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中国蕉乡” 全力推进农业发展战略
     近年来,浦北县以打造“中国蕉乡”品牌为契机,全力推进“品牌农业”发展战略,夯实农业基础,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建设“xx农业发展基地”,打造优势农产品,发展xxxx,逐步发展现代农业经济,拉长了农民产业链,使品牌农业撑起农民增收一片天。2008年,全县农业总产值实现35.7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47元,实现了新的跨越。

  生态理念发展农业

  浦北县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过程中,把基地化建设,生态化生产,企业化动作,品牌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发展模式作为发展目标,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一是大力推广生态农业建设,积极推广沼液种植果树、害虫震频杀虫灯等,提高新产品在农业中的推广应用。二是强化新技术推广。推广果品嫁接套袋、蔬菜配方施肥、水稻节水灌溉、畜牧人工冷配等新技术,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网络,加强农产品检测,从生产源头上严格控制污染,提高农产品质量。打造农业品牌。近年来先后有“通天牌”香蕉、“碧水牌”和“劲丰牌”荔枝、“xx乐”丹竹液等多个品牌通过注册和认证,大大增强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三是强化生态农业新技术培训。该县以基地为龙头,发挥“xx农业基地”的作用,以“农家课堂”、远程教育、实地培训等形式,组织专家举办技术讲座和培训班共110多期,培训技术员、农民共41000多人次,带动了全县农民学习农业新技术的良好风气,“三免”、“三避”等农业新技术已成为家喻户晓的新名词。目前,通过培训,该县农村有各类科技示范户1700多户,农民“土专家”13000多名,全县有劳动能力的农民85%以上普遍掌握2门以上的农科技术,成为新一代的智力型农民,为推动增产增收创造了条件。

  夯实基础武装农业

  今年,该县围绕改善防洪减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等目标,以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灌区节水改造、修复水毁工程建设为重点,加快9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抓好合浦水库浦北灌区农业灌溉末级渠系节水改造试点项目和福旺镇长塘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修复水利水毁工程103处;全面完成228公里干、支、斗、毛渠的清淤和所有机电泵站、提水灌溉工程的维修任务,并完善覆盖全县各农村的用水者协会,形成良好的水资源利用、保障体系。目前,正常运转的各类农村小型水利工程近1400处,工程设计有效灌溉面积17万多亩,实际灌溉面积超过15万亩,占设计有效灌溉面积的88.2%。同时,根据基地、项目的不同需要,提供相应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了通镇村水泥公路共250多公里,为农业发展夯实基础。

  产业模式壮大农业

  为推动全县品牌农业的快速发展,该县坚持以产业化模式来发展和经营农业,使农业产业化经营基础不断得到夯实。一是实行基地化生产。目前,该县建设了以北通镇楠垌村、小江镇沙江村等650亩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以大成镇、龙门镇、北通镇等15万亩香蕉标准化生产基地,以张黄镇、大成镇、福旺镇等4万亩的甘蔗高产高糖栽培技术示范片等一批上规模产业基地。通过建设生产基地,采用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先进种植模式和管理方式进行生产,培植新兴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积极发展新兴优势农业产业,初步形成了北部八角、果蔗、木薯,中部香蕉、荔枝、糖蔗、柑橘,南部蚕桑、粉葛、淮山、马铃薯、糖蔗、剑麻等种植格局,为农村生产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二是发展专业协会和营销服务实体。通过引导和扶持农民,把农民组织起来,逐步建立建全农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巩固和完善“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等农村经济合作机制,为农村生产发展创造更强大的辐射带动能力。目前,该县已建立了“农村科技信息协会”、“水果协会”、“香蕉协会”、“荔枝协会”和“水果专业合作社”等各类经济合作组织50多个,会员25000多人。围绕xx农副产品销售难等问题,在面向东盟的东兴、凭祥等地建立各类营销服务实体20多家,在北京、武汉等全国各地大中城市建立销售网点100多个,有专业流通人员2300多人,有力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郑重声明:资讯 【打造“中国蕉乡” 全力推进农业发展战略】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