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艺术

盆景

盆景起源于中国,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它是富有自然情趣的东方艺术精品之一,也是我国独特的传统园林艺术之一。中华文明古国,历来就爱好自然的本性,盆景的本质就是自然风貌与自然精神的再现。
盆景是大自然景物的缩影,是集园林栽培、文学、绘画等艺术,互相结合,溶为一体的综合性造型艺术。盆艺者运用创作技巧,合理的布局,再各种深浅长宽不同,行状大小各异,色彩质地有别的盆央中,培育出经过一定艺术造型的树木花草,或经艺术加工的各种山石,使之构成一幅摹仿大自然的景色,并超越山野原状的理想立体画面。这门造型艺术称之为盆景。
盆景是从盆栽(盆植)进一不提高发展起来的。盆景与盆栽有根本的区别;盆栽只是将植物种于盆央之中,以供四时观赏,其审美的对象,仅枝叶、花朵、果实等艳色形状而已。而盆景除达到盆栽的观赏目的外,还必须通过精心的艺术造型,表现出无穷的诗情画意,表现出令人心驰神往,浮想联翩的自然美,表现出人们对大自然的爱恋之情。因此盆景又是作者艺术情感的寄托与抒发,是主观精神的表露。盆景是景致与情感的交融体,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有机结合,是自然神韵的凝聚,形神共现。
盆景是中国传统的艺术珍品,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在世界上也享有声誉。它是栽培技术和造型艺术的结晶,也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结合。
它以植物、山、石、水、土等为素材,经过园艺师的构思设计,造型加工,精心护养而成。把它布置于飓尺盆中,“缩地千里”、“缩龙成寸”,可以展现大自然无限风光,所以人们把盆景誉为“立体的画”和“无声的诗”。随着时间和季节的变化,它还可以呈现出不同的姿态、色彩和意境。
从某种概念来讲,盆景也是美学、文学和科学的综合体。所谓美学,盆景的制作要给人以美的欣赏,古雅秀美,神韵生动,耐人寻味;所谓文学,盆景造型构思,有诗情画意,有高低层次,有抑扬顿挫,起承转合,反映出较高的文采水平;所谓科学,盆景的主要造型材料为植物,具有生命的特征及生长发育的规律,这就决定了制作它必须掌握园艺科学的知识和进行长期的艺术加工以及养护管理工作,只有如此,才能保证它的生存和优美姿态。
盆景这项科学艺术,在植物栽培加工技术上要求很高,小小盆盎,一撮之土,盈尺之树,要它生长良好,已非易事,而多年老桩,能技干虬曲,提根露爪,叶茂花盛,更为难得。故盆景确是“高等艺术”,有生命的“艺雕”。


盆景是我国古老、独特的传统造型艺术。是以植物、山石及其他构件等为素材,经过艺术加工和精心培育而成的艺术品。
运用咫尺千里,小中见大,以少胜多,繁中求简,对比夸张等艺术手法和特殊的园艺栽培艺术,把大自然的优美风姿,集中而典型地再现在小小盆钵中。是大自然美与艺术美的有机结合;是植物栽培技术和综合造型艺术有机结合的结晶。它源于自然,却高于自然;它顺乎自然之理,又能巧夺自然之功。
盆景是大自然美的缩影。是经艺术加工而成的自然美景的片断,姿态优美生动。在创作过程中,常赋予一定的思想内容,并与中国诗画、陶瓷、雕刻等艺术结合在一起,使优美的盆景富有诗情画意,令人心驰神往。
同时盆景又是具有生命的艺雕,它随季节的变化,给人们显示出不同色调和艺术景观,充满着生机的美。所以,人们把盆景誉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也有人喻之为“是有思想内容的无声的诗,是有生命的立体画”。
盆景经过艺术加工,既要反映一定的思想内容,又要有一定的形态,有一定的景观。同时,盆景中的树石必须和盆钵、几架相配合,互相协调,互相衬托,才能构成xx的艺术形象,更充分地发挥盆景的艺术效果。
盆景不但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而且可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提高人们的艺术修养,绿化、美化、净化生活环境,有益于身心健康,而且目前雅俗共赏的盆景艺术已成为国内外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珍品。

