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传统出版社在数字出版中的角色思考_葛磊_新浪博客

(注:这篇文章是我在1年多以前写的,今天偶然翻出来,发现数字出版业界的发展真是快得惊人,很多情况已经和2008年时有了巨大的差异。但是,当时的思考至今看来仍有意义,其中的一些,我们已经在做了,另一些,却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一直搁浅。所以,我深切同意这样的观点:在数字出版面前,制约传统出版社脚步的最根本因素,是体制和思维。“我们可以看到那里,却走不到那里。”所以,只能无奈地叹息。)

 

在传统出版社眼里,数字出版既是那只一路走来的狼,也是阿里巴巴的财富宝库。这只狼究竟是敌是友,打开财富大门的口令是什么,传统出版社至今没有寻找到{zj0}答案。

 

一.数字出版的发展状况

简单来说,数字出版的定义是:依托传统的资源,用数字化工具进行立体化传播的方式。这些数字化工具包括光碟、电子书、网络、MP3以及手机等。

与传统出版相比,数字出版的优势在于:出色的快速查询、海量的存储、低廉的成本、方便的编辑以及更加环保等特点。其受到的制约则在于:人们的阅读习惯以及如何防范盗版等。

曾有人宣称:传统出版遭到无可匹敌的对手,未来的出版产业将不再是纸和墨的时代。

事实上,数字出版的脚步之快,已经让传统出版业坐立不安。

截至2006年底,欧美部分大型出版集团数字出版收益在其总收益中所占比例迅猛上升,其中汤姆森出版集团69%、里德·爱思唯尔集团70%、培生教育集团50%以上均来自数字出版及网络相关业务。

在中国,中国数字出版整体规模从2000年的15.9亿元人民币发展到2006年的200亿元人民币。

这些数据在网上俯拾可得,不多列举。

全球网民的迅猛增长(2007年,全球网民数量达到7.72亿)和手机上网的快速发展(目前有1/4的网民通过手机方式上网),更为数字出版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全球范围内,数字出版是一个4300亿美元的大产业。

然而,这些令人惊叹的数字却未必能给中国的传统出版者带来荣耀和骄傲。

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国际的数字出版大鳄往往是由传统出版业的巨头转型而成,如xx的国际科技期刊数据库拥有者里德·爱思唯尔集团(Reed Elsevier),前身就是一家在欧洲有百年历史的出版公司。但在中国,掌握数字出版话语权的,也是{zd0}利益的获得者,却非传统意义的出版社,而是北大方正阿帕比、清华同方这些技术提供商(后文还会详述)。

目前,自上而下对于传统出版社经营数字出版寄予了很高的预期,比如柳斌杰署长在第二届中国数博会上说:要大力应用数字化等新技术,大力推进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努力打造主流媒体在多元传播格局中的强势地位。要鼓励和支持出版企业研发数字出版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充分发挥出版单位的自主性和创新性,有条件的单位要率先数字化,加快用数字化武装出版业

方向虽然明确,但是具体做法还在探索中。“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这句话在传统出版业涉足数字出版领域的问题上,并不准确。如果不能认清方向,盲目投入,先发者未必制人。大约在10年前,许多杂志出版过内容合集的光盘,最为xx的包括《读者》十年精华版等,结果无不是以惨败收场。由于缺少防盗版技术的支持,这些杂志的数字内容迅即成为互联网上的免费资源,不仅正版销量惨淡,成本难以收回,而且丧失了日后再次利用以获取利益的机会(谁愿意为网上随处可以下载到的免费内容花钱呢),可谓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其后,在新媒体发展的浪潮中,许多出版社加入了做网站和出电子书的大军,但时至今日,真正获得丰厚回报者仍是寥寥无几,这也让那些尚在外围观望的出版社更加困惑和犹豫。

 

 

二.传统出版社在数字出版领域的优势与不足

要决定传统出版社在数字出版领域的角色,就要认清传统出版业具有的优势和不足。

(一)内容是否依然为王?
    传统出版社一直把“内容为王”作为口号,事实也基本如此,拿到一本好的书稿,往往意味着出版社的实力和利润,像《故事会》这样的杂志能够长盛不衰,也是基于它优质、厚实的内容。

