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卫生城市”原本是一件提升城市形象的利民工程,然而在河南省平顶山市卫东区采访时记者却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新建半年多的公共厕所和垃圾中转站迟迟没有使用,而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受到的重重阻挠更是令人费解。
早早建好却迟迟不开门的东高皇乡任庄公厕 记者首先来到平顶山市卫东区东高黄乡任庄村,在村口记者看到了一间崭新的公共厕所,大门紧锁,显然还没有投入使用。 记者:大叔问您个事,这个厕所开了有多长时间了? 村民们告诉我们,早在09年上半年村里就建起了多间公共厕所和垃圾中转站,但半年多的时间过去,来往于此的村民还是只能在附近的小树林里如厕。 记者:那你们平时要上个公共厕所咋办? 东一环路公厕 为查找原因,记者来到卫东区城市建设局了解情况,可这里的工作人员却以领导不在拒绝了我们的采访,并且告诉记者需要先去宣传部门报到。 工作人员:领导都不在,主任也不在,局长刚刚走,一开会手机都关了。 无奈之下,记者只有来到卫东区委宣传部,在与工作人员交涉近两个小时之后,卫东区委外宣办主任古国凡表示,记者必须向其出示“记者证、工作证和单位介绍信”才会配合采访。 古国凡:“介绍信、工作证、记者证三证,到卫东区来无论是哪方面的记者来,都是要看三证,三证齐全我就接待,三证不齐全一概不接待,无论正面负面的都是这样,你愿意曝我的光曝我的光,去吧,这市里规定的咋了。” 按照国家《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记者证才是记者身份的有效证明,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应为合法的新闻采访活动提供必要的便利和保障,任何人不得干扰、阻挠记者的合法采访活动。并且当记者向平顶山市市委宣传部的工作人员咨询时,得到的答复是他们也从来没有“三证”的规定。 而由于记者身上没有携带古主任口中的“介绍信”,为尽快采访到有关部门,记者只好再次来到卫东区城建局“碰碰运气”。但是令记者感到意外的是,一位宣传部门的工作人员已经提前记者一步到达,并通知城建局的工作人员:记者是来找事的,不要接受采访。 直到此时,连记者都不禁感到疑惑,一个小小的公共厕所为何会让卫东区的工作人员如此胆战心惊呢。随后,记者来到这些公厕和垃圾中转站的“使用方”卫东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经过交涉,这里的工作人员答应接受我们的采访,办公室副主任张建忠告诉记者,资金不到位、工程质量差是造成这些新建设施无法使用的主要原因,此外,周边群众的强行阻挠也使得这些公共厕所和垃圾中转站不能按期使用, 张建忠:现在为啥没有交接,主要还是当地的村民阻挠,都是这个毛病就是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的村民一有什么大型建设项目他们就出来阻挠、谈条件,都想让你为我解决一两个职工。可能有领导支持但是不出面,也可能是个人行为,比较强硬的几个人组合成个团体谈条件。 对于这种说法,周边的村民是否认同呢,记者在卫东区东高黄乡任庄村和皇台徐村进行了走访: 村民:村民阻挠啥,地都给他让他建有啥可阻挠的,我已经让你建了我有啥阻扰的。谁说村民不叫开,他那就没使过,盖起两年了一回也没开过都不叫使。 看来,对于有村民强行阻挠公厕、垃圾中转站使用的说法,当地的村民似乎并不认可。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些设施长期闲置呢? 第二天,在卫东区环卫局副局长闫滇武的陪同下,记者走访了几处新建的公厕和垃圾中转站。 闫滇武:地梁太高了,除非叫箱子吊到中间车子能开进来,等吊了箱子之后车再出去,主电源我们自己接的。这大梁的支撑架设计的太低了,他先盖房子后招标的机械,高度低嘛。他移交的时候就这情况,我让他整改了,现在已经形成事实了没法整改。 卫东区环卫局闫局长向记者介绍新华立交桥北垃圾中转站存在的缺陷问题 记者:一弄不得全都扒了? 闫局长告诉我们,这些设施特别是垃圾中转站都有一定的建筑标准,而卫东区这些已经建成的垃圾中转站有很多都存在明显的缺陷。他无奈的表示,除了工程质量不合格外,直到目前为止包括建筑图纸、机械维修单、使用说明等在内的所有手续承建方和相关部门都还没有移交给他们。 闫滇武:这里头的手续都是机械的配置、房屋的建设,机械最起码使用说明都没有给我们,机械的维修还有保质期这都没有。 看来,承建方和使用方之间的种种纠缠才是导致这件本是提升城市形象的利民工程被无限期停滞的主要原因,最终被人们疑似“面子工程”也就不难理解了。结束采访时,周边群众纷纷表示,希望有关部门能尽快解决问题,让这些便民设施能尽快服务村民,而不仅仅只是一种摆设。 (文章来源:中广网河南分网 记者 胡晓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