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次全面规划现代种业发展 将建三大{gjj}种子生产基地

制图:张芳曼

  《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日前出台,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对现代种业发展进行的全面规划。《规划》明确了种业发展的时间表,根据规划,我国将在西北、西南、海南打造三大{gjj}粮食作物种子生产基地。1月28日,农业部种子管理局副局长马淑萍接受了本报专访。

  我国是第二大种子需求国,每年约进口1.5万吨

  马淑萍表示,农作物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目前,良种在农业增产中的贡献率达到43%以上。

  但是,当前我国农作物种业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农作物种业国际竞争异常激烈。

  据介绍,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种子需求国,估算种子市场价值有600多亿,巨大的市场空间吸引了孟山都、先正达、先锋等跨国种业巨头抢占我国市场。2001年《种子法》实施以来,我国的种业市场全面放开,目前持有效经营许可证的外商投资的合资企业和独资企业共有25家,其中4家经营玉米品种,1家经营棉花品种,其他从事蔬菜花卉种子经营。

  此外,我国每年大约进口种子量在15000多吨左右,主要是蔬菜种子和部分向日葵、甜菜种子。如西红柿进口种子的市场份额不到10%,辣椒进口种子的市场份额约15%,食葵当中大约有50%—60%是国外品种。

  “世界农业发展的实践表明,没有现代种业就没有现代农业”,马淑萍表示,未来几年是我国现代种业发展难得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只有牢牢把握我国种业发展的控制权,才能牢牢把握我国农业发展的主动权。

  增加财政补贴,调动企业承担国家种子储备积极性

  根据《规划》,我国农作物种子生产布局规划建设三个{gjj}主要粮食作物种子生产基地,分别是西北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西南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和海南南繁基地。除三大{gjj}基地外,还将在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100个区域级种子生产基地,在种子生产面积在1万亩以上的制种大县建设县(场)级种子生产基地。

  《规划》明确,增加种子储备财政补贴,调动企业承担国家种子储备的积极性。在现有农业保险中,增加制种风险较高的杂交玉米和杂交水稻等种子生产保险。

  马淑萍介绍,为落实《规划》,农业部今后将从基础性公益性研究、企业商业化育种体系、种子生产基地建设等方面加大种业投入。同时落实各项金融、税收、保险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政策,建立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为改变种子企业多、小、散、弱的现状,农业部还修订了《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大幅提高了企业入市门槛。

  目前,种子企业的数量由新办法实施前的8700多家,降到现在的6296家。2012年新品种保护品种当中,企业申请量首次超过科研教学单位。

  (责任编辑:高徽)

郑重声明:资讯 【我国首次全面规划现代种业发展 将建三大{gjj}种子生产基地】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