然而在互联网和数字出版时代,出版社引以为豪的内容却显得不再是那么重要,以“产品为王”和“占有率为王”的呼声有超越“内容为王”之势。

原因之一,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人们可以用来支配的时间显得尤为稀缺,网络读者更倾向于接受容易得到的内容,而非虽然优质但不容易得到的内容(因为他们无暇去比较和筛选)。门户网站上一个醒目的链接或夸张的标题就可以吸引鼠标,不管它链接到的其实是一则无聊的新闻还是一个虚假的广告,而这一切靠钱和一个好点子就可以做到——比如大部分人每周看分众传媒广告的时间要比读小说的时间多。

原因之二,在数字媒体中,传统出版内容的替代品太多。以前,当人们在阅读时,只能选择一本更值得读的书或杂志(所以,内容为王!),但在互联网上,人们在选择阅读小说的同时,还可以选择阅读博客、上论坛、观赏多媒体节目、玩网络游戏,或者聊天,他们的需求变得多种多样,内容已经不是他们进行选择的首要标准。此外,互联网本身也在制造大量的内容,虽然纯度不高,但是草根文化的兴起让传统出版的“精英文化”不再是阅读的{wy}选择,有数据显示,目前看帖子的网民人数已经超过了阅读图书的人数。阅读传统出版物的人数以每年12%的速度下降,另一个方面,中国人网上阅读率迅速增长,通过新媒体阅读的人数以30%的速度在增长。我们不应把这种现象简单理解为传统出版物的阅读只是在形式上失去吸引力。而“起点网”的成功让人知道,得到“内容”并不是那么困难。这一切都让传统出版的魅力受到挑战。

原因之三,盗版信息的泛滥让内容贬值。正像中国的正版音像制品始终生存艰难一样,一些出版社引以为荣的内容资源在网上却可以轻松获得。比如网上通过搜索引擎查找,可以下载到制作并不粗劣的贾平凹文集电子书,包含了他几乎所有的重要作品。通过网络还能下载到大量可以在手机上阅读的文学作品,最重要的一点:它们都是免费的!这对于文艺类出版社的影响尤其严重。

 

(二)品牌是资源,但不应落于人手

相对来说,出版社或期刊、图书的品牌更是优势资源,但在数字出版的开发中,这一资源有落于人手的隐患。

和传统出版业的情况不同,读者在数字出版时代,记住更多的不再是具体的报刊名字,而是“清华同方期刊数据库”、“龙源网”、“中文在线”这些平台的名字,每个平台的知名度与其拥有的期刊和图书品种成正比,也就是说,读者可能冲着某本杂志而去,结果找到的却是那些做电子期刊的网络平台,这些平台以低廉的分成价格套取了传统出版的内容和品牌资源,却为自己带来更大的市场份额和风险投资,并最终树立了在电子出版领域的品牌。

 

(三)技术和资金掣肘,对数字出版的下游失去控制权

   这个问题其实是对上一点的解释。因为体制等原因,传统出版社在数字出版方面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缺乏技术、资金乃至人才使他们只能去找那些技术公司合作,把自己的内容转交他人进行数字化出版和销售。在传统出版业,出版社是整个价值体系的中心环节,联系着作者、印刷厂和销售商。但在目前的数字出版领域,出版社大多扮演着内容提供者的角色,相当于传统出版业的作者,对下游的制作和销售xx失去控制权。而那些掌握下游渠道的技术商成为规则的制定者,不仅由他们来决定价格、分成比例和苛刻的合作条件,连销售数据等也是他们提供,缺少第三方监督,造成了这个行业实际上的诚信危机。所以,在一个不xx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如果数字出版没有更好的选择,那么只有不选择——也未尝不是一种明智之举。

另一方面,拥有技术和资金的新媒体公司,如果他们愿意,甚至可以替代传统出版社担当内容整合者的角色。在国内电子杂志兴起初期,许多电子杂志公司采用把传统期刊数字化后上线,向用户收费的模式。当他们发现传统刊物内容的数字化转换效果并不理想(形式单一),而且用户并不认可收费模式的时候,便转为开发制作独立的电子杂志(且不再收费),直接寻找名人、作者来打造知名度,技术使得这些电子杂志摆脱了传统刊物的先天不足,资金又让这些电子杂志迅速得到推广,争取到大量用户,并通过广告赢利,《开啦》、《澜》、《豫约》等电子杂志由此应运而生。如果这种模式得到业界的认可并推广开去,传统出版社的地位可能会被进一步边缘化。