 

盆景的含义及组成 
    盆景是以植物、石料、土壤、水体、风、雨、雪、配景、 盆、几架等为材料创作而成的,饱含作者思想感情的立体的中国 山水画,是经过高度概括和提炼,集中表现大自然优美风光的一种特殊艺术品。
    中国盆景起源于新石器时期,至今已有7000多年的历史。 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这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经过历代盆景艺术家的努力,形成了许多盆景艺术流派和精湛的传统技艺,被人们赞美为“立体的画,无声的诗”。这些都是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不可缺少的珍贵财富,是我国盆景艺术乃至世界盆景艺 术的发展和创新的基础。
    同中国园林一样,中国山水花鸟画的形成和发展对中国盆景 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巨大的影响。山水花鸟画中的许多理论,如xx法、构图法、临摹法、创作法、树法、山石法、点景法、题款法都是盆景创作的主要理论依据。
    中国盆景是自然风光的缩影,是立体的中国山水画,它以 “小中见大”取胜。造园是将大自然中的万水千山缩小在小小的庭院之内;而盆景则是将自然景物进一步浓缩,置于小小的盆钵之中。较小的盆景可托在手掌心内,更小的盆景则立于手指尖 上。树木盆景,“缩龙成寸”,其景象是“咫尺盆域,耸立巨株”。 山水盆景,“缩地千里”,其景色是咫尺之内而瞻万里之遥,方寸 之中乃辨千寻之峻,“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若于
厅堂、书斋、静室之内,选适当盆景,立于明窗净几之上,闲暇 之时,不出室门,就可领略一番大自然的诗情画意。仿佛进入 “千峰百嶂、回溪断崖、烟云变幻”画境之中;或以一“千年古木”立于眼前,那精湛的技艺,定会使你神往,引发各种美好的
想象,从中获取莫大乐趣,怡情养性,有益健康。
    “盆景学”是学习和研究盆景创作的理论和实践的一门比较 特殊的学科。它的主要研究内容涉及文学、绘画、音乐及园艺技术等科学和文化艺术领域。盆景美是由自然美、心灵美、语言艺术美、造型艺术美、表演艺术美综合而成。某些盆景还具有一定
程度的工艺性质。
    盆景是由景、盆、几(架)三个要素组成的。此三个要素是 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缺一不可的统一整体。也就是通常所说的 景、盆、几(架)三位一体。“景”在盆景中为主体部分,盆、几为从属部分。即一盆好的盆景,景、盆、几要相互配合默契、主次分明,注意避免把欣赏者的注意力引导到“盆”或“几(架)”上来。盆、几(架)无论在形状、体积、色彩等方面与景的关系要处理得协调、自然。要保持主客关系,这就是常说的: 一景二盆三几(架)的原因。
    在“景”之中,植物材料是主体,无生命材料为辅,配景 (点景)最次之。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有生命的材料才能给盆景 带来活力,带来生命,带来生机勃勃的画面。因此自古以来,盆 景的理论研究、艺术创作的主要精力都是放在植物材料方面。即 使山水盆景,也要尽可能多的布置植物,因为盆景是反映大自然 的优美景物的艺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决不是荒山秃岭。当然 专门反映沙漠风貌则是例外,但也不一定是一点植物都不要布 置,总之植物材料给盆景带来生气,最能反映大自然的优美景色 和作者丰富的、健康的思想感情。
盆景是活的艺术品,也就是说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的艺术 品。这是与其他艺术不同的地方,通常有以下的变化规律:
    (1)体积大小变化木本植物制作的盆景,在正常的管理条 件下,随着年度的增加,枝干粗、高、长度都在不断扩大,草本 植物的植株高度和茎秆分蘖数目,也在不断增加。当然,在养护 不当的情况下,植物体积可能是停滞不增加,也可能萎缩,以致 死亡。
