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坛语
1月7日,中共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在焦作市调研时,“微服匿名”向一家广告公司电话应聘,不料,该公司以他年已59岁为由拒聘,令他感慨不已,当即指示要更多地关心“4050”的就业问题。“4050”是指男性50岁、女性40岁以上的失业人员,他们上有老、下有小,是最需要工作的群体,却被职场无情地拒绝了,如何改变这种窘境?
省委书记求职被拒曝“4050”就业困局
史诚(下岗工人):省委书记去应聘,被拒绝了,这反映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如果大小官员都能够像卢展工那样,对弱势群体的就业现状有深入了解和切身感受,那么,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就会更有针对性,解决下岗职工的就业困难就会加大力度。
谭敏涛 (法律专业学生):不是省委书记发现了“4050”人员就业难,而是“4050”就业难一直存在,只是这次因为省委书记的举动而变成新闻话题,这对“4050”人员的就业难而言是一件好事,因为我们的社会更加关注这个群体,关注的目的就在于给他们切实的就业培训及专项的就业帮助,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康相全(市民):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为“4050”人员就业发出了号令,河南省率先在全国抓这一群体的就业问题,这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但愿这能迎来一个以“4050”人员就业为突破口的就业“革命”。
王晓杰 (西安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就业处处长):“4050”在经济建设中付出了很艰辛的努力,他们在年轻时为国家作出了很大贡献,也为国家创造了很多财富,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他们作出了牺牲。作为政府部门来说,他们脱离了企业,但是没有脱离社会,对他们关心也是政府应该做的事情。
现行政策有失公允“4050”满腹苦衷
吴树立(宝鸡轴承厂厂长):我是国有困难企业的厂长,我在这里已经呆了16年了。“4050”人员为国家的改革承担了巨大的改革成本,理应受到社会的理解和尊重;“4050”人员相当一部分就业比较困难,生活非常窘迫,这是明摆着的现实。
“4050”人员经历了下岗职工、失业工人、享受社会生活保障第三社会保障线的人员,这三个过程。拿我所在的宝鸡市来说吧,下岗期间失业保险是205块,失业期间345块。失业保险条例规定,公民工龄满10年以上,可以领24个月的失业保险金,对于10年工龄刚擦边这部分人下岗创业,足矣;而相当一部分单位是父子两代,夫妻两口,都在一个单位,老爹40年工龄,儿子10年工龄,都是24个月,24个月完了后,达不到正常退休年龄,什么都没有了。老子和儿子都享受最多不超过24个月失业保险,有失公允。
史诚:我于2007年正式办了下岗手续,我只办了养老保险,没有办医疗保险,因为我交不起,即使国家给补贴我都交不起。尽管我没有什么收入来源,但我没有向社区申请低保,我觉得人是要活一点尊严的,虽然我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我有一双手,我身体还健康,就可以到外面去劳动。
国家应该对“4050”人员有一个鲜明的政策措施;地方政府应该在这方面有所作为,承担起自己的职责,想尽一切办法为“4050”人员着想,把公益性岗位多提供给“4050”人员;“4050”自己要争气,要活出尊严来。只有国家、政府、“4050”人员大家共同努力,才能把问题解决好,否则将来问题会越积越深。
“4050”就业难原因何在?
刘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据统计,我国去年新增劳动力人口约2000万,而新增就业岗位却不足1000万,因此,用人单位便有了选人的很大空间,有时用人条件甚至十分苛刻。而对于“4050”人员就业问题的压力就更大了,首先是产业结构调整及社会改革带来的失业,造就了大批的下岗工人,造成了庞大的“4050”失业人员,而来自大学生和农民工的竞争也往往使“4050”失业人员招架不住,大学生知识水平较高,适应性及学习能力较强,且年富力强;而农民工肯吃苦,可接受更低的工资。种种原因综合起来,就造成了“4050”失业人员就业难的现实。
谭敏涛:“4050”人员就业难的出现,也是我国市场化经济建设的必然产物,国家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的实现领导干xx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目标,也导致了年纪大的人不被重视。所以,谈及社会根源,这与我国的基本方略不无关系。
李新生(陕西省社区文化促进会):我也是从企业下岗的,“4050”人员就业难,我觉得还有一个原因,原先我们在企业上班的时候,我们所有的技能都是围绕这个企业服务的,我原来的企业是个军工企业,流水线操作,当这个企业不存在的时候,这些技能在外面没有多大用处。
唐雷恒(职业发展顾问):“4050”人员找不到工作,有历史的原因,有文化的原因,当然也有自身的原因。“4050”人员没职业的人,重要的是一个观念问题,许多人想到我是企业的人,这个企业倒闭了,这个支点没了,就没法活了,但是他就没考虑自己给自己找个支点。
另外,我们陕西人有自己的局限性,有一个观念就是不爱出去。我们关中旧时是风水宝地,地多,种一季粮就够一年吃了,就使人们容易满足。关中人还有个观念就是自大,说好听点,勇敢啊、直率啊,说难听点,就是自负,自以为无所不知,就容易固步自封。城中村许多开小超市的都是南方来的,我们为什么不能走出去创业?
