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培育发展灾区农村产业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意见_气度天下_百度空间

地震灾后农村产业培育发展是灾区群众最关注要求最迫切的问题,必须作为我省“两个加快”的重点工作大力推进。地震灾区面临山林破坏大、损毁耕地多、农业基础设施十分薄弱,且农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等诸多现实困难。为解决灾区农民特别是失地农民的长远生计问题,应在灾后重建中,不失时机地扎实抓好灾区农村产业的培育发展,以市场为导向,科学规划、合理选择适宜发展优势产业,引导支持发展特色效益农业,扶持农业产业化xxxx和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快恢复重建农业基础设施,加强对农民的务工和生产技能培训,为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提供坚实支撑。

现根据《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农村建设专项规划》和相关农业恢复重建规划以及特色效益农业发展规划中的要求“灾区基本实现农民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经济有发展,从事农业的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农民人均收入增幅总体达到或超过灾前水平”的主要目标,结合灾区实际,提出以下加快培育发展灾区农村产业,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意见:

一、培育发展特色种植业

主要培育蔬菜、特色水果、茶叶、中药材、食用菌等五大产业。对灾区中的现代农业产业基地重点县(市、区),应优先考虑扶持发展这些相关产业。主要措施为:

(一)抓好良种繁育。充分发挥彭州、什邡、江油、汉源、理县、雨城、朝天、利州应急育苗场和广汉工厂化育苗场的作用,推广集约化育苗,提供优质种苗。同时,在汶川、绵竹各建设100亩特色水果良繁基地。在北川、青川、南江各建设茶树良种繁育基地200亩。在都江堰、什邡、江油、平武分别建立川芎、附子和天麻良种繁育基地1000亩。在什邡、青川、崇州建设食用菌菌种场,每个菌种场占地20亩。

(二)推进基地建设。引导灾区建设一批现代农业特色产业生产基地,突出良种化、标准化、规模化,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和产业竞争力。一是在彭州、都江堰、什邡、绵竹、广汉、江油、安县、北川、平武、朝天、汉源、汶川、理县、茂县、松潘等灾区建设标准化蔬菜生产基地25万亩;二是在彭州、什邡、江油、汉源等地改建或新建蔬菜基地2万亩。三是在都江堰、汶川、茂县、绵竹、什邡、安县、平武、汉源、彭州、崇州、理县、小金、江油等灾区建特色水果生产示范基地15万亩。四是在青川、北川、平武、都江堰等灾区建茶叶生产示范基地20万亩。五是在彭州、都江堰、什邡、江油、平武等地震重灾区分别建川芎、黄连、附子、天麻等中药材生产基地5万亩。六是在崇州、彭州、都江堰、大邑、什邡、绵竹、安县、青川等灾区建食用菌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4万亩。

(三)加大科技支撑力度。按照产业发展需要,建立健全乡镇农技服务站,建立村级专业服务站点,组织、邀请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的科技人员到灾区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下乡技术指导。推广高产、优质、抗病、耐贮运新品种,大棚栽培专用蔬菜品种和加工专用蔬菜品种以及果园草生栽培、配方施肥、省力化修剪等技术。以新型农民培训为重点,通过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技术培训,提高标准化生产普及率。

二、培育发展现代养殖业

利用国家生猪产业扶持政策在地震灾区部分地区建设生猪生产基地;因地制宜扶持灾区的肉羊、肉牛、奶业、兔业、蜂业等地方特色的畜牧产业以及冷水鱼等特色水产业发展。对灾区中的现代畜牧业培育重点县(市、区),在项目扶持上应优先考虑。主要措施为:

