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调试方案及操作安全规程
环保方案:外购同类或相近性质处理站的成熟厌氧污泥作为接种污泥投入二个UASB池中,进行UASB反应器的初级启动,启动阶段的主要目的是使UASB反应器进入工作状态,使接入的菌种由休眠状态恢复活性并逐步适应垃圾渗滤液

xx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调试方案及操作安全规程

一、工程概况

xx市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日处理垃圾能力为600吨/日,填埋场有效填埋面积248亩,设计使用年限为12年。本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是城市垃圾无害化系统工程的配套工程,受xx市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委托,xx承担该工程的设计工作,设计采用厌氧+好氧+凝凝沉淀工艺,设计规模250吨/日。

二、调试条件

xx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现已基本施工完毕,各池经过试水无渗漏,设备安装就绪,全部工程经当地工程质量监督部门验收合格,
、电、给水均引到处理场内,废水处理站现已xx具备试车调试的条件。

三、调试程序及时间安排

本工程调试工作主要包括:单机设备试车,系统设备联动试车,工艺调试等方面,根据初步预计,二个月时间内可以完成调试和菌种培养驯化工作,使处理系统正常运转并达到最终出水达标排放的目标。

调试工作按如下程序进行:

(1).各单机设备试车(2天);

(2).系统设备联动试车(2天);

(3).厌氧UASB启动(3-7天);

(4).厌氧UASB调负荷(40-50天);

(5).好氧单元启动(2-5天);

(6).好氧单元调负荷(30-40天);

(7).混凝单元调试(10天)。

注:(5)—(7)步骤与(4)步骤同步进行。

四、调试方案

1.厌氧UASB调试

(1)接种

外购同类或相近性质废水处理站的成熟厌氧污泥作为接种污泥投入二个UASB池中,进行UASB反应器的初级启动,启动阶段的主要目的是使UASB反应器进入工作状态,使接入的菌种由休眠状态恢复活性并逐步适应垃圾渗滤液废水。按接种量15—20g/l将接种污泥投入两个UASB反应器,共需投加接种污泥200—320吨(按95%含水率的厌氧泥计算,干基为10—16吨)。接种污泥均匀投入两个UASB反应器后,再用CODcr为5000mg/l的渗滤液废水将UASB反应器注满,让接种污泥在废水中浸泡两日,同时每日投入2—4车三级化粪池污水作为营养接种液。

(2)启动

用CODcr浓度为5000mg/l35℃的渗滤液废水每天均匀投入每个UASB反应器,

进水量为30m3/d(调节池提升泵开启3.0小时),同时每池开动回流调节,每天测定进出水的有机酸浓度、CODcr浓度、氨氮浓度、pH值,首次启动时出水有机酸浓度可能出现提高后下降的现象,待升高又下降至500mg/l以下时,可进入下一环节。

(3)增加负荷

此阶段为污泥的培养阶段,包括微生物的选择、驯化及繁殖直至最-终的颗粒化。这一阶段的进水水力负荷及有机负荷逐步地提高直至最终的设计负荷(250m3废水/天),可分为5个负荷阶段提高,分别是从30m3/d到50m3/d,50m3/d至80m3/d,80

m3/d到120m3/d,120m3/d到180m3/d,180m3/d到250m3/d。进水量每次变动应稳定运行6—8天,待厌氧出水有机酸浓度降至500mg/l以下才可进入下一个负荷阶段。增加负荷阶段总共约需50天。

2.接触氧化池调试

1)接种

在接触氧化池中投加5吨好氧污泥(新鲜好氧脱水污泥亦可),并用CODcr浓度为1000mg/l的废水将氧化池注满,开动曝气系统,在不进水的情况下连续曝气2天(另外,用粪水连续驯化接种7—10日也可)。

2)连续运行

连续运行可配合厌氧UASB负荷提升进行,直接承接厌氧UASB出水,开动曝气系统连续曝气,同时开动污泥井、污泥泵向氧化池回流污泥,使氧化池中填料以的生物膜逐渐增长,待生物膜长到一定厚度后,即可减少污泥回流乃至不进行污泥回流。连续运行阶段每天监测二沉池出水CODcr、SS及曝气池中DO浓度、悬浮污泥浓度(MLSS)及污泥沉降比SV30等。控制曝气量,保证氧化池中的溶解氧为2~3mg/l。

3.混凝部分调试

混凝部分的调试在接触氧化池调试基本结束时开始进行,此时氧化池中的生物膜已趋于成熟,池内悬浮污泥仅为生物膜脱落后的碎体,出水中悬浮物含量很低,向氧化池出水投加药剂,调节药剂的投加剂量,同时测定
沉淀池出水的CODcr浓度、pH值、色度、悬浮物浓度等指标,确定药剂的{zj0}投加量、{zj0}混凝pH值。

五、满负荷运行控制参数

1.水质监测

(1)每天监测调节池出水CODcr、SS、pH、水温;厌氧池水温,出水CODcr、SS、pH;曝气池中溶解氧;水温;二沉池出水CODcr、SS、pH。

(2)每周监测一次调节池出水TN、TP;厌氧池出水TN、TP及取样管处的MLSS。

(3)每日进行一次硫酸根和沼气成份分析。

2.调节当控制参数

控制调节池水量,控制调节池去厌氧UASB水量,保证水质均匀,水量为≤250m3/d,水质为CODcr≤5000mg/l,

SS≤2000mg/l当上述条件中不满足时,应停止进水,同时启动厌氧出水回流或适当减少水量,使厌氧池有机负荷控制在≤1.25kgCODcr/m3?;d,

水力负荷控制在≤250m3/d.

