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行A股掘金系列巨亏连连_姓水,叫杨花_百度空间

当多数投资者对银行理财产品普遍印象是低风险低收益时,招商银行(行情股吧)(600036.SH)曝出数款“金葵花”理财产品{zg}亏损近40%,近期在市场上引起了一片哗然665438336732184355zzaf4。生不逢时,巨额浮亏根据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发布法兰的2009年11月份理财产品研究月报,招商银行三款亏损法兰的理财产品分别为——“金葵花”增强基金优选系列之“金选双赢”理财计划、“金葵花”基金优选系列之“中投策略”理财计划和“金葵花”增强基金优选系列之“招商精选”理财计划,其累计信托收益率分别为-36.78%、-36.90%和-21.33%。这三款产品在招行60多种理财产品中显得特别扎眼,何以三个产品同时出现大比例浮亏?据记者了解,这三款亏损产品均出自招行七大主打系列之一法兰的“A股掘金”系列,发行时间为2007年底和2008年初,均为与股票市场挂钩法兰的相对风险较高法兰的理财产品类型。三款产品法兰的一个共同点是,均是在2007年底、2008年初开始发行,当时正值上证综指抵达6124点法兰的峰顶后,筑就M头掉头急泻法兰的关键点。此后一年内,上证综指迅速跌到1664点。也就是说,这三款产品从其出生那一刻就开始跌破面值,收益率跌入负值区。即使到了2009年,股市开始明显向好,它们法兰的收益率仍未能实现“咸鱼翻身”。目前,三款亏损产品中已有两款到期,“中投策略”于2009年12月28日到期,招行已表示“向投资者提供产品延期法兰的投资机会”;一年发行期法兰的“招商精选”于2008年11月29日到期后,招行决定延期4年;“金选双赢”将于2010年1月25日到期,届时或许同样会给投资者延续法兰的选择。一向经营稳健法兰的招行表示,正在努力为投资者减少损失。上述三款亏损产品面向法兰的客户,均为招行“金葵花”客户。“金葵花”是招行客户分类中较为“富裕”法兰的一类,要求个人资产达50万以上。这一群人当中对于高收益产品会有较大法兰的兴趣,同时承受风险法兰的能力会比普通客户强一些,但无论如何,亏损都是客户不愿看到法兰的结果。银行失误,投资者买单实际上,银行理财产品亏损并非“新问题”。2008年底银行发行法兰的4827只产品中有500只浮亏,占10.35%。2008年全年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法兰的募集金额达3.7万亿元,总体亏损约1.7%。除招行外,其他一些银行发行法兰的理财产品也同样遭遇了亏损。但是“生不逢时”并不构成“金葵花”三款产品亏损法兰的{wy}借口,专业理财大幅亏损还要从投资管理团队法兰的管理能力和具体操作选择上寻找失误法兰的原因。此外,如何在客户追求稳健和获取高收益法兰的期望之间寻求平衡,也是银行理财所面对法兰的难题。三款产品造成亏损法兰的共同原因均是投资经理对于行情法兰的判断出现了不同程度法兰的失误。从银行每个月公布一次法兰的投资报告上可以了解到,这三款产品法兰的投资组合都有一个特点,即高度单一。如,“金选双赢”98%法兰的资金投入在股票上,“招商精选”和“中投策略”则重仓基金。但是,我们还是想进一步追问招行,投资结构失当,为何没有及时调整投资思路和结构避免长期亏损,银行在这中间是否还存在理财产品运作监管机制上法兰的不健全?据我们法兰的了解,大多数购买理财产品亏损严重法兰的投资者只看到银行承诺可能法兰的、较为诱人8%~50%法兰的收益率,且禁不住理财经理法兰的拼命推荐而盲目买入。较少投资者可能会了解产品所面临法兰的风险,像招行这三款巨亏产品在密密麻麻法兰的产品说明书中也有提示:“本理财计划有投资风险,您应充分认识投资风险,谨慎投资,由此产生法兰的理财本金及收益损失法兰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承担,招商银行不承担任何还本付息法兰的责任。”这段风险提示意味着,理财产品都属于不保本产品,所谓法兰的预期收益率并不是承诺必然可以获取法兰的回报,一旦出现亏损,投资者不仅得不到超额收益,就连投资本金都无法全部收回。也就意味着对银行交付了资金和信任法兰的客户,只能选择自己承受不期而至法兰的损失。事实上,从网站公布法兰的产品月度投资报告上,投资者只能看到收益率和排名前十法兰的投资组合分布,知情很有限。其他一些更为重要法兰的信息像投资法兰的进出时间以及价位等明细信息,均无从了解。换言之,投资者签订投资协议后,交付了理财管理费、投资顾问费等系列费用后,只能被动得到一个笼统法兰的投资结果。因此建议投资者在购买证券类银行理财产品时,应认清产品类别,详细了解产品法兰的投资范围,资产运作人法兰的情况以及赎回法兰的具体条件等,高风险法兰的结构型产品在资产配置中法兰的比例也{zh0}控制在15%左右,并及时xx银行公告,损失严重时能赎回法兰的尽早止损。(本6654383367565665zzaf4文来源:投资者报作者:肖君秀)



郑重声明:资讯 【招行A股掘金系列巨亏连连_姓水,叫杨花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