(一)抓好基地建设。一是在彭州、绵竹、江油、剑阁等畜牧业有一定规模和优势的极重灾县(市、区),建设现代畜牧业发展示范区。在农户集中居住的地区,建设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或适度规模养殖场;在农户分散居住的地区,建设生猪标准化养殖圈舍。二是在汶川等20个灾区县(市、区),建成年出栏220万只规模的优质肉羊生产基地,建设完善肉羊养殖标准化圈舍440万平方米及其污水和粪便等无害化处理配套设备设施。三是在汉源等15个灾区县(市、区),建成年出栏35万头规模的优质肉牛生产基地,建设完善优质肉牛养殖标准化圈舍175万平方米及其污水和粪便等无害化处理配套设备设施。四是在都江堰等13个灾区县(市、区),建成年存栏4万头规模的优质奶牛生产基地,建设完善奶牛养殖标准化圈舍24万平方米及其污水和粪便等无害化处理配套设备设施。五是在青川等24个灾区县(市、区),建设年存栏650万只规模的优质獭兔、长毛兔、肉兔生产基地,建设完善优质兔养殖标准化圈舍130万平方米及污水和粪便等无害化处理配套设备设施。六是在平武等12个灾区县(市、区),建成年产特种优质蜂产品5000吨规模的特种优质蜂产品生产基地,按购置中蜂蜂箱10万套及其2000套蜂产品生产机具,建设完善优质蜂标准化养殖设备设施。七是在都江堰等有条件的灾区县(市、区),建成冷水鱼等特色水产品基地,建设完善特色水产品基地的养殖设备设施。

(二)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大力推广应用PIC生猪等优良畜禽品种和无公害标准化养殖先进实用技术;合理布局种畜禽场、扩繁场、人工受精站点,基本实现“良种扩繁场到乡镇、进村社”;统一规划建设 “人畜分离、沼气配套、种养结合”的标准化圈舍,全面实现粪污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利用。

(三)加强政策扶持。一是提高补贴标准,扩大补贴范围,延长补贴期限,简化补贴手续。新增灾区现代畜牧业发展示范区(基地)建设项目,恢复2007年实施的生猪良种补贴项目,并在灾区扩大实施补助的范围,实现快速恢复灾后生猪生产。对受灾农户畜禽补栏给予财政补贴;对年存栏50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场给予建场(养殖小区)补助资金;对年存栏50头以上的奶牛养殖场(小区)给予奶牛养殖场(小区)建设补助政策;在受灾牧区,给予农户种草补贴每亩50元,并将购置牧业机械全部纳入农机补贴范围;对向畜牧业提供xx担保的社会担保机构给予xx担保风险的财政补助。二是适当提供税收优惠。对受灾企业减免税收;对参与重建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对灾区畜牧企业给予税收扶持。三是支持生产用地。在灾区恢复重建中,农户分散养殖、标准化养殖小区、规模化养殖场(户)、种畜禽场等建设用地均按农业用地对待,并简化审批手续,免除建设规费。

三、培育发展林下种养业

地震重灾区多位于山地、丘陵地区,森林面积广阔,具备发展林下种养的基础。应充分利用林下空间,开发森林蕴藏的综合生态价值。主要措施为:

(一)发掘林下资源。利用好林木间隙,因地制宜种植蔬菜瓜果、大豆等粮食作物和蔬菜作物、林下草(药)、林下菌类等,开展林下禽类、林下家畜养殖。抓好新山珍品种的开发,加大对当前未能实现人工种植的部分山珍人工种植技术的研发,努力实现生产的人工化、规模化。

(二)建设现代林业产业基地。在每个适合开展林下种养的重灾县建立1个以上的示范点,给予重点扶持,引导农户开展林下种养。根据灾区自然条件和产业基础,结合市场需求,2010-2012年,在地震灾区种植木耳、蕨菜等森林蔬菜44万亩;培育集中连片、优质高产高效的现代林业产业基地253万亩,其中2010年整合退耕还林专项资金、省级财政林业产业化资金5500万元,支持地震灾区中的25个县(市、区)培育现代林业产业基地42万亩。

(三)构建林下产业发展机制。积极搭建企业、农民与高校、科研院所、技术推广单位之间的合作平台,推进科技协作,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林下产业发展机制。及时引进和推广适宜林间种植、养殖的新品种、新技术,大胆探索林间种养新模式。结合林权制度改革,倡导和鼓励森林、林木、林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人投资发展林下产业,探索建立林下资源以租赁、承包、转让、合资、合作等形式进入市场合理流转的机制和方法。

