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窗小语(5)_我的书架

第五部

    半角红墙、一弯清溪,同样
    能成为不朽的作品,而且给我
    们更亲切的感受。

手中的星星
有一位会看手相的朋友说:“在生命中,每个人都有一颗星星指引他的方向,大部分人 的星星在天上,他必须跟着星星走,让星星决定他的命运,而小部分的人,手掌上有一个星 形的纹,那星星就握在他的掌中,由他自己去支配。” 但是我认为:即使我们手中没有那个星纹,也必须伸出毅力的手,把属于自己的那颗星 星从天上摘下来,让自己决定自己的方向。
人无近忧,必有远虑
我们常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其实也可以讲:“人无近忧,必有远虑。”在现 实生活中满足而没有忧虑的人,并不一定快乐,因为他们总会想那遥远不可预期的未来。反 而是那生命在困境中的人,总忙着应付眼前的一切,倒也容易“知足常乐”。 拜伦说:“忙碌,就没有时间流泪了。”不就是这个道理吗?我们唯有在困苦中才能磨 练自己,也才能不断获得突破困难后的快乐。
诗中必有画,画中必有诗
苏东坡曾评王维的画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所以我们现在一提这句话,就会想到 王维。其实哪一首好诗没有画境,哪一张好画又没有诗意呢?因为诗当有“意象”,正如梅 圣俞所说,要“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而画中要有神韵,恰如王原 祁所讲:“画法与诗文相通,必有画卷气,然后可言画。”
幽默
我们常形容人很幽默,幽默不是滑稽,更不是造作的表现,幽默常常常起对生活更深刻 的体验,所以即使是一两句调侃的话,或是略带讽刺性的言语,也常能道出人生的真谛。 幽默能打破沉闷的空气,解开尴尬的场面,劝戒人而不伤情感,更能含不尽之意,见于 言外,所以幽默真是一种{zg}的语言艺术。
浅啜与牛饮
同样一杯茶,有的人大口大口地喝,只为了解喝,有的人一小口一小口地啜,为的是品 尝。 对于生活也是如此,有的人为了生存而生活,有的人为了体味生活而生活,后者比前者 不更多一分生的趣味吗?
遗忘
我们常抱怨自己容易遗忘,其实遗忘不见得{jd1}不好。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有许多痛 苦、尴尬、仇怨,就是因为我们会遗忘,才能被冲淡。 古人说:“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如果我们总能记取那些善的,而忘记那些丑恶 的,世界也就会变得更美好了!
偶然与必然
一条窄小巷子里,两个人相对而行,在中间碰面了,这件事情是偶然还是必然呢?他们 是必然会相遇,但是对于这两个人来讲,却觉得是偶然了! 每一个偶然都是必然的,每一个果都是有因的。所以我们不应该只等待偶然的机缘,而 应该主动地去制造必然的机会。
败而不馁
“兵败如山倒”,我们常因为一步走错,而方寸大乱。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其实如果 我们能稳定阵脚,下一步未尝不是新的开始。 失败为成功之母,问题是我们能不能痛定思痛,沉着振作。所以胜而不骄,固然可喜, 败而不馁更为重要。
失败的缄默
我们常犯一个毛病,就是对于自己的错误与不好的遭遇,编织借口自我原谅、自我安 慰。 尼采曾经说过:“受苦的人,没有悲观的权利。”一样的,对于失败我们应该保持缄 默。因为唯有在困境中求得胜利,才能说明一切,也唯有信心与勇气能够在命运之前发言。
以天下兴亡为己任
常听人说“明哲保身”,或是“不做不错”,如果大家都这样,真不知道还有谁能“见 危致命”、“仗义执言”、“革命救国”了。 我们常犯一个毛病,就是“打儒家的招牌,行老庄的无为”,其实老庄的思想又岂是消 极的呢?《岳阳楼记》中有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今天是国家,正 需要这种“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人。
患得患失
曹丕的《与朝歌令吴质书》中有一段:“年行已长大,所怀万端,时有所虑,至通夜不 瞑。”随着年龄的增长,接触的频繁,责任的加重,我们常会为分杂失事,紊绕在心中,久 久不能放下,直到事情过后,又觉得自己当时的忧心很多余。问题是为什么在事情发生时, 就是看不开呢? 人有得失心是对的,但不能患得患失,如果总斤两计较于小处,很难成就大的事业。
有年轻的心,真好
前些时看到一篇文章,题目是:“年轻,真好!”其实年轻与年老有什么明显的界限 呢?如果说年轻代表冲力、热情、理想、难道年老的人就xx失去了这些吗? 我们不能被年龄的数字所欺骗,二十岁的人不见得年轻,八十岁的人也不一定年老,完 全要看他是否具有一颗年轻的心。所以应该说:“有年轻的心,真好!”