 

(四)真正的优势:读者的忠实度和垄断的出版资源

除了品牌资源,传统出版社的优势还有其品牌带来的读者忠实度和垄断的出版资源。前者是传统出版社多年积累的财富,品牌的价值必须通过用户来实现,就像《故事会》,真正的价值究竟是这三个字的品牌还是每月上千万的读者?此外,在现有的出版体制下,出版社拥有的出版资源(书号和刊号)也是技术商向往但无法轻易得到的。比如以新浪网之威望和市场,它仍然不可能成立一个“新浪出版社”,而必须和传统出版社进行合作,起点网也是如此。那些在网上呼风唤雨,拥有大量拥趸的网络写手,在内心里渴望自己的作品能够被印成纸书。

出版社与印xx位间的紧密关系(有些出版社拥有自己的印刷厂)带来了较低的印刷成本,专业的编辑人才(但未必是数字出版的编辑人员)和作者资源,也可以算是优势。

 

三.数字出版具体案例分析

下面列举一些数字出版方面的具体案例,既有传统出版社,也有数字出版社和网站。在分析案例前,先了解一下数字出版和新媒体赢利的各种模式,以便更好地判断这些案例是否成功。

这些赢利模式包括:

1.  收费下载(包括收费阅读、收费收看、收费收听等)

2.  手机阅读(相对网络,手机收费模式更容易得到用户的认可)

3.  广告(这必须建立在拥有足够人气的平台之上,比如网站、数字电视等)

4.  电子商务(销售产品或服务,或者作为交易平台收取服务费)

5.  会员费(为会员提供相应服务或产品,包括名录、赠送会刊、组织活动、邮件服务、顾问咨询等)

 

案例一:HighWire Press

HighWire Press是提供免费全文的、全球{zd0}的在线学术文献出版商之一,于1995年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图书馆创立。最初,仅出版xx的周刊《生物化学杂志》,目前已收录1,126种同行评议期刊,这些资源由其140多家合作出版商提供,文章总数已达472万篇,其中超过180万篇文章可免费获得全文。新的HighWire 2.0(代号H2O)电子出版平台正在建立一系列的电子出版标准,旨在为出版商提供更加灵活的电子出版策略和功能,以适应并兼容任何格式及终端设备。HighWire现在正在逐一的针对合作出版商推进这项计划。

利用其服务器创造的系统,大学教授可以针对不同的课程创建定制的阅读教程。教授们可以对O'Reilly 那些以XML文档形式存储的图书和出版物内容库进行复杂搜索,处理,他们还可以添加一些自己编写的内容,并且根据需要下订单,由出版商负责将其印刷出来并直接交付到教授们手中。

简单来说,这家电子出版社所做的工作就是整合众多小的学术期刊内容,进行数字化,放在一个平台上使用,并且提供各种智能化的功能,让用户可以自由地选择、组合所需内容,并进行按需出版。

点评:这种模式也是目前国内外数字文献数据库普遍采用的,包括清华同方、方正阿帕比等都是。不同的是,国外的同类数据库基本局限于科技期刊文献,并且需要加入费用,而国内的数据库几乎涵盖了各个类别的内容。此外,HighWire等国外数字出版商在内容聚合方面有其独到之处。

 

案例二:商务印书馆

作为一家传统出版的百年老店,商务印书馆在数字出版领域迈出的步子较为{lx1}和扎实。

由于商务印书馆的专利文献品种很多,大概有四万种,但是销售量每一个平均的销售量不足一百个,所以早在1993年,商务印书馆在国内{dy}个引进价值15万美元的数字印刷设备,解决文献小批量出版的问题。因为当时数字印刷很少,很多质量要求比较高的资料都没法做,所以他们依靠其他的业务,如给爱立信印的小册子,很快就收回了设备成本。商务印书馆打算在数字印刷方面,建立一个机构,为各出版社来服务,建立起有一定规模的平台,推动原版书、断版书的发展。他们了解市场对这个需求很多,特别是断版书,商务印书馆对建国以来出版的140多万种图书进行了筛选,又搞了一个中文图书的核心图书的推荐工作,大概有几万种书。

