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2岁半宝宝的发育特点及训练(转)_graceliu_新浪博客
语言的发展

  应达到的标准 
 
  独立生活能力:会自已用勺子将碗中食物吃干净;会自已穿上鞋,但不分左右脚,穿上袜子,但不会拉后跟;会自已脱掉衣,裤,鞋,袜;用杯子倒水不洒;大小便自理,可以穿满裆裤。  

  社交行为:会正确使用礼貌语言:"谢谢""您好""再见";能和其他小朋友合作玩游戏,并会表达意见,服从命令;能离开家长半小时到一个小时。  

  训练方法  

  (1)教孩子背儿歌,背唐诗,锻炼语言的流畅性。  
  (2) 教宝宝唱歌,从简单的1?2句开始,不要让孩子大声喊,使孩子学会轻轻唱。  

  (3)开始学习和强化礼貌语言。  

  (4)注意预防口吃,这一阶段孩子懂得了很多事情,但语言的表达能力还不强,遇到要急于表达时,则容易张口结舌。   

  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家长一定不要着急,可暂时不让孩子学说这段话,过一段时间(大约一周以后)等孩子心平气和不再紧张时,再开始重新学说这段话;不要勉强孩子在生人面前讲话。  

  (5)认识交通工具,识别动物特征。

  认知能力

  应达到的标准  

  开始只认一种颜色(多数儿童首先会指认红色);会指出身体部位3?5个;会指认出三种动物;可以模仿积木搭高3 块,将积木排列成"火车"知道把二个形状xx相同的简单图形(例如:圆、三角形,正方形)配对;会用笔任意涂写;会拉绳取到环,即够不到环时,通过拉绳取到环。  

  训练方法  

  认识颜色:让孩子首先接触红、黄、兰、绿等主色,(中间过渡色要等年龄再大一些学习)。从一种颜色开始,基本学会一种颜色再认第二种,从孩子偏好的颜色开始。  

  认识身体部位:可以从认识娃娃,爸爸,妈妈等别人的xxxx开始,逐渐过渡到认识和分辨自已的器官。开始玩积木,插片等拼搭类玩具;诱导孩子与大人共同玩,能模仿大人的一些拼搭过程。并开始接触和认识各种形状,给相同的形状配对。

  开始用笔在纸上乱画:为了培养孩子的兴趣,可以用一些彩色画笔和画纸。让孩子学会一些简单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如:瓶和盖的关系,水瓶和瓶盖的关系。  

  游戏举例  

  指认五官:让宝宝和你相对而坐,请宝宝伸出一个手指放在自已的鼻子上,家长有节奏地问:"眼睛、眼睛在哪里?"让给宝宝手指自已的眼睛,并说:"在这里。"{zh0}家长和孩子同时指,还可以比赛看谁指得快。再用同样的方法,学习指认身体的其他部位。  

  宝宝来到动物园:可以给宝宝买一套微型小动物玩具,同孩子一起做成一个小动物园,教孩子认识各种动物,告诉孩子该种动物的相应知识,如该种动物吃什么?如何叫?生活在哪里?还可结合动物图片和去动物园看真实的动物,加深对动物的认识。

  精细动作

  应达到的标准  

  (1)会用方积木搭一些稍复杂的造型,搭塔9层;  

  (2) 捡药片:30秒内将10粒小药片捡到小瓶中;
 
  (3) 会按和解按扣。
  
  训练方法  

  (1)鼓励孩子用积木或插片拼搭各种造型;  

  (2) 准备20?30颗绿豆和一个药瓶,让孩子在计时情况下捡绿豆。为了提高孩子的兴趣,可以和家长比赛
情绪与社会行为  

  训练方法  

  继续前一段时间的训练。这一时期比较重要的是让孩子愿意和别人交往并学会与别人交往,尤其是与别的小朋友交往。要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学会与人共享玩具、共享食物、轮流等候等社会规范。学会如何表达自已的愿望,如何听取别人的意见。因此家长要多创造机会让孩子能与他人交往,并让他自已处理交往中遇到的情况