完善相关法律杜绝年龄歧视
孙小平(自由职业者):我在国外呆过一段时间,有一些感受。西方国家对大龄就业是有法律保障的。他有规定,政府也罢,企业也罢,大学及一些研究机构,如果招聘的时候,只要这个人能力适合是不允许设定年龄限制的,如果应聘者发现用人单位存在年龄歧视的话,可以去法院告他,这就从法律上杜绝了年龄歧视。
唐雷恒:年龄该不该限制?你说一定不限制也不可能。企业是理性的,他招一个业务员尽量是招个二三十岁的,有培养的空间,如果是好几十岁的人,他出差我还不放心呢。我想说这样一个观点,社会哪有不足,哪就有机会,如果这个社会很xx的时候,是没有机会给你的,现在社会给我们很大的自由,但是许多人不会选择、不愿选择,就等着政府来给自己解决问题。
谭敏涛:《就业促进法》规定,劳动者依法享有平等的就业和自主择业的权利。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等不同而受歧视,唯独缺少了年龄这一限制条件。这也是立法的缺失和不妥之处。有的工作确实需要年轻人从事,但是诸多的工作对年龄特征的限制却是没有必要的。国家应出台专门性的“反就业歧视法律”,对企业招聘年龄歧视进行法律制裁。
西安市分层帮扶以创业促进就业
王晓杰:西安市“4050”下岗失业人员是11万人,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咱们把“4050”就业补贴,向下延了两年,也就是说男的48岁,女的38岁,都可以享受“4838”政策。作为政府来说,帮扶的对象是分层次的。
对于那些有创业能力、创业条件的人,我们一方面是给他们提供创业的机会,就是在全国率先引进了创业培训,从2006年至今,参加培训的人可以说是不计其数,这个培训是免费的。就是利用创业的倍增效应,一个人就业成功的话,他带动的最少是五个人。咱们在创业这一块也出台了一些政策,比如说小额担保xx这一块。这些年来,我们在小额担保xx这方面的力度还是非常大的,特别是近年来应对金融危机以来,由过去的3万到5万块钱,放宽到8万块钱,对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较多的,就把企业xx提高到200万,合伙经营提高到50万。一方面提高xx额度,另外放宽担保条件,过去xx必须有实物,现在由自然人人格担保。06年到08年,连续三年,我们的xx一共不到2个亿,09年一年是3个多亿,比前几年的总和都多,用推动创业来促进就业。
第二部分人就是,现在的就业方针是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
第三部分就是针对就业特别困难群体,比如“零就业”家庭、“4050”人员,西安市市委市政府早在03年,就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的实施意见》,全市共提供3000多个公益性岗位,安置满40岁以上的女下岗工人和满50岁以上的男下岗失业人员和夫妻双方下岗、失业的人员。可以说在全国是xxxx的。截至目前,公益性岗位已经发展到37000个,对年龄比较大、技能单一、家庭条件又不太好的,鼓励这些人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09年西安市解决“4050”就业是1.3万人,可以说是比历年来都多。
09年6月,温家宝总理到西安市莲湖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调研,提出“就业是天大的事情”,可以说是对西安就业工作的支持。曾庆红副主席也对西安市的就业给出了非常的肯定,认为“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这说明了政府并不是没把“4050”放在位置上,而是千方百计地扩大这方面的就业能力。
“4050”需调整心态挽起袖子弯下腰
晓婉(自由职业者):调整心态,从实际做起,从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比如说有些岗位农民工可以去做,可是为什么一些下岗工人不能去做?不要以城里人自居,瞧不起那些诸如清洁工、保姆、护工等工作,挽起袖子弯下腰,在竞争中扎稳脚跟脱颖而出才是硬道理。少一点愤世嫉俗,多一点知足常乐。
