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南黄各庄镇:双轮驱动亿元镇的发展引擎

    

  2009年,即使在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下,丰南区黄各庄镇的财政收入依然实现了大步跨越:在2008年3亿元的基础上,全镇财政收入达到了3.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350元。

  黄各庄镇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从何而来?答案清晰而明确:凭借产业循环与城镇化双轮驱动、两翼齐飞,黄各庄镇加快走出危机的阴影,一路走强,为自身的发展拓展出了一片崭新的天地。

  产业循环化危为机

  提起黄各庄镇,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到惠达陶瓷集团,也自然会想到“以致富一方百姓为己任”的惠达陶瓷集团董事长王惠文。从1982年起步,27年间,惠达成长为拥有固定资产13亿元的“航母”级的陶瓷集团,年产卫生洁具800万件,产品远销欧美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连续12年在全国同行业保持规模、效益、市场占有率和产品产值率四项{dy}。

  黄各庄镇党委书记梁俊臣介绍说,正是依托惠达集团的快速发展和带动,黄各庄镇以陶瓷为主导的工业产业逐步发展,使得黄各庄镇这个建镇之初名不见经传的乡村小镇,在2004年首次跨入全区财政收入亿元镇行列,之后经济实力步步攀升。

  正当黄各庄镇在“产业兴镇”的道路上走得顺风顺水的时候,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作为出口创汇型的企业,惠达不可避免地受到波及,2009年春节前后,惠达只有三分之一的生产线勉强维持生产。陶瓷产业的波动,影响的不仅是发展的数字,更重要的带来了就业困难、百姓收入降低等一系列的问题。稳定陶瓷这一“兴镇”的基础性产业,成为全镇上下的共识。

  2009年6月19日,是黄各庄人最难忘的一个日子。这{yt},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亲临惠达视察,对惠达的发展提出了殷切希望——“创中国{dy}、世界{dy}、再上一层楼”。总理的关怀,增添了黄各庄镇加快发展的无穷动力。“我们要全力以赴用最快速度向世界{dy}目标迈进,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在贯彻落实温总理指示精神动员大会上,惠达陶瓷集团董事长王惠文的讲话掷地有声。

  于是,人们看到了,在国际金融危机阴云的笼罩下,惠达和黄各庄镇采取的一系列化危为机的积极努力。

  针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重冲击,惠达苦练内功,确保订单、生产、就业“三不减”。惠达首先调整了生产经营策略,对外销售开始进入批发、工程和自主营销的渠道,对内销售则加大适应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和棚户区改造所需产品的开发力度。此外,通过挖掘潜力,企业降低了成本,去年下半年的成本同比可下降五个百分点。在继续做强做精卫浴主业产品的同时,惠达全力向xx电子卫浴整体配套设计领域挺进。2009年9月,总投资6.5亿元的惠达卫浴科技园区开工建设,项目于2010年8月投产后,可年产xx水龙头150万件,不锈钢水槽15万件,浴室橱柜、卧室柜、木质门60万件,陶瓷机械设备8000台(套),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利税3.5亿元。

  令人振奋的是,即使在危机之年,黄各庄镇的工业企业发展信心不减,成功实践了产业延伸、循环发展。在黄各庄镇,有一个旨在延伸产业链条、实施产业聚集的惠达工业园。在这片占地3平方公里的园区内,围绕惠达集团这一龙头,达丰焦化、宝铁煤化工、万丰兴化工先后落地。同时,园区的惠达、达丰焦化、宝铁煤化工、万丰兴化工又和坐落于丰南沿海工业区的宝翔化工的产业实现了对接。梁俊臣介绍说:“达丰焦化的焦炭供应国丰钢铁,焦炉煤气供应惠达,万丰兴化工利用达丰焦炉煤气制甲醇、液氮、液氧等,宝翔化工则主要消化宝铁的工业萘,生产精萘及其衍生品。如此,陶瓷、焦化、煤化工等产业实现了对接和循环发展。”

  2008年11月,由国丰、惠达、宝铁煤化工投资的唐山万丰兴化工产品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甲醇和6万吨二甲醚两个项目破土动工。10个月后,这个年产值可达4.5亿元的企业便生产出了合格的产品,在业界创下了四项全国之最——工程建设时间最短、投资最少、试车调试历时最短、开车最顺利、消耗{zd1}。2009年2月,投资8000万元的唐山宝翔化工产品有限公司一期工程进行试生产,二期工程可望于2010年3月建成投产。

  得益于链条式的产业发展模式,关联企业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减小了节能减排的压力,成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有效措施。截至目前,惠达工业园初步形成了卫生陶瓷、塑料制品、机械制造、煤化工等产业集群,入驻企业达到6家,总资产23亿元,年实现增加值12.3亿元、税金2.6亿元,分别占全镇GDP和财政收入的53.5%和85%。

  城镇建设聚合中心

  工业的快速发展,为黄各庄镇积聚了丰厚的财富。“挣了钱,怎么花?”黄各庄镇选择了一条“工业反哺农业”的道路,通过长期以来致力于的小城镇建设,使农民的生活一步步向城市靠拢。