四、培育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结合地震重灾区的农产品资源特点,鼓励和引导灾区和附近的现有加工xxxx积极发展灾区农产品加工,实现灾区农产品的就地加工转化,并依靠技术进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主要措施为:

(一)发展畜产品加工。引导开展灾区特色的畜产品加工,既努力实现腌腊制品、灌肠制品、酱卤制品、熏烤制品等传统川味中式肉制品的产业化、规模化,又发展预制冷保鲜肉、发酵肉制品,促进川式传统肉制品加工与西式加工技术的结合。猪肉加工以发展分割肉、冷冻肉为主;牛、羊肉加工以开发生产肉干、肉脯等传统产品和现代肉加工制品为主。动物皮革制品向生产、生活用品的系列化、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方向发展。

(二)发展果蔬加工。在发展果蔬浓缩汁、饮料和传统泡菜、芽菜、榨菜、菇类等基础上,重点发展特色水果、蔬菜的保鲜与加工,大力发展灾区山地特色的冻干蔬菜、速冻菜、净配菜、蔬菜粉、果蔬脆片、调味调理蔬菜、果酱果冻及果蔬罐头等丰富多样的果蔬产品。

(三)发展茶叶加工。加强对茶叶形态的研究及制作,推行灾区名优茶的加工过程机械化、连续化、自动化。开展茶叶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研究开发茶多酚、茶争素、茶皂素、咖啡喊及脂多糖等具有多种应用途径、保健功能的产品。

(四)发展林产品加工。对木耳、野生菌等山珍推行产地初加工和采后商品化处理,就近对采收作物进行拣选、清洗、切制或修整等适宜的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木竹加工则模仿制作古典家具和具有收藏、实用价值的家具精品,重点发展发展竹编胶合板、竹地板、人造板、竹工艺品。

(五)抓好品牌培育和市场营销服务。一是加强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品牌知识宣传,提升品牌意识。二是加大品牌培训资金投入,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用于震区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展中国自主品牌建设,支持xx企业参加知名展会、在目标市场投放广告、设立营销机构、售后服务体系以及拓展营销渠道。在研发和自主创新方面,对xx企业开发设计新产品以及在海外注册商标和专利,给予支持。三是抓好市场营销服务。充分利用对口援建平台,畅通针对对口支援省(市)的商品销售。积极参加商品展销活动,在西博会等展会的展台设置上,将震区农产品加工产品置于突出位置。

五、培育发展劳务产业

劳务收入是灾区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的甚至是全部收入,因此必须狠抓灾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输出,加强对农民的务工技能和生产技能培训,大力提高自我发展能力,确保有劳动人口的家庭至少有一人能稳定就业。主要措施为:

(一)加快培训灾区农村劳动力。利用春节农民工返乡过节的有利时机搞好技能培训,提高就业择业能力。提前下达2010年任务,提前预拨培训资金,解决灾区基层培训资金困难。一是注重与灾区灾后重建项目用工企业对接,开展建筑工、基础工程用工、第三产业用工的订单式培训,促进就近就地转移。二是注重开展转岗培训,特别是加强高技能人才培训,使灾区农民工能走出去找到适合自己特长的就业岗位。三是注重开展创业培训,引导一批有经验有资金积累有创业意愿的灾区籍农民工回乡创业,并对其进行创业、开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培训,提高其办实体的能力。四是打造劳务品牌培训基地,为灾区培训人才服务。