点评:商务印书馆真正进入了数字出版的技术和生产领域,因此带来了可观的收益,按需出版(POD)是数字出版中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考虑到技术更新、设备折旧和维护费等原因,数字印刷设备的有效使用时间一般是5年,在这五年中,需要每天开通16个小时以上,才能把设备维护费分摊。如果开不满,成本就会很高。因此商务印书馆的模式和其本身的内容资源有关,不容易被复制。

 

案例三: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制定了出版物的内容结构和元数据的标准。通过门户网站把高等教育出版社上百个课程网站集成起来,以及跟后台的内容管理系统集成起来,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主动服务。还参与了教育部的国家精品项目建设,参与科技部中国出版物内容标注研究的课题。内容管理系统的逻辑架构图,从内容创作、加工、采集到编辑再出版,通过不同的模板生成不同的产品,通过另一个模板可以生成网络图书等等。

内容管理系统目前主要的应用:{dy},实现自动排版,编辑在做完内容的加工和元数据标注之后,把内容贯入一个模板就能产生图书的版本意见,形成自动版本。编辑工作做完在网站就能发布,同时生成电子图书,还能同时生成在线学习的产品,叫做网动图书,是一个动的图书。同时还能按需印刷,定时出版,和定制出版(内容是不同出版物里边的内容,重新编排而成)

网动图书的使用模式:读者进来之后首先要注册,注册后把个人信息输进系统,这里边有他的学历层次,对于媒体的喜好、资源的喜好,载体对于媒体的喜好是视频,只要一确认,视频推送出来的相关内容就跟他的喜好有关,做成个性化。同时还能提供更多的连接,可能超出了他的喜好也能获得。

点评:教育类的数字出版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将浩如烟海的教育资源和内容通过数字化,按照学习者个体情况重新编排、筛选后提供,是数字出版的精髓所在。要达到这个目的,关键在于前期内容结构和元数据标准的制定和统一,也就是说,把所有的出版内容都加以规范,以便数字化管理应用,这是一个不小的工程。

 

案例四: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在2008年的北京图书订货会上,上海世纪出版股份公司总裁陈昕透露集团希望通过IPO上市,融资20或者30个亿,建立数字出版帝国。

目前世纪集团的做法是建立一个数字化的图书仓库,将文本数字化,把所有出版的图书都转化成PDF的格式放在网络上,这是数字出版的基础性工作(美国的出版集团也在完善数字出版的基础性工作),以此迎接数字融合带来的业务融合,通过技术寻求传统服务业务的拓展和拓展新的内容服务的机会。2005年,陈昕撰文指出,美国的各大集团将自己定位在内容提供商,利用信息技术将内容产品数字化,利用网络技术将传播渠道网络化,利用新的产业链和业务延伸发展各种增值服务,从而改变了单纯利用纸质媒介对知识和信息进行简单复制的业务模式。这在当时对刚刚改制为股份公司的世纪出版来说确定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点评: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在数字出版领域的摸索开始较早,包括他们创建的易文网和网络版汉语大词典,但在IPO的雄心之下,现在所做的其实也只是传统出版内容数字化的基础工作(尚不清楚这项工作是依靠哪一家的技术),对于长远的发展,似乎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蓝图。世纪集团的优势在于旗下的教育出版资源,也许比较容易复制高教社的模式(尽管集团管理层表示非教育出版内容是其重点)。

 

案例五: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年9月份专门成立了数字出版部,刚成立数字出版部的时候,编辑考核{dy}句话是“数字出版部成立以后,卖书的钱能不能分一点”。现在,对于数字出版的含义是非常广的,不仅仅是卖电子书的问题,有非常广的含义,利用数字技术改造传统出版。

数字出版部成立以后,社里配备了专门的电子文档收集服务器,并出台了专门的电子文档收集管理制度,由数字出版部指定专人对历年的电子文档进行了搜集和整理。排版公司将来的电子文档,必须要数字出版部检验合格以后,盖上合格证才能结算,财务才能结帐。专门有一个美编室做设计,规定美编室的封面设计完以后,通过内部把封面传到数字出版部保存起来,跟电子文档做成一致。如果仅仅把电子文档归档存放起来,不转换成电子书或者出版数据库,出版物电子文档的价值就不能体现出来,因为读者要直观阅读电子书,看得清,有版式。

