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新闻:
不少读者建议,降低汽车出行频率,让公共自行车加入城市公共交通大家族——
今日关注
天府蓉城,曾经是“自行车王国”。随着私家车的大力发展,成都逐步转身成为“汽车王国”。于是,交通堵塞成为城市一大诟病。
缓堵,在交通调控之外,是否可以从出行方式上进行一些探索?继杭州、上海、武汉、苏州等多个国内城市推行城市公共自行车之后,昨日有报道称,成都都江堰有关方面正尝试启动公共自行车项目,改善市民出行条件、缓解短途交通压力。不少读者打进本报热线或在四川在线发帖建议:成都市区可否考虑发展公共自行车,缓解百姓乘车难、开车堵的难题。
【建议】
让公共自行车在景点之间串成线
“骑着自行车去市内景点,可以缓解部分路段的交通压力,也能让游客更加随意深入地了解成都的风貌。”14日,在锦里游玩的苏州游客吴先生告诉记者。去年,苏州在一些旅游景点环线上开设了城市公共自行车,获得了游客青睐。
王先生建议:“成都市区的景点以人文景点为主,而且部分比较集中,比如杜甫草堂、武侯祠、青羊宫、望江楼、文殊院一线就可以串连起来。作为游客,不必打的就可以方便快捷地游完这一线了。”
在居民区或公交地铁站之间设点
家住龙江路的王先生家中没有自行车,很多时候他到不远的地方办事,只有一两公里,走路又确实来不及,迫不得已只好开车或者打的。“如果在居民区设有公共自行车服务点,又在一些公交、地铁站点之间设有相应的停放点,取停自由方便,那就xx没必要开车去增加道路的压力了。”王先生建议。
记者在玉林、双楠等多个居民区随机采访了多位居民,他们均表示,没有必要开车出行却又迫不得已开车的情况,确实经常存在,公共自行车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一定要保证租车、停车的点位数量多且分布合理,收费也要为广大市民接受。
【点评】
倡导绿色环保的出行方式
中国近现代区域经济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王川博士:
为了不让成都继续成为“成堵”,从出行方式上进行探索是件好事,而且自行车出行本身就符合目前正大力推行的低碳环保生活方式,值得提倡。但首先要进行系统科学的调查,比如需要多少个点,覆盖多少片区,采取何运作方式等等。我们可以借鉴国内外其他城市的经验,探索适合成都的方式。
省人大代表刘遂海:
从发达国家及其他城市的经验来看,推行公共自行车、倡导绿色出行,是减缓城市交通拥堵的一个有效手段。目前,成都市正在加紧地铁建设,在地下交通即将形成体系之际,公共自行车可以作为市民采用轨道交通出行的一个有效补充,减少汽车的出行量。另一方面,作为一个优秀旅游城市,成都推广公共自行车也可以为游客及市民带来更便捷的出行方式,对发展旅游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推广公共自行车出行需要一套比较完善的管理办法。希望广大读者网友积极为此想办法、递点子,我将在两会上提出相关的议案建议。
我说缓堵
骑公共自行车,还等什么?!
□姜明
推广公共自行车真的能够缓堵吗?质疑声不小。理由:公共自行车服务点如果是景点与景点之间,使用对象就是外来游客,提供公共自行车无非是方便他们观光而已,与缓堵无关;服务点如果是在公交站点、地铁出口之间,针对的使用对象就是公交车、地铁乘客,他们本来就没开车,所以他们使用公共自行车也就不可能缓堵。但是,不论是国外的哥本哈根、巴黎、伦敦,还是国内的杭州、苏州,这些推行公共自行车的城市都公认于缓堵有益——
一、外来游客使用公共自行车,就可不打的不赶公交车了,市内公共交通会相对宽裕,市民就会优先考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不再开车;
二、公交、地铁站点间如果有公共自行车,会让人觉得公共交通完善而方便,从而让更多的人减少开车;
三、想不开车又打不到的、想赶公交车又嫌太挤的市民,如果出行线路刚好与公共自行车服务点重合,那他一定会不再开车,毕竟拥堵、绕行、停车难等问题太伤脑筋。
驾车给市民带来了方便,也一度成为成功和时尚的标志,但驾车也给市民带来了烦恼和疾病。在生命和健康受到空前关注的今天,让骑车这样集健身、环保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出行方式成为新时尚,是时候了。因此,政府出面推行公共自行车,倡导低碳、环保出行方式,具有更深远的意义: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决不仅仅意味着拓宽机动车道、增加公交线路和车辆等等,保持和还原适度的自行车道、人行道,保持和还原自然、健康的生活方式,既造福民生,又利于缓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