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
问:电磁屏蔽装置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电磁辐射防护产品主要有哪些?
电磁屏蔽装置一般为金属材料制成的封闭壳体。当电磁场传向金属壳体时,一部分被金属壳体表面所反射,一部分在壳体内部被吸收,这样透过壳体的电磁场强度便大幅度衰减。电磁屏蔽的效果与电磁波频率、壳体厚度和屏蔽材料特性等有关。一般地说,频率越高,壳体越厚,材料导电性能越好,屏蔽效果也就越大。
防护服装是根据屏蔽或吸收原理制作的。防护眼镜是用于保护操作人员的眼镜免受伤害,对于防护眼镜的要求是:xx度要足够高,不影响视线;屏蔽效果要好(原则上应保证屏蔽后场强控制在国标限值之下);重量轻,镜面启动灵活。防护眼镜的基本材料是金属网或金属膜。
问:日常生活如何防护电磁辐射?答:以下几点需要注意:电脑 电磁波发生于电脑(指常规的CRT电脑)的前面及后面。电脑屏幕会放射出阴离子,操作时应距离至少在30厘米以上,开机瞬间电磁辐射{zd0},应予避开,上机后{zh0}每隔一小时休息活动一会。电视机 看电视时,{zh0}能距离电视机3米以上,关机后立即远离电视机。微波炉 使用微波炉时,应注意至少离炉0.5米以上,眼睛不要看着炉门,不可在炉前久站。食物从炉中取出后,先放几分钟再吃。电热毯 相当于一个电磁场,即使关上开关,仍然会扰乱体内的自然电场,对孕妇、儿童、老人的损害{zd0},应慎用。此外,还应注意不要把家中电器摆放得过于集中,使自己暴露在超剂量辐射的危险期中。如收音机、电视机、冰箱等电器,更不宜集中摆放在卧室里。各种家用电器、办公设备、移动电话等都应尽量避免长时间操作,同时尽量避免多种家用电器的同时启用。电视、电脑等电器需要长时间使用时,应注意至少每一小时离开一次。在日常饮食上,应多吃胡萝卜、西红柿、海带、瘦肉、动物肝脏等富含维生素A、C和蛋白质的食物,加强肌体抵抗电磁辐射的能力。
问:常见电磁辐射源的频率是多少?答:高压电力设备:工频50Hz。GSM移动通信基站:900/1800MHz。CDMA通信:825-880MHz。PHS(小灵通):1915-1900 MHz。中波广播:535-1605KHz。短波广播:4-19 MHz内的部分频段。
调频(声音)广播:88-108MHz。电视:50-92,168-223,471-566,607-958 MHz五个频段。家用微波炉:2450 MHz,工业微波炉:915,2450 MHz。
高频感应加热设备(如熔炼炉、淬火炉等):工作频率几百kHz。
高频介质加热设备:工作频率几MHz至几十MHz。如塑料热合机27.12,40.68MHz。超短波电疗机:40.68 MHz。
问:电磁辐射频段如何分类
答:电磁场跨越的频率范围十分广阔,从工频(50Hz/60Hz)至微波段,与通信方面的作用差别很大,因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后果差别也很大。
通常电磁波的频谱可粗略划分为工频(50Hz/60Hz)、射频或高频(103~108 Hz)和微波(>109 Hz)三个频段。 频段名称 对应波段 缩写名称 频率范围
低频 甚低频 万米波(甚长波) VCF 30Hz~30KHz
低频 千米波(长波) CF 30KHz~300KHz
中频 百米波(中波) MF 300KHz~3000KHz
射频 高频 十米波(短波) HF 3MHz~30MHz
甚高频 米波 VHF 30MHz~300MHz
微波 特高频 分米波 UHF 300MHz~3GHz
超高频 厘米波 SHF 3GHz~30GHz
极高频 毫米波、亚毫米波 EHF 30GHz~300GHz 300GHz~3000GHz
注:换算:1 KHz=1000Hz 1MHz=1000 KHz 1GHz=1000MHz
问:电磁辐射是如何产生的?
答:我们知道,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力一般有两种:一种是通过物体的直接接触产生的,叫做接触力。如摩擦力、碰撞力、推拉力等。另一种是不需要接触就可以发生的,这种力叫做场力。例如,电力、磁力、重力等。
电荷的周围存在着一种特殊的物质,叫做电场。它跟固态、液态、气态的物质不一样,看不见、摸不着,是一种特殊形态的物质。两个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不是电荷的直接作用,而是一个电荷的电场对另一个电荷所发生的作用。也就是说,在电荷周围的空间里,总是有电力在作用。因此,我们将有电力存在的空间称为电场。磁场是电流在其所通过的导体周围产生的具有磁力的一定空间。
电场和磁场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同时并存的。由于交变电场的存在,就会在其周围产生交变的磁场;磁场的变化,又会在其周围产生新的电场。它们的运动方向互相垂直,并与自己的运动方向垂直。这种交变的电场和磁场的总和,就是我们所说的电磁场。这种变化的电场和磁场交替地产生、由远及近,并以一定速度在空间传播的过程中不断向周围空间辐射能量,这种辐射的能量称为电磁波,这种能量以电磁波形式由源发射到空间的现象称为电磁辐射。
问:什么叫噪声?答:任何做机械振动的物体都会通过周围的弹性媒质(如气体、液体与固体)将振动向四周传播,形成机械波。在一定的条件下,机械波可引起人耳的听觉或其它接受器的反应,这就是声。欲产生声,必须有做机械振动的物体(即声源),还要有能传播声的媒质,即声场。除空气外,气体、液体与固体也能作为媒质传播声音。由于传声媒质不同,噪声传播可分为空气噪声、固体噪声和水噪声等。
二、环境管理
问:电磁辐射污染防治有关法律规定、标准主要有哪些?
答:对于电磁辐射环境管理,国家有较系统的法规与标准,这是国家实施辐射环境管理的法律依据和评价伴有电磁辐射建设项目的科学标准。主要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七十七号);
《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十八号);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十四号);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HJ/T24-1998。
问:噪声污染防治有关法律规定、标准主要有哪些?
答:对于噪声环境管理,国家有较系统的法规与标准,这是国家实施辐射环境管理的法律依据和评价伴有噪声建设项目的科学标准。主要有: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1990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
问:国家规定的电磁辐射照射限值是多少?
答:为保护环境、保障公众健康、促进伴有电磁辐射的正当实践的发展,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 8702-88)对电磁辐射照射限值进行了详细规定,其中30-3000 MHz这一公众最敏感范围内的标准限值为0.4W/m2,比西方和国际上的标准要严格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