我们常形容风景很美,其实美的不是风景,而是我们的感觉,同样的道理,我们周围的 一切事物,不论是崇高、滑稽或悲壮,只要注意去欣赏它,体味它,都有一分美。 美不受价值、地域,人的限制,它xx存在我们的心中,等待我们随时去感应。
人不是为失败而生
我想(老人与海)这部小说大家都看过了,在这部名著里,海明威刻画出一个坚毅而不 向命运屈服的老渔人。虽然他{zh1}所得到的只是一副鱼的骨架,但是他在精神上是成功的。 我们的生命中也可能遭遇到这种命运,但是不能唯恐失败而退缩。因为光荣地死,常比 苟且地生,更有生的价值,这也就是海明威说“人不是为失败而生,一个男子汉可以被消 灭,但是不能被打败”的道理了!
乐观与幸运
我有一位朋友,总有着很好的运气。他表示获得好运的秘诀是每天早上出门,如果遇到 晴天,就说:“啊!这是个多么美好的天气。”如果是阴雨,则讲:“这是个多么有情调的 天气。”坐上车他会想:“今天是个幸运的日子。”然后觉得每个人都在对他笑,好运也就 跟着来了,听起来似乎很迷信,但是我想主要的原因,是他总能保持一颗乐观而充满希望的 心。
不落幕的舞台
人生像一场戏,这个世界是一个不落幕的舞台,我们则是穿梭其间的演员;有的人演配 角,有的人演主角,台上不可能老是我们在演;有时我们可以走到后台,喝点茶,或是检讨 一下自己的演出,到我们该出场的时候,就又回到舞台上;不论我们是主角、是配角,这场 戏总不能少了我们;不论我们是在前台、在后台,就是为了演好这场戏。
一本读不完的书
如果这个世界像是一本读不完的书,我们就是读这本书的人,它不可能因为我们的阅读 而增加,也不会因为我们的荒废而减少。它是那么的充实。xx,且不含有任何创作者的主 观与文词的堆砌;它蕴藏着无尽的宝藏,等待我们去发掘。 每个人都拥有这么一部伟大的书,问题是我们能不能阅读它、咀嚼它、消化它,如果只 是放在书架上,就如同没有一样了!
