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4月11日电(记者张淼淼)11日,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北京市垃圾渣土管理处等单位在北京共同启动了“爱家‘减排’我先行”垃圾分类倡导行动,呼吁北京居民进行生活垃圾分类,共同努力从源头上消减垃圾总量,减少资源浪费。
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秘书长李伟表示,北京垃圾处理方式90%是没有实现分类的原生垃圾填埋,不仅浪费土地、浪费资源,而且极易造成环境污染。“尤其是餐厨垃圾,大部分都是有机物质,被填满后非常容易发酵,产生的臭味又二次污染了环境,所以首先进行垃圾分类是合理化垃圾处理的重要前提。”
北京城市生活垃圾已经成为困扰北京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数据显示,北京生活垃圾年增速达8%,截至2008年,每日产生生活垃圾1.84万吨,年产生活垃圾已达到672万吨。
“目前,北京市共有垃圾处理设施23座,每日总处理能力1万多吨。填埋、堆肥、焚烧三种处理方式的比例分别为90%、8%、2%。”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宣传处处长郭卫东表示,目前,每日上千吨的垃圾处理缺口都依靠现有工作站超负荷运转。
郭卫东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北京市有2200多个实行物业管理的居住社区、大厦和工业区开展了垃圾源头分类收集,涉及人口470万,垃圾分类收集率达到了52%,资源化率达到了35%。“这一数字还远远不能满足北京的现实需求,垃圾分类处理必须快速从一种环保意识转化为环保行为。”
据悉2009年,北京将加大开展垃圾分类在社区的推广范围,在现有基础上再增加300个左右的社区,此外还将规划采购一批餐厨垃圾处理器投入社区,实现餐厨垃圾就地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