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底的全国植保会上出现这样一个现象:种衣剂厂家各显神通,各种宣传令人目不暇接。在中原大地上,上演了一出“群雄逐鹿、狼烟四起”的大戏。面对火热的宣传,让经销商感到诸多困惑,当前种衣剂市场好产品多吗?笔者认为,种衣剂经历上世纪末的凤凰涅槃,已经走上正轨,如今市场又有恶性竞争的苗头,我们应该对此有一个清醒而正确的认识,否则难免要重蹈覆辙。
首先,我们简单回顾一下种衣剂的发展历史,就可以对上述问题有一个初步的印象。我国的种衣剂研发生产始于上世纪80代末期,至1995年开始形成气候,各农药厂家纷纷看好这个产品的市场前景,结果一哄而上,由最初的化工部在全国定点6个厂家,发展到数百家。从1997年到2004年,七八年间全国的种衣剂市场一片混乱,确有战国时期的遗风,管理混乱、渠道混乱,导致竞争混乱,结果是你未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一两年,{zh1}在一哄而下的闹剧中收场,真正存活下来的厂家并不太多,全国也就百余家而已。种衣剂行业经历了一次凤凰涅槃,逐步走上了正规。
其次,从2006年开始,国务院在全国实施小麦良种补贴,为种衣剂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近几年来,我国的种衣剂行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一是品种增加,二是质量提高,三是产能提升。整个行业的发展进入了良性健康的轨道。
再次,从我国的市场实际情况来看,这几年种衣剂市场处于稳步发展、用量逐年提升的状态。可是我们应该对此有一个清醒而正确的认识,否则难免要重蹈覆辙。一方面,国外农药厂家大举来犯,拜耳、先正达等国际农药巨头凭借雄厚的资金和技术实力,近几年来在我国种衣剂、种子市场上不断有大动作、大投入,对国内的市场冲击影响巨大;另一方面,国内在{dy}轮市场淘汰中生存下来的企业经过这几年的转调,无论是从技术还是生产规模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虽占了相应的市场份额,但在国际农药巨头巨大冲击面前,仍处于苦苦挣扎的境地,如果国内的生产厂家再一哄而上,种衣剂行业必将陷入新一轮无序竞争。
鉴于上述现状,笔者认为,厂家在种衣剂的投入上应该慎重从事,万万不可盲目跟风。以上只是一家之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希望能给农药界的企业家提供决策参考。
(责任编辑: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