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单车行10——1933老场坊

单车日记10——屠宰场的华丽转身

2010年1月1日  星期五 

 

沿周家嘴路一直前行,到了溧阳路口时会看到一个路牌,上面画着一个环形和一黑一白两个圆球,在这里右转,马上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深色的玻璃体建筑,楼顶的“1933老场坊”字样幽幽地映着红光,没错,这里就是曾经大名鼎鼎的上海宰牲场。

老场坊坐落于虹口区虹口港、沙泾港交汇处。周家嘴路、溧阳路、海宁路、海伦路、武进路环绕其周围,并与北外滩遥呼相望。这里曾处于公共租界、日军警备区范围,难民与移民曾杂处在片区域;同时,也与新文化与革命运动的圣地——溧阳路、山阴路等咫尺相邻。“1933老场坊”的前身“上海市工部局宰牲场”始建于1933年,出自英国建筑设计大师巴尔弗斯(Balfours)之手,由当时蜚声沪上的余洪记营造厂建造完成,建筑面积达29491平方米,整体建筑外方内圆、高低错落、无梁楼盖、廊道盘旋、布局宛若迷宫,空间却又次序分明,算得上是建筑艺术与生产工艺xx结合的典范。它宛似大脑,通过交错连通的神经,连接激越的神经元,成为人性化的艺术实体。冷峻的英式建筑风格,融合巴西利卡式元素,曾以“远东{dy}”名噪一时。就这里的宰牲设施和生产流程而言,很能体现人们对那些即将被吃掉动物的“临终关怀”,算得上是人道主义之于动物的“兽道动物福利主义”。

宰牲场主体建筑内部分为宰牲场、废肉抛弃所、鲜肉市场和冷藏室。南楼和东楼为牛舍,北楼一部分用作饲养猪、小牛、羊等,另一部分为宰猪场,其中下面三层为人工宰场,四层为新式宰猪场。

建筑最初共有四层牲口栏,能容纳牛1000头、羊1500只、小牛300头和猪300只,存栏的所有牲口都须进行屠宰前检验。宰牲场有一条3.62千米长悬挂式传送带,在整个屠宰过程中,每个工场派一名稽查员进行检查,宰牲场全部工作人员为6名外国人和75名华人。每天可以宰杀300头牛、500头羊、100头牛犊和300头猪。

装载牲畜的卡车运到这里后,先搁置一至两天,使动物神经得以松弛,不会产生临死的恐慌感,并可以减少体内排出的毒素。次日,牲畜们抵达底楼,被驱赶到一条由高高围墙围起的防滑坡道上,然后分别走进二楼和三楼的车间门,进入光滑的马赛克地面。车间门档口地面有一个陷井式的设计,会使牲畜不由自主地滑入独立的处理室。宰杀的方法也是相当先进,用22口径的枪击毙牛,其它动物都用电击,牲畜失去知觉后被立即挂上流水线,即由每层楼天花板上下放的带钩传输到各个流程。先由技术{yl}能“一刀见血”的屠夫在其心脏上准确地捅上一刀,然后,在这些牲畜基本上没有痛感的情况下,再将其分解制成排骨、蹄膀、下水等。整个流程,显示了对动物的人性化态度。这就叫做“兽道动物福利主义”。不仅如此,牲畜在被宰前后都要检验,肉质也分为三种:{zh0}的盖紫色圆印,二等盖深蓝色方印,劣质品则被加盖“劣品”印。被销毁的废肉,工部局将给予补助费。宰牲场内的牲畜通道上还设置了一些垂直向下的岔道,这是特别安排的病畜淘汰道,凡有病态的牲畜经过,立即会被甄别出来,打入另册。

这里每个车间都有独立的通道,但又互相连接,窄的楼梯只容一人通过。而动物的内脏又可以通过滑道滑到相关的流程上,{zh1}的一步就是滑到底楼的杂碎间,有专门的货车来运输。

围绕着宰牲场,周边还有一些相关的配套设施,今天的沙泾路29号是曾经宰牲场的处置场和化制站。北侧屋顶中部有一个高耸烟囱,顶层为化验间、病体解剖室等,二楼设有各种蒸化、xx、熬油、凝血及其他机械,底层为收容室及其他储藏室等,还设有高压蒸化炉供炭疽畜体及其他有危险性畜体熔化之用,并将不能食用的牲畜加工成肥皂、饲料和肥料等出售。上世纪80年代上海长城生化制药厂将其用作糖浆车间,并做过相应装修改造,四层周边进行过加建。

屠宰场南侧鲜肉市场及冷藏库(目前为九龙宾馆位置)占地3亩多,于1935年7月完工:鲜肉市场部在二楼,可容纳千余头已宰牛羊;下层为巨大的冷藏库,共有四间短期冷藏库和两间长期冷藏库,可存肉约41万公斤。

宰牲场有着比较明显的英式建筑特质,还融合着巴西利卡式元素,历经岁月洗礼之后,依旧魅力非凡。2005年10月,被政府列为优秀历史保护建筑;2006年,上海创意产业中心组织各相关部门和专家进行研究论证,同年,上海创意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正式开始启动改建工程;2006年8月,被上海市经济委员会授予“上海创意产业集聚区”。

当历史与时尚在昔日的宰牲场里得到xx的交汇之后,“1933老场坊”便施施然地穿越历史而来,一个城市的记忆由此得以继续……


1933老场坊的个性Logo

远眺1933老场坊的新建筑

位于沙泾路10号的老场坊宰牲场

傍晚的老场坊大楼,后面的高层建筑就是当年的鲜肉市场和冷藏库

老场坊的门厅,带有巴西利卡式元素的石柱上装饰了漂亮的雪花

位于沙泾路29号的宰牲场附属建筑

暮色下,当年牲畜处理车间的烟囱高耸入云
老场坊标志性的火车头

神秘的底楼一角

橱窗

橱窗中展示着入住老场坊的各个商家

商务餐厅“苏浙汇”的橱窗,墙上贴满了精致的餐盘

入门处的圣诞海报和高大的变形金刚模型十分抢眼

门厅处的圣诞树
老场坊底楼

这应该就是牲畜被赶到屠宰车间的通道

老场坊内景,复杂的结构让{dy}次来的人摸不着头脑

从地面向上看玻璃穹顶

站在玻璃地面的平台上,向下可以直接看到地面,向上可以看到天空,这样的通透设计保证了建筑内的采光

老场坊内很有特色的卫生间标识

老场坊内金碧辉煌的卫生间老场坊错落有致的结构

从顶楼平台看老场坊幽幽夜色下的老场坊

从顶楼平台看上海纺织协会的“1930鑫鑫创意园”,小桥流水让我想起了苏州河畔的M50,似乎全世界的创意园区都要有水的滋润才能精彩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沪上单车行10——1933老场坊】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