欲望的流沙
我们常形容“欲望”是一个深渊,其实倒不如将它比喻为“流沙”。因不流沙不像水, 由表面可以看得出来。它外表宁静而内里流动,常连我们自己也不能觉察。 流沙更不像水可以覆舟,可以载舟,它能吞食无限的东西而不露痕迹,当我们不知觉地 陷下去的时候,已经无法自拔了。古人常说“恬淡寡欲”,要想减少自己的欲望,只有保持 一颗恬淡的心。
人生的战场
人生就好像一个战场,上面布满了地雷,如果我们丝毫不差地踏着前人的脚迹走过去, 会非常安全,因为如果有地雷,前人已经遭遇了。但是以后的人,却不可能看到我们踏出的 脚印。相反地,如果我们xx走自己的路,可能遭遇危险,壮志未酬身先死,却留给后人鲜 明的印象。 平凡人是前者,伟人是后者。
太阳与月亮
我问过许多朋友:“太阳与月亮,你到底喜欢哪一个?”他们多数的答案是月亮,原因 是太阳不一直都是可爱的,它可能带来酷暑难熬的天气甚至可怕的旱灾;而有月亮的晚上, 多半很有情调。但是当我说两者只能选择其一的时候,他们则毫不考虑地要太阳了。 同样的道理,在人与人的相处中,我们往往比较喜欢那些好行小惠,善于迎逢的人,唯 有到紧要关头,才会深切地感觉那些真正默默中照顾我们,并且不时教训我们的人的重要。
逃避现实
我们常形容人逃避现实,其实现实是根本无法逃避的,因为逃避现实这个行动本身就是 一个现实,这也好比我们不愿意面对眼前的东西而转过脸去,但是转过脸仍然逃不开眼前的 一切。 “抽刀断水水更流”,现实不可能因为我们的逃避而消失,更不可能随着我们的凝滞而 停止。像鸵鸟一样把头埋在沙里,只可能制造更多被捕的机会。所以对于现实,我们只有一 条路,就是面对它。
高山与坦原
如果在人生的旅途中有高山也有但原,我们最彷惶的时候应该是在坦原而不是在高山。 因为当眼前横着高山的时候,我们只想到如何攀越,但是当坦原展现在面前,却往往不知道 该选择哪个方向了。 这就好比我们在学生时代,每天只想到应付眼前的考试和升学的大关,但是等学业告一 段落,却不知该怎么办了!所以攀高山的时候我们就应该计划以后的路,学生时代更要立定 自己的志向。
偶然的涉猎
许多伟大的成就常起于兴趣,许多兴趣常起于自信;许多自信常只是因为比别人多那么 一点点:许多比别人多的一点,都是由于课外偶然的涉猎。从小学到高中,每个人所读的课 本都差不多,真正能造成明显差距的,常是我们在课外所获得的知识与经验,而这一点又常 是造成我们兴趣、自信与成功的因素。 课本上的东西固然重要,课外的吸收更不可一刻停止。
距离
同样一棵树,艺术家看到也许会歌颂它姿态的美,植物学家看到可能要推算它的年龄与 品种,至于木匠看到恐怕就要想它是不是一块良材了。距离我们的生活愈近,愈容易带有实 用的色彩。皮鞋店的老板常盯着过路人的皮鞋看,西装店的伙计常打量别人的衣服料子与做 工,皮鞋与西装对于这两种人是不易产生纯美的。 美的欣赏需要距离,这也就是古人吃饭喝酒的用具,能被我们陈列在艺术馆欣赏的道理 了!