目前用于数字出版的处理系统很多,每种软件形成的电子文档格式不一样,要把这些格式转换成统一的电子书的格式是非常困难的,有七到八家排版公司,每个公司用的排版软件都不一样,要转换成统一的格式非常麻烦。

数字出版部花了很大的精力,转成方正飞腾、PDF电子书。

管理的信息化,使用ERP系统可以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益,减少工作漏洞,使出版社的信息更加准确、透明、可靠,也使管理更加规范。

外部信息沟通问题,建设电子书网站。内部信息化是管理的基础,外部信息化才是发展的基础。出版物是为广大读者服务的,如何尽快、全面地让读者了解出版物,涉及到外部信息畅通的问题,而外部信息化{zh0}的平台是电子商务网站。该社网站{zd0}的特点是电子样书的翻阅功能,读者能在网站上实施翻阅。所有图书的部分内容,现在电子样书提供了部分的章节,版式、内容和纸质书是xx一样的。读者和经销商看到这个书好以后,会直接通过网站下定单。

有电子样书看的话,就可以能够很方便的确定图书订哪一种,也方便他们向其他人推荐图书。此外解决了印前顶订书的问题,书在付印之前,把电子样书放到网上去,预定系统反回来的数据作为参考,基本上能解决拍脑袋的难题。

点评:该社遇到的很多问题,具有普遍性,是许多出版社都面临的问题。他们实际上做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内部的数字化管理和数字化文档规范、保存的工作;二是外部的电子商务网站,并利用电子书形式对销售起到辅助作用。这两点是各出版社进行数字出版时,可以考虑的起步模式。

 

案例六:复旦大学出版社

一、探索电子书出版,促进电子书与纸书互动

1、将3000本绝版纸书电子化,销售收益几十万元,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难点:许多老书,由于当时没有电子书的概念,出版社未获得作者电子书版权授权,所以出版社要与作者沟通以获取授权。这方面的工作量巨大,但必须要做。

2、新书逐步实施纸书与电子图书同步出版
   2005年先对经济管理类图书进行了同步出版试点。发现电子书并未对纸书造成冲击:2005年经济管理类图书销售增长高达28%,而过去20年经济管理类图书销售增长从未超过20%。没有明显证据表明经济管理类电子图书对纸书造成冲击,相反,经济管理类电子样书的传播对纸书的销售起到了促进作用。于是,2006年经管、理科、医学纸书与电子书实行同步出版。2007年进一步扩大到外语、新闻、甚至部分人文教材。

难点:(1)版权保护。(2)商业模式。 “复本数”模式是电子书出版业能发展壮大的制度保障。但有些电子书运营商只顾眼前利益,一味迎合图书馆低价要求,采用数据库模式,优质图书的价值不能通过销售量(“复本”)体现,最终会使整个电子书出版业败亡。

3、促进电子书与纸书的互动

通过e-mail给教师邮寄电子版教材样书和教学课件,成本很低。教师看到电子版教材样书和教学课件后,觉得适合,即可决定让学生购买教材,从而促进纸书的销售。

4、电子样书部分翻阅

5、积极探索手机电子书

二、图书的网络营销

1、纸书的电子商务

采用网上支付和邮寄付款相配合的方式解决电子商务的资金流;出版社的网站开设专门的网络邮购的窗口,解决电子商务的物流;通过书局出版社下属的经世书局的邮购业务拉动出版社的纸书的网络销售。

2、与各个高校的相关网站建立链接

3、与网上书店建立经销关系

点评:作为一家高校出版社,其专业领域的图书进行数字出版的模式是较为标准的,不同的是,他们实施的纸书和电子图书同步出版的策略更有前瞻性和胆魄,另外和教师的联络也是网络营销的亮点。

 

案例七:印客网

在2005年前后,兴起了一批被称为“印客”的网站,他们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为用户量身定制、印刷个人文集、相册、画册、海报、台历、菜谱等,“为人圆出书梦”成为他们的口号,只要登录这种网站,下载傻瓜式自行排版软件,自主选择作品的封面设计、纸质和尺寸,剩下工作交由网站负责,一本就能起印,几天就完工,全程{zd1}只需花费二三十元。

