明智之举。□□□的首都由于人口、环境的压力、城市规模的过于庞大和处在地震带上,□□□政府曾多次有迁都的打算,由于没有合适的选址而作罢。在以上已经迁都的七个国家中,只有巴西、坦桑尼亚和缅甸以及哈萨克斯坦的新都位于他们国家的“国土中心”,能够高效率地对全国进行管理和统治。同样,我国的首都由于人口太多、环境压力增大、各种矛盾突出和处在地震活动带上,更重要的是为了实现我国首都主要职能的综合{zy}化,使新首都能够高效率地对全国进行管理和统治,自发地促进落后地区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和改善我国的自然环境,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悠久的黄河文化,因此我国政府必将迁都。我国的迁都以规模宏大和实现了首都主要职能的综合{zy}化而著称于世界。至此,世界迁都运动已经达到了{zg}潮,我国在这次运动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它不但把世界迁都运动推向了{zg}潮,而且对世界迁都的理论将是一大贡献。从此以后,世界迁都运动将逐渐趋于平息。

原信息URL:



郑重声明:资讯 【中国迁都郑州的理由_高天流云的价值成长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