王晓杰:“4050”就业难问题,政府工作尚有不足是一个方面,但作为下岗工人,思想观念转变也是一个方面。近年来,我们已经把公益性岗位开发到民办院校,我们在几个大的困难企业都搞过专门的招聘会,教室看护、管理等几十个岗位,结果没有一个人报名。并不是说高校想招农民工,即使最脏最苦最累的待遇最差的工作,农民工也不嫌弃。
谭敏涛:我认为,在任何一个岗位上,忧患意识必不可少,在一个工作岗位上自己如果不及时改进技术和学习新技术,那以后被淘汰的几率定会大增,当离开一个企业到其他企业就不能适应工作时,这也恰恰是“4050”人员技能落后的表现,我们不能祈求企业不改进技术,而是自身应该学习新技术,应该更新自己的知识,这样,无论到了哪个企业,有娴熟技术的人肯定会受到欢迎。
唐雷恒:在这儿给“4050”人员一个建议就是,放下身段,提升能力,在求职的时候低门槛进入,不要想着一下子一步到位。职业就是归宿一种事业,不是找份工作了事,而我们的下岗人员找工作特随机,没有一个远景发展。不要指望这个社会{jd1}公平,如果政府把什么岗位都解决了,那就不要搞改革开放了。
市民支招为xx困局出谋划策
小国寡民(华商网网友):在美国,由于出台了相应法律,很多企业愿意招残障的人士,包括岁数大的人,因为这样可以减免很多的税收,招了这些“白发一族”,企业的压力就轻了,这就变成了一种自发行为。在日本,有一些岗位是用政策的方式,决定了这个岗位只能用老年人。比如说,出租车司机,日本有明确的规定,必须驾龄达到几十年之后,才可以从事这个岗位。因为这些政策,在日本开出租车、收过桥费、园艺师等公益岗位基本都是老人。
封海静(西安外国语大学教师):我们学校就有许多宿舍管理、保洁工作,一个学校这样的岗位就有一百多,如果说政府能够帮忙联系这些岗位解决“4050”人员就业,西安这么多高校,仅这些岗位都能把这些人全部安置完。我到首都国际机场去,了解到这样一些情况,只要50岁以下的女同志,你来一个月的工资1200,而且养老、医疗保险都有,我如果是政府我就去联系,你要多少人,我给你送多少人。从这方面来说,政府还没有加大力度。
黑建锋(离岗创业人员):倡导居家养老、建社区服务组织,提供就业创业岗位。西安是个适合老年人养老的城市,随着人口流动的加剧,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西安养老。目前西安老年人口有124.21万,占总人口的14.83%多。仅从服务人群的数量来看,对一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来讲还是很可观的,居家养老市场是一个新兴的大有发展的产业,能安排大量的城市困难人群和提供很多机遇。
吴树立:“4050”人员毕竟是特殊历史时期,形成的特殊困难群体,能不能针对这部分特殊群体给一个政策,让他们较快地过渡到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上去?或平稳地过渡到第三条保障线上,让他们享受低保?困难企业“4050”以上养老保险并轨职工,保险差额部分能不能财政兜底?也就是说财政交的数是固定的,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补差的部分却越来越多,作为困难企业,连他自己的开支都很难,越往后差距越大,如不采取办法,这些人员养老金的衔接将会形同虚设。
谭敏涛:由政府设立公益性岗位,例如西安市的“放心早餐工程”,就解决了许多下岗工人的就业问题。例如,城市的报亭都可以招聘“4050”人员。制定专门针对企业招聘“4050”人员的税收优惠政策,让企业从中受益,这样不仅可以解决“4050”人员的就业问题,也可以解决企业发展用工问题。
李新生:关于“4050”人员就业我的看法是,国家改革我们要拥护,但是要给我们一个缓冲,要保证我们这些人最基本需求的前提下,大家一起前进。如果这个症结不解决,不正确疏导的话,是很可怕的。
结语:他们依然年轻,他们已经边缘;他们依然有力,他们已经无力。在一个闷头发展的时代,“4050”人员过早地承受了这个时代的隐痛。退休尚早,再就业已老,这不是一个人的尴尬,这是一个庞大群体的尴尬。在为了一份工作寻寻觅觅的“4050”人群里,或许就有我们父母与家人的身影,即便我们现在年轻,但有{yt}也可能成为尴尬的“4050”。这里有人情冷暖,这里有国计民生。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批评、分析、建议,让更多“4050”看到希望和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