    (2)枝(片)变化盆景植物的枝(片)通常是不断扩大或 增加,但由于进入高龄衰老或是养护管理不善,或因人为损坏, 或由于造型需要等原因,枝(片)也会发生缩小或减少情况。
    (3)年龄变化盆景随着时间的流逝,年龄也在增加,其观 赏价值也在不断增加(彩图1)。
    (4)季节变化落叶植物有冬落叶、春萌芽、展叶变化。常 绿植物也有换叶变化。某些植物有叶色变化,如春夏绿色,秋季 变红色。开花植物有开花季节的变化,结果植物有结果季节的变 化(彩图2、彩图3)。
    (5)病虫害变化植物在一年四季中,不断地发生各类病虫害,并造成不同类型的危害,植物形态也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6)价值变化  木本植物随着年龄的增长,其价值不断增加,如百年盆景、数百年盆景乃是无价之宝。
    所以,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盆景或亲手培育、造型加工的盆 景,再过数年、十年、数十年后,其形态、造型一定会发生很大变化,通常,则按一定的规律变化。这也是盆景学要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学习这些规律,研究这些规律,控制这些规律,才能不断地提高盆景艺术的水平。
    此外盆景还有连续管理与连续加工的特性。盆景是活的艺术 品,因此在其漫长的一生中,需要不断的养护管理,提供必要的 养分、水分、光照、温度等条件,还要进行防病虫害工作,才能 保证盆景植物生长茂盛、生机勃勃、寿命长久。盆景,尤其是树 木盆景,具有多次加工成型的特性。许多技艺高超的盆景作品往 往需数年、数十年才能成型,如自然式的岭南派盆景,制作一盆 盆景,需要数十年工夫,或更长时间,这就是所谓“一寸枝条生 数载,佳景方成已十秋”。其他流派的盆景也是这样。即使是已 经成型的盆景,由于盆景植物不断地生长,枝条也不断地增加伸 长,从而打乱了原来的造型,需要进行整理,恢复原来的形态。 如此植物年复一年地生长,枝梢也就年复一年增加与伸长,盆景 的造型,年复一年地被打乱。因此整理工作不能间断,也就是说 具有连续性,有人称之为再加工的过程。
    关于盆景的名称问题,曾是过去热闹的话题,现在,关于盆
栽与盆景的看法已趋一致。前者一般是指用盆、皿栽植植物;而 后者则是经过艺术处理和园艺技艺加工,创造成景的艺术品。然 而,关于盆景名称的英译,由于事关中国盆景走向世界,却一直 争论不休,没有定论。盆景的英名虽有七八种,但眼下用得最多 的还是局限于“Bonsai”和“Potted Iandcape’’,最近有几篇xx文章则一致主张用“Penjing’’。
    盆景起源于中国,但这种因素并不一定要反映在其英名上。
取“Pot Landscape’’未必就比取其汉名的音译Peniing’’减少了民族自尊心。真正能增强民族自尊心的倒是在盆景艺术的风格中多一点“中国味”,使中国的盆景艺术以其特有的“中国气派”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
    日语中的“盆栽”一词来源于汉字,其英译“bonsai”则是 日语发音。“bon’’字意为“盆”,而“sai”字意为“栽培”;合二为一即表示在浅的容器里栽培植物之意。显然,从字面上看,这与汉字中“盆栽”的含义相同,即在容器中栽培植物而不加特殊的艺术造型。然而,日本人并不这样认为,他们把未经艺术加工的盆栽植物谓之“hachiue’’,而非“bonsai”。在日本,容器中的植物必须有明确的艺术企图进行栽培时才能被称为“盆栽”,与这种艺术表现相关联的美学术语有雅致、质朴美、自然美、对称美、不对称美、和谐、精美、力度、高贵、雄伟、优美和安宁。很明显,日语“盆栽”一词已超越了其汉语的本意,与中国的树木盆景相近,故应译作盆景。而中国的山水盆景在日语里叫“bonkei”。
    如今,随着盆景普及的国际化,日语“盆栽”(bonsai)一词
已通用于世界的绝大部分地区。目前成立盆景俱乐部或盆景协会 的国家已有35个。

 

 

 

 

郑重声明:资讯 【盆景艺术】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