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张芳曼
《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日前出台,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对现代种业发展进行的全面规划。《规划》明确了种业发展的时间表,根据规划,我国将在西北、西南、海南打造三大{gjj}粮食作物种子生产基地。1月28日,农业部种子管理局副局长马淑萍接受了本报专访。
我国是第二大种子需求国,每年约进口1.5万吨
马淑萍表示,农作物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目前,良种在农业增产中的贡献率达到43%以上。
但是,当前我国农作物种业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农作物种业国际竞争异常激烈。
据介绍,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种子需求国,估算种子市场价值有600多亿,巨大的市场空间吸引了孟山都、先正达、先锋等跨国种业巨头抢占我国市场。2001年《种子法》实施以来,我国的种业市场全面放开,目前持有效经营许可证的外商投资的合资企业和独资企业共有25家,其中4家经营玉米品种,1家经营棉花品种,其他从事蔬菜花卉种子经营。
此外,我国每年大约进口种子量在15000多吨左右,主要是蔬菜种子和部分向日葵、甜菜种子。如西红柿进口种子的市场份额不到10%,辣椒进口种子的市场份额约15%,食葵当中大约有50%—60%是国外品种。
“世界农业发展的实践表明,没有现代种业就没有现代农业”,马淑萍表示,未来几年是我国现代种业发展难得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只有牢牢把握我国种业发展的控制权,才能牢牢把握我国农业发展的主动权。
增加财政补贴,调动企业承担国家种子储备积极性
根据《规划》,我国农作物种子生产布局规划建设三个{gjj}主要粮食作物种子生产基地,分别是西北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西南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和海南南繁基地。除三大{gjj}基地外,还将在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100个区域级种子生产基地,在种子生产面积在1万亩以上的制种大县建设县(场)级种子生产基地。
《规划》明确,增加种子储备财政补贴,调动企业承担国家种子储备的积极性。在现有农业保险中,增加制种风险较高的杂交玉米和杂交水稻等种子生产保险。
马淑萍介绍,为落实《规划》,农业部今后将从基础性公益性研究、企业商业化育种体系、种子生产基地建设等方面加大种业投入。同时落实各项金融、税收、保险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政策,建立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为改变种子企业多、小、散、弱的现状,农业部还修订了《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大幅提高了企业入市门槛。
目前,种子企业的数量由新办法实施前的8700多家,降到现在的6296家。2012年新品种保护品种当中,企业申请量首次超过科研教学单位。
(责任编辑:高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