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地地震_大山的家_百度空间


  这场海地自1770年以来最严重的大地震,使这个西半球最贫穷的国家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包括总统府和联合国维和xx驻地在内的数百栋建筑坍塌。据国际红十字会初步估计,此次大地震将为海地带来多达300万。震中离海地首都15公里。
  目前仍不清楚震后海地平民的具体伤亡情况。[1]
  2010年1月13日,美国纽约总部大楼前的联合国会旗降半旗向海地地震中遇难者致哀。   海地总理让-马克斯·贝勒里夫(Jean-Max Bellerive)13日称,海地强震造成的死亡人数可能高达10万人。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13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说,联合国驻海地稳定特派团(联海团)驻地在地震中坍塌,联海团团长、联合国秘书长特别代表赫迪·安纳比及其副手达科斯塔已确认遇难。
  潘基文当天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对记者说,地震发生时,大约有100至150人在位于海地首都太子港的联海团总部大楼内办公。目前所得信息“仍十分有限,无法获知安纳比及其他联合国工作人员的准确情况”。
  联合国负责维和行动的副秘书长勒罗伊介绍,目前只有不到10人从倒塌的联海团总部大楼内被救出,其中一些已确认身亡。同样受到严重损害的还有联合国驻海地工作人员居住的蒙大拿饭店。除联海团外,联合国在海地还驻有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多个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执行主任克拉克对记者说,开发计划署目前有38名工作人员下落不明,其中10人在地震发生时在与联海团总部大楼相邻的楼内办公,而这栋楼也在地震中倒塌。
  多家xx地质监测机构数据显示,地震震中距太子港16公里,震源深度10公里。美国科罗拉多州地质调查的分析师说,这是海地自1770年以来发生的最强烈的地震,目前海地国内余震不断,最强烈的余震达到5.5和5.9级,不但为救援数以千计埋在废墟之下的民众带来了极大困难,更为无数处于恐慌中的平民带来了严重威胁,而且未来海地继续发生严重灾害的可能性仍然存在。太子港街头出现极度混乱局面,呼喊者、哭泣者、四处寻找失散亲友者和无家可归者构成了海地大地震后的一幅幅真实写照。据拉美及西方各大媒体报道,数以万计民众失去居所。13日早些时候,一伙人趁火打劫,洗劫太子港附近一家损毁过半的超市。
  国际慈善组织粮食济贫组织负责人拉什马尼·多默森特说,太子港以外,海地其他地区受灾严重,“当地人正试图借着手电筒的光亮在废墟中寻找幸存者,挖掘遇难者遗体,伤亡恐不止三位数”。
  据相关报道,数以千计民众12日晚聚集在公共广场,一些人啜泣不止,一些民众为失去的亲属默哀。救援人员不足,致使不少重伤民众13日晨依然在街道边等待救治。许多受伤者涌向一家受损医院寻求帮助。医生吉勒斯说:“医院无法应对这么多伤员。”
  地震波及古巴东南部,当地震感强烈。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一度发出海啸警报,古巴当局紧急疏散在近海民众,但警报随后取消。
  美国驻古巴关塔那摩海军基地士兵感觉到明显震感。美军官员比尔·梅斯塔说,关塔那摩监狱虽受地震影响,但没有受损,“(美军基地)数座建筑物摇晃了几下”。
  由于电话线路和部分无线通信信号发射塔在地震中受损,海地通信当天几乎全部瘫痪,海地与外界的电信联系主要借助海事卫星。
  至当地时间13日清晨,未有机构发布伤亡统计,难以估算伤亡数字,即便只是粗略估算。毋庸置疑,太子港数以千计民众失去居所。
  巴西国防部新闻发言人13日介绍,已有4名巴西维和官兵在海地地震中遇难,至少5人受伤。这名发言人说,巴西驻海地维和xx多处营房在地震中坍塌,其中一栋名为“22号加强点”的3层楼xx倒塌,多名官兵失踪。
  据报道,约旦维和人员中,3名在地震中丧生,另有21人受伤。一名阿根廷蓝盔士兵也被证实在地震中遇难。
  菲律宾当局13日说,太子港通信中断,外交部未能与626名在海地的菲律宾人取得联系,其中包括菲律宾维和人员,“政府对他们的人身安全深表担忧”。
  

