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釉里红--红色经典_古瓷真品的空间
        红色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中代表吉祥与富贵,而釉里红瓷器的成色稳重、豪放,既壮丽又朴实,深受人们的喜爱。

釉里红又名釉下红,起源于宋代钧窑的紫红色釉,它以氧化铜为着色剂在瓷坯上绘画图案,然后施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烧成。它既可以单独装饰,也可与青色料相结合使用。釉里红成色稳定、敦厚,在我国传统习惯上常以这种色彩象征吉祥康乐和繁荣昌盛,是一种别有特色的传统艺术。釉里红和青花瓷一样,是元代景德镇陶工的杰出作品,他俩不但降生的时代相同,而且在工艺制作、装饰题材和绘画风格等方面都十分相似,可谓是孪生兄妹,可是釉里红有其严格的烧造条件,烧成范围小,相比青花瓷器来说更显得其娇嫩,所以其产量、品种及其影响都不能和元青花相比了。但是釉里红具备青花瓷所没有的宝石红一般的质感,加之物以稀为贵(难以烧成),历来又显得弥足珍贵。

釉里红瓷器有三种不同的装饰方法,有釉里红线绘、釉里红拔白、釉里红涂绘。涂绘釉里红,是在塑成的立体器形上以铜为着色剂涂绘出图案花纹。在瓷胎上绘制的图案,要远比刻画,堆塑随意的多,也更加有穿透力。

元代釉里红瓷器具有其他瓷器所不同的特征,其胎骨与同时期的青花瓷器相比较粗,器物见明显的旋削痕,釉层较薄,透明度高,具有玻璃质感。釉里红在烧制过程中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晕散,大多见于铜红料边缘,主要因烧制温度过高。由于铜在高温下容易挥发,而且在釉中容易扩散,使得釉里红瓷器的制作工艺非常难以控制,烧成温度和窑内气氛对釉里红的成色有很大影响,温度过高铜都挥发了,温度过低则釉面发蒙,红彩就无法呈现出亮丽之色,氧化还原气氛不足,艺工匠们攻克了这一难题,创烧出了珍贵的釉里红瓷器。



郑重声明:资讯 【元代釉里红--红色经典_古瓷真品的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