3.厌氧UASB控制参数

厌氧UASB池内水温控制在35℃±0.5℃。

有机负荷≤1.25kgCODcr/m3?;d。

控制厌氧池中悬浮污泥层污泥{zd1}界面在中间取样管进口位置,悬浮污泥浓度约40~60g/l,

当污泥界面升至三相分离器沉淀区入口进(高位取样管进口位置),应排泥至污泥浓缩池。排泥进应逐日进行,每日排泥使污泥界面下降高度不超过300mm。排泥应注意使悬浮污泥层污泥界面不低于中间取样管进口位置。

4.氧化池控制溶解氧浓度为2~4mg/l。

5.絮凝沉淀应控制好絮凝剂投加量,
沉淀池分池轮换定期排泥到污泥池,再由污泥泵排入厌氧池和污泥干化场。

6.污泥干化场晒泥时,应先进泥至设计标高,然后停止进泥,关闭所有排泥管阀门,再打开干化场的排水阀把滤液排至集水井,再由泵排往调节池。

7.所有电机、配电设备、检测仪器、管路、管件等应经常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按说明及时解决,并按说明书和有关规范规程定期维护。

六、安全规程

1.通常情况

(1).在污水处理站内严禁存放易燃、易爆、有毒害物品,严禁烟火。在厂内如维修动火,必须有足够的安全措施,必须有严格的动火手续,

有专人到现场监护,才能动火。

(2).厌氧池集气系统、水封箱等不得不有漏气现象。若发现漏气应及时切断气源,排除该处的剩余沼气,才能维修;

池内应确认没有沼气才能进入维修。维修必须有通风措施,时间尽量短,以防沼气压力过大。

(3).所有沼气系统必须保持正压,不得形成常压和负压,如发现沼气压力比规定值低时,应及时查找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关小或停止供气。

(4).应经常检验沼气管道设备的接地电阻,接地电阻应小于10?;。

(5).污水处理厂应有专人负责安全生产、监督安全规章制度的实施。

(6).当发生沼气中毒时,应即切断有关气源并将中毒者抬放至空气流通处,尽快通知医务人员到场抢救。由于沼气含有微量的硫化氢,它比空气重,

有泄漏时应防止在低凹处停留,平时进检查井,阀门井应注意。

2.运行中的安全规范

(1).所有设备应处于良好的状态,无超荷及卡死的现象。

(2).备用设备应能随时投入运转。

(3).沼气安全燃烧系统必须每班查巡,并纪录运行情况。

(4).所有电机、配电设备、检测仪器、管路、管件等应经常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按说明书和有关规范规程定期维护。

(5).操作严格遵守规程、规范和参数要求,认真准确,无人为事故。

(6).每班都必须对设备、水量、水温做好记录。

(7).仪表和自动控制安全操作

①凡与仪表和自控有联系的处理单元,在运行前必须将仪表和自控系统投入,并检查测试合格后方能运行。

②如发现仪表失常,产生不合常规的数据,并通过实际现象的检查属仪表事故时,应通知检查人员及时修复,并采取措施使系统能连续运行。

③不是仪表人员均不得擅自打开自控仪表进行内部操作,调整修理等。

3.检修安全控制

①.处理厂工作人员安全操作规范(按总
要求)

②.检修人员进入厌氧池前,应打开所有检修孔,

连续吹入新鲜空气24小时以上。取样测定池内空气中甲烷、硫化氢、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合格后方能进池。

③.检修人员进池必须戴防毒面具,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引出池外),整个过程必须有人监护,并不得停止鼓风。

④.检修时进入池内的所有电动工具和照明设备必须防曝,如需明火作业,必须符合公安部门的防火要求。

⑤.进池检修人员应配备便携式或袋装式有毒、有害气体及可燃气体监测器,以便保证人员的{jd1}安全。

⑥.凡遇挂有“有人工作,禁止合闸”的标志的设备,严禁乱动,只许原挂人员取下,如工作没结束,应该认真交接班并做好并接记录。

⑦.发现有事故发生的隐患或已发生事故应积极采取措施并向上级领导和安全部门及时汇报,做好原始情况记录。

4.事故处理中的安全控制

①.事故发生后要冷静沉着、积极采取措施,同时向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汇报。

②.发生事故要紧急停止系统运行。

③.有下列事故之一时,必须停止:

A.调节池内污水液位处于超低液位;

B.突然停电;

C.调节池COD浓度超过5000mg/l时;

D.总处理水量超过5000M3/d时;

E.转动设备损坏不能运转,且备用设备不能及时启动时;

F.自控仪器和监测仪表失灵,且人为措施无法代替和实现工艺要求时。


郑重声明:资讯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调试方案及操作安全规程】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