但这个行业因为涉及“非法出版”的嫌疑,很快受到了相关部门的关注,并颁发了《关于规范利用互联网从事印刷经营活动的通知》,明确今后印客类网站在从事出版物印刷经营活动时,不得接受无出版单位、书号、刊号和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准印证号的个人小说、文集、博客书等业务,禁止印刷非法出版物。专家指出,如果这些印刷品只是为了个人收藏、纪念或是小范围向亲友等特定人群发放,则不应属于非法出版物,但如果将这些印刷品进行销售或向不特定人群进行赠与,就属于发行行为,是不合法的。

尽管受到政策的限制,但这类网站目前仍在夹缝中生存,并把自己的业务由“出书”改称为“代印”,规避了法规上的风险。

点评:这实际上是一个需求和利润都较为巨大的市场,作为出版社,有专业的编辑、设计力量,还有良好的印刷资源,如果能找到突破点的话,进入这一行业应该是一个非常聪明的策略。

 

案例八:8020.com17xie.com

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的英文缩写,即用户创造内容,这是Web2.0 的重要特征之一。如维基百科、博客、播客等类型的网站主要靠网友自主创作发布内容,形成这类网站的主要内容来源。

8020出版公司现在拥有的两个品牌,旅游杂志《Everywhere》和图片杂志《JPG》,是对这一模式的{zh0}表现。

现在,如果杂志出版,入选摄影师可以获得100美元的稿酬,同时可以免费订阅一年杂志,尽管处于数字时代,千百万自出版人士创建自己的博客,但是他们仍然有很大的渴求在一份正式出版物上出版自己的作品。显然,8020主打的并不是那些已经价格很高的知名作家、摄影师,而是那些‘做了某一件事情后就拚命写感想的人’。从这本双月刊杂志《JPG》的运营经验来看,虽然稿酬如此低,但现在已经收到50万张投稿图片,这些人,即使不能拿到100美元,换来自己作品让别人看到的机会,就很高兴了!草根用户的创作热情已经被分享的快乐点燃,8020没有什么理由不能成功,也越来越为广告主青睐。

这一项目现在有19个人,从编辑到流程管理,出版实体杂志和维护在线版。当其他的传统媒体在争相让印刷出版物适应网络世界的时候,8020反其道而行之,从一无所有到目前创造了一个{zh0}的在线图片交流社区,而他们的杂志就诞生于此。

据出版商统计,两份杂志已经在鲍德斯连锁书店和Barnes & Noble等连锁书店销售,每期6美元,全年定价25美元。《JPG》总发行量达到35000册,《Everywhere》是50000册。

一起写网站(www.17xie.com)是一个运用UGC模式的中文网站,基于Wiki技术的协作式写作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读者不仅可以自由地阅读,而且可以创建自己的图书创作区,发布自己的著作。如果作者的力量或精力有限,还可以邀请他人参与书稿的修改与创作。
     5月12日,汶川大地震,数万同胞遇难。震灾牵动了亿万人的心,一起写网的作者们用特别的方式为灾区加油。一位诗歌作者发起《为灾区人民献上一首诗》活动,活动开始后短短三天就有近60人次参与创作。还有很多作者,利用一起写众人写作平台,汇编《5·12地震中的感动瞬间》、《地震预防知识》等在线图书。

点评:数字出版时代{jd1}不能忽略网络和大众的力量,新的内容和新的出版模式往往诞生于此,也会给传统出版业无限启发。

 

案例九:《理财周刊》和{dy}理财网

《理财周刊》创办{dy}理财网之初,设想是做成一个金融数据库的网站,并以此盈利,但是发现这些时效性极强的数据缺少真正的利用价值,而且风险投资商对这个概念也不感兴趣。

目前其运作模式为《理财周刊》社投资设立的子公司——上海理财网络信息有限公司建立并运营的“{dy}理财网” ,全面负责经营《理财周刊》及其系列出版物的所有网上业务和信息增值业务。“{dy}理财网”整合《理财周刊》社出版的周刊、月末版、专刊、增刊等系列资讯精华,利用宽带网络、手机短信等新技术手段,为个人、家庭、中小企业机构用户打造一个全新的理财平台,帮助读者和用户实现“轻松理财、快乐投资、聪明消费”。