出国线与回国线
许多人看相,都爱问有没有“出国线”,认为有出国线是最幸运的。但是我认为应该问 有没有“回国线”,因为有回国线,必然是有出国的机会,只有出国线可能流落异乡。人不 论年纪多大,痛苦的时候常会叫“妈”;不论去国多久,重病时总会用自己本国的语言呻 吟。青年时在异域虽可能因争逐忙碌而冲淡乡愁。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叶落归根的想法自 然会愈加迫切。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即使儿童相见不相识,总比葬身异域来得好 些。所以有“出国线”不足喜,有“回国线”才真是幸运的人。
舞剑与戏水
怀素曾因夜闻嘉陵江水声而草书更佳,张旭曾见公主担夫争路而笔势愈壮,吴道于曾看 裴曼舞俞,而作为天宫寺的巨作,王羹之更因见鹅戏水而悟出书法之道。 只要我们细心观察体味,由许多平凡的事物中,都可以悟出根深的道理。
剧终
人生就像是一场戏,落幕之后,我们重新走到舞台上,虽然台下的观众已经离开,台上 的灯光也不再辉煌,但是当我们回想演出的一刻,曾经获得满场观众的掌声与赞叹,在剧终 人散的凄凉中,总夹杂着一分满足的欣喜。 人生就是如此,没有几人会在掌声如雷的{df}时代,骤然而逝,但是能在沉寂的老年, 回忆光彩的过去,何尝没有一分苦涩的美感。
四个30不等于120
有一位名企业家对我说,他过去总觉得时间不够用,每天往往要到深夜,才能把事情办 完,但是自从学会了早起以后,用较短的时间却能办更多的事。原因是他过去每天九点上 班,一边办事一面有电话的干扰,时间是被分割的,思虑也常被打断。而他现在每天七点就 到办公室,至九点这两个钟头之间,非常宁静而头脑清醒,办事的效率远超过从前。 {zh1}他做了一个结论:对于时间效用来讲,四个被打断的三十分钟,绝不等于连续的两 个钟头。
大象与鹭鸶
国内名画家林玉山先生说过,他曾经看到一头大象用鼻子拔草吃,但是拔起来并不立刻 放进嘴里,而不断地在腿上打,等到草根上的泥士都掉光了,才吃下去。又有一次见到母鹭 鸶喂小鹭鸶吃鱼,不慎鱼落在地上,母鹭鸶把小鱼衔起来,并不继续喂,而走到水边,放在 水里洗洗干净,再衔回去。 如果我们对于每一种动物的生活都能深入观察,就会发现它们许多天赋的智慧与慈爱, 跟人类是一样的。
天下文章一大抄
我们常说“天下文章一大抄”,而看前人的句子确实有许多是抄袭而来,甚至一些千古 名句也不例外。譬如宋代林逋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来自五代南唐江 为的“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不过经林逋改动两个字,便写景太明显,不够 耐人寻味的“竹影”、“桂香”,变为意象朦胧的“疏影”,“暗香”,就成了不朽之作。 由此可知:不论诗文书画,临摹前人是可以的,只要不泥古,而能另为手眼,自辟溪 径,自创新词,即使一笔一划超越前人,也就是创作了!
诗比历史更真实
诗人们常说:“诗比历史更真实。”我想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诗更逼近于人的心灵与 情感。所以英国名艺评家罗斯金(Ruskin曾说:“莎士比戏剧之所以xx。是因为他描写 不变的人间性。”不哈姆雷特的犹豫、奥赛罗的怀疑,或是李尔玉的固执;虽然年代久远, 仍然可以在我们身边的人群中见到,也给予我们一种现代的真实感。 艺术、音乐、文学不都是如此吗?今古人隔千百年,通过作品,仍然是心有灵犀一点通 的。
旧书
有一位老教授,学问非常好,深受同学们的敬重。但是有{yt},大家到他家去玩,发现 教授书架上的书并不很多,就问教授:“难道您只读了这些书,就能成那么大的学问吗?” 老教授笑了笑,从书架上拿下一本书说:“我{wy}跟你们不同的是:你们的书往往前面翻得 很旧,后面却是新的。而我的书则愈到后面翻得愈破。” 这句话听来简单,意义实在是太深了。也就是说,一般学生读书往往缺乏恒心,以致虎 头蛇尾,老教授却能向深处钻研,所以有丰富的收获。