一、认知能力的培养

  1、观察能力的培养

  、观察事物的特性。

  比较形状。用一些不同形状的积木,也可用硬纸板剪成不同形状的纸卡,教小儿学会认识图形,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等,懂得选择同样的图形进行匹配。

  比较远近。培养孩子远近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可用含远近的词引导孩子行为,加强对远近概念的意识,如和妈妈靠近点。还可在游戏中,教小儿领会远近的意思。

  培养孩子观察的更全面,这样孩子可扩大观察的范围,促进思维的发展。带孩子到户外观察,教小儿学会先观察周围总体概况,再集中观察某一特定的事物。

  、发展幼儿注意力。要注意培养幼儿注意的持久性,集中性。

  2、记忆力的培养。

  、复述话语。随着小儿语言能力的提高,可让孩子复述成人的话语。可从简单的短句开始,然后教长一点的句子如背诵歌词、儿歌、古诗等,以促进小儿记忆能力的提高。

  、数字记忆。虽然此时小儿对数的概念还不清楚,但机械记忆能力强,通过数字记忆练习,可强化小儿机械记忆能力,如可教小儿记门牌号、电话号码、历史年代等各种数字材料。

  3、思维能力的培养

  、培养幼儿对因果关系的认识。让孩子看看吹风能使小风车旋转,还能使脸盒里的水出现波纹,将肥皂水吹出五颜六色的肥皂泡。这可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其学习探究的热情,促进认知发育。

  、归类练习。可教小儿根据事物的某些性质练习分类。可按声音分类,将能发出声音和不能发出声音的东西归类,还可按颜色、形状、大小、用途分类等等,以提高小儿归纳、概括的能力。

  、发展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意造成一些明显的错误,让孩子去发现,并鼓励他说出错误所在及解决办法,以培养小儿分辨问题的能力。

  4、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表演游戏。可根据故事或童话的情节和内容,让孩子表演,在表演游戏中,小儿可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绘画。通过绘画可以提高小儿手眼动作的协调性。引导小儿根据自己对周围世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认识,仔细观察自己所画图画的构图,看看由这些粗细不同的线条搭配成的图像轮廓是否像要画的事物。

  、音乐。幼儿两岁时就具有听成人有表情唱歌的能力,听歌曲可大大丰富幼儿的音乐听觉感受性。教幼儿留心听歌曲旋律的同时,还要教他留心听歌词。引导小儿注意乐器发出的声音表现的意思,让孩子根据歌词、旋律,构思与乐曲相符合的音乐形象。

  二、动作能力的培养

  1、独自上、下楼梯练习。用玩具在上逗引或鼓励小儿上楼,使其能不依靠家长或栏杆自己上、下楼梯。可选择无扶手、只有34层的阶梯练习。

  2、双足跳练习。成人可牵着小儿两只手,教小儿蹦跳,逐渐训练小儿不要扶持,双足能同时抬起跳离地面。但是,不应当让孩子过分迷恋于跳跃(特别是从高处跳下),因为幼儿在这个年龄段还没有形成脚弓,过多的跳跃有可能形成平足。

  3、继续让孩子多做动手游戏,发展手部动作。可用积木搭楼房,和孩子玩比赛拾物的游戏,比赛用绳子串珠的数目,学习用筷子来取东西,折纸等等,发展手部动作。
 
  4、两岁后可让幼儿学做主动操。

  三、习惯和生活能力的培养

  继续鼓励小儿做力所能及的事,培养良好的睡眠、饮食、卫生等习惯和爱劳动,关心别人的品德。教小儿自己解开扣子,脱掉衣服,大小便后自己帮忙提裤子,洗手后用毛巾擦干手并将毛巾放回原处,自己用勺进食,游戏结束后将玩具收拾放回原处等。

  还应鼓励小儿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这对将来智能发展和学习关系有较大促进作用。如小儿搭积木不成功,要求成人帮助,成人应鼓励小儿再试一试,而不要马上伸手相助,当孩子重复多次尝试成功时,应鼓励表扬孩子。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2岁-2岁半宝宝的发育特点及训练(转)_graceliu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