(二)开辟灾区农民工就业新空间。实现灾区农民工有序转移,争取2010年灾区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458万人,比2009年增加21万人,增幅为4.8%。一是继续加强灾区与18个对口援建省市和其他用工大省的劳务合作。通过协商对接,让援建项目尽可能吸纳灾区农民工就近参与项目建设的扫尾工程,让援建省用工企业广泛吸纳灾区农民工外出就业,让灾区180万农民工就业上岗。二是继续开展省内非灾区和灾区的6+2用工对接行动。要求非灾区劳务开发部门组织用工企业到灾区招收富余劳动力,解决灾区农民工就业难和非灾区招工难的问题,让灾区92万农民工到省内其他地方劳务就业。通过省政府驻外办事处搭建东南沿海劳务用工大省与灾区劳动力转移输出信息平台,收集整理企业用工信息,定期向灾区发布,组织川籍创业成功者和其他用工大企业到灾区直接招收农民工。利用春节用工企业岗位虚位时机,组织灾区农民工提前出行抢滩,占领就业岗位,争取灾区80万农民工占领新的劳务市场空间。大力发展家庭服务业,达到50万人从事家庭服务业工作。三是继续拓展三北劳务市场空间,加强与新疆、西藏、甘肃、山西、河北、辽宁、吉林、天津、内蒙等省(市、区)的劳务合作。四是开拓海外劳务市场,通过商务厅与国字号大型企业合作,通过项目、资金带劳工的方式,将灾区部分农民工派往海外务工就业。

六、培育发展特色旅游业

对部分条件适合地区重点扶持发展观光休闲文化等特色旅游业,推进灾区旅游产业复苏、促进农民就业。到20109月,基本完成灾后重建旅游项目150个,总投资60亿元以上。主要措施为:

(一)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大力督促未开工的灾后重建项目尽早开工,督促各地对灾后重建项目的投入,加快重建任务的进度,加快推进九环线恢复通行。

(二)推出抗震救灾地震遗迹等新型旅游产品。围绕地震灾区旅游重建目标,打造和推出一批新的旅游热点景区,特别是抗震救灾地震遗迹产品,加快灾区恢复,促进我省整体旅游市场恢复、旅游品牌重塑。

(三)加大对灾区旅游产品的促销力度。制作宣传品,在2010年《四川旅游导游图》中增加地震灾区重建及新建的部分景区景点;在《四川旅游画册(春、夏版)》中增加对灾区已恢复接待的景区的篇幅;将绵竹年画作为2010年四川重要旅游产品;积极与灾区旅游主管部门交流,协助制定市场营销计划,提供宣传活动策划建议。参加各类展览展会,积极参加国内旅交会、国际旅交会、西博会等,“中国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期间策划举办“首届中国国际乡村文化旅游博览会”作为“2010中国国际文化旅游节”的配套活动。将灾区开展的重要旅游节庆活动进行包装打造,形成品牌,在主流媒体和专业媒体开展活动宣传。

(四)开展灾区居民旅游技能培训。对灾区乡村旅游规划建设、农家乐经营、饭店服务质量及旅游管理等存在的问题,派出专家和教师送教上门,开展专项技能培训。对灾区文化地域特色差异和旅游文化市场需求多样性进行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工艺培训,抓好藏族唐卡画、羌绣、彝绣人才培训,注重农村石雕石刻竹编竹雕根雕人才培训。

七、培育发展农村服务业

服务业是吸纳农民就业的重要载体。灾区农村应结合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休闲、餐饮、运销等微型服务业,进一步拓宽就业路径,促进服务业与现代农业互动、融合、协调发展。主要措施为:

(一)积极发展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继续实施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双百市场建设工程”,以中心镇、灾民集中安置点为中心,构筑农村现代服务业的载体。鼓励各类大中型流通企业向乡镇和村延伸业务,支持直接在灾区的乡、镇、村投资改造连锁“农家店”,优先吸纳当地农民就业。