理想与堕落
我有一位朋友,具有令人羡慕的职业和相当高的收入,但是在办公室里却显得很孤独, 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因为同事们月月领取高薪,生活富裕满足,每天下班多半成群结队地出 去玩,但是他在家看书写作,所以不容易打入同事们的圈子。 我固然不能说他的这种做法{jd1}正确,却不得不同意他所讲的一句话:“人若没有更高 的理想,便容易在现实中堕落。,,
宁为牛后,匆为鸡口
我们常说:“宁为鸡口,勿为牛后。”其实这句话不一定对。因为在县运中跑的得快的 人,到省运很可能殿后;省运中的{gj},在世运中也未必出头。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我们 随时都可以为鸡口,也随时能成牛后。有时正因为做牛后,才激发了我们的进取心。常为鸡 口反倒容易自满、而消磨了志气。 为了追求更高的境界,为了学习被领导,我们应该说:“宁为牛后,勿为鸡口。
赞美与关怀
聪明的领导人都知道,对属下平凡事物的小小赞美与关怀,所获得的效果,常超过大量 物质的给予。因为{ldz}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下属的人却常视为生活的全部;{ldz}略略 的关怀,属下却能觉得自己被重视;{ldz}几句活的称赞,更可能成为属下{zg}的荣誉。 如果你想做为成功的{ldz},请不要吝啬你的赞美与关怀。
一小步一大步
当美国大空人跨上月球{dy}步的时候曾经说:“这是我的一小步,也是人类的一大 步。”因为全人类科学的努力使他跨上月球,也因为他登上月球,实现了数千年人类的愿 望。 其实在许多方面,我们的一小步,都可能是别人的一大步。当婴儿刚学会走路时,他走 出的{dy}步是父母的欣喜。当龙舟竟渡时,站在船头竟标的人只一伸手,就达到了全船人同 心协力的目的。当棒球国手在世界比赛中轻轻一挥棒,却可能实现全国同胞的希望。这一小 步怎么能不小心地走呢?
起个大早,赶个晚集
中国有句俗语:“起个大早,赶个晚集。”在我们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事发生。有时候 起床很早,看看表离上班的时间还远,做事就变得迟缓,及至赶到办公室,恐怕不但不比平 常早,还要迟了许多。时间的充裕,环境的美好,常会造成我们精神的松懈而遭到失败。这 也就是“生于忧患、死于安逸”的道理了。
灵感的云雀
文学家有灵感时,可以立刻写成文字;音乐家有灵感时,可以马上谱成曲:艺术家有灵 感时,可以赶快作成画;而一般人有了灵感,却任其飞逝。灵感就像是一只云雀,突然飞落 我们的窗前,有些人能及时抓住,使别人也欣赏到它动听的歌声;有些人只有任它飞去,留 给自己短暂美好的印象。
人生的旅途
经常登山的人都有经验,在曲折坎坷的路途上,不能多讲话,也不可以稍感觉疲力就坐 下休息。因为多讲话会浪费体力,愈休息愈想休息,反而更加疲倦。 人生的旅途不也是如此吗?我们不能浪费太多的精力在无谓的事物上,更不可以因为稍 受挫折就止步观望、自我安慰,而应该以稳定的步伐、坚忍的意志,朝既定的目标前进。
不矜细行
一位xx的影评家对我说:看一个导演的功力,只要注意他影片中的小节就能知道了, 因为任何一个临时演员的走动,一件道具的放置,都需要经过导演的安排。好导演不单注意 主要演员的表演、镜头的运用与剪接,连一点微末的枝节也不会放过,有时一部影片主题部 分虽拍得很好,只因为导演忽略了小处,而显得美中不足。 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为人不也是如此吗?
