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控制系统设计_小游_新浪博客

一、单片机控制系统的组成形式

单片机的系统构成:

 

 

 

一种称为最小应用系统,另一种称为扩展应用系统。

1、最小应用系统

最小应用系统是指用一片单片机,加上晶振电路、复位电路、电源与外设驱动电路组配成的控制系统。这种系统往往使用片内带有ROMEPROM作程序存储器的单片机。

 

例题:

3-1注塑机顺序控制表

   

 

 

 

 

 

 

 

 

 

 

 

 

 

 

 

3-6 注塑机单片控制系统。

2、扩展应用系统

在有些控制系统中,单片机本身硬件资源的限制而需要对它进行扩展,经扩展后的单片机控制系统称为扩展应用系统。

 

由图看出,系统扩展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基本系统扩展 

指对片外EPROMRAM的扩展。

2)人—机对话通道扩展

最常用的是键盘和显示器

3)前向通道扩展 

对被控对象进行数据采集或现场参数监视的信息通道称为前向通道。

{dy},被测参数(如位置、位移、速度、加速度、压力、温度等)被传感器检测转换成电量后,还需要将其转换成数字量,才能被单片机接受;有的虽已被转换成数字量,如开关信号、频率信号等,但与单片机的数字电平不匹配,需进一步转换成单片机能接受的TTL数字信号。

第二,被测参数较多时,单片机I/O口在数量上有时不够用。前向通道的扩展包括:输入信号通道数目的扩展和信号转换两个技术处理问题。

4)后向通道扩展

在单片机系统中,对控制对象输出控制信息的通道称为后向通道。在后向通道设计中,必须解决单片机与执行机构(如电磁铁、步进电动机、伺服电功机、直流电动机等)功率驱动模块的接口问题,这时也会遇到信号转换、隔离及输出通道数的扩展等技术问题。

二、单片机控制系统设计要点

单片机控制系统的设计内容主要包括:硬件设计、应用软件设计和系统仿真调试三个部分。

1、硬件设计

单片机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包括:单片机选型、基本系统扩展设计、I/O口扩展设计、人一机通道设计、前向通道接口设计和后向通道接口设计等。

在扩展和通道接口设计中应遵循如下原则:

1)尽可能选择典型电路,并且要符合常规用法。

2)系统扩展、I/O口扩展要留有一定的裕量

3)硬件结构应结合应用软件方案一并考虑。

4)单片机片外电路应与单片机的电气性能参数及工作时序匹配。

5)应十分重视可靠性及抗干扰设计。

选择可靠性高的元器件、合理分配可靠度、采用通道隔离、电路板合理布局及去耦滤波、设计自诊断功能等等。

6单片机外接电路较多时,必须考虑其负载驱动能力

 

 

2、软件设计

1)软件结构清晰、简捷、流程合理。

2)各功能程序应采用模块化编程。

3)程序存储区、数据存储区规划合理。

4)运行状态实现标志化管理。设置状态标志(位或字节),以便主程序查询。

5)软件抗干扰设计。

6)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在控制软件中应设计自诊断程序。系统在工作运行前先运行自诊断程序,检查各硬件的待征状态参数是否正常。

 

三、单片机芯片选择

1、正确选择单片机芯片的重要性

2建议选择单片机芯片时考虑以下因素

1)要尽可能选择设计者较为熟悉,曾经接触过的单片机系列。单片机发展至今已有二三十余年的历史,形成约50个系列四百余种机型。

2)要选择有丰富的应用软件、开发工具及成熟辅助电路支持的单片机系列。

3)根据系统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单片机。

目前单片机的产量占全部微机产量的70以上,其中8位单片机产量占整个单片机的60以上,而Intel公司的MCS-518位单片机市场所占的份额{zd0},达50左右。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单片机控制系统设计_小游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