(二)大力发展新型服务业态。加强与城市服务业的交流和合作,进一步扩展服务内容,增加服务对象。一是精心打造娱乐休闲服务业。充分利用灾区独特山水资源、良好生态环境、丰富历史人文资源和深厚民族文化底蕴,培育发展农家乐、体验式农村生活、农产品销售等农村休闲产业。同时搞好文化产品开发和生产,研制生产与休闲经济配套的兼具乡土、民族文化特色的农业和手工艺纪念品。二是发展特色餐饮业。适应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充分挖掘灾区乡村的民族和地方特色餐饮优势,在公路沿线大力发展餐饮业。策划举办美食文化节和服务明星评比等活动,打造xxxx,提升餐饮业档次。三是培育运销业。围绕当地支柱产业开发,着力发展农产品储藏、运输、销售业,支持农产品运销组织、经纪人和大户的发展,既扩大农产品销售,又吸纳一部分剩余劳动力从事运销业。

(三)加大扶持力度。放宽市场准入,除国家法律法规禁止进入的领域,其他投资领域各类资本均可按相关规定进入。放宽企业登记注册条件和经营场所登记条件。实施有效的税费减免和财政补助政策。创新财政支持服务业的方式,设立服务业引导资金搞好激励和引导。

八、构建长效帮扶带动机制

加快培育灾区现代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所涉及的面广,工作量大,任务较重,必须强化组织领导,构建帮扶机制,加大推进力度。

(一)强化帮扶机制建设。一要加强领导。地震灾区的市(州)、县(市、区)党委、政府要把培育灾区现代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到位。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所涉及到的部门领导切实抓落实,乡(镇)党委和政府负责工作的推进,村委会和农民具体实施。把培育灾区现代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的工作方案制定好、完善好,强力推进。并分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题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二要建立省市县工作联动机制。省上建立省级部门帮扶灾区县机制,有关省级部门承担帮扶一个灾区县(市、区)的现代产业培育和农民增收任务,制定出符合灾区县发展和农民增加收入的具体帮扶措施,切实落实。建立发展较好的县(市、区)帮扶一个灾区县的一个村培育现代产业和农民增收机制。县(市、区)要根据帮扶对象的人员状况、地理环境条件制定帮扶措施。建立发展好的乡(镇)帮扶灾区县12户特困农户的增收机制。特别是对灾区失地农民,做到每户都要明确帮扶单位或帮扶人、帮扶目标和增收项目,将相关情况登记造册,实行一村一册、一户一表,年终考核检查。三要建立综合协调机制。省市县三级均要建立协调领导小组,适时召开领导小组会议,通报情况,研究工作,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省市县农办(委)要切实履行职责,发挥牵头作用。农口部门要加强灾区县的业务指导和技术服务;发改委、财政、交通等在资金、项目等方面积极支持;地税、工商、质检等在税收减免、工商管理、质量监督等方面强化扶持;省农发行、农行、开发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单位在金融信贷方面,研究切实可行的服务措施,扶持灾区发展。

(二)加快构建带动机制。注重培育灾区产业发展的带动主体,确保政府投入让农民直接受益、长期受益。一要扶持灾区蔬菜、食用菌、茶叶、中药材等加工xxxx发展。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带动农民增收作用大的农业产业化经营xxxx,给予小额担保xx和xx贴息等支持。扶持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和民族手工艺品的生产。促进xxxx与超市有效对接,在超市设立特色农产品专销区、专卖点和专柜,降低流通成本。二要大力扶持和发展专合组织,鼓励和支持农民以资金、技术、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收益权等生产要素出资入股组建专业合作社。三要鼓励专业合作社与xxxx联合,建立生产者、销售者、投资者紧密联结的利益分配机制,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引导专业合作社与农业企业、经营业主等多种市场主体开展多渠道、多领域的联合与合作,使专业合作社成为xx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

(三)建立与对口援建省(市)的长期合作机制。以援建为纽带,建立与对口援建省(市)互通信息的固定运行制度。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有机结合,充分尊重市场主体,积极开展现代农业、旅游、劳务产业等农村产业发展方面的合作,引进对口援建省(市)的优良品种、先进技术、xxxx,向对口援建省(市)提供优质农产品,输送经过培训的技能型农民工,努力在一些重点领域的合作方面取得新成效。



郑重声明:资讯 【关于加快培育发展灾区农村产业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意见_气度天下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