中国


  
  据了解,中国第八支赴海地维和xx防暴队是以云南公安边防xx为主抽组而成的,其中来自云南边防的官兵有96名,全国边防总队抽组的官兵有29名,合计125人。此次地震震级为7.3级,震中位于海地首都太子港西部约15公里处,震源深度约为8公里。而中国第八支赴海地维和xx防暴队的驻地就在太子港。 中国驻海地维和xx中有8人被埋,10多人失踪。
  据我们之前的了解,目前在海地的港澳台同胞、华人华侨,还有中资机构的成员人数并不很多。然后据我们中国驻海地商代处的代表一一核实,大家都没有什么问题。然后我们台胞有两位可能受了一点点轻伤,已经送去了xx,但没有大碍。目前这就是华人华侨的一些情况。[1]   据1月13日报道:在加勒比岛国海地12日发生强烈地震后,国际社会纷纷伸出援手,表示将向海地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中国


  外交部发言人姜瑜13日发表谈话说,海地发生强烈地震,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中国政府对此深表关切和同情。外交部长杨洁篪已向海地外长尼古拉斯发去慰问电,中国红十字总会决定向海地提供紧急援款,中国国际救援队将尽快赶赴海地开展营救。
  1月13日晚,从首都国际机场搭乘飞赴海地执行救援任务。据悉,救援队一行共计68人,由三个分队组成,包括来自国家地震局的10人专家分队等。据了解,救援队随机携带了总价值约1200万元人民币的10余吨救灾物资,其中包括救援、通讯、后勤保障、医疗、食品在内等物资设备和三只搜救犬。
  海地12日发生地震后,中国政府迅速做出反应,派出国际救援队赶赴海地参加救援。当地时间1月14日凌晨,中国国际救援队乘坐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CA6076包机抵达海地首都太子港。
  目前的中国国际救援队的队员抵达海地太子港机场之后,带队的领导就开了一个碰头会,安排了一下下面的工作,同时队员们也开始相互调试设备,准备开始下一步的救援工作。然后,已经有20名的队员,其 中7名是国际救援队的队员,4名是医护人员,然后其它的还有公安部,外交部,地震局和一些新闻媒体的成员。另外他们携带了3条搜救犬,直接乘中巴前往联海团总部坍塌的现场,已经开始了现场勘查和初步救援的工作。 1月13日的时候,多米尼加的救援队就在上午抵达了海地首都太子港,开始进行救援工作。然后13号的下午,美国、法国、冰岛、波多黎各等国家的救援队也都相继抵达。他们的部分队员已经前往了联海团的总部,开展了救援。目前救援的进展并不是非常的快。我们得到的消息是目前在联海团的总部已经救出了21名伤员。目前已经是太子港的深夜,一些国家的救助工作已经暂停了。我们中国国际救援队刚刚抵达就已经派出了一个20人的小组去现场展开救援工作。因此我们的反应是非常迅速的。好的,这就是救助工作的情况。 这个数字我们还没有得到一个确切的具体的一个确认。因为一个是海地政府的运转已经处于瘫痪状态,很难从官方得到一个确切的数字。另外一个联海团的这个受损情况也是非常严重的。联海团的一号和二号人物都被埋在废墟之下,联海团也是刚刚重新的调整了一个秩序,开展救援的工作。因此这两个部分我们都没办法得到确切的数字的报告。就我们来看呢,确实在街上有的时候会出现死尸,而且出现了民房的倒塌。之前有大部分的海地民众就已经在街头露宿,怕回到自己的房间中被已经受损的房子再次砸伤。
  