 “{dy}理财网” (www.Amoney.com.cn )作为专业理财门户网站,致力于“为用户找到合适的理财产品,为理财产品找到合适的用户”,积极建立用户、专业记者、理财专家、理财机构等直接交流的通道。目前,网站内容范围包括财经新闻、银行、证券、保险、债券、外汇、基金、信托、房产、汽车、集藏等一切与家庭财务相关的各个方面;同时,与《理财周刊》共同推出的“理财俱乐部”会员服务,使用户可以通过这一新型理财“窗口”,一网打尽全部《理财周刊》系列刊物资讯精粹,优先分享专业理财规划师和投资专家们xxx、个性化的服务,全新体验热点理财讲座和活动。

点评:《理财周刊》通过独立公司运营{dy}理财网站,网站的功能由最初的金融数据库转为“个人的理财专家”,提供理财服务,这正符合了数字出版对传统出版业的要求,即从单一的内容提供者转为全方位的服务者,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四.我们的思考及应对策略

在分析了数字出版发展现状、出版社的优势和劣势,以及部分案例后,对于本公司的数字出版及新媒体发展战略,我们有以下的思考。

(一)数字出版不仅仅是传统出版内容的数字化,其未来的核心应该是人和服务。

数字出版由于其技术和形式上的灵活性,必定是走向个性化、立体化,并从单纯的内容提供转为服务提供和解决方案提供,如按需印刷等。目前阶段,我们是否可以选择一两个点,开始尝试性的工作,但要考虑到消费对象和产品形式适应性。比如“老人相册”项目,能否扩展为“家庭相册”、“恋人相册”、“宝贝相册”或“生日报”、“家庭台历”等形式,通过专业的设计排版、文字编排,为用户量身定做个性化印刷品。

(二)传统出版内容数字化的工作是基础,即使不是马上可以看到盈利前景,也要做。

传统出版内容的数字化,是整个数字印刷的基础,这个工作早晚要做,只是如何应用还可以继续探讨。

这一数字化工作包括将已有内容的数字化,和新出版内容的文档规范保存。前者我们已在陆续进行,包括和方正公司方面的合作;后者的杂志部分也已经开始,图书方面的数字文档保存工作需要尽快跟进,同时强化图书数字版权的争取。

(三)适当的开展电子书项目合作,推动纸版销售。

虽然目前的电子书合作环境不是{zh0},但对于传统出版社来说,在保护自身的前提下,开展适当的合作,也不失为一种策略。

和类似方正这样的公司开展合作的好处在于:1、获得原有出版内容的数据库;2、主要针对单位用户,不会直接冲击个人市场;3、可以提供电子样书的模式,促进电子商务和网上订购批发;4、提供一个利益的增长点。

所以,建议这方面的合作继续开展,包括《话说中国》这样的图书可以商讨立项,做成一个有规模的产品。

(四)建立网络平台培养读者社区,维护和利用好出版社的读者资源。

台湾的出版业在数字化领域比大陆业界有一定的{lx1},他们已经经历了我们目前正在尝试的阶段,或许是意识到所走的弯路,他们又把精力转回到新媒体的基础——网络的建立上来,如图书的粉丝圈等,相对于机械地把现有内容数字化,不如直接在新媒体领域建立用户群,获取内容,提供服务,这应该是传统出版业拨乱反正后的大势所趋,用新媒体的形式和规律来实现新媒体的发展,而不是生硬的转身。

新媒体包括数字出版的生产、销售、推广都离不开网络平台,网络平台在实现数字出版价值、电子商务等功能的同时,还会随着自身的成熟带来广告价值。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公司自新媒体部成立来,把主要精力投入在网站建设上的做法是正确的,下一步应该考虑的是如何优化网站功能,融合进包括数字出版在内的各种新媒体盈利形式。

(五)在出版社内部实行数字化管理,如建立网络审稿平台等。

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加强立体的管理,另一方面,对于内容的数字化也是有益的促进。

(六)不要做新媒体技术的局外人。

    要避免被新媒体边缘化,传统出版者不应该满足于成为一个内容的提供者,始终做新媒体技术的局外人。一些技术提供商不仅提供平台,而且参与到内容整合的环节中来。原有的内容提供商越来越受到技术商、UGC模式的威胁,而且单一内容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实需求。那么,我们在思考利用项目去引进资金的时候,是否也能变化思路,考虑一下使用资金去收购技术公司或小型网络公司的可能性?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传统出版社将从本质上有转型的可能,同时将分享到数字出版带来的全面利润,而不仅是出售内容的收入。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关于传统出版社在数字出版中的角色思考_葛磊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