古画
有一个父亲过世之后,只留给儿子一幅古画,儿子看了十分失望,正要把画束诸高阁, 突然觉得画的卷轴似乎异常的重,撕开一角,赫然发现不少金块藏在其间,于是立刻把画撕 破,取出了金子。但是接着看到当中一个字条,指出画是古代名家所绘的无价之宝。可惜画 已经在他冲动之下撕得破碎不堪,后悔莫及了。 人们常在发现小利,而利于争取的时候,也破坏了自己获得大利的机会。
齐白石的吝啬
齐白石是我国近代xx的大画家;而他的吝啬也是出了名的。据说他画虾是以只计酬, 分文不得少。较昂贵的食物,便要用锁锁起来,难得拿出来招待人。但是在另一方面,当有 人劝他到日本卖画时,他却拒绝道:“饥则有米,寒则有煤,无须多金,反为忧虑也。”辞 去北平艺专教授后,艺专仍有煤配给白石老人,也被他拒绝。这种不慕虚荣,一人不苟取的 态度,更是常人所不及的。 吝啬的人多半爱贪小便宜,能像齐白石有这样的风骨,吝啬也就不足为病了。
中国人是最能够“忍”的民族,由“忍”这个字,就能看出造字者对忍的态度。几乎每 个伟人,都有超人的忍耐力。周文王曾忍食子之痛;孙傧曾忍断足之苦;韩信曾忍胯下之 屈;勾践曾忍尝粪之辱。也就因为他们能忍,日后才能雪耻复仇,成不朽的伟业,可知 “忍”这个字有多么重要。 忍是理智的抉择,是成熟的表现。忍有一个最重要的条件,就是要眼光放得远;为长久 打算,忍一时之痛。所以说:“小不忍则乱大谋”,“忍片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 空”。
一置百年
人们买东西,通常都是因为有需要或看了喜欢,譬如买食物,是为了要维生或品味;买 衣服是为了保暖或装扮;买书籍是为了求知或消遣。 但是买食物的人,通常过不了多久,就会把东西吃完;买衣服的人,就算难得穿几次, 但总要穿穿看;买书籍的人,却可能由置诸案端而束之高阁。 食物不吃会坏,所以人们总是快速解决;衣服不穿会过时,所以总要及时穿穿以炫人; 书籍反正不易腐朽,所以除非急需,大可摆上一阵。岂知这世界上有多少人,这么一摆,便 留待百年之后了!
生与死
生与死是人生两件最重大的事,一个是起点,一个是终站,在生命的旅途上,它们各处 极端,差异也相当大。 生是创造,带来的是长久的发展;死是消失,留下的是一串回忆。生时每个人都差不 多,因为他们谈不上功业,德性;死时却有相当大的差距,因为数十年的得失都摆在眼前。 生如果是丢下去的骰子,死就是静止时的数目;生如果是问号,死就是句点。 所以我们可以平凡地生,却应当伟大地死。
雨有时诚然恼人,但也有它优美的地方,不论是春雨绵绵、秋雨涓涓,或是大雨滂沦, 只要你静静地欣赏,都有它不同的况味。雨有时像珠帘,有时似轻纱,点点滴滴,常能与我 们的心境产生共呜,所以古人形容雨的词句也特别多,因时间的不同有所谓“寒食雨”、 “杏花雨”、“梅雨”、“清明时节雨”;因地点的差异有“灞陵雨”、“楚江微雨”、 “巴山夜雨”、“二陵风雨”“仙人掌上雨”;因大小早晚的不同有“密雨”、“疏雨”、 “宿雨”、“朝雨”;因心境的不同有“雨打归舟泪万行”。“天阴雨湿声啾啾”;同时因 为雨能轻尘,使景物变得愈明晰,所以更有“雨中黄叶树”、“草色新雨中”、“门前风景 雨来佳”、“红楼隔雨相望冷”的诗句。 如果比较雨色与阳光显然的差异当然还是在于阳光于言,雨却能呢喃;阳光只能在白天 得到,雨却能日夜谛听。那潇潇的雨声,清脆的音响,仿佛织面一首交响诗,给于人人无限 的遐思。譬如李后主的“帘外雨潺潺”,陆游的“阑阅卧听风吹雨”,都是形容雨的佳句。 至于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和“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凄清,点滴 凄清,愁损离人,不惯起来听”,因为不但形容了雨,也模拟了雨打梧桐、芭蕉的声响,所 以更成为千古的绝唱。