联合国


  秘书长潘基文13日发表声明说,他对海地民众以及联合国工作人员极为关切,密切xx事态进展。他已决定派联合国助理秘书长、联合国驻海地维和xx前任负责人埃德蒙·穆莱特前往海地,他本人也将尽快访问海地。潘基文当天还宣布联合国将向海地提供1000万美元的紧急援助。
  

世界银行


  13日表示准备派遣一支灾情评估团队前往海地。路透社报道,这支团队主要负责评估地震损害,协助制定震后重建方案。世行还说,准备动员一批救援物资紧急送往海地。
  

欧盟


  欧盟委员会13日决定,向遭受地震灾害的海地紧急提供300万欧元援助,并将在进一步评估海地灾情后提供后续援助。这一数额也是欧盟委员会在紧急状态下所能提供的{zg}数额。
  

法国


  法国政府13日宣布,将于当天紧急向海地派遣救援人员和两架载有救援物资的飞机。法国内政部下属的民事安全司则宣布,将在24小时内从两个海外省马提尼克和瓜德罗普及法国本土调遣总计130名救援人员和6条搜救犬前往震区。
  

德国


  德国政府13日宣布向海地地震灾区提供100万欧元的资金援助,用于对灾民的紧急救助。此外,德国还将向灾民提供50万欧元的食品援助。包括地震救援队在内的德国专业救援力量也已经整装待命,以备随时开赴地震灾区。
  

巴西


  巴西总统卢拉13日宣布将向海地提供总额1000万美元的救灾资金,并将紧急调派14吨救援物资。另据报道,正在海地进行人道主义援助的巴西知名社会活动家吉尔达·阿恩斯已被确认在地震中死亡。
  