  黄各庄镇小城镇建设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从1991年撤乡建镇到2001年,依托陶瓷产业的逐步壮大,黄各庄镇小城镇建设迅速起步,并成为省级和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从2002年到2005年,城镇建设加速推进,城镇功能不断完善,先后成为省级环境优美小城镇和xxxx镇;从2006年至今为巩固提升阶段,“绿色增长、生态立镇”成为黄各庄镇小城镇建设的新理念,目前,全镇98%的村达到文明生态村创建标准,在全区率先建成了文明生态镇。

  在黄各庄镇小城镇建设的三个发展阶段中,“五个一体化建设”和“三个集中”是贯彻始终的指针。“五个一体化建设”即规划布局一体化、设施建设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社会管理一体化;“三个集中”即加快推进人口向城镇集中、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

  追寻黄各庄镇小城镇建设的路径,不难发现,其快速崛起的背后是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大量脱离了土地、进入工厂的农民的存在。从起步到如今,黄各庄镇每年的城镇建设投入达到2000余万元。现在,全镇二、三产从业人员为2.43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87%,工资性和经营性收入占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的92%。较早突破了以单一农业为主的经济模式后,大量劳动力进入企业。一时间,农民纷纷“洗脚进城”,在小城镇买地建屋牞使昔日沉睡的小城镇日益活跃起来,城镇化快速向村郊辐射扩展。

  “收入不错、公共资源均等、生活方便程度高”,使黄各庄镇成为农民进城的{sx}之一,目前镇区人口已经达到1.2万人。今日的黄各庄镇已非昔比:镇中心区面积达到4.5平方公里,行政、服务、商业、居住等四个功能区已初具规模,水、电、路、讯、气、暖等一应俱全,净化保洁率达{bfb}、绿化覆盖率达30%,成为全市城乡一体化试点镇和全国园林小城镇。一个现代化小城镇的雏形日益丰满。

  行走在黄各庄镇,只见镇中心区域一座现代的住宅楼拔地而起;一处处别具特色的建筑群里,中小学、幼儿园、礼堂、敬老院、医院、文化活动中心分别坐落其中,各项高标准的设备设施一应俱全;商居楼和步行街繁华热闹;占地35亩的惠达广场内,健身路径、休闲区及露天剧场等设施齐备;100亩的惠达公园中,一座旨在对建筑垃圾进行无害处理的假山进入了塑型阶段……2009年,随着“村集、镇运、市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全面实施,以及日处理2万吨的污水处理厂的建设,黄各庄镇的整体生活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我们的生活和城里人没什么两样!”黄各庄镇人自豪地说。

  的确,在这里,你真的感觉不到城乡差别在于何处。相对于市区的拥挤,这里的环境更让你流连忘返。

  发展成果百姓共享

  在黄各庄镇,“产业兴镇”效应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加速凸显,产业的发展真正带来了城镇建设的勃兴,而这将毫无疑义地加速熨平城乡间的皱褶。

  镇上的幼儿园是全省{wy}一所农村省级示范园,学校教学硬件水平达到全省{yl},敬老院达到省甲级水平……“在我们镇,{zh0}的建筑首先要数学校和敬老院”,镇里陪我们参观的工作人员说。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攀升,黄各庄镇不断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投入,全镇百姓切身感受到了幸福指数的不断提升——累计投入资金2270万元支持教育的发展,在全区率先普及了学前三年教育,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bfb};

  投资860万元,加快卫生院新建改造和村级卫生室建设,村级卫生室覆盖面达到{bfb},全面推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大病统筹参合率达到98%,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镇、医疗有救助”;

  投资500多万元,建起了镇文化活动中心,全镇各村普遍建立了文体活动室和图书室,有90%的村正在筹建休闲活动广场,有45%的村组建起乒乓球协会和秧歌队、“夕阳红”舞蹈队等文体队伍;

  累计投资1500万元,实施了敬老院一期、二期工程建设,全面提高了农村“低保”标准,全镇农村“低保”实现了“应保尽保”,“五保户”全部实现了集中供养;

  依托惠达集团等企业建立了100万元的“社会救助基金”,每年发放临时性贫困救济20万元;

  累计投资850万元,建成年处理污水6万吨的污水处理罐和燃气储备库,使镇区内工业及生活废水达标排放,焦化厂废气得到有效利用;

  镇区集中供热面积达到20万平方米,集中供气面积达到18万平方米,全镇基本普及了煤气和自来水,农村生活垃圾实行村集镇运,日产日清,无害处理;

  累计投资1.6亿元,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农村路网框架,全面实现了“村村通”油路,基本实现了户户门前水泥路,44路、88路公交车从镇里穿行;

  投资350万元,新建了高标准警务办公楼,建立了镇区电子电视监控体系;

  岁末年初,捷报频传:2009年,全镇农民的人均纯收入达到6350元,工资性和经营性收入已经成为全镇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标志着全镇农民生活水平正在向宽裕型小康目标迈进!

  ……

  “其实,黄各庄镇的亿元镇之路无非说明了两个问题:钱怎么挣,又怎么花?挣钱不是目的,把钱花出去,让老百姓分享更多的发展成果才是我们最终的落脚点。”梁俊臣的总结可谓精辟。

  基于这种民生共享的理念,畅想这个亿元镇的未来,有理由相信,黄各庄镇人会用更加灿烂的笑容抒发心中的幸福和自豪。

郑重声明:资讯 【丰南黄各庄镇:双轮驱动亿元镇的发展引擎】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