看山
我喜欢游山,更喜欢看山,爱在山里看山,更爱在城里看山。 在山里看山,周遭是乌语花香,清流激湍,涤尽尘俗怡然陶醉。 在城里看山,周遭是骄肩杂尘,车水马龙,今人有出尘之思,悠然神往。 在山时看山,能横岭恻峰,远近各异,不识庐山真面目。
我们常说:“浮生若梦”,形容人生的倏忽和许多难以置信的遭遇。唐李公佐更作有 《南柯记》,描写淳于棼做至槐安国,娶妻、为官、争战的种种。可知梦中的天地是多么广 阔,梦中的时间是何等快速。 梦是一种思想的飞跃与创造,“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许多现实无法满足的事物,在 梦中能得到补偿;科学家难以解决的问题,也有些在梦中豁然贯通;绮丽的神话故事,更常 自梦中得到。 虽然梦多半虚幻而不可把握,但在这个纷乱,狭窄又短暂的人生中,我们总该庆幸,还 能拥有这么一个宁静,宽广且xx属于自己的梦中世界。
墨与砚
如果岁月是一方台,我们的生命就是墨,随着时光的流转,不断在砚中磨动,会利用的 人,可以将它写成伟大的诗篇,绘成不朽的作品;不能把握的人,只有会其抛弃,当整条墨 磨光,留下的不过是一滩墨汁而已。
灵感、精神、时间
最近跟几位艺文界的朋友聚会,大家一致认为要生产好作品需要灵感、精神和时间三个 条件。条件都不难,但要想同时拥有却不容易。因为有精神和时间,却没有灵感,就无从 写;有灵感、精神,没时间,就无法写;有时间、灵感、没精神,则写不好。有时想熬夜以 争取时间,就损伤了精神;有时想多休息以培养精神,则失去获得灵感的机会;有时想等待 灵感的来到,又耗费了时间和体力。 写作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啊!
欲望
孩子们只有一两张邮票的时候,不一定会想到集邮。但是当你交给他一把邮票时,他可 能因此而买集邮簿,并企图有更多的收藏。 成人们生活并不富裕的时候人常比较慷慨,一旦有了些许积蓄,反倒变得吝啬,产生更 大的欲望。 少年们十六七岁时,常不知天高地厚,生死不顾,逞一时意气。老年时反倒愈发惜命, 战战兢兢。 人们总是因为“有”,而更想取得;有的愈多,进一步的欲望也愈大。
斗剑
某次到朋友家拜访,看到他正跟不满三岁的孩子拿着竹剑比斗。一般父母跟孩子玩,总 是让着,但是我位朋友却不一样,有时故意被孩子刺到,有时却用很大力气,把孩子的竹剑 打落地上。我奇怪地问:“孩子那么小,你为什么不让着他呢”用那大力气,孩子的手会被 震痛的。”朋友回答说:“这就是幼年当有的教育,我们不可使孩子总是获胜而骄做,也不 可让他总是失败而气馁,而应该使他知道在未来人生的战场上,有胜利也有挫折,这样他将 来才能担得起重任,受得了考验。” 教育当使孩子们勇于面对现实,有理想而非妄想,有自信而非自大,有暂时的失败,而 无{yj}的没落。
三点不动,一点动
爬山的人有一句术语:“三点不动,一点动!”意思是爬山的时候,双手双脚中总要有 三点能够保持稳定,另一只手或脚才能进一步攀援,否则就容易发生危险。 为人处世不也如此吗?先要求自己的稳健,才能做进一步打算。只知攻而不知守的人, 常是经不起打击的。
{zh0}的一场戏
据统计,一出戏如果演五场以上,{zh0}的不会是{dy}场,用为那时难免生疏而有点紧 张;也不可能是倒数第二场,因为那时已能熟练而容易松懈;更不会是最末一场,因为那时 演员心想是{zh1}一次演出,特别卖力,难免表现得过火。 由此可知,一件好的艺术品,只有在技巧纯熟,心情稳定,表达自然的情况之下,才能 产生。