冰岛


  冰岛政府13日宣布,冰岛将向海地地震灾区派遣一支由37名搜救专家组成的国际救援队,预计将于当地时间13日下午抵达震区。作为首批抵达的国际救援队伍之一,冰岛救援队携带了大量先进的搜救设备。[1]   海地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Haiti)面积27797平方公里。位于西印度群岛海地岛(伊斯帕尼奥拉岛)西部。东邻多米尼加共和国,南临加勒比海,北濒大西洋,西与古巴和牙买加隔海相望。是东加勒比海岛国,海岸线长1080余公里。人口734万(1996年)。黑人约占95%,黑白混血人种和白人后裔占5%。[5]   [6]中国国际救援队1月17日宣布,在海地地震中八名中方失踪人员的遗体已全被找到,按照遗体发现顺 序,分别为、、、、、、和。中国维和遇难人员遗体将及时顺利护送回国。
  王树林
  简历:
  王树林,男,汉族,1952年10月生,北京市人,1983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9月参加工作,大学普通班学历,三级警监警衔。
  1969年9月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插队,1974年9月至1978年1月在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学习,毕业后到清华大学建筑工程系、土木与环境工程系任教,1980年9月调公安部工作,历任计划财务局物资处副科长、主任科员,计划装备司装备处副处长、装备财务局物资警械处副处长,1996年3月至1997年8月到山东省烟台市公安局挂职锻炼,任牟平分局副局长。2000年3月任公安部装备财务局调研员。
  钟荐勤
  简历:
  钟荐勤,男,汉族,1975年12月生,江西南丰人,1993年12月入伍,199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科学历。现为云南省公安边防总队政治部宣传文化处正营职干事,武警少校警衔。
  历任云南省公安边防总队红河边防支队战士、司务长,1999年1月起任红河边防支队正排职检查员、河口边防大队正排职干事、老范寨公安检查站副指导员、南溪公安检查站副连职检查员,2004年2月起任云南省公安边防总队政治部宣传文化处副连职干事、边防战士报社正连职干事、文化工作记者站副营职干事,2008年12月任文化工作记者站正营职干事。2007年12月至2008年8月、2009年6月至今分别被选入中国第六支、第八支赴海地维和xx防暴队,两次赴海地执行维和任务。
  李钦
  简历:
  李钦,男,汉族,1963年6月生,云南蒙自人,1980年11月入伍,1985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本学历。云南省公安边防总队司令部副师职参谋长,武警大校警衔。
  历任云南省xx边防团战士,昆明陆军学院外语训练大队学员、干部、教员,1987年12月调入云南省公安边防总队红河边防支队任副连职参谋,1990年10月起任云南省公安边防总队司令部调研处参谋、技术11级翻译和边防处副处长、处长,2001年7月任昆明边防学校边境管理学员大队大队长,2002年6月任云南省公安边防总队红河边防支队副支队长兼河口边防大队大队长,2003年4月起先后任云南省公安边防总队司令部副参谋长、参谋长,2007年12月至2008年8月、2009年6月至今分别担任中国第六支、第八支赴海地维和xx防暴队政治委员、党总支书记。
  郭宝山
  简历:
  郭宝山,男,满族,1950年7月生,辽宁北镇人,1969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2月参加工作,大学普通班学历,二级警监警衔。
  1969年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任黑龙江省xx战士,1970年8月至1974年4月在北京大学东语系学习,1974年4月起任辽宁省xx排长,海军某部参谋、翻译,1985年3月至1986年2月在苏州大学外语系日语专业进修,1988年2月转业到公安部工作,历任公安部外事局主任科员、副处长、处长,2002年2月任公安部外事局助理巡视员,2004年9月任公安部外事局副局长,2005年10月任公安部国际合作局副局长。
  和志虹
  简历:
  和志虹,女,纳西族,1975年3月生,云南丽江人,1998年7月入伍,199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本科学历。云南省公安边防总队昆明边防检查站执勤业务二科政治教导员,武警少校警衔。
  1998年7月从云南师范大学外语系毕业后,入伍到云南省公安边防总队工作。1998年12月至1999年11月任瑞丽边防检查站边检一科见习学员、检查员,1999年12月起任昆明边防检查站执勤业务一科检查员、助理翻译、副科长、政治教导员,2009年11月任昆明边防检查站执勤业务二科政治教导员。2007年12月至2008年8月、2009年6月至今分别被选入中国第六支、第八支赴海地维和xx防暴队,两次赴海地执行维和任务。
  李晓明
  简历:
  李晓明,男,汉族,1975年4月出生,河南沈丘人,大学本科学历,1995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7年8月参加工作,一级警司警衔。
  1993年9月至1997年8月在解放军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学习,毕业后在河南省项城市公安局工作,2001年10月至2002年10月,被公安部派往联合国东帝汶过渡行政当局执行维和任务,任中国维和警队副队长,后升任联合国东帝汶xx司令部战略计划局副主管。2004年9月调公安部国际合作局维和xx工作处工作,2007年9月任主任科员。2008年9月至2009年9月曾在英国华威大学国际关系专业学习。
  赵化宇
  简历:
  赵化宇,男,汉族,1972年5月生,河南辉县人,1994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4年8月参加工作,硕士研究生学历,二级警督警衔。
  1990年9月至1994年8月在重庆大学机械工程一系学习,毕业后到河南省新乡市化纤厂工作,1996年9月至1999年7月在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部学习,毕业后到公安部工作,历任装备财务局政府采购办公室主任科员、副主任,警务保障局政府采购工作处副处长,2007年3月至2009年4月到湖北省孝感市公安局挂职锻炼,任孝南分局副局长,2009年9月至今任中国第七支驻海地维和警队队长。
  朱晓平
  简历:
  朱晓平,男,汉族,1962年3月生,上海市人,198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4年8月参加工作,大学本科学历,一级警监警衔。
  1980年9月至1984年8月在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系学习,毕业后到公安部工作,历任公安部主任科员、副处长、处长。1998年12月任公安部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副主任(副局级),2006年1月任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警务联络部部长,2009年3月任公安部装备财务局局长。
  2010年1月20日上午9时,公安部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大礼堂为8位遇难维和人员举行共和国公安维和英烈遗体告别仪式。


郑重声明:资讯 【海地地震_大山的家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