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郑州市政府集中建设一批城市景观雕塑,其中一座名为《金色的梦》的雕塑,造价200万元,有关方面要以5万多张、约1公斤重的金箔“贴身”,在市民和网友中引起轩然大波。 昨日傍晚,郑州市政府新闻办通报称,立即停止城市雕塑《金色的梦》表面贴金箔工艺,改用其他工艺措施完成剩余工程。 通报称,1月4日以来,新闻媒体对《金色的梦》表面贴金箔进行了报道,不少网民对《金色的梦》表面贴金箔提出异议。郑州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考虑到目前郑州市经济发展的实际,考虑到还有诸多民生工程亟待解决,决定尊重广大网民朋友的意见,停止《金色的梦》表面贴金箔工艺,改用其他工艺措施完成剩余工程。 5万多张金箔 到底是贴雕塑还是贴脸 “贴金”消息一经曝出,人们纷纷质疑,究竟是给雕塑贴金还是给领导贴金?是不是又一个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这样的公共投资是怎样决策的?纳税人的钱到底应该怎样花? 公众: 铜铸行不行? 郑州市城市雕塑建设项目部证实,《金色的梦》是郑州市政府投资200万元建设的大型雕塑,以金色的茁壮的麦穗,意喻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对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贡献。按照设计,将用5万多张、重约1公斤的98%的金箔贴覆,金箔价值达22万元。此消息一经网上披露,立即引来质疑:“给雕塑贴金有没有必要,铜铸行不行?”“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到底给谁脸上贴金?”“拿纳税人的钱在城市雕塑上贴金,这笔开支是否列入财政预算?是否经过人大同意?是否经过纳税人的同意?” 专家: 公共财权要接受监督 “贴金”事件亦引起专家热评。中国城郊经济研究会会长包永江等学者认为,贴金雕塑备受关注有现实背景。当下,国际金融危机尚未彻底退却,国内日用品正普遍涨价,公众对未来生活质量的预期存在不确定性,大家期待政府部门办事更务实、更透明。显然,郑州斥巨资给雕塑贴金损伤了政府公信力,加剧了百姓与政府部门间的隔阂。 近年来,全国各地城市建设力度很大,由于透明度差,在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拆迁等领域腐败案件频出,影响了一些地方政府的公信力。中央党校研究室赵杰博士认为,公众对郑州雕塑贴金现象引发的热议传递出一种信号:政府必须从程序上规范财政支出,使纳税人知道公共财政的投向,只有这样,政府办的好事,市民才买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