善学者,善观者也
我教画是采取个别指导的方式,每段时间专为一个学生讲解,但在同时也会有许多学生 旁听。而我发现那些来得早,走得晚、由头听到尾的学生进步特别快。因为在旁听的过程 中,他见到别人的错误,可以使自己以后不再犯;遇到已经学过的东西,更能温故知新,有 深的领悟。 所以我常对学生说:“善学者,善观者也。”
耻为天下第二名手
恽寿平是清代最xx的画家之一,据说他早期是画山水的,“但是从见到王石谷之后, 自以为山水画不能超过王辉,于是改而专攻花卉,成为海内所宗。在更早以前的唐代也有一 位以画火闻名的张南本,据说原来是与一画家孙位一起学画水,也因为自认不能超过孙位而 改习画火,终于独得其妙。 艺术家追求xx,难免有傲骨,耻为天下第二名手,不愿落人之后,像前两者真有才 能,舍他人既行的道路,自辟蹊径,独创一家固然{zh0}。但如果不能认清才具,只因耻为人 后,就放弃学习,自己又找不到适当的方向,则是狂妄自大,到头来难免什么都落空了。
年轻的心境
我经常发现那些爱跟学生谈天并生活在一起的老教授,显得比实际岁数年轻得多。因为 他们接触的总是朝气蓬勃的学生,有着强烈的进取心;求知欲和快速的行动,所以不知不觉 地自己也跟着青春起来。 年轻是一种心境,谁说不对呢?
音响与灵感
国画大师黄壁以画瀑布闻名,尤其是在游美国和南非,看过尼加拉、维君多利亚和衣瓜 索大瀑布之后,眼界大开,气势更壮。 我曾经到黄大师的画室白云堂,看见他正在画瀑布,身后放了一架录音机,播放出来的 竟然是瀑布滔滔的水声。据君壁先生讲,在画瀑布时,听这万马奔腾的声音,更能引发灵 感,拓展境界。而在不知不觉中像是置身千山万壑之间,笔底云烟,腕下飞泉也益发生动。 由此可知,除了音乐,经验中的音响也能在艺术创作时帮助我们唤起意象,引发灵感。
扫除
我曾经访问一位xx的企业家,请教他使家庭、事业兴旺的方法。企业家在回答问题之 前,首先请我到他的办公室参观了一圈,然后说:“我对职员有一个严格的要求,就是保持 环境的整洁。每当我看到东西的安置不合规矩,杂的物品堆集太多时,就要求全公司大扫 除,因为唯有在处处窗明几净,事事化繁为简,条理井然的情况之下,大家才能振奋精神, 头脑清醒,做事也必然效率高而容易成功。所以我使家庭、事业兴旺的秘诀就是经常扫 除。” 由扫除环境的脏乱,进而扫除心中的烦杂,这是一件多么简单而重要的事啊!
高速公路
随着时代的进步,高速公路成为了必要。高速公路固然能缩短行车的时间,但也有许多 必须遵守的规则。譬如速度太慢不能行驶,因为会影响后面车辆的前进;在路上不能随便停 车,更不能任意掉头或转弯,否则因为后面煞车来不及,就容易肇事。 这个时代不就是如此吗?赶不上的人要被淘汰,未被淘汰的人也必须认定自己努力的方 向,只要投入这个速度的社会,想更改或停止,就千难万难了。
诗的感觉
诗,有狭义与广义,前者是专指文学的一种形式,后者则能用来形容一切幽远、优美、 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引人共鸣而无法述说的事物。 所以我们可以形容一幅画很有+诗意”,一首曲子很有“诗情”,一个人很有“诗 心”,或者说有一串非常“诗”的日子。 总之,广义的诗就在我们心中,它不必诉诸文字,也不一定要吟咏在外,只要心中有诗 的感觉,眼前的一切就都变得有诗意了



郑重声明:资讯 【萤